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国内最常见的肝衰竭类型,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ACLF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时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多器官衰竭风险更高,常提示预后不良。简述了近年来ACLF并发AKI的定义、诱因、预后判断、诊断标志物、治疗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认为早期识别诊断AKI,并予以干预,有助于逆转肾损伤,避免发生重症AKI。  相似文献   

2.
急性肾损伤(AKI)是肝功能衰竭(简称肝衰竭)患者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短期内肾功能急剧下降或丧失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对肝衰竭患者AKI的诊断标准、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临床特点等进行综述,目的为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改善肝肾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在HBV肝衰竭、肝硬化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入院HBV肝衰竭伴AKI、HBV肝硬化伴AKI、HBV肝衰竭、HBV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标本,检测血HDAC活性及肾小管损伤生物学标志物NGAL、KIM-1表达,检测肝、肾、凝血功能,血常规,降钙素原(PCT)及HBV DNA水平,并将上述指标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肝衰竭伴AKI及肝硬化伴AKI患者HDAC活性高于未发生AKI的肝衰竭及肝硬化患者(P=0.034、0.046),肝衰竭伴AKI患者HDAC活性高于肝硬化伴AKI患者(P=0.018);患者感染相关指标中性粒细胞比例(Neu%)、PCT在肝衰竭伴AKI组高于未发生AKI的肝衰竭组(P均=0.005),在肝硬化伴AKI组高于未发生AKI的肝硬化组(P=0.018、0.001);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肝衰竭伴AKI及肝硬化伴AKI患者中均低于未发生AKI肝衰竭、肝硬化患者(P均0.001);肝衰竭伴AKI与肝硬化伴AKI患者相比,ALT(P=0.034)、TBA(P=0.022)、TBIL(P=0.049)、PCT(P0.001)值较高;NGAL、KIM-1在肝衰竭伴AKI患者高于肝硬化伴AKI患者(P=0.012、0.014)及未发生AKI的肝衰竭患者(P=0.043、0.017)。结论 HBV肝衰竭、肝硬化伴AKI患者常伴有较重的感染炎症反应的发生及肾小管损伤,且肝衰竭伴AKI患者较肝硬化伴AKI患者感染、肾小管损伤、肝功能损伤程度更重。发生AKI的HBV肝衰竭、肝硬化患者,HDAC活性表达出现异常并与其感染、肾小管损伤程度、HBV疾病严重程度相关,HDAC活性表达可能是HBV肝衰竭、肝硬化患者病情加重并发AKI的预测因素,抑制HDAC可能对HBV肝衰竭及肝硬化患者预防AKI的发生及延缓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功能基础对肝硬化及肝衰竭并发急性肾损伤(AKI)转归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感染科住院期间发生AKI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及肝衰竭患者157例的临床资料,随访短期预后。根据肝功能基础及AKI分期进行分层分析,明确肝功能基础对治疗、AKI转归和预后的影响。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AKI转归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57例患者中,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73例,肝衰竭患者84例,两组患者在发生AKI时的MELD评分(t=-13.05,P=0.000)、AKI分期(χ2=12.80,P=0.002)、AKI治疗应答情况(χ2=25.06,P=0.000)、AKI转归(χ2=26.01,P=0.000)以及预后(χ2=47.69,P=0.0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AKI分期(OR=0.079,P=0.000)及MELD评分(OR=1.073,P=0.002)是AKI转归的主要影响因素;而AKI转归(OR=22.753,P=0.000)及MELD评分(OR=0.823,P=0.000)是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2015年ICA更新的指南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但需重点关注原发疾病和肝功能基础对治疗应答、AKI转归以及预后的影响;对肝衰竭的患者,密切观察下尽早诊断AKI并积极的干预,可能改善AKI转归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肝脏》2020,(1)
正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发生在重症肝病如肝硬化合并腹水、急性肝衰竭和酒精性肝炎患者中以肾功能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1])。目前治疗HRS的主要药物是血管收缩剂如特利加压素和人血白蛋白,其治疗有效率仅为40%~50%,而且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有50%可能会复发。所有HRS患者在没有禁忌证时都应考虑首选行肝移植手术~([2])。HRS是临床诊断,其定义根据最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标准进行了更新并且使用生物标志物来帮助鉴别诊断。关于对HRS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HRS诊断的准确性及探求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对肝肾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摘要] 急性肾损伤(AKI)在晚期肝硬化中较常见,主要包括肾前氮质血症、肝肾综合征和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功能评估及肾功能损伤与结构性损伤的鉴别是治疗的关键所在。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目前仍然是肝硬化AKI诊断金标准,但在评估肾功能方面的作用有限。新型生物标志物有望为肝硬化患者AKI提供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有效评估。该文从诊断、AKI病因鉴别和临床预后预测的角度,对近年来肝硬化AKI肾脏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死亡率高,预后差,其诊断有赖于血肌酐的升高和尿量的减少。