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验证12+X法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于2012年1月~2014年4月期间对35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12+X法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结果: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18例(阳性率51.4%),其中PSA10μg/L组、PSA10~20μg/L组、PSA20~100μg/L组、PSA100μg/L组穿刺阳性率分别为20%、28.6%、70%、87.5%。前列腺体积小于25ml组前列腺癌阳性率为75%;大于50ml组阳性率为42.1%。并发症包括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例(2.86%),血尿11例(31.4%),尿潴留5例(14.3%),无直肠出血、泌尿系感染及发热等。结论:12+X法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前列腺癌确诊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中异常声像特征及位置对经直肠超声(TRUS)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影响.方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20 ng/ml、发现异常声像和/或合并直肠指检异常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410 例,根据声像特征分为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组,所有患者均行8+X 针的穿刺方法,详细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比较两组的穿刺结果.结果 总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27.07%,低回声组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34.27%)明显高于等回声(22.77%)和高回声(13.33%)组(P<0.05),Gleason 评分在低、等回声组前列腺癌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左右侧外周带单独存在低回声病例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双侧外周低回声病例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46.97%)明显高于左侧(27.27%)与右侧(28.85%)外周带存在低回声病例(P<0.05).结论 PSA4~20 ng/ml,TRUS 存在低回声声像前列腺穿刺率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 中等回声、高回声病例病例,双侧外周带存在低回声病例前列腺穿刺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侧外周带存在低回声病例.  相似文献   

3.
血清PSA筛选结合经直肠B超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直肠B超(TRUS)引导穿刺活检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通过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测定和筛选,对64例有排尿症状,血清PSA≥4 ng/ml男性患者行TRUS定位前列腺10针穿刺活检. 结果 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28例(43.75%),良性前列腺增生36例(56.25%).与术后病检结果对比,有3例术前穿刺活检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病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90.32%(28/31),漏诊患者血清PSA 4.5~9.2 ng/ml.穿刺后不良反应有一过性血尿2例、肛门或会阴部痛5例,均自行缓解消失. 结论 TRUS定位前列腺穿刺活检具有准确、安全等优点,并发症少,简单易行,是确诊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穿刺中除重视可疑区外,等回声区亦不能忽视,多点多部位的穿刺能降低漏诊.同时结合血清PSA测定,不但能提高早期诊断率,而且有助于前列腺癌患者的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诊断单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高型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4例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直肠指诊及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根据血清PSA分为4组:A组24例,PSA 4~20ng/ml;B组8例,PSA 21~30ng/ml;C组32例,PSA 31~100ng/ml;D组20例,PSA100ng/ml。结果 84例患者穿刺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49例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49/84,53.33%),其中A组检出1例(1/49,2.04%),B组检出4例(4/49,8.16%),C组检出24例(24/49,48.98%),D组检出20例(20/49,40.82%)。A、B、C、D组中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4.17%(1/24)、50.00%(4/8)、75.00%(24/32)、100%(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43,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少,对单纯PSA增高型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检查在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CE-TRUS)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选择标准:①直肠指检异常;②PSA>10 ng/ml;③PSA 4~10 ng/ml,f/t PSA异常或PSAD值异常,符合以上之一者即入围此研究.共116例入选者,年龄50~84岁,既往均无前列腺手术病史.行6点系统加异常回声处活检,其中PSA<10ng/ml者25例,10 ng/ml~者25例,20 ng/ml~者11例,>30 ng/ml者55例.行CF-TRUS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前列腺局灶性病变部位、回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等情况,其中43例行前列腺超声造影,了解并记录异常血流部位.