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阻断肾动脉的零缺血腹腔镜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剜除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3年12月~2015年6月,行14例不阻断肾动脉的腹腔镜下RAML切除术,2例为孤立肾。右侧8例,左侧6例。单发11例,多发3例。肿瘤直径3.5~8 cm,平均4.5 cm。肿瘤位于肾脏上极5例,下极6例,肾窦内3例。10例经后腹腔途径,4例经腹腔途径。术中先游离肾动脉以备阻断。充分暴露肿瘤后,于肿瘤边缘标记切除范围,超声刀沿肿瘤边缘边切边用吸引器吸引,逐步切除肿瘤,用吸引器彻底吸除基底部残留肿瘤组织。小的肿瘤创面用V-Loc免打结缝线全层缝合,大的创面先缝合基底部止血并缩小创面,再缝合创面;肾窦内小的肿瘤切除后用止血材料填塞。结果 14例手术均成功,均未阻断肾动脉,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4~87 min,平均67 min。术中出血30~350 ml,平均130 ml。术后无继发出血、漏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随访5~12个月,平均8.3月,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结论不阻断肾动脉的状态下可以完成腹腔镜RAML剜除术。术前应完善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与肾脏血管的位置关系,术中要游离肾动脉做好阻断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12月对16例70岁以上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建立后腹腔气腹后分别置入3枚trocar,打开侧椎筋膜,在腰大肌与肾脂肪囊间分离,上至膈肌,下至输尿管。游离肾脏中部,找到肾动脉,找到并游离肿物,置入血管阻断钳夹闭肾动脉,剪刀距肿瘤边缘0.5 cm切除肿物及部分肾实质,3-0可吸收线缝合集合系统(肿瘤位置较深邻近集合系统者),以2-0倒刺线连续贯穿缝合肾实质,缝合完毕后以Hem-o-lok夹固定。松开血管阻断钳,出血部分加强缝合。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55~240 min,(132.4±46.4)min,血管阻断时间12~40 min,(25.3±7.6)min;术中出血量10~200 ml,(79.7±62.6)ml,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6~15 d,(9.4±3.2)d。16例随访(30.8±9.5)月,1例术后24个月因全身肿瘤转移死亡,1例术后31个月因心脏疾病死亡,其余患者无复发、转移。1例术后18个月出现肾功能衰竭,规律行腹膜透析。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条件允许时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零缺血小切口肿瘤剜除术治疗T1b期肾癌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分别采用小切口方式(分为阻断肾蒂与不阻断肾蒂)、传统开放(分为阻断肾蒂与不阻断肾蒂)和腹腔镜方式(均阻断肾蒂)治疗T1b期肾癌的临床效果。结果小切口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方面均较其他两种术式有显著优势(P0.01);小切口组内阻断肾蒂与未阻断肾蒂相比,术前、术后6个月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量分别为(5.1±1.7)mL/min和(1.1±0.8)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术后随访24~108个月,3组肿瘤局部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P=1.0)。结论在T1b期肾癌的治疗中,零缺血小切口肿瘤剜除术在有效的切除肾脏肿瘤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单纯剜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单纯剜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后腹腔镜途径对1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行单纯剜除术。术中沿瘤体边缘外用电钩或超声刀切开肾包膜,肿瘤突出部分沿边缘整块取出,深部剩余部分富脂瘤体组织由吸引器吸出,再以小方纱擦拭瘤窝表面,双极电凝止血。生物蛋白胶、止血纱布及可吸收线缝合肾脏创面。结果1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者。平均手术时间84.5min(60~11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1ml(20~10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8d(6~14d),无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正常。随访7~23个月(平均13.4月),影像学检查无局部肿瘤组织残留或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单纯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浅在小肿瘤(3cm)剜除术中不阻断肾动脉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4月~2009年4月对12例肾单发直径1.2~3.0cm的小肿瘤行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术中游离肾动脉,预置血管夹,以备肾动脉阻断;常规不阻断肾动脉情况下,距离肿瘤边缘1cm以上褥式外翻缝合1~2针,收紧缝线打结,预先缝线阻断肾肿瘤区血供;距离肿瘤边缘0.5~1cm,剜除肾肿瘤。结果 12例后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170min,平均130.3min;1例剜除肾肿瘤时出血较明显,需阻断肾动脉,时间约20min。术中出血量80~400ml,平均150.6ml,无大出血输血病例。3例术后出现肉眼血尿,均在术后3d内消失。住院时间5~7d,平均6.7d。术后病理:肾脏透明细胞癌10例,错构瘤2例,切缘均阴性。12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平均15.5月,复查肾功能正常,B超、CT检查无肿瘤复发,无肾脏萎缩。结论后腹腔镜肾小肿瘤剜除术中预先缝线阻断肾局部肿瘤区血供,不阻断肾动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嗜酸样细胞腺瘤(RO)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评估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对于此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于我科接受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的15例肾嗜酸样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中位年龄51(34~72)岁;肿瘤位于左肾10例,右肾5例;肾上极7例,中极3例,下级5例;肿瘤中位直径3.7(2.2~5.6)cm,远离集合系统,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为T1a~T1b。