AKI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时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2002年至2017年期间先后4次更新了AKI指南与共识,这对于早期识别AKI患者起到积极作用。但现有的AKI定义中,并未区分短暂性AKI和持续性AKI,现就目前短暂性与持续性AKI病理学、诊断治疗及远期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0月于本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患者各60例,同期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肝衰竭患者随访至出院,动态收集患者血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水平。通过绘制CysC、肌酐和血钠浓度诊断AK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其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临界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2组间比较采用双侧t检验;否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AUC及最佳临界值的计算采用Medcal 12.7.1.0进行分析。结果肝衰竭患者血清CysC水平为(1050±444)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38±275)ng/ml(P=0.016)和CHB组患者(661±225)ng/ml(P=0.028)。ACLF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肌酐水平相关性不显著(r=0.311,P0.05),但与MEL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29,P0.01)。住院期间,共有8名肝衰竭患者(13.3%)发展为急性肾损伤,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水平是ACLF患者发生肾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08,P=0.021)。AUC分析显示早期诊断ACLF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血清CysC水平建议值为1210 ng/ml。结论血清CysC检测有助于ACLF伴肌酐水平正常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9.

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病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对于AKI的诊断和防治仍存在许多争议。因此,2011年12月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制定了AKI的指南,强调AKI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危险因素的控制、肾脏替代治疗方法的应用等。本文重点介绍AKI定义、防治及透析干预方面的内容,并简介相应指南的背景及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正在得到改善。近年来,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有了一些重要进展,具体包括:欧洲肝病学会(EASL)定义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标准在东方人群的适用性得到验证,EASL标准更为准确地划分了需要肝移植的人群;肝功能不全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得到更新,新的标准能更早发现肾损伤;血管活性药物对肝肾综合征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疗效预测因子逐渐明确;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β受体阻滞剂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观念正在发生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1.
蒋秋雁  韩焕钦  郑伟强 《肝脏》2020,(4):441-443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住院肝硬化患者AKI发生率可达20%~80%[1],其严重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根据2019年中国肝硬化诊治指南[1]的新定义,肝硬化AKI主要分为肾前性肾损伤、急性肾小管坏死、肝肾综合征-急性肾损伤(hepatorenal syndrome-acute kidney injury,HRS-AKI)[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CI后新型生物标记物对术中对比剂引起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治疗患者200例,根据AKI诊断标准分为AKI组16例及正常组184例。于PCI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分别测定新型生物标记物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血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尿NGAL、尿肾脏损伤因子-1(Kim-1)变化情况,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项标志物诊断AKI的临床意义。结果①两组术前血浆NGAL、血CystatinC、尿NGAL及尿Kim-1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②与术前相比,AKI组术后以上生物标记物水平均比术前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PCI后AKI患者某些生物学标志物水平显著升高,可以成为AKI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并评价手术后急性肾损伤(PO-AKI)患者尿液中巢蛋白(nesti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损伤因子(KIM-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种生物标志物对于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的检验效能。方法以2011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后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4~79岁,平均(56.15±12.83)岁。