结果 116例患者穿刺活检证实前列腺癌64例,BPH 52例.43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后活检者,前列腺癌和BPH分别为25及18例,造影组和非造影组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2).PSA≤30ng/ml组共61例,其中行超声造影23例,发现前列腺癌8例,未造影组38例中发现前列腺癌5例,造影组穿刺阳性率高于非造影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PSA>30 ng/ml患者造影和非造影穿刺阳性率(97.1%与8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 结论与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活检相比,CE-TRUS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发症少而轻.PSA≤30ng/ml患者结合超声造影检查能提高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冷冻疗法治疗局限性单病灶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局限性单病灶前列腺癌患者12例,均经穿刺活检证实。术前PSA 4.2~14.9 ng/ml,平均9.7 ng/ml。Gleason评分5分3例,6分5例,7分4例。临床分期T1c期8例、T2a期4例。均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局灶冷冻治疗。术后1年内每3个月、以后每6个月复查PSA。PSA最低值≥1.0 ng/ml或PSA达最低值后上升>2.0 ng/ml者再次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排除肿瘤复发。 结果 12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 82±26) min,均未输血。术后住院(5±2)d。拔除尿管后,12例控尿均满意。术前有勃起功能者10例,术后仍保持勃起功能者8例。12例随访12 ~ 30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PSA最低值0.1~6.8 ng/ml,平均2.2 ng/ml,其中<1.0 ng/ml者9例。术后PSA异常行前列腺穿刺活检4例,阴性3例,冷冻对侧腺体活检阳性1例。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局灶冷冻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用于局限性单病灶前列腺癌患者,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15例PSA〉4ng/ml、直肠指检异常或B超发现异常回声的患者行经会阴的6点系统加异常回声处活检。年龄43~91岁,平均72岁。PSA〈4ng/ml者66例,4~10ng/ml者96例,10~20ng/ml者90例,〉20ng/ml者63例。结果 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111例,阳性率35.2%。PSA〉4ng/ml、指检异常、B超发现异常回声及PSAD〉0.15者穿刺阳性率分别为43.4%(108/249)、42.9%(75/175)、32.8%(63/192)及52.1%(75/144)。以PSAD〉0.15时的阳性率为最高,与其余3种标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准确率高,并发症少而轻,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泡造影剂结合经直肠多普勒超声(contrastenhancedtransrectualultrasound,CE-TRUS)在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在CE-TRUS后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穿刺标准依据2007年新修订的《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确定.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并记录前列腺局灶性病变部位、大小、数目、回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等情况。结果:87倒确诊为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者分别为52例和35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而以PSA≤20ng/ml和PSA〉20ng/ml为标准行分层分析,发现PSA≤20ng/ml者在CE-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阳性率高(P=0.041)。结论:CE-TRUS后经直肠B超引导下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PSA≤20ng/ml者结合CDTRUS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能提高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持续升高(4 ng/ml≤PSA10 ng/ml)以及之前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下随机活检阴性患者中检测前列腺肿瘤病灶的作用。方法本实验纳入180个受试者。A组患者再次给予前列腺穿刺活检,B组患者给予CEUS穿刺活检。结果在第二次活检中,在A组90例中发现前列腺腺癌组织学诊断的共有20例(22.2%),在B组90例中共发现43例(47.8%)(P0.01)。CEUS穿刺活检敏感性为93.2%,特异性为89.2%,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86.6%,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为94.0%,准确性为91%。结论在先前经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阴性患者中,CEUS穿刺活检显示出了指导癌症病灶活检的潜力,CEUS定向活检技术可增加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模板定位下经会阴前列腺分区穿刺活检127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模板定位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5月至2009年10月1270例患者接受了经直肠超声引导模板定位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年龄平均70.4(26~90)岁.PSA 0.2~5000.0 ng/ml中位数12.96 ng/ml.前列腺体积平均53.6(7~200)ml,中位数47 ml.每区穿刺1~4针,每例平均18.4(11~44)针.结果 1270例患者穿刺活检阳性486例,阳性率38.3%.PSA 0~4.0、4.1~10.0、10.1~20.0、20.1~40.0、40.1~60.0、60.1~100.0、>100.0 ng/ml者阳性率分别为21.9%(16/73)、16.6%(67/403)、30.7%(122/397)、46.7%(77/165)、68.3%(41/60)、86.2%(46/54)、99.2%(117/118).前列腺体积≤20、21~40、41~60、61~80、>80 ml者阳性率分别为72.1%(49/68)、55.6%(234/421)、32.5%(136/418)、23.3%(48/206)、12.1%(19/157).PSA<20 ng/ml患者中前列腺尖部及其余部检出率分别为44.8%及35.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70例患者前区及后区检出率分别为79.4%及86.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模板定位下经会阴前列腺分区穿刺活检准确,安全.前列腺尖部肿瘤发生率高于其余部位,PSA<20ng/ml患者活检时应加强尖部前列腺组织取样.  相似文献   

11.