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均被成功剜除,手术平均时间为(130±13)min。11例患者术中行肾动脉阻断,中位阻断时间为25(21~27)min;中位出血量为175(87~251)mL,未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3)d,期间无继发出血、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均提示肾嗜酸样细胞腺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Cytokeratin(+)、EMA(+)、PAX8(+)、Vimentin(-)。术后平均随访19.5(16~28)个月,术后复查示患者均无瘤生存,无肿瘤组织残留或复发。结论 RO作为一种十分少见的良性肾脏病变,其临床及CT等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征性,必须依靠病理检查确诊。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嗜酸样细胞腺瘤是安全有效的,且预后良好,但仍需要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氩气刀在腹腔镜下小肾癌剜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 使用氩气刀对家兔肾部分切除刨面行凝固治疗.日本大耳兔16只,体质量2~3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组1、2:未阻断肾蒂,氩气刀创面凝固治疗时间分别约4、6 s;组3、4:阻断肾蒂,氩气刀创面凝固治疗时间分别约2、4 s.术后3周镜下观察肾脏创缘处肾脏组织结构、坏死及瘢痕形成情况.2006年6月至2008年10月行腹腔镜下小肾癌剜除后氩气刀创面凝固治疗10例.患者术前双肾CT平扫均可见肾上极、下极或外侧实性外凸型占位,强化后可见CT值明显增高,肿瘤直径1.5~3.5cm. 结果 16只家兔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组织学检查示坏死区域出现钙化,焦痂区组织致密,与肾脏组织之间见成熟肉芽组织,形成纤维结缔组织.4组肾脏凝固治疗后坏死深度分别为(2.76±0.17)、(3.15±0.15)、(2.28±0.16)、(2.75±0.06)cm,组1、4与组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肾癌剜除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63(100~210)min,平均术中出血230(100~400)ml.1例术后对止血纱布过敏,1个月后拔除引流管.余9例术后引流3~5 d.术后平均随访22(10~38)个月,均未见局部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小肾癌剜除后创面氩气刀凝固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内锁分层无结法缝合肾部分切除创面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实用性,并进行临床总结。方法: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单一术者为37例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采用内锁分层无结法关闭肾部分切除创面。患者临床分期均为T1,其中经腰入路20例,经腹入路17例,左侧22例,右侧15例。术中首先用中号Hem-o-lok固定线尾,从头端的一侧肾实质进针,连续缝合肾脏髓质面,每2针收紧后使用小号Hem-o-lok锁定,缝至尾端从另一侧肾脏实质出针,并使用中号Hem-o-lok固定。此后,采用连续缝合法再次关闭肾脏皮质层。结果:3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动脉阻断时间平均(23±7)min,内层缝合时间4~7 min,总缝合时间8~17 min,手术时间平均(90±2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0±50)ml,无术中输血病例。术中采用超声定位3例,损伤集合系统5例。术后平均住院(8±2)d。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尿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36个月,无继发出血、尿漏,未见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内锁分层无结法关闭肾部分切除创面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方便、有效、安全性高,可确实关闭肾脏创面血管残端与集合系统,减少了创面出血、漏尿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目的评价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治疗T1b期肾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32例临床分期为T1bN0M0期肾癌并行腹腔镜剜除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8±5.2)岁,肿瘤平均直径(5.2±1.4)cm,术前检查均未发现远处转移。32例患者中8例行经腹腹腔镜肾癌剜除术,24例行后腹腔镜肾癌剜除术,出院后行CT随访并定期复查血肌酐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54.0±22.4)min,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25.4±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30.6±18.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1±1.6)d。术后总共6例(18.7%)出现并发症,其中术后短暂血肌酐升高2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Clavien分级Ⅰ级),术后输血1例(Clavien分级Ⅱ级),术后尿漏2例(Clavien分级Ⅲ级)。无1例患者出现肿瘤切缘阳性,术后平均随访(28.4±8.2)个月,1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复发率3%,余未见复发及转移。术后随访平均eGFR为(69.8±11.9)mL/min,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治疗T1b期肾癌安全、有效,术后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短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肾脏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采用全层"8"字间断缝合、免打结分层缝合法修复肾脏缺损,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肾脏热缺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3年,观察患者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本组68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无发生中转开放性手术及脏器损伤;手术时间68~125min,平均(89.35±7.36)min;手术出血量50~238ml,平均(82.71±14.28)ml;肾脏热缺血时间13~30min,平均(21.47±4.82)min;住院时间7~14d,平均(9.03±1.26)d;术后出现尿瘘者1例,肾周血肿者1例;随访1~3年后,无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安全、有效,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单纯肿瘤剜除术和改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4月间21例早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接受单纯肿瘤剜除术,7例改良肾部分切除术。