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医认为"五谷最养脾,天生万物,独厚五谷",就是说五谷杂粮既是食物,又可以用来防治疾病,而且经济实用,没有副作用《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中提出:"五谷为养……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古人指粳米、小豆、小麦、大豆、黄黍五种粮食,后人多泛指各种粮食,为养育人体之主食。五谷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配比很合乎人体需要。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  相似文献   

2.
控制饮食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控制饮食,并不意味着过分或片面地节制碳水化合物。临床上常可见到,过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使病情长期得不到控制者。因此如何合理地控制饮食,就成为Ⅱ型糖尿病治疗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体会《内经》“五谷为养”的原则,对糖尿病饮食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将  相似文献   

3.
正五谷杂粮是对粮食作物的泛称,五谷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杂粮通常是指除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黄帝内经》中提出"五谷为养"的饮食原则,认为五谷杂粮是养生的根本,并且古代医家先后提出"四时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认为谷物是胃气的主要来源。故五谷杂粮等主食位于饮食金字塔的底端,是我们整个膳食结构的基础,能维持旺盛的生命力,保证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营养学认为,只有全面合理的平衡膳食才能维持、促进人体的健康和长寿。在世界饮食科学史上,最早提出饮食平衡观点的是中国。《黄帝内经·素问》已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和五味为调之记载。这些平衡饮食的内容,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仍然实用价值极高。五谷为养即黍、秫、稻、麦、菽等谷物和豆类,是养育人体的主食。黄米、高粱、水稻、麦类、豆类富含碳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患者若能合理选择饮食将有利于其预防、治疗和康复,现就糖尿病的饮食调护浅述如下。1饮食结构《内经》谓:"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冲,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认为粮谷、肉类、蔬菜、瓜果等须兼而取之、合理调配,糖尿病则应针对性地安排  相似文献   

6.
现代免疫学涉及到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并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目前对饮食营养与免疫机能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以中西医结合观点探讨饮食营养与免疫机能的关系。一、饮食与正气生命的持续,有赖于饮食的供养。饮食得当则正气充足,抗邪力强。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药物固然重要,而饮食调养也是不可缺少的。《素问·藏气法时论》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药物只是攻除病邪,而要使正气恢复,还必须依靠五谷、五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代的劳动人民在饮食养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概括为以下六原则. 注意饮食合理搭配 人体对饮食营养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单一的食物品种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中医认为,饮食应多品种、多变化,做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合理搭配,才能达到"谨调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人民在三千多年的医疗史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养生思想。《周礼·天官》篇记载,宫廷设“食医”——营养医生这一史实,反映了中医饮食养生学说的悠久历史与重要性。饮食的重要性正如李时珍所言:“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素问·脏器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的中国,吃喝早已不是问题,但吃啥才能健康却成了大问题。吃是一种享受,俗称"口福"。吃是一种文化,吃什么,怎么吃,大有讲究,大有文化内涵。早在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将人的健康饮食归纳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1……"。本文就如何健康饮食进行详细解答,以期国民在吃的文化中乐享健康。  相似文献   

10.
正秋高气爽,正是层林尽染五谷丰收的季节,但秋天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时段,善养生者在这个季节从饮食起居到情志、运动都应以"收敛"为主。学会"宁静致远",使情志安宁,是秋季养生之首选。秋季内应于肺,在志为悲(忧),而悲伤易伤肺;而乐观、豁达可以化忧伤为欢欣,化悲秋为欢乐的季节。秋季饮食宜少辛增酸,滋阴润肺。《素问·脏气法时论》载:"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以补酸,而辛辣将耗散肺气……"故秋季饮食应多选酸性蔬菜,如莲藕、菠菜、番茄、香菜等,少吃葱、蒜薹、韭菜、辣椒等。《饮食正要》载:"秋燥宜润、禁寒饮。"故秋季宜食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西兰花。这其中,芝麻、枇杷的功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养生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剑 《河南中医》2008,28(4):8-9
《黄帝内经》养生方法分为法于阴阳、饮食养生、情志养生、房室养生四个方面。法于阴阳的养生原则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以预防为主,审因施补,三因制宜,食药并举。情志养生应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避免情志过激。房室养生要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养肾气为重。  相似文献   