根据急性肾损伤网络工作小组(AKIN)定义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尿液生物标志物组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同时检测实时尿肌酐值。结果 AKI发生率为25%(10/40),其中AKIN 1级7例、2级1例、3级2例,3级中2例均进行了肾脏替代治疗(RRT)。联合生物标志物组nestin、NGAL、KIM-1、RBP对于AKI的检测在24 h时间窗内明显升高(P<0.05),并且经尿肌酐(Ucr)校正后在6 h内升高更加显著(P<0.05)。结论联合生物标志物组对于AKI的检测在24 h内明显升高,经过Ucr校正后6 h升高趋势更加一致,对于早期判断AKI具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肝衰竭(ALF)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新的国际腹水俱乐部(ICA)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于解放军第302医院住院的ALF患者并发AKI的发生率及近期预后。结果 167例ALF患者中并发AKI 66例,发生率为39.52%。其中肾实质性AKI 16例,占24.24%;肾前性AKI 15例,占22.73%;肝肾综合征(HRS-AKI)35例,占53.03%。66例AKI患者院内病死及无效53例(80.30%),恢复与好转13例(19.70%);非AKI患者101例,院内病死及无效31例(30.69%),恢复与好转70例(6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3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感染、TBil以及血氨升高是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54、4.255、3.599、3.540、5.454,P均0.05)。结论AKI是影响ALF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年龄、感染、TBil以及血氨升高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2012年3月,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DiseaseImprovingGlobalOutcomes,KDIGO)发表急性肾损伤指南,对AKI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文苑  祝娟娟 《肝脏》2023,(5):618-621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短期高病死率的特点,急性肾损伤(AKI)是ACLF患者常见且难治的并发症。近年来研究发现,系统性炎症在ACLF合并AKI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讨论系统性炎症在ACLF合并AKI的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临床常见综合征,是终末期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川,是影响和决定重症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AKI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据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2020年8月报道】题: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急性肾损伤的患病率和短期预后:荟萃分析(作者Jiang W等)发生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与肝硬化患者的急性肾损伤(AKI)临床特点不同,但目前关于ACLF人群AKI疾病特征的研究较少。这项荟萃分析的目的是评估AKI对ACLF结局的影响。来自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医院的Jiang等检索了Pub Med、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电子数据库中2011-2019年的评估AKI对ACLF结局影响的原始文献;计算1个月和3个月病死率的比值比(OR)与95%CI,评估血管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明确急/亚急性肝衰竭(ALF/SALF)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5例ALF/SA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36)和无AKI组(n=79)。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外周血WBC水平、凝血功能、MEL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观察发生AKI患者的预后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导致ALF/SALF的病因以药物性最为多见(49.57%),其次为不明原因(28.70%)。115例ALF/SALF患者中共36例合并AKI,AKI发生率为31.3%,其中1、2及3期发生率分别为11.30%、14.78%、5.22%。与未发生AKI的患者相比,AKI组患者年龄、WBC、中性粒细胞比值、腹水、腹腔和肺部感染率以及MELD评分均显著增高,血清Alb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5)。发生AKI的患者无效/死亡率明显高于无AKI患者(69.4%vs38.0%,χ2=9.815,P=0.002),且随AKI严重程度的增高,病死率升高,1、2及3期AKI患者无效/死亡的比例分别为61.5%、70.6%和83.3%。结论肝衰竭患者发生AKI时多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且AKI的发生与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及肾损伤因子(KIM)-1联合检测在成人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择152例AKI患者对尿中Netrin-1、KIM-1进行定量分析,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相应时间点血清肌酐(Scr)及估计肾小球滤过(e GFR)水平,以2012年AKI临床实践指南肾损伤标准评估尿Netrin-1、KIM-1的预测效应。结果尿KIM-1与Netrin-1呈正相关(r=0.634,P0.01),与Scr呈负相关(r=-0.434,P0.01)。尿KIM-1和尿Netrin-1在AKI的诊断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4,0.910,P0.01。尿KIM-1与Netrin-1联合ROC曲线示曲线下面积为0.970,P0.01。结论检测AKI患者尿中Netrin-1、KIM-1变化,可以预测肾损伤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