经会阴B型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会阴扇型B型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针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直肠指检或经腹部B超检查发现前列腺结节、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在4μg/L以上或游离PSA(fPSA)/tP-SA<0.16的可疑前列腺癌104例患者,经会阴扇型B超引导下18G自动穿刺活检针行双侧叶6点法穿刺,对穿刺的阳性率和并发症及影响穿刺阳性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诊断,检出前列腺癌24例,检出率23%,前列腺癌分级评分中位数为7分,高分化癌(2~4分)、中分化癌(5~7分)和低分化癌(8~10分)分别为12.5%(3/24)、62.5%(15/24)和25%(6/24);其余80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短暂和轻度的肉眼血尿5例(4.8%),均在1~3 d后缓解,4例(3.8%)发热37.2℃~38.0℃,术后会阴部轻度不适5例(4.8%)。术后无1例出现血便、血精、前列腺脓肿、高热、败血症、急性尿潴留等严重并发症。经分析发现tPSA、fPSA、fPSA/tPSA、前列腺抗原密度(PS-AD)和前列腺体积是影响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重要因素(P<0.05),经会阴穿刺优势主要反映在tPSA≥10μg/L、fP-SA≥2μg/L、fPSA/tPSA<0.16、PSAD≥0.2和前列腺体积<40 m l时提示应行会阴穿刺术。结论:经会阴扇型B型超声引导下6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前列腺癌检出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模版12+X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9月~2014年5月,对临床怀疑为前列腺癌的1 300例患者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模板前列腺穿刺活检术。1 300例患者平均年龄70.5岁,穿刺前均行血清PSA监测(不少于2次)、前列腺直肠指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及前列腺磁共振平扫加动态增强。所有患者取截石位,1%利多卡因注射液10~20ml会阴皮下及前列腺尖部局部浸润麻醉973例,骶管阻滞麻醉75例,硬膜外麻醉252例。共937例采用12+X针穿刺,363例采用常规12针穿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操作,活检针数12~24针,平均14.5针;活检时间15~30 min,平均20.4min。术后发生一过性血尿201例,会阴部血肿14例,尿潴留21例,发热5例。穿刺病理结果:前列腺癌540例(41.5%),其中腺癌527例,其他类型肿瘤13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57例(4.4%);前列腺增生及各类前列腺炎703例(54.1%)。T-PSA4μg/L、4~10μg/L、10~20μg/L及20μg/L组的穿刺阳性率分别为:13.1%、17.1%、31.9%、73.8%。TPSA 4~10μg/L组(灰区)293例患者分别以F/T PSA和PSAD分组,F/T≥0.16和0.16组的穿刺阳性率分别为12.0%、18.8%,PSAD≥0.15和0.15组的穿刺阳性率分别为9.8%、21.5%。直肠指诊异常、经直肠超声异常及前列腺MRI异常患者的穿刺阳性率分别为:24.0%、30.1%、59.2%。12+X针组穿刺阳性率为47.2%,12针组为34.5%。结论: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X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阳性率高,并发症少,是诊断前列腺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漏诊原因,减少漏诊率,提高诊断率。方法:80例疑似前列腺癌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均为阴性,均行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25例术后病理报告为前列腺癌,漏诊率31.25%(25/80)。其中10例行经会阴前列腺癌根治术、8例行手术去势、7例行药物去势。结论:TRUS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存在一定的漏诊,多次或多点穿刺活检可以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盆腔MRI辅助模板定位B超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至2018年05月,对164例(PSA10μg/L 28例、PSA 10~20μg/L 56例、PSA 20.01~100μg/L 53例、PSA100μg/L 27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由同一医疗小组实施盆腔MRI辅助模板定位B超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平均年龄71.2岁,穿刺前均行血清PSA检测、直肠指检以及盆腔前列腺MRI平扫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截石位穿刺,选择静脉全身麻醉或腰麻,均采用X+12针穿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活检操作,活检针数(2~4)+12针;活检时间15~28 min,平均18 min。术后一过性血尿4例,会阴阴囊皮下淤血12例,发热1例,无尿潴留病例。穿刺病理结果:前列腺腺癌95例,导管上皮癌2例;前列腺增生伴间质慢性炎症63例,前列腺不典型增生症4例。PSA 10、10~20、20.01~100、100μg/L组穿刺阳性率分别为25.00%、42.86%、73.58%、100.00%。PSA10μg/L组与PSA10~20μg/L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86),但与PSA 20.01~100μg/L和100μg/L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目前常规使用的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相比,盆腔MRI辅助模板定位B超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阳性率显著增高同时穿刺方法更简单易掌握,是诊断前列腺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保留尿道括约肌手术技巧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80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66岁(范围59~75岁);79例前列腺肿瘤限于T2b期以内,1例T3期;78例因PSA升高行术前经直肠超声波(TRUS)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3~7分,另2例为TURP后偶发癌;PSA平均8.5ng/ml(范围2.7~44.5 ng/ml).手术前均无尿失禁情况.手术技巧:处理阴茎背深静脉丛采用集束“8”字缝扎;处理前列腺尖部时紧贴前列腺表面分离,并保留前列腺部尿道0.5~1cm;保留膀胱颈部.结果手术后随访12~48个月,18例生化复发,6例尿失禁.结论尿道外括约肌的保留能够减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血清PSA异常40例男性患者行前列腺MRS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再分析MRS联合不同水平PSA(低危组4ng/mlPSA10ng/ml,高危组PSA≥10ng/ml)穿刺活检的阳性率。结果病理证实前列腺癌19例、非前列腺癌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20例,前列腺炎症1例)。