结杲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热缺血时间(21土2)(17~28)min。所有切除标本都有完整的包膜,2例肿瘤〉4cm者包膜有灶状浸润,但未穿透包膜,切除的肿瘤周围肾实质内未见癌细胞。平均随访2.7年,所有患者存活,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出现肿瘤复发,但非原来手术部位,其余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单纯肿瘤剜除术和改良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肾癌的安全、有效方法,能够有效保留肾单位和功能,防止肾功不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新型双向倒钩免打结缝合线(QUILL SRS)在腹腔镜下肾门部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门部肾肿瘤共10例,均采用QUILL SRS缝线缝合肾脏。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7~69岁,平均(47.5±19.3)岁。肿瘤直径1.5~4.7cm,平均(3.2±1.4)cm。其中腹侧7例,背侧3例,9例为单发肿瘤,1例为双侧肾肿瘤。术前按AJCC肾癌TNM肿瘤分期均为T1N0M0。结果:10例均顺利完成LPN术。手术时间57~107min,平均(87.2±20.4)min。术中失血量30~180ml,平均(55.0±42.8)ml,肾动脉阻断(热缺血)时间11~32min,平均(23.3±12.6)min。缝合时间8~21min,平均(14.3±9.7)min。术后住院5~8d,平均(6.5±1.3)d。无肾蒂血管损伤、继发性出血、尿漏等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血尿,经保守治疗缓解。术后病理均为肾细胞癌,切缘均为阴性。随访1~6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缝合时间和热缺血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缝线组,手术时间及继发性出血率均少于普通缝线组。结论:针对肾门部肾肿瘤,采用双向倒钩可吸收免打结线施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能够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和热缺血时间,有利于肾功能的保护,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单纯肾肿瘤剜除术的手术经验,并初步探讨此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66例患者,其中男43例、女23例,平均年龄(55±11)岁。本组共66个肿瘤,其中左肾41例、右肾25例。根据R.E.N.A.L评分:低度复杂(4~6分)3例、中度复杂(7~9分)42例、高度复杂(10~12分)21例。所有肿瘤患者均经术前CT及超声证实,排除集合系统侵犯或者远处转移,肿瘤平均直径(4.6±1.2)cm,临床分期为T_(1a)N_0M_0-T_(2a)N_0M_0。术前平均血红蛋白(Hb)为(131±18)g/L、平均血清肌酐(SCr)为(93±37)μmol/L、患肾平均肾小球滤过率(GFR)为(39±8)ml/min。结果 6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时间(160±35)min,本组57例患者实施肾动脉阻断,平均热缺血时间(19±5)min,平均出血量(149±36)ml,术中未输血。术后1周无继发出血、漏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 d复查Hb(124±12)g/L、SCr(97±32)μmol/L、患肾GFR(37±9)ml/min,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示:肿瘤切缘阳性率1.5%,肾良性病变8例,肾癌58例。术后平均随访(6.7±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新发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机器人辅助肾肿瘤剜除术是安全的,短期随访研究证实肿瘤控制效果满意,且对肾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治疗肾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技巧。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9例肾错构瘤和2例局限性肾癌患者分别行肿瘤剜除术和肾楔形切除术。肿瘤直径1.5~3.0cm,平均2.5c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10min,平均出血量7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天。围手术期无并发症。病理检查2例恶性肿瘤切缘阴性,平均随访10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治疗肾肿瘤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能有效切除肿瘤和保留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细胞癌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5例在我院进行肾肿瘤剜除术的肾细胞癌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全部肾肿瘤均成功剜除,平均热缺血时间为15min,术中肿瘤剜除面平均出血25ml,术后无继发出血,无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尿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5年,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依据2003AJCC肾癌分期方法,所有肾癌患者均为Tla期,组织学形态为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按Fuhrman标准为G1。结论肾肿瘤剜除术对有假性包膜的Tla肾细胞癌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有效和安全的,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partial nephrectomy,LESS-PN)治疗早期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11月~2014年2月对10例早期肾癌(T_(1a)N_0M_0)应用自制单孔多通道套管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肾肿瘤部分切除术,阻断肾动脉并计时,距肿瘤边缘1 cm处切除,缝合肾实质,恢复肾血流。