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后早期血栓形成因素,及其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4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断流术患者198例,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门静脉血栓将其分为血栓组(n=41)和非血栓组(n=157)。检测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JAK2 mRNA及STAT3 mRNA表达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术后JAK2mRNA、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对门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血栓组患者术前门静脉直径、术后门静脉直径、门静脉流速差、脾容积均显著高于非血栓组(t值分别为4.718、3.945、8.671、2.006,P值均<0.05)。术后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AK2 mRNA及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较术前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12.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接受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83例脾切断流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3个月,根据是否发生门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与对照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4例脾切断流术后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发生率53.01%;血栓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术前门静脉直径、术后门静脉直径、脾脏容积、脾切除前后门静脉流速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4、0.017、0.013、0.030),是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前后门静脉流速差是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而手术前、后的门静脉血流流速,门静脉压力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血小板最高值与门静脉血栓形成均无关。结论血流动力学因素影响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需个体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门脉高压症术后采用抗凝治疗下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且术后行抗凝治疗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形成门静脉血栓分为非血栓组与血栓组,分析探讨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结果 86例患者中出现门静脉血栓37例(43.0%),术前脾静脉内经为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76,P=0.003。结论脾静脉内径是门脉高压症术后抗凝治疗下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采用多普勒检测脾静脉直径可对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起到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断流术后影响曲张静脉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2010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244例门静脉高压行脾切断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曲张静脉是否再出血分为未出血组和再出血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44例患者中38例(15. 6%)出现曲张静脉再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曲张静脉出血史、术前腹水、术后TBil、断流后门静脉压力、切脾前门静脉压力、切脾后门静脉压力、术前INR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 530、4. 120,t值分别为3. 591、4. 098、2. 516、2. 622、4. 278,P值分别为0. 016、0. 026、0. 008、0. 002、0. 022、0. 012、0. 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史(95%可信区间:1. 113~13. 704,P=0. 033)、术前腹水(95%可信区间:1. 257~5. 437,P=0. 010)以及断流后门静脉压力(95%可信区间:1. 022~1. 172,P=0. 010)是脾切断流术后曲张静脉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史、术前腹水以及断流后门静脉压力是临床医生评估脾切断流术后再出血风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发生于门静脉系统的任何一段,包括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目前,PVT是肝硬化患者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入肝血流异常、门静脉高压症加重,进一步诱发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可见,全面认识PVT有利于早期术前评估风险和监测PVT的发生。该文将对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形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鲁豫  姜青峰  李全忠 《山东医药》2009,49(29):81-81
2000年1月-2008年10月,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单因素分析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前门静脉系统(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的血流速度对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肝 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肝硬化均由晚期血吸虫病和乙肝导致, 分析其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 成的时间、 部位, 并探讨预防和治疗方法。结果 结果 113例患者中, 33例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发生率为 29.2%。血栓形成时间为术后2~15 d, 中位时间为术后6 d; 单纯脾静脉和门静脉血栓各19例和10例, 另4例脾静脉和门 静脉均有血栓形成。经溶栓治疗后, 30例血栓消失。结论 结论 多数患者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位于脾静脉。术中 避免钳夹脾静脉主干、 术后早期采取全身抗凝治疗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门静脉血栓形成(PVST)的因素及预防性活血、抗凝、祛聚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脾切除断流术,记录PVST发生情况,调查所有患者病例与随访资料。PVST患者术后给予预防性活血、抗凝、祛聚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双嘧达莫+华法林),记录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20例术后发生PVST 60例,发生率为18.8%。PVST组与非PVST组脾脏大小、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输血量、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门静脉血流速度为影响PVST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D-二聚体用于诊断PVS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CI为(0.724,0.863)(P0.05),诊断分界点为3.55mg/L。术后血小板计数用于诊断PVS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95%CI为(0.672,0.836)(P0.05),诊断分界点为435.5×109/L。60例PVST患者术后1个月的血浆PT与APTT值明显低于术后1d(9.22±2.13)s和(35.39±9.14)s vs(11.67±1.84)s和(41.94±10.92)s(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早期PVST比较常见,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门静脉血流速度为主要的危险因素,预防性活血、抗凝、祛聚治疗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后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自我院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行单纯脾切除、脾切除加分流术及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共123例,其中术后血栓形成者29例,未有血栓形成者94例.