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测量GSM/TPV比值Q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神经内科颈动脉斑块患者149名,排除斑块位置较深及QLAB-VPQ软件无法识别的共17名,无颅脑影像资料的25名,余107名为受试者为样本总数。据受试者颅脑的CT、MRI等影像结果将受试者分成两组,A组为脑卒中组,共66人;B组为非脑卒中组,共41人。受试者均行三维超声,通过QLAB-VPQ软件获取斑块的灰阶中位数(Gray-scale Median, GSM)及斑块体积(Total Plaque Volume,TPV),并计算出GSM与TPV的比值Q。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Q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结果 A、B两组Q值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统计量Z=-4.857,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全部Q值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Q的OR值为1.015(1.007-1.024)。Q值可作为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Q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Q值越低发生脑卒中可能性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基于三维超声(3D-US)的灰阶中位数(GSM)定量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在陆军总医院就诊且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207例,其中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2例(脑梗死组),非脑梗死患者105例(对照组)。应用血管斑块定量分析(VPQ)软件自动获取颈动脉斑块的GSM值。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构成、吸烟、饮酒、糖尿病史及高血压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患者颈动脉斑块GSM值、厚度、面积狭窄率及体积等超声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GSM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78±11.58 vs 54.36±11.99,t=7.70,P0.01),脑梗死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1±1.20)mmol/L vs(3.10±1.07)mmol/L,t=1.58,P0.05];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吸烟、饮酒、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斑块厚度、斑块面积狭窄率及斑块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3D-US-VPQ技术的颈动脉斑块参数GSM值能有效地反映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在临床颈动脉斑块风险评估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斑块定量参数在评估颈动脉斑块患者脑卒中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34例存在颈动脉斑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超声检查,并获取斑块定量参数;根据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将63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归为脑卒中组,将仅存在颈动脉斑块而未发生脑卒中的7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三维超声斑块定量参数,分析颈动脉斑块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三维超声斑块定量参数评估脑卒中风险的价值。结果 脑卒中组患者斑块体积、斑块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3.02、2.83,P均<0.05),脑卒中组患者灰阶中位数(GS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9.23,P<0.05)。年龄、吸烟史、斑块性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斑块体积、斑块厚度、GSM值是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OR分别=1.08、1.05、1.21、1.26、2.92、1.27、0.98,P均<0.05);斑块体积、斑块厚度、GSM预测颈动脉斑块脑卒中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67、0.80,GSM值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三维超声斑块定量参数GSM值与颈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斑块的性质、狭窄率、分布之间的关系,探讨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诊断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88例,选取同期非脑梗死患者150例为对照组。均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之间的斑块稳定性、分布差异,分析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因素。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72.3%)高于对照组患者(54.7%)(χ~2=11.38,P0.01)。脑梗死组比对照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更高(54.8%比31.3%,χ~2=18.59,P0.01)。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率更高(P0.01),分布范围更广,双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更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和吸烟有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分级预测重度脑白质病变的价值。方法对85例脑白质病变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新生血管分级,应用Fazekas量表评分将入选者分为重度组和非重度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重度脑白质病变的独立风险因素,并应用ROC曲线评估独立风险因素预测重度脑白质病变的价值。结果重度组中高龄患者(70岁)比例明显高于非重度组(P=0.003),Ⅲ级和Ⅳ级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重度脑白质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Ⅲ级和Ⅳ级颈动脉斑块患者(P=0.000),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超声造影分级均是重度脑白质病变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P=0.044、0.000),OR值分别为3.404、4.899。ROC分析显示以新生血管分级Ⅱ级预测重度脑白质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27%、81.25%,其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0.650~0.842)(P=0.000);以年龄70岁预测重度脑白质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68%、56.25%,其曲线下面积为0.660(95%CI:0.549~0.759)(P=0.0017);以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Ⅱ级和年龄70岁预测重度脑白质病变的评估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69,P=0.2045)。结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分级是预测重度脑白质病变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RI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及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患者行颈部及头颅MRI、MRA检查,分析斑块的MRI不同分型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 (1)100例患者MRI共检出261处粥样硬化斑块,按AHA斑块分型,各型斑块的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狭窄程度计算I级、I级以上颈动脉狭窄和脑梗死的相关性r=0.710(P=0.000).