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孙佩红 《山东医药》2007,47(34):86-86
近年来,呼吸机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ICU的危重症患者。因此,危重症患者行机械呼吸机通气治疗时,正确的监测、观察和护理是保证其病情恢复的重要保证。现将我们对机械呼吸通气治疗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用2种撤机决策(临床医生经验与自主呼吸试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COPD急性加重期且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PaCO2水平应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自主呼吸试验(SBT)组和临床医生经验(DED)组各47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每日对2组患者进行撤机筛选试验,完成筛选试验的SBT组患者行SBT后实施撤机;完成筛选试验的DED组患者,由科室呼吸治疗小组根据临床经验决定是否撤机。观察病死率、住ICU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2次插管率、SBT组SBT终止原因等。结果:SBT组患者住ICU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及VAP发生率均明显高于DED组患者(均P<0.05)。DED组患者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SBT组(P<0.05)。DED组患者2次插管率略高于SBT组患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BT有可能导致撤机延迟,增加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应重视COPD加重期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决策中医生临床经验的重要性,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干燥、寒冷,此病的发病率较高,且临床症状严重。我们对2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氧动力学的变化及组织氧合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象与方法20例患者为我院呼吸内科转入ICU的肺心病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口腔护理对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ICU收治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脑梗死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口腔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强化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腔状况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口腔状况优良率较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护理能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的生长,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撤机参数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在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 (简称撤机 )时 ,评价浅快呼吸指数 (RSBI)、气道闭合压 (P0 1)及常规撤机参数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对通过自主呼吸试验并满足常规撤机标准的 80例患者 ,检测呼吸运动协调性、痰量、肺部音、咳嗽能力、呼吸频率 (RR)、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 (MV)、呼吸系统顺应性 (C)、经皮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 (SpO2 )、动脉血pH值等 10项常规撤机参数及RSBI和P0 1。根据撤机结果分为失败组和成功组。采用单因素 (t检验、χ2 检验 )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例患者撤机失败。单因素分析显示撤机失败组与成功组之间的年龄、RSBI和P0 1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以撤机结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仅RSBI和P0 1是回归模型中差异有显著性的两个参数。两组RSBI分别是 (71± 2 3)次·min-1·L-1和 (5 3± 13)次·min-1·L-1(OR =1 0 3) ,P0 1分别是 (7 4± 2 1)cmH2 O和 (3 6± 1 4 )cmH2 O(OR =6 87)。以RSBI≤ 10 5次·min-1·L-1为标准 ,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为 90 % ,特异性为 36 % ,准确性为 78%。以P0 1≤ 4 5cmH2 O为标准 ,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为 87% ,特异性为 6 6 % ,准确性为 82 %。 10项常规参数中无一项差异  相似文献   

7.
钱平 《山东医药》2014,(24):34-35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38例,其中发生VAP 65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影响VAP发生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COPD病史、通气方式、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是否留置胃管与VAP有关(P均〈0.05);逐步Logistic回归发现,通气方式、COPD病史、是否留置胃管、通气时间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有创通气、有COPD病史、留置胃管、通气时间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肺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肺动脉压力(PAP)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肺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B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比较两组治疗24周后血脂水平、PAP及心电图振荡起始(TO)、振荡斜率(TS)、24h内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24周后血脂、PAP及自主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均〈0.05)。治疗后B组PAP明显低于A组,SDNN及TS水平明显高于A组,TO明显低于A组(P均〈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在调脂的同时具有非调脂依赖性心脏保护作用,并随剂量的增加其作用增加。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在AECOP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机械通气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30例AECOPD患者应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比较机械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30例AECOPD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各项呼吸机参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RR)、呼出潮气量(EVT)、分钟通气量(MV)、平均气道压(MAP)、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支持(PS)、吸入氧浓度(FiO2)以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机械通气在治疗AECOPD患者过程中,有助于改善呼吸肌疲劳,克服气道阻力,降低肺顺应性,从而使呼吸机各项参数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依赖患者的治疗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依赖的临床特点、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对已成功撤机的14例呼吸机依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全部撤机存活,无1例在1周内因呼吸因素再次插管上机或死亡。影响撤机困难主要原因有营养不良、心、肺功能不全和心理依赖等因素。结论有创机械通气能否成功撤机,依赖于临床医师撤机时机的掌握,与患者基础疾病、营养状态、呼吸功能和其他脏器的功能密切关联。加强病因治疗及有利撤机等综合有效措施,可提高呼吸衰竭治疗的成功率,安全撤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患者低热量营养支持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世富  高美  马爽 《山东医药》2003,43(31):21-21
1999年12月至2003年4月,我们对78例机械通气患者以不同方式实施低热量营养支持,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99例行机械通气患者,男65例,女34例;年龄18~77(40.2±17.3)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4例,严重复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压疮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行机械通气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床头抬高45°,观察组床头抬高30°,对比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压疮、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头抬高30°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VAP和压疮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光杰 《山东医药》2000,40(4):36-37
肺心病患者多有慢性呼吸功能不全或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呼衰)。在肺心病的急性加重期,于什么情况下宜用机械通气治疗,是内科、呼吸科和急症科医生经常要面临的问题。国外有些专家对此提出以下治疗步骤:1加强抗感染,畅通呼吸道,合理给氧;若治疗无效,患者处于嗜睡状态,两肺并无广泛哮鸣音,可进入2:加用呼吸兴奋剂,鉴于这类药物在连续间断使用7次后,不再有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故12小时未奏效者可考虑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笔者看法是,若患者神志不清,有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给予吸一般浓度氧,但PaO2<6.0kPa,吸稍高浓度的氧时,虽可使PaO2升到6…  相似文献   

14.
