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Tei指数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及其出生后整体心功能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7例GDM血糖控制不良孕妇(A组)、55例GDM血糖控制良好孕妇(B组)、70例正常妊娠产妇(C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妊娠。在入组时、分娩后1-7d、分娩后2-3月,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的左心室及右心室Tei指数。 结果 入组时、分娩后1-7d、分娩后2-3月,3组胎儿左心室Tei指数、右心室Tei指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个时间点组间进行比较:A组胎儿左心室Tei指数、右心室Tei指数均显著高于B组、C组胎儿(P<0.05),B组、C组胎儿之间左心室Tei指数、右心室Tei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积极有效控制血糖可以避免GDM胎儿的心功能受损。血糖控制不良可以损害GDM胎儿心功能,即使胎儿分娩后2-3个月内其心功能仍然处于异常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20例GDM孕妇和120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组胎儿的心功能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胎儿的LVDd、LVDs、RVDd、RVD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胎儿的IVSs、IVSd、LVWTd、LVWTs、RVWTd、RVWTs水平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胎儿的LVEF、LVFS、RVF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AMV、E/ATV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的左室Tei指数、右室Te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孕妇胎儿普遍存在心脏结构及功能受损,超声心动图Tei指数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胎儿心室功能受损情况,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胎儿心功能受损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ei指数及等容收缩指数(ICT/ET)、等容舒张指数(IRT/ET)等相关参数在评价正常胎儿和子痫前期孕妇胎儿心室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测量64例孕妇胎儿右室等容收缩时间(ICT),射血时间(ET)及等容舒张时间(IRT),获得右室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其中正常孕妇30例(A组)、子痫前期轻度孕妇21例(B组)及子痫前期重度孕妇13例(C组).并比较A、B和C三组间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结果 C组胎儿右室Tei指数及IRT/ET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与P<0.05);A、B两组间胎儿右室Tei指数及IRT/ET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及C三组间的ICT、IRT、ET及ICT/E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重度不仅损害母体脏器,而且累及胎儿心室舒张功能;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是一种定量评价心室功能的多普勒指数,能简便、敏感、准确地评估胎儿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脉冲多普勒(PW)测量胎儿心脏左室Tei指数、二尖瓣口E/A比值并用M-型超声测量胎儿二尖瓣瓣环位移(MAD),为产前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左心功能提供重要信息。方法选取377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和6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作为疾病组,用PW获得所有胎儿左室Tei指数及二尖瓣口E/A比值。用M型超声获得所有胎儿MAD。结果疾病组胎儿左室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胎儿MAD、E/A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i指数、MAD及E/A比值三者联合能够对胎儿心功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够指导临床工作及选择最佳分娩时机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Tei指数和射血分数(EF)研究宫内生长受限(IUGR)胎儿心功能。方法选取IUGR胎儿42例,分为脐血流正常组(24例)和脐血流异常组(18例),正常对照组选取50例正常胎儿,测量Tei指数和EF。41例IUGR胎儿出生后随访心功能。结果 1脐血流正常组胎儿左室Tei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右室Te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脐血流异常组胎儿左、右室Tei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IUGR胎儿E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产后随访示17例脐血流异常组胎儿中,12例左、右室EF均<60%,1例右室<60%,4例左、右室EF均>60%;24例脐血流正常组胎儿左、右室EF均>60%。结论 IUGR胎儿存在心功能损害,严重者产后心功能未能恢复正常。Tei指数评价IUGR胎儿心功能受损早于EF,对EF正常而Tei指数高的IUGR胎儿,应密切监测,选择适当时机终止妊娠,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本地区孕妇在孕中期血糖水平与妊娠分娩结局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南京六合区人民医院分娩的3 098例孕妇,回顾其在孕24~28周时检测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个时间点的血糖:空腹、服糖后1h和服糖后2h(FPG、1hPG和2hPG)。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结局正常组2 227例和不良分娩组871例;再按孕妇有无GDM分为38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2 714例对照(非GDM)组;另按年龄把孕妇分为3组:A组(18~30岁),2 656例;B组(30~35岁)327例;C组(35~≤45岁),11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个年龄组及所有孕妇OGTT3个时间点血糖值,分别得到预测概率绘制ROC曲线,以判断OGTT血糖对分娩结局的诊断效率。