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肝衰竭病情危重、救治十分困难、病死率极高。对急性肝衰竭预后进行早期预警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尽管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较困难,但这种评估对于优化临床治疗路径、特别是适时选择肝移植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首先评价了一慢性乙型肝炎严重急性加重”在早期预警急性肝衰竭发生风险中的价值;其次.提出了“急性肝衰竭前期”的概念、诊断标准及其在早期预警急性肝衰竭发生风险中的价值;最后,对常见的肝衰竭预后评估系统或模型的优缺点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常丹  牟劲松 《传染病信息》2019,32(3):260-264
儿童急性肝衰竭是一种以肝性脑病、黄疸、凝血障碍和腹水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较高,是重症医学面临的救治难题。由于儿童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儿童急性肝衰竭和成人相比在定义、病因以及诊治过程中均有其独特性。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重症医学的发展使得急性肝衰竭的预后有所改善。儿童肝移植的发展也为儿童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肝衰竭的并发症临床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并发局部或全身的侵袭性真菌病(IFD),继发其他脏器的损伤,从而导致肝损伤的进一步加重,使其形成"恶性循环"的病理进程,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成为临床处理中的"棘手问题"。介绍了肝衰竭并发IFD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近年来关于肝衰竭并发IFD的一些共识和争议,阐述其研究的意义及前景,旨在提高肝衰竭并发IF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肝衰竭前期患者肝功能急剧恶化,存在发生肝衰竭的风险,病死率较高。现就肝衰竭前期概念,特别是肝衰竭前期发展为肝衰竭的预警研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强临床医师对肝衰竭前期的重视,促进肝衰竭防治关口前移,提高肝衰竭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肝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功能衰竭(简称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侯群,其预后不良,病死率甚高(可达50%~90%),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也是临床医师最具挑战的疾病之一。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而临床对肝衰竭的认识、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救治肝衰竭患者尤为重要。本文拟就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肝功能衰竭的定义和病因[1]定义肝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严重肝损伤,表现肝脏合成、代谢、排泄和解毒等功能严重障碍和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  相似文献   

6.
综合治疗是肝衰竭临床救治的基本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支持、重要药物、中医中药、合理选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和处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等,作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的利与弊略加了讨论。强调了营养支持、输注新鲜血浆或全血或白蛋白的重要性,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是临床救治的关键,同时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并对肝衰竭的其它疗法进行了简述。肝衰竭综合治疗目的就是要达到疗效最大化,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实现这一目标对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来讲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衰竭因其病情复杂、进展迅速和并发症严重而极具挑战性,这就要求临床医师能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否则患者将丧失救治的机会。以下主要根据近年国内外的有关指南或共识及其他相关文献,介绍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8.
王瑾  卢水华 《中国防痨杂志》2023,(12):1125-1130
目前,全球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依然任重道远。近年来,通过大规模人群队列和生物样本库资源广泛搭建,促使疾病研究和科研转化持续突破,诊断技术和药物开发思路与审批标准也开始发生转变,相关产品陆续进入临床应用,提高了疾病精准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结核病学科建设正在从临床资源型向医学科研型转化。笔者从结核病诊疗现状提出目前面临的困境,详细阐述基于精准医学概念的结核病防治理念,强调医学科研型转化在结核病精准诊治中的作用及重视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双轴转化路径。最后提出,在结核病医学科研转化之路上,需重视综合型、创新型、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并建立相关的政策保障制度,引导精准医学和医学科研转化相关领域及产业的全面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肝衰竭诊疗指南   总被引:36,自引:39,他引:36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1],国内迄今尚无肝衰竭的诊断治疗指南。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活动,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的制定遵守了循证医学原则,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与国际接轨。其中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级(表1…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是目前国内肝衰竭的主要临床类型,临床证候复杂多变,变证多,兼夹证多,治疗难度大。近年来,在肝衰竭病因病机、证候规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人们对肝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步趋于一致,基本的病因病机可以用"湿、热、毒、瘀、虚"来高度概括;临床研究更注重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中国国情开展临床研究;个体化复杂干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降低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生存质量;其在调控免疫、有效控制内毒素血症方面的作用机制初步得以揭示。  相似文献   

11.
肝衰竭的临床内科救治缺乏特效用药,近期报道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能有效治疗酒精性肝炎和乙型肝炎(乙肝)肝衰竭,提高患者生存率。相关治疗机制研究显示G-CSF能动员骨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其中,HSCs一方面直接分化为肝细胞;另一方面HSCs可能通过旁分泌方式改变肝脏微环境,强化内源性肝卵圆细胞反应性增生,启动内源性修复程序参与肝组织修复。G-CSF还可能通过抑制肝细胞凋亡/坏死及免疫调节,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有必要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观察G-CSF治疗肝衰竭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试验,为G-CSF推广应用提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易玲 《肝脏》2017,22(5)
正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聂青和教授(A方观点):糖皮质激素在肝功能衰竭(肝衰竭)治疗中的地位肝衰竭临床救治仍以综合治疗为主,但生存率仅为20%~40%。肝移植是其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存在肝源短缺、费用昂贵等困难。国内外指南对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肝衰竭的应用尚存在争议,肝衰竭不应是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3.
肝衰竭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是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叙述了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法,指出尽管国内外对肝衰竭诊断存在不同观点但也渐趋一致。目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是较常用的评判肝衰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方法。经过长期探索和努力,发现内科综合治疗联合人工肝治疗能显著提高肝衰竭患者的存活率,认为干细胞移植是未来临床治疗肝衰竭的新方法,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表现十分复杂,病死率高,其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回顾了目前有关乙型肝炎肝衰竭发生、发展的预警和预后评估指标,期望有助于提高该重症肝病的早期诊断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肝衰竭诊疗指南   总被引:233,自引:33,他引:233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国内迄今尚无肝衰竭的诊断治疗指南。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活动,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的制定遵守了循证医学原则,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与国际接轨。其中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级(表1),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相似文献   

16.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临床症候群,病死率高。近些年来肝衰竭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有不少问题尚存在一些分歧,如肝衰竭的分类、诊断标准及治疗等,发病机制需要进一步阐明,新的诊治策略需要进一步探索。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肝衰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从而提升肝衰竭的综合诊治水平,不断降低肝衰竭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肝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严重损伤,并发症复杂多样,真菌感染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多为肝衰竭晚期表现,严重影响预后,导致病死率显著升高,成为临床工作中面临的棘手问题。介绍了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以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肝衰竭极易并发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往往又会进一步加重肝衰竭,使病情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抗感染治疗是肝衰竭救治的重要环节之一[1].由于肝衰竭患者肝脏功能本身和并发细菌感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抗菌药物使用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当前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晶 《山东医药》2009,49(16):1-3
重型肝炎肝衰竭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严重疾病,病死率极高。尽管随着肝移植、人工肝和内科治疗的进展,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其相对少见、进展迅速、难以开展临床对照研究等原因,与其他重症疾病相比,一直缺乏完善、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案。特别是由于国内外重型肝炎肝衰竭在病因、定义、预后、治疗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因此,国内学者在积极借鉴国外同行经验的同时,应积极开展科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建立一套适合我国重型肝炎肝衰竭特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与肝衰竭过程中的肝细胞坏死和疾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介绍了以Kupffer细胞为线索,肝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相关细胞及细胞因子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导致肝组织严重损伤和坏死的机制。指出细胞因子的研究,将有助于肝衰竭早期诊断、病情分析和个体化治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