结论 (1)采用多对比加权的MRI序列对斑块具有准确定位及分型能力,且分析斑块的稳定性;(2)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动脉严重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颈内动脉中层厚度(IMT),根据评估结果,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根据斑块性质进一步细分为稳定斑块亚组和不稳定斑块亚组。对2组及亚组间人口统计学、既往史、合并症、实验室检查和血清促炎症因子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促炎性因子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无斑块组的年龄、入院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低于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亚组年龄、TC、TG、LDL-C、FBG、MMP-9、TNF-α、IL-1β、IL-17、hs-CRP水平显著低于不稳定斑块亚组(P0.05);TC(OR 1.592,95%CI 1.22~2.14,P=0.007)、MMP-9(OR 1.565,95%CI 1.12~2.00,P=0.008)、IL-17(OR 1.787,95%CI 1.54~2.38,P=0.005)是斑块不稳定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促炎症因子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存在及稳定性相关,TC、MMP-9、IL-17水平的显著增高是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软硬度诊断脑梗死的可行性、稳定性及预测价值,探讨超声联合VTIQ技术预测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0例非脑梗死患者(非脑梗死组),根据斑块总风险评分标准筛选出代表性斑块行超声和VTIQ检查。记录斑块回声类型、颈动脉狭窄率和剪切波速度(SWV),比较两组患者斑块的回声类型构成比、颈动脉狭窄率及SWV。应用Bland-Altman分析检验高年资医师和低年资医师间测量SWV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参数独立预测脑梗死的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ROC曲线分析多参数联合预测脑梗死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斑块的回声类型构成比及颈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脑梗死组SWV显著低于非脑梗死组[(3.32±0.92)m/s vs.(3.76±0.85)m/s,P=0.004]。斑块回声类型、颈动脉狭窄率、SWV诊断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291、0.722、0.664。不同观察者间测量SWV的一致性偏倚为0.0556 m/s,一致性界限为-0.3937~0.5049 m/s。以SWV≤3.435 m∕s为截断值,诊断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60.00%、62.50%、70.50%;斑块回声类型与颈动脉狭窄率联合诊断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68.33%、82.50%、74.00%;斑块回声类型、颈动脉狭窄率和SWV三者联合诊断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1.67%、82.50%、88.00%。结论应用VTIQ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软硬度诊断脑梗死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VTIQ联合超声可提高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3-08/2004-10的住院脑梗死患者126例,均经CT和(或)MRI证实。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的结果,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归为斑块组(n=68),未发现斑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n=58)。比较两组血尿酸水平,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男>420μmol/L,女>340μmol/L),同时比较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脑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选择、混杂因素的控制及交互作用的判断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斑块组患者的年龄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的患者[(67.0±8.2),(59.1±10.9)岁,P=0.001;86.8%,72.4%,P=0.044;38.2,20.7%,P=0.033]。②两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330.97±109.73),(311.28±101.96)μmol/L,P=0.299],斑块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94%,13.79%,P=0.061)。③反向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以及酗酒进入回归方程,除酗酒外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年龄、糖尿病对于颈动脉斑块的OR值分别为2.829,1.100和2.753,P值分别为0.001,0.049,0.033。结论:高尿酸血症、年龄和糖尿病可能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患者159例,根据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及改良TOAST分型,选择其中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及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进入A组和B组,其中A组72例,B组7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和血Hcy检测,分别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血Hcy水平与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A、B组斑块厚度和斑块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65、0.827,P值均0.05),超声造影评级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92.350,P0.01),以超声造影评级≥3级作为预测发生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则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44%、94.74%;(2)A、B组患者间血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383,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以血Hcy≥13.50μmol/L作为诊断标准,预测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21%、90.80%;(3)以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3级或血Hcy≥13.50μmol/L作为诊断标准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71%、96.45%;(4)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血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存在高度线性正相关(r=0.865、0.827,P值均0.01)。结论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和血同型半胱氨酸可作为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检查手段,为临床二级预防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H(Apo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缺血性脑卒中(ICS)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ICS中确诊患者,其中ICS伴颈动脉斑块431例(斑块组),不伴颈动脉斑块306例(对照组)。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ApoH基因SNP位点(rs8178842、rs6933、rs4791079、rs2873966和rs1801690)进行2个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比较,并对相对风险进行评估。