我院采用机械通气技术抢救2例重症肺心病呼吸衰竭取得成功。摘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60岁,因肺心病20年、加重1天入院。深昏迷,呼吸表浅,重度紫绀。球结膜水肿,颈静脉怒张。双肺干湿罗音掩盖心音。血气分析:pH7.098, PaO_2 4.8kPa,PaCO_2 14.67kPa。经抗生素、可拉明等抢救6小时无效。即经鼻气管插管,置KTH-Ⅲ型定时型呼吸机,吸/呼(I/E)为1:2.5,潮气量(Vt)初设500ml,频率(R)14次/min,吸入气氧浓度(F_1O_2)为50%,并积极气道湿化、吸痰。30分钟后紫绀消失,6小时后神志较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VAP)对机械通气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展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VAP组(n=27)和对照组(n=4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抗生素应用情况及治疗结束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VAP组多重耐药菌分离率及混合感染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27例VAP组患者中有12例接受了合理抗生素用药,41例对照组患者中有38例接受了抗生素合理用药,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VAP组的机械通气时间(14.2±7.3)d明显大于对照组的(9.1±6.5)d(t=3.011,P=0.000);VAP组的住院时间(17.1±7.9)d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0.2±6.9)d(t=3.802,P<0.05)。结论早期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有助于控制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进展,降低其转为肺炎的危险度,对提高患者预后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在重症患者支持治疗期间,经常使用高浓度氧气。氧气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具有高氧化性,可以破坏所有生物分子,因此,危重症患者合理用氧逐渐引起临床的关注[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死亡率较高。研究表明,高氧血症与VAP发病存在密切联系,高氧血症是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更好地了解高氧血症与VAP的病理生理学联系以及控制风险因素是改进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机环路给氧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机环路给氧,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的氧源供氧,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在治疗后1-2h及12-24h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在治疗前后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H值、PaCO_2及PaO_2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pH值、PaCO_2及PaO_2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通气期间均未出现与呼吸相关的肺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在给氧设备不完善时,为抢救危重症患者,可以进行呼吸机环路给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行机械通气治疗对重症肺心病呼吸衰竭的疗效和临床体会。方法选取近年来本院ICU收治的重症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及治疗后的转归情况,分析临床治疗体会。结果研究对象治疗后PaO_2和FEV1/FVC%显著增高,PaCO_2和呼吸困难评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好转出院67例(95.71%),死亡3例(4.29%)。死亡原因均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ICU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救治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患者不同脱机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机械通气患者不同脱机方法效果比较。方法64例患者均予机械通气支持24h以上。首先应用A/C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获得适合于患者的基础通气参数、基础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参数。患者病情稳定并具备撤机条件时,随机选用SIMV+PSV、Bilevel、VS、PSV+TC脱机模式,相应分为SIMV+PSV组、Bilevel组、VS组和PSV+TC组(每组n=16)。结果四种脱机方式患者的疾病严重度、其VT、f、PaO2/FiO2在四种脱机方式间无显著差异(P〉0.05)。呼吸形式和血气的改变差异也无显著性(P均〉0.05)。Bilevel组、VS组、PSV+1、C组脱机时间比SIMV+PSV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V+TC组脱机时间比Bilevel组、VS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再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种脱机方式中Bilevel、VS和PSV+TC优于SIMV+PSV方式,且PSV+TC最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进行机械通气后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7例重症脑梗死行机械通气患者,将发生VAP 56例作为VAP组,未发生VAP 81例作为非VAP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VAP组检测痰标本中病原菌并分析。结果 VAP组与非VAP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P组共检测出89株细菌,革兰阴性杆菌68株,革兰阳性球菌21株,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鲍曼不动杆菌17株、铜绿假单胞菌15株。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17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仅对糖肽类及利奈唑烷敏感性好。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对包括碳青酶烯在内的抗生素耐药率均>60%。结论机械通气时间是重症脑梗死患者VAP发生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革兰阴性杆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重症脑梗死患者VAP的主要病原菌,并且其耐药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