12.
五谷《病方》94行:蚖,亨(烹)三宿雄鸡,洎水三斗,孰(熟)而出,及汁更洎,以食□逆甗下。炊五谷(穀)、兔□肉陀(他)甗中……饮汁。五谷,谷为穀的简写。指五种谷物。文献对五谷的说法互不一致。《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穀五药养其病。”注云:五谷,麻、菽、麦、稷、黍。《庄子·逍遥游》:“不食五谷。”疏云:五谷,麻、菽、麦、稷、黍。《周礼夏官职方氏》:“其谷宜五种。”注云:  相似文献   

13.
正《黄帝内经》载:"五谷为养",认为五谷杂粮是养生的根本。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即大米、小麦、大豆、小米等,亦泛指现在所有谷类和豆类食品。"五谷杂粮"本质上都是植物的种子。种子浓缩了植物的精华,具备旺盛的生命力,也称之为"生机"或"阳气",食用后,不仅吸收了其营养物质,还吸取了粮食的"阳气"。其次,五谷杂粮可以调养脾胃。脾胃在五行中属土,人体所摄入的"五谷",通过脾胃"以灌四傍",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中医饮食养生在老年人延年益寿、防病治病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基于自《黄帝内经》以降历代医学文献中的老年饮食养生内容,探讨中医老年饮食养生的理论认知原则与方法,并得出结论食物具有性味归经,从而发挥着补益脏腑气血和祛邪的作用,是老年人的"安身之本";老年饮食养生应基于老年人脏腑亏虚、多病相兼的生理特点,发挥饮食"养"和"治"...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学中的食养食疗学术是数千年来华夏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早在西周时期的《周礼·天官》中就有关于食疗内容的记述,疾医可“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记有食物与治病的关系,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饮食以节、谨和五味"的饮食养生原则,成为后世中医饮食养生的圭臬。李时珍《本草纲目》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深入系统地论述了饮食五味与五脏的损益关系,使人们对每一种食物的气味功效了如指掌,以此克服饮食嗜欲,减少饮食的盲目性。文章从三方面论述李时珍对《黄帝内经》"谨和五味"饮食养生方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胡敏 《江西中医药》1992,23(5):48-49
根据中医学基础理论,饮食不节、不洁和偏嗜都能致病。尤其大病之后,余邪未尽,饮食不当,极易复发,影响病人康复。因此,中医临床上常有饮食的禁忌,表明中医护理与饮食的关系极为密切。提到饮食护理,当然离不开食疗理论。而食疗与养生,在我国不仅为历代医药学家所推崇,也为现代医药学家所验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作以下探讨。1 食物养疗源头追溯早在《内经》一书中就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而合服之,以补精益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说明了谷肉果  相似文献   

18.
《内经》“五谷为养”与现代养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松辉 《中医药学刊》2005,23(5):902-903
《内经》“五谷为养”的膳食原则,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来了,但是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至今也很少有人把这一原则与一些重要疾病的起因联系在一起。因此,重新审视这一原则,对于养生防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肝病的饮食调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主张“药补不如食补”,所谓“补”的含义,应该是合理的调节饮食,增加营养,且滋补有度。《素问.藏气法时论》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在治疗某些疾病时,也强调药物药力要适度,要“衰其大半”、“不必尽剂”,而后配合饮食营养调理,增强体质,以除余邪,即所谓“饮食消息”。说明中医对饮食疗法的重视。现代医学对慢性肝病的饮食原则是:高蛋白、低脂肪、糖适量,维生素丰富,以保证肝脏营养的供应。1从其所欲,防止过偏患者因地域、习惯不同,口味也不同。中医认为“五味入口,各有所归…  相似文献   

20.
饮食养生法源于<内经>,又在明代医家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例如<内经>书中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再如<本草纲目>中谓:"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