单独MRS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为60%,低危组前列腺活检阳性率为31.25%,高危组前列腺活检阳性率为58.3%,MRS联合PSA低危组前列腺活检阳性率为42.8%,MRS同时联合PSA高危组活检阳性率为66.7%,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诊断前列腺癌具有无创和简便优点,其联合PSA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参数核磁共振(mp MRI)与经直肠超声(TRUS)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MRFTB活检对Gleason评分≥7分前列腺癌检出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88例,均因可疑前列腺癌且mp MRI提示可疑前列腺癌病灶于我院行mp MRI与TRUS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入组患者年龄43~85岁,平均(69.74±8.46)岁;血清PSA 0.44~87.07ng/m L,平均(12.57±12.62)ng/m L;前列腺体积14.56~128.80m L,平均(43.89±20.81)m L。使用彩超仪及容积导航仪进行mp MRI与TRUS图像融合,对mp MRI显示的可疑前列腺癌病灶行靶向穿刺1~4针,然后在TRUS引导下对前列腺左右两叶行12针系统穿刺。根据前列腺穿刺活检引导方式不同,分为靶向穿刺组(MRF-TB)、系统穿刺组(SB)和联合穿刺组(MRF-TB+SB),分别比较3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和Gleason评分≥7分的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 88例患者穿刺过程顺利,术后无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行核磁超声融合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MRF-TB+SB),共检出46例前列腺癌,肿瘤检出率为52.3%。MRF-TB检出前列腺癌41例(46.6%);SB检出前列腺癌40例(45.5%)。MRF-TB+SB对前列腺癌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S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但MRF-TB与SB相比和MRF-TB+SB与MRF-TB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8例患者中共检出Gleason评分≥7分前列腺癌38例(43.2%),MRF-TB和SB分别检出Gleason评分≥7分前列腺癌35例(39.8%)和30例(34.1%)。MRF-TB漏诊的3例Gleason评分≥7分前列腺癌中,2例患者MRF-TB穿刺结果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6分,1例患者MRF-TB结果为阴性。SB漏诊的8例患者中,5例患者SB穿刺结果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6分,3例患者SB结果为阴性。MRF-TB+SB对Gleason评分≥7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S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RF-TB与SB相比、MRF-TB+SB与MRF-TB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mp MRI发现可疑前列腺癌病灶的患者,MRF-TB对前列腺癌的总检出率不低于SB,MRF-TB+SB可以提高Gleason评分≥7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此结论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PSA值>20ng/ml之间患者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血清PSA值>20ng/ml之间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术活检.结果 前列腺癌54例,急性前列腺炎3例.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PSA值>20ng/ml之间患者前列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血清PSA、PSAD和PSAT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和前列腺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意义。方法对192例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其中PSA≥4ng/ml者184例,PSA<4ng/ml且直肠指诊及经直肠B超有阳性发现者8例。对PSA、PSAD和PSAT与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92例患者中经前列腺穿刺诊断为前列腺癌(PCa)100例,活检阳性率52.1%,其中8例PSA<4ng/ml者中,活检结果为前列腺横纹肌肉瘤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7例;93例PSA>20ng/ml者中80例为PCa,活检阳性率86.0%;91例PSA4~20ng/ml者中19例为PCa,活检阳性率20.9%。血清PSA4~20ng/ml患者,PSAD>0.10或PSAT>0.10时,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为11.1%或4.2%,阳性预测值为22.9%或21.6%,可避免8.8%(8/91)或3.3%(3/91)阴性穿刺结果。血清PSA4~20ng/ml时,前列腺穿刺阳性组和阴性组PSA分别为(13.2±4.7)和(11.4±4.6)ng/ml(P>0.05);PSAD分别为0.36±0.18和0.19±0.09(P=0.001);PSAT分别为0.67±0.36和0.32±0.18(P=0.000)。血清PSA、PSAD和PSA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3、0.810和0.833,PSAD和PSAT的ROC曲线下面积与P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A>20ng/ml时应做前列腺穿刺活检;PSA4~20ng/ml时,PSAD和PSAT对预测患者是否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9月至2014年5月,采用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61例。患者年龄56~74岁,平均71岁。术前均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前列腺癌诊断。通过回顾性研究了解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穿刺后Gleason评分、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术前TNM分期对手术切缘阳性的影响。结果61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切缘阳性率19.7%(12/61),病理分期与手术切缘阳性成正相关(γ=0.311,P=0.001),且对手术切缘阳性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P=0.001);对于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前血清PSA20ng/ml组与血清PSA≥20ng/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P=0.007);穿刺后Gleason评分7分组与Gleason评分≥7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了(χ~2=1.43,P=0.23);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50%组与≥5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17)。结论穿刺后TNM分期,血清PSA水平,穿刺阳性百分率的差异对手术切缘阳性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癌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与术后病理切缘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