结果不良分娩结局组孕妇的OGTT3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均高于分娩结局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的OGTT3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个年龄组孕妇不同时间点OGTT血糖值为:C组B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组孕妇的剖宫产、GDM、巨大儿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CB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妇的胎膜早破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发生率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孕妇的早产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组及所有孕妇FPG、1hPG和2hPG预测妊娠结局的ROC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2、0.665、0.865和0.611。结论孕中期孕妇OGTT血糖值、GDM发生率及不良分娩结局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GDM高血糖水平与妊娠期多种并发症关系密切。对孕期糖耐量异常者应积极干预以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与不良母婴结局的关系,探讨HbAlc在血糖监测及预判母婴结局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593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前HbAlc水平将其分为3组:229例孕妇HbAlc<5.5%为A组,284例孕妇HbAlc 5.5%~6.0%为B组,80例HbAlc>6.0%为C组。比较3组母婴结局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母婴结局的高危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bAlc水平预测不良母婴结局的价值。结果:1)C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于A组、B组(均P<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发生率最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早产发生率最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胎死宫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显示新生儿BMI与HbAlc水平呈正相关(r=0.167,P<0.05)。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lc水平升高是不良母婴结局的危险因素(B组OR=1.477,95%CI:1.011~2.158,P<0.05;C组OR=1.848,95%CI:1.022~3.344,P<0.05)。HbAlc水平有预测不良母婴结局的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01(P<0.001)。结论:分娩前HbAlc水平可作为GDM孕妇孕期血糖监测及预测不良母婴结局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在评估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左室容积及左室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GDMⅠ组)和血糖控制不佳组(GDMⅡ组),另选同期12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运用STIC技术采集各组胎儿心动周期图像,通过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进行后期脱机分析,获取容积参数,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计算左室每搏心输出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心输出量(LVCO),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GDMⅠ组胎儿LVSV、LVEF及LVC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MⅠ组胎儿LVEDV、LVESV较对照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DMⅡ组胎儿LVEDV、LVESV、LVSV、LVEF及LVCO均较对照组和GDMⅠ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TIC技术可有效评估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左室容积变化,进而评估胎儿左心整体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膳食教育管理小程序对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肥胖孕妇106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3例,对B组孕妇使用常规护理进行健康指导,A组孕妇在B组基础上使用微信膳食教育管理小程序进行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干预进行12周,并随访至分娩。观察并记录干预12周后两组孕妇GDM发生情况(GDM诊断标准)、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自我管理能力(孕妇自我管理量表),记录分娩时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2周后,B组孕妇GDM发生率、FBG、2hBG、Hb A1C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 <0.05),自我管理量表总得分明显高于A组(P <0.05);随访至分娩后,两组孕妇发生剖宫产、早产、胎儿窘迫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信膳食教育管理小程序能够减小肥胖孕妇GDM发生率,对改善孕妇血糖水平有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肺静脉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45例经临床确诊的GDM孕妇(观察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心功能及肺静脉血流情况;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孕妇4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肺静脉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肺静脉参数异常,可表现为A波反转25例,降低20例,而对照组表现正常;观察组胎儿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为(0.28±0.04)m/s,舒张期峰值速度为(0.27±0.05)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胎儿搏动指数和Tei指数分别为1.82±0.02和0.56±0.05,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对观察组胎儿进行随访,仅1例死亡,其余胎儿出生后生长状况良好(Apgar评分均在8.5分以上),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异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GDM孕妇胎儿肺静脉的血流频谱,操作简便,对孕妇和胎儿无不良影响,能更敏感地了解GDM孕妇胎儿心功能的变化,对临床及时发现病例、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儿肾动脉、静脉导管血流参数联合右心室Tei指数对于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控制不良者52例、正常妊娠孕妇98例。