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斑块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收缩压和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ApoH基因SNP基因型频率在斑块组与对照组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斑块组rs4791079位点CA、CA/AA基因型频率为15.3%、16.5%,显著高于对照组(8.8%、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22)。而斑块组rs1801690位点GC/CC基因型频率(8.8%)显著低于对照组(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对ApoH基因SNP等位基因频率在斑块组与对照组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斑块组rs4791079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似然比分析发现,携带A等位基因者发生斑块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比值比(OR)=2.095,95%可信区间(CI)1.333~3.292]。斑块组rs1801690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4.4%)显著低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相对风险度分析发现,携带C等位基因者发生斑块的危险性降低(OR=0.610,95%CI 0.389~0.956)。结论 ApoH基因rs4791079位点和rs180169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ICS伴颈动脉斑块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颈动脉斑块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其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按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16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颈动脉斑块性脑梗死组101例和非颈动脉斑块性脑梗死组68例,根据斑块性质将颈动脉斑块性脑梗死组分为稳定性斑块组30例和不稳定性斑块组71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LP-PLA2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颈动脉斑块稳定的预测价值。结果颈动脉斑块组LP-PLA2水平(212.90±117.69 ng/ml)明显高于无斑块组(127.70±57.98 ng/ml;t=3.016,P0.01);无斑块组与健康对照组(108.34±42.58 ng/ml)无明显差异(t=0.779,P0.05);不稳定性斑块组(236.24±128.33 ng/m1)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组(157.65±59.27 ng/ml;t=3.442,P0.01)。结论血浆LP-PLA2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性脑梗死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脑梗死鉴别和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及其定量指标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S)患者62例(脑梗死组)和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住院无心脑血管症状患者54例(对照组),选取颈动脉优势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脱机定量分析获取斑块时间-强度曲线强度均值(TIC-M)、时间-强度曲线拟合曲线峰值(FC-P)及曲线下面积(FC-AUC),比较两组上述各参数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参数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造影参数TIC-M、FC-P及FC-AUC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示:TIC-M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负相关(r=-0.582、-0.681,均P0.05);FC-P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负相关(r=-0.585、-0.690,均P0.05);FC-AUC与舒张压呈负相关(r=-0.493,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定量指标与血压密切相关;应用超声造影评估易损斑块时应考虑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哈尔滨市第四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10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彩超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动脉内膜增厚组23例、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50%)26例,中度狭窄组(狭窄程度≥50%~<70%)28例,重度狭窄组(狭窄程度≥70%)[1]23例。所有入选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B)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结果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比较,吸烟、饮酒、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ApoB、Hcy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性别、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对除外血脂的相关危险因素校正后,做颈动脉狭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经校正后,饮酒[OR=1.247(95%CI:0.626~1.958),P=0.043]、Hcy[OR=3.163(95%CI:1.824~4.772),P=0.045]、收缩压[OR=1.286(95%CI:0.688~2.005),P=0.027]、HbA1c[OR=3.671(95%CI:1.904~6.630),P=0.011]、ApoB[OR=1.717(95%CI:1.005~2.634),P=0.036]、LDL-C[OR=1.516(95%CI:0.968~2.489),P=0.024]、TC[OR=1.403(95%CI:0.801~2.343),P=0.030]和TG[OR=1.342(95%CI:0.712~2.198),P=0.019]都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及颈动脉严重狭窄程度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载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预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及颈动脉严重狭窄程度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serum 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及颈动脉斑块间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272例,检测血清25(OH)D_3水平,根据血清25(OH)D_3水平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1组(10.1μg/L)75例、Q2组(10.1~12.7μg/L)67例、Q3组(12.7~18.1μg/L)65例和Q4组(18.1μg/L)6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CIMT和颈动脉斑块,分为斑块组166例和无斑块组106例。