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嗜酒史、是否有肝炎病毒感染史、既往有无腹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肝功能Child分级、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栓组29例病人中21例(72.4%)既往有腹水史,非血栓组94例病人中52例(55.3%)既往有腹水史,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栓组门静脉、脾静脉宽度显著增大,血栓组门静脉宽度>1.3 cm者22例(75.8%),对照组为23例(24.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栓组脾静脉宽度>0.9 cm者18例(62.1%),对照组为41例(43.6%),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影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小板计数升高、腹水、D-二聚体升高、门静脉宽度增宽以及脾静脉宽度增宽,术后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以及早期的抗凝药物使用可以防止门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术前CT/MRI检查门静脉系统指标预测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价值。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患者接受CT和MRI检查,随访3个月,观察PVT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在随访3个月末,在87例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患者发现PVT者46例(52.9%),均为PVT Ⅰ级,门静脉附壁血栓45例(51.7%),其中伴肠系膜上静脉附壁血栓14例(16.1%);46例PVT组门静脉直径为(16.7±2.2) mm,显著大于41例非PVT组【(14.8±1.5) mm,P<0.05】,门静脉流速差为(8.4±5.5) cm/s,显著高于非PVT组【(6.1±3.6) cm/s,P<0.05】,脾容积为(1370.8±370.1) cm3,显著大于非PVT组【(1205.2±357.3) cm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直径(OR=0.869,95%CI=0.608~1.246)、门静脉流速差(OR=1.185,95%CI=1.079~1.317)和脾容积(OR=3.427,95%CI=2.215~5.302)均是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术前CT/MRI检查指标可以预测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形成,及时处理和预防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脾断流术治疗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56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保脾组(保脾断流术)和对照组(全脾切除断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免疫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保脾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D4~+、CD8~+、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保脾组患者的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D8~+无显著差异(P>0.05)。保脾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81%,P<0.05)。结论保脾断流术治疗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维持患者免疫功能,有效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的术前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断流手术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对可能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术前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tudent 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结果 患者性别、年龄、急诊手术、出血入院、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Child-Pugh分级、术前脾静脉直径、术前肝功能(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γ-谷氨酰转移酶)、术前肾功能(肌酐)、术前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抗凝血酶Ⅲ)等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病史、术前门静脉直径、AST、尿素氮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门静脉直径和出血病史是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门静脉直经:比值比为1.681,95.0%可信区间(CI)为1.300 ~ 2.173,P< 0.01;出血病史:比值比为2.446,95.0% CI为1.019 ~ 5.870,P<0.05].有出血病史患者术前门静脉直径>13.15 mm(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3,95.0%CI为0.701 ~ 0.926),及无出血病史患者术前门静脉直径>13.57 mm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26,95.0% CI为0.600 ~ 0.853),术后容易形成门静脉血栓.结论 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断流手术的患者,术前门静脉直径及出血病史是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大量输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单纯OPCAB治疗的1 257例患者,根据输血情况分为输血组603例,其中少量输血(≤4 U)471例、大量输血(4 U)132例,未输血组65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及大量输血相关的因素。结果: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比例为47.97%(603/1 257)。输血组与未输血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慢性心力衰竭、术前静脉应用儿茶酚胺类药物和硝酸酯类药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0.902,95%CI:0.867~0.937,P0.001)、女性(OR=1.562,95%CI:1.344~1.817,P0.001)、年龄(OR=1.025,95%CI:1.007~1.044,P=0.008)、术前静脉应用儿茶酚胺类药物(OR=9.051,95%CI:1.037~78.979,P=0.046)和硝酸酯类药物(OR=1.359,95%CI:1.057~1.747,P=0.017)是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独立危险因素。BMI(OR=0.875,95%CI:0.819~0.935,P0.001)、年龄(OR=1.031,95%CI:1.005~1.059,P=0.021)、术前静脉应用硝酸酯脂类药物(OR=1.771,95%CI:1.175~2.669,P=0.006)和儿茶酚胺类药物(OR=11.381,95%CI:2.050~63.193,P=0.005)与大量输血独立相关。结论:年龄、女性、低BMI、术前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儿茶酚胺类药物是OPCAB围术期红细胞输血危险因素;除女性因素,其余均与大量输血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门静脉血栓(PVT)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明确PVT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178例,根据血栓严重程度分为单支血栓组(n=109)和多支血栓组(n=69)。记录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及胃镜检查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单支血栓组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多支血栓组(50.5%vs 71.0%,χ~2=7.350,P=0.008),单支血栓组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比例明显高于多支血栓组(11.0%vs 0,χ~2=8.145,P=0.004);单支血栓组的PTA水平低于多支血栓组[(63.58±21.12)%vs(71.84±16.68)%,t=-2.701,P=0.008];单支血栓组食管静脉曲张重度比例显著低于多支血栓组(57.7%vs81.1%,χ~2=8.921,P=0.012);单支血栓组食管静脉曲张红色征阳性比例明显低于多支血栓组(64.1%vs 86.8%,χ~2=8.298,P=0.005)。