每位孕妇分别于孕28~31~(+6)周、32~35~(+6)周和36~39~(+6)周这三个时间段内进行检查。测量并计算胎儿右心室Tei指数、肾动脉(RA)、静脉导管(DV)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RA S/D值和DV S/A值,比较两组胎儿在相同孕周时相关参数变化情况,分析随孕周增加时GDM胎儿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相同孕周时,GDM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及RA、DV相关血流参数均高于正常妊娠胎儿(P0.05)。随孕周增加,GDM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及RA、DV相关血流参数逐渐增高(P0.05)。结论 RA、DV相关血流参数的变化可以反映胎儿宫内情况,联合右心室Tei指数,可以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胎儿宫内缺氧。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258-1260
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1例,另随机抽取相同孕周健康正常妊娠孕妇50例,均在妊娠末期行胎儿超声心动图监测,观察两组胎儿LVDs、RVDs、LVDd、RVDd、IVWT、RVWT、IVSs、IVSd及LVEF、E/AMV、E/ATV、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经超声心动图全面检测,GDM组胎儿与健康组胎儿LVEF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8887);GDM组胎儿LCO、RCO输出量及左右心室Tei指数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GDM组E/ATV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妊娠期糖尿病能够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造成胎儿心脏构型及功能异常发育,采用超声心动图可有效监测胎儿心脏功能情况,为早期干预胎儿心脏发育异常提供重要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Tei指数结合胎儿超声心动图评价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胎儿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纳入9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观察组)和8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采用Tei指数结合胎儿超声心动图评价胎儿心功能。结果观察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大小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渐增大(P0.05)。左、右心室Tei指数与孕龄和胎儿心率均不相关(P0.05)。与孕妇血压呈正相关(P0.05)。结论 Tei指数可较准确评估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胎儿左、右心室的整体心功能,观察组Tei指数高于健康孕妇胎儿Tei指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与孕龄和胎儿心率无关,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um pacing,RVS)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ex pa-cing,RVA)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分为RVA组(24例)与RVS组(21例)。随访术后不同时期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Tei指数变化。结果 RVA组术后LVEF与术前比较呈逐渐降低趋势,LVDd呈持续增大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S组术后LVEF、LVDd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i指数在术后均持续增大,术后1天、12月与24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心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一周胎儿脐带绕颈的松紧程度及其对胎儿左心功能的影响,以及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价值。方法选取孕30~37~(+6)周脐带绕颈一周胎儿131例为研究对象,按脐带绕颈压迹深度分为:0.60 cm以下组(A组)、0.60~0.69 cm组(B组)、0.70~0.79 cm组(C组)、0.80 cm以上组(D组),选择同期周孕周无脐带绕颈胎儿157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胎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Ea/Aa值及左心室Tei指数。另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脐带绕颈胎儿分为缺氧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胎儿上述各参数,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价值。结果 A组、B组、C组及对照组各组间比较,胎儿LVEF、Ea/Aa值、Te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C组及对照组比较,D组胎儿LVEF、Ea/Aa值减小,Tei指数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缺氧组胎儿LVEF、Ea/Aa值减小,Tei指数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上述各参数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单独诊断的高(P0.05)。结论脐带绕颈压迹深度可间接反映脐带绕颈一周胎儿宫内缺氧状态,为临床的早期干预及分娩时机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测量左心室Tei指数评价酒精性心肌损害早期左室功能变化.方法 86例饮酒者分为三组:B组(31例,每日饮白酒≥90 g或啤酒2~3瓶,每周3~5 d,5~8年),C组(34例,同B组,9~20年),D组(21例,每日饮白酒≥150 g或啤酒4瓶,每周6~7 d,10年以上,饮酒量符合酒精性心肌病诊断标准),A组(正常对照组)40例.对4组进行常规超声参数测定及QTVI参数测定计算Tei指数.