比较不同血清25(OH)D_3水平4组C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比较斑块组和无斑块组血清25(OH)D_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25(OH)D_3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IMT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IMT增加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Q1组和Q2组CIMT[(1.08±0.13)、(1.05±0.11)mm]高于Q3组和Q4组[(0.91±0.15)、(0.82±0.13)mm](P0.05),Q4组颈动脉斑块率(40.0%)低于Q1组(69.3%)、Q2组(68.7%)和Q3组(64.6%)(P0.05);斑块组血清25(OH)D_3水平[(11.64±10.91)μg/L]低于无斑块组[(17.81±6.50)μg/L](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_3水平与CIMT呈负相关(r=-0.384,P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_3与CIMT独立相关(β=-0.28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_3水平增高是颈动脉斑块的保护因素(OR=0.86,95%CI:0.84~0.90,P=0.002)。结论 T2DM患者维生素D缺乏可能促进CIMT增加和颈动脉斑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VW-HRMRI)分析导致轻中度狭窄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探讨其与责任斑块形成的相关性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大脑中动脉轻中度狭窄的有症状患者(n=33)和无症状患者(n=19),所有患者均行VW-HRMRI检查,共识别出68个斑块,将识别出的斑块分为责任斑块组(n=33)与非责任斑块组(n=35)。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斑块特征与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关联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相较于非责任斑块,责任斑块表现出更高的重构指数(P=0.03)与强化等级(P=0.01)以及更大的斑块体积(P=0.003)与陡峭度(P=0.00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性重构(OR=5.400;95%CI:1.334~21.857)、强化等级(OR=4.431,95%CI:1.750~11.219)、斑块体积(OR=1.09,95%CI:1.014~1.171)及陡峭度(OR=1.122,95%CI:1.038~1.214)均与责任斑块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正性重构、强化等级、斑块体积与陡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VTIQ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软硬度诊断脑梗死的可行性、稳定性及预测价值,探讨高频超声与VTIQ(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联合预判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0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非脑梗死患者,根据斑块总风险评分标准筛选出代表性斑块行高频超声和VTIQ检查。记录斑块回声类型(patch echo type,PEH)、狭窄率(stenosis rate,SR)和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比较两组患者的PET构成比、SR及SWV。Bland-Altman检验观察者间一致性。ROC曲线分析三者独立预测脑梗死的临床效能及最佳诊断界值,Logistic回归结合ROC曲线分析多参数联合预测脑梗死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PET构成比及SR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脑梗死组SWV显著低于非脑梗死组(P=0.004)。PET、SR、SWV诊断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eve,AUC)分别为0.291、0.722、0.664。SWV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以SWV≤3.435m∕s为界值预测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0%、62.5%、70.5%。PET与SR联合预测脑梗死的AUC为0.806;The AUC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redicted by PET and SR was 0.806. PET、SR和SWV三者联合预测脑梗死的AUC提升到0.945,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提高到91.67%、82.5%、87%。结论:VTIQ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软硬度诊断脑梗死具有可行性和可重复性,颈动脉狭窄率仍然是脑梗死预测的金指标,VTIQ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可以提升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方法根据斑块内回声特性将斑块分为低回声均质性斑块(A组)、不均质回声斑块(B组)及高回声均质斑块(C组);术前做颈动脉斑块的超声造影检查,记录造影参数AT、TTP、BI、PI和EI;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抗CD34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DV),分析其与超声造影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1)EI:A、B组与C组的数值依次下降,且A组最高(P=0.000)。(2)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结果:MVD值与EI值呈线性正相关(r=0.476,P=0.000)。结论超声造影参数EI能较好地反映颈动脉斑块内的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影响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常见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6年12月在我院检查颈动脉彩超的住院患者279例,首先对颈总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IMT)行多重回归,筛选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再将资料分为颈动脉有无斑块两组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及单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最后比较危险因素亚组间斑块积分和指数的大小。结果颈总动脉的IMT受年龄(Age)、收缩压(SBP)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影响(Beta=0.242,Page=0.000;Beta=0.152,Psbp=0.013;Beta=0.115,PLDL=0.048),但颈动脉有无斑块形成主要受年龄及SBP影响(ORage=1.087,Page=0.000;ORSBP=1.036,PSBP=0.000)。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60岁以上组高于60岁以下组(χ~2=58.379,P=0.000),高血压病组高于非高血压病组(χ~2=18.206,P=0.000);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收缩压和LDL,对后两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能更有效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表现特点,研究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良Crouse积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在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经CT或MRI确诊为首发ACI老年患者(ACI组)153例,同期体检健康老年患者(对照组)140例,两组均进行颈动脉超声及血清指标CRP检测。结果 ACI组153例,检出斑块人数140例,检出率91.5%,斑块总数954个;对照组140例,检出斑块人数98例,检出率70%,斑块总数378个,ACI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2.170,P0.05)。ACI组斑块形态不规则回声斑块较对照组增多(χ~2=32.270,P0.05)。ACI组斑块形态主要以混合回声及低回声斑块为主,对照组主要以均质回声及高规则斑块为主,ACI组溃疡斑较对照组也增多(χ~2=343.180,P0.05)。ACI组血清CRP水平及改良Crouse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9.520,P0.05)。ACI患者中的NIHSS≤7分组及NIHSS7分组血清CRP水平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450,P0.05)。结论 ACI患者不规则斑块及低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均增多,溃疡斑发生率较高,斑块积分及血清CRP增高。随着NIHSS评分增高,ACI患者斑块积分及hs-CRP水平也会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