结论门静脉多支血栓并未影响患者的肝功能,门静脉多支血栓患者较单支血栓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脾大部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侧侧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患者111例,将其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56例。对照组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试验组行脾大部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侧侧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观察手术前后两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自由门静脉压(FPP)、血清免疫球蛋白、促吞噬肽(Tuftsin)浓度、外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手术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FPP和门静脉直径、流速、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FPP、门静脉直径小于对照组,流速及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IgG、IgM、IgA及Tuftsin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IgG、IgM、Tuftsin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9.3%,低于对照组的58.2%(P0.05)。结论脾大部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侧侧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门静脉压、控制出血和维持脾脏功能,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8月至2014年3月期间本院外科收治的211例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术后PVT形成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11例患者中,59例术后PVT形成,发生率为27.96%(59/21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上消化道出血史、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腹水、门脉高压性胃病、胃底静脉曲张、血氨水平是患者术后PVT形成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直径增宽(OR=1.763,P=0.000)和门脉高压性胃病(OR=1.089,P=0.037)是患者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术后PVT形成的发生率较高,门静脉直径增宽和门脉高压性胃病是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内镜治疗与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101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镜下联合治疗53例(内镜组),断流术治疗48例(断流术组),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脾亢变化以及术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内镜组术后肝脏储备功能较术前变化不明显(P值均0.05);断流术组术后白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2,P0.05);内镜组术后白细胞、血小板与术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值均0.05),断流术组术后白细胞、血小板与术前相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术后累计再出血率比较3个月7.5%和6.2%(χ2=0.066,P0.05),6个月7.5%和8.3%(χ2=0.021,P0.05)及1年9.4%和8.3%(χ2=0.038,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5%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0,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内镜联合治疗与断流术相比,内镜治疗对患者损伤小,术后肝功能变化不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明显的患者,可行断流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联合选择性减断流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2月在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32例)和B组(28例),其中A组采用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B组采用肝癌切除联合选择性减断流术。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较A组长[(135.27±15.13)min vs(118.35±12.56)min],住院时间较A组短[(14.28±2.95)d vs(16.37±3.4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33、2.516,P值分别为0.001、0.007)。术后1个月,B组患者的Ig G、Ig M和Ig A水平明显高于A组[(14.98±3.12)vs(12.51±2.75)、(2.79±1.13)vs(2.25±1.02),(2.42±0.79)vs(1.87±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60、-1.945、-2.636,P值分别为0.001、0.028、0.005)。术后1个月,A组PLT水平增加较B组明显[(302.46±15.08)×109/L vs(80.25±5.68)×109/L,t=73.481,P0.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5%vs 17.86%,χ2=0.008,P=0.929)。结论肝癌切除联合选择性减断流术在改善患者肝功能的同时,可使患者维持较好的免疫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14例术前存在P V T患者与32例术前无P V T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比分析术后临床特征、血栓情况及再出血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匹配(P0.05).与无PVT患者相比,门静脉高压合并PVT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凝血功能、血小板、白细胞、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肝脏功能、腹水、肝性脑病、血栓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PVT患者相比,存在PVT患者,术后血栓程度较重(?2=6.45,P0.05).门静脉高压合并P V T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1、3、5年的累积出血率分别为0.00%、21.43%、21.43%,而对照组1、3、5年累积出血率0.00%、6.25%、6.2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32,P0.05).术前存在血栓组患者中,5例探查后改行冠腔分流、断流加分流术.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合并PVT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但部分患者可根据个体情况施行冠腔分流术、断流加分流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D后发生胃排空延迟(DGE)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385例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5例,女性150例。根据国际胰腺外科学组对DGE的定义,将患者分为临床相关胃排空延迟组(CR-DGE组)和非临床相关胃排空延迟组(非CR-DGE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PD患者术后发生CR-DGE的危险因素。结果 385例患者中78例(20.3%)术后发生DGE,其中CR-DGE组35例(9.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体重指数(BMI,OR=1.117,95%CI 1.006~1.240,P=0.038)、术前血清白蛋白(OR=0.902,95%CI 0.832~0.977,P=0.012)、主胰管直径≤3 mm(OR=2.397,95%CI 1.016~5.653,P=0.046)、胰腺质软(OR=2.834,95%CI 1.093~7.350,P=0.032)以及术后发生临床相关胰瘘(OR=4.498,95%CI 1.768~11.441,P=0.002)是PD术后并发CR-DG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较高的BMI、较低的术前血清白蛋白、主胰管直径≤3 mm、胰腺质软、术后发生胰瘘是PD患者术后发生CR-DGE的危险因素,早期应予以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