结果 常规各超声参数B组与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T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A组及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功能参数E/A与A组及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常规各超声参数与A组、B组和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Tei指数: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和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和B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TVI技术测定Tei指数可作为评价酒精性心肌损害早期左室功能变化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超声生物学指标的Z-评分值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分娩的单胎孕妇中,筛查出巨大儿103例(A组),胎儿生长受限48例(B组),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而血糖控制满意、出生体质量正常儿169例(C组),另选正常妊娠、胎儿体质量正常的196例为正常对照组。回顾分析各组中孕期(20+1~24周)、晚孕早期(28+1~33周)、晚孕晚期(34+1周~分娩)的生长参数,包括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头腹围比值、腹围的Z-评分及头腹围比值的Z-评分,比较各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在中孕期、晚孕早期、晚孕晚期三个阶段,A组腹围的Z-评分值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B组腹围的Z-评分值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孕周的增加,A、B组腹围的Z-评分值与正常对照组的偏离度进行性加大。C组在中孕期、晚孕早期腹围的Z-评分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在晚孕晚期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A组的GDM与非GDM胎儿在体型上存在差异,表现为晚孕后期GDM胎儿头腹围比的Z-评分值小于非GDM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孕期A组的腹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孕早期和晚孕晚期A、B组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及头腹围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无法直观判断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的偏离程度。结论超声生物学指标的Z-评分有助于准确定量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在诊断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异常及动态观察随访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秀娜  罗羽  张翠华  江露 《护理研究》2008,22(31):2871-287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24 h血糖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住院孕妇分娩的新生儿143例.其中糖代谢正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50例列为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的新生儿50例列为GDM组;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孕妇分娩的新生儿43例列为GIGT组.分别在出生时及出生后1 h、2 h、6 h、12 h、24 h进行血糖监测.[结果]GDM组、GIGT组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均在出生后1 h血糖值最低,而后血糖逐渐升高,至24 h后血糖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M组及GIGT组间血糖紊乱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能增加新生儿血糖紊乱率,应重视早期新生儿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32例妊娠前体重指数正常的单胎孕妇,按照孕期体重达标情况,将其分为A组(增重不达标)、B组(增重正常)和C组(增重超标),比较孕妇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孕妇分娩后,记录并比较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剖宫产、经阴分娩)以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由低到高依次为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剖宫产术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体重过度增加会提高孕妇孕期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分娩危险,应合理控制孕妇体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脉冲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两种方法测量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右室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探讨Tei指数评价右心功能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35例孕妇,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观察组)55例和血压正常孕妇(对照组)80例。测定两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右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瓣口舒张早期E波峰值流速与舒张晚期A波峰值流速之比(E/A)等。采用脉冲多普勒法(Tei1)和组织多普勒法(Tei2)测量右室Tei指数,并将两组孕妇的Tei指数合并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两种Tei测量方法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孕妇心脏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170 ± 7)mmHg vs.(108 ± 12)mmHg、(117 ± 6)mmHg vs.(72 ± 8)mmHg,t = 37.390、36.803,P均< 0.05];而RVEF与E/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观察组右室Tei1和Tei2指数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0.58 ± 0.11)vs.(0.35 ± 0.12)、(0.60 ± 0.12)vs.(0.38 ± 0.11),t = 11.809、11.256,P均< 0.05]。同时,将对照组和观察组合并后,Tei1与Tei2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5 ± 0.16)vs.(0.47 ± 0.16),t = 1.212,P = 0.227],且两指数呈正相关(r = 0.908,P< 0.001)。 结论Tei指数可以准确反映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右心整体功能;运用组织多普勒法和脉冲多普勒法测量右室Tei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并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