结果 10例手术均获成功,肾脏热缺血时间平均19.7 min(15~30 min),手术时间平均93.9 min(80~12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96.4 ml(30~180ml),术中无输血。术后住院平均7.5 d(7~12 d)。术后病理肿瘤切缘均阴性。术后无尿漏、继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10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8~16个月),均无瘤生存,未见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LESS-PN治疗早期肾肿瘤安全可行,但技术要求较高,操作难度较大,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肾脏疾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于2013年3~10月完成3D腹腔镜肾脏手术52例,其中肾癌根治性术20例,肾部分切除术16例,单纯肾切除术12例,肾输尿管全切术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IVU、CT或MRI检查,检测对侧肾功能正常,肾脏良性病变提示患肾无功能,肾脏恶性病变选择T1~T2N0M0的患者,肿瘤局限于肾包膜内,肾门及周围淋巴结无肿大,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效果。结果:52例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手术时间50~130min,其中肾癌根治术70~110min;肾部分切除术65~100min;肾蒂阻断时间14~25min,平均16.2min;单纯肾切除术50~90min;肾输尿管全切术60~130min;术中估计出血量为60~350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住院5~9d,平均6d。术后病理提示肾母细胞瘤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肾错构瘤6例,肾透明细胞癌28例,输尿管尿路上皮癌4例,肾结核2例,肾萎缩样改变10例。以上所有患者切缘均为阴性,未见转移灶。术后随访1~7个月,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3D腹腔镜技术是传统腹腔镜技术的一大进步,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该系统具备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共同的优势,手术解剖更加精确,缝合操作相对容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肾肿瘤剜除(TE)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SPN)对局限性肾癌术后患侧正常肾实质保护的差异,为临床合理选择肿瘤剜除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我院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资料,纳入手术前及术后3~12个月均行增强CT及肾功生化且确诊为单侧单发性肾肿瘤患者。观察SPN组与TE组热缺血时间、手术切缘、术后病理、并发症及术后肾功能等,比较2种手术方式对保留患侧肾脏正常肾实质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肾部分切除术后正常肾实质丢失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手术均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SPN组与TE组热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min vs.21.0min,P=0.042),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病理分期分级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12个月复查CT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病例。术后SPN组与TE组肾体积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cm~3 vs.10.26cm3,P=0.017)。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与手术方式和肾部分切除术后患侧正常肾实质丢失明显相关。结论:肾肿瘤剜除是一种技术上可行、肿瘤学上安全的一种保留肾单位手术。肾TE较SPN能保留更多的正常肾实质,是临床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脏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本组84例肾肿瘤患者,予以腹腔镜下辅助微波消融,尔后手术剜除肾肿瘤,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8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均未阻断肾动脉,无术中大出血或中转开放手术,出血量为50~350 ml,手术时间为70~120 min.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60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6例,嗜酸性细胞瘤4例,嫌色细胞癌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术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普遍出血较多.术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出血1例.全部病例随访12个月,无肿瘤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肾肿瘤剜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方式,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2月,对23例肿瘤直径≤4cm的肾肿瘤患者行RLPN,术中采用全层"8"字形间断缝合和免打结分层缝合法修补肾脏创面缺损,观察肾脏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和近期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130min;中位数90min;肾脏热缺血时间15~30min,中位数25min;术中出血量50~260ml,中位数80ml;无术中输血。术后病理示所有肿瘤切缘均阴性。术后住院时间7~13d,中位数8d;术后无出血、尿瘘等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无死亡及二次手术切除肾脏病例。术后平均随访12(3~24)个月,全部无瘤生存,肿瘤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RLPN治疗肾肿瘤(肿瘤直径≤4cm)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