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种乙肝疫苗和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对于HBV感染防控有重要意义。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 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加强育龄期女性HBV筛查,对高病毒载量慢性HBV携带孕妇孕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及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采取乙肝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免疫接种等措施,大大降低HBV的母婴传 播。近30年,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防控已取得了显著性成就。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HBV的主要途径为母婴传播,母婴传播的机制不完全明确.阻断母婴传播的措施应该贯穿从孕前到婴儿出生后的全过程,HBsAg阳性孕妇娩出的新生儿应在24 h内尽早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以尽可能减少围产期感染及哺乳期感染,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106 IU/ml)孕期应抗病毒治疗,以降低宫内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母婴垂直传播或幼年期感染,因此疾病的自然史中存在免疫耐受的特殊状态。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HBV DNA高水平、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肝组织没有或仅有轻微的炎症。对于这些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人群抗病毒治疗的问题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文章从ALT与HBV感染的关系、哪些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应该抗病毒治疗及抗病毒治疗的可行性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庄辉 《肝脏》2016,(12):1013-1015
母婴传播是HBV的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高地方性流行地区。婴儿出生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并随后完成全程接种,可预防约95%HBsAg阳性母亲将HBV传播给其婴儿,但仍可有5%~10%高水平病毒血症母亲的婴儿为免疫预防失败。现已证明,在孕晚期给予高病毒载量孕妇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可进一步降低HBV母婴传播。本文讨论了抗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的标准,包括孕妇HBV DNA的阈值、开始治疗时间、停药时间、用药种类,以及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途径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孕母乙型肝炎病毒高载量是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正是降低病毒载量的有效药物,动物及人体试验均表明,孕期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不仅能降低母体病毒载量,提高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并且能减少乙型肝炎患者妊娠期并发症,母儿近期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零传播"的可行性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进行HBV母婴阻断治疗病例,总结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采取的有效阻断措施和阻断结果等。结果HBV感染孕妇不论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还是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HBcAb(+),只要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1.0×10^6拷贝/ml,均未发现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病例;HBVDNA≥1.0×10^6拷贝/ml的孕妇,自孕28周左右口服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行抗病毒阻断治疗者,亦未发现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病例;HBV母婴传播仅发生在HBVDNA>1.0×10^6拷贝/ml且孕期未进行抗病毒阻断的病例;HBV感染孕妇的婴儿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后,在2月龄、7月龄、12月龄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若<100U/ml,给予加强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可达到有效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结论HBVDNA载量是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关键预测指标;对于HBV DNA高载量孕妇进行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效;正规及时的联合免疫,以及对乙型肝炎疫苗低应答婴儿加强疫苗接种阻断母婴传播;上述3项措施联合进行可以实现HBV母婴"零传播"。  相似文献   

7.
慢性HBV感染者妊娠面临母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防治孕期肝炎活动,二是阻断母婴传播。对于HBeAg阳性母亲,出生不及时行联合免疫,婴儿的慢性HBV感染率高达90%。新生儿采用主动和被动联合免疫是预防HBV母婴传播安全而有效的措施,但是尽管采取了联合免疫,HBeAg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仍有5%~10%感染HBV。妊娠期免疫系统变化,增加HBV复制,分娩后免疫系统激活,可致肝功能波动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加重,婴儿免疫失败则成为儿童及成人慢性乙型肝炎的源头。因此,对这部分特殊人群即HBV慢性感染育龄期妇女,特定的检测、干预及随访措施尤其值得关注和探讨。讨论了如何对育龄HBV感染的妇女进行整体系统的孕前、孕期及产后的管理,对孕妇及婴儿有效监测,通过疾病风险评估根据个体情况得到个体化的精确治疗,并对准备生育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进行生殖和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对感染HBV的育龄女性妊娠前、妊娠期及产后进行规范管理,以实现HBV母婴"零"传播的目标。本共识内容包括:育龄女性和孕妇HBV筛查及治疗;妊娠期乙型肝炎活动的治疗;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预防措施及评价;HBV携带且高病毒载量孕妇妊娠期抗病毒治疗及产后相关管理,并形成推荐意见,使临床医生对感染HBV育龄女性的临床管理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根据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30岁的育龄妇女中HBsAg流行率为8.1%,因此合并慢乙肝的孕产妇的患病率较高。HBV主要是经血液、母婴垂直和性接触传播,随着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母婴垂直传播已经成为主要传染途径,约占  相似文献   

10.
HBV感染及慢性化是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HBV母婴垂直传播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之一。从母亲怀孕前评估/筛查、孕期干预及对新生儿采取联合免疫等方面概述了HBV母婴垂直传播主要环节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指出妇产科及肝病科医生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综合性预防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吴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2):1135-1138
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接种实行计划免疫以来,母婴垂直传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高危人群的性传播、医源性传播、静脉注射毒品等水平传播增多,还有农村地区HBV疫苗接种率低、接种失败、献血员漏检、HBV变异株增多,HBeAg(-)慢性乙型肝炎比例增多存在HBV隐匿性感染等.因此,需要实施多环节综合性的预防策略来有效的阻止HBV的感染.他们分别是:推行大面积的HBV免疫计划确实实施对新生儿(包括农村地区)、高危成年人群及未接种人群的HBV疫苗的接种和接种后监测管理;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被动免疫与HBV疫苗主动免疫联合阻断包括宫内感染在内的母婴垂直传播和意外暴露HBV后预防;重视对血制品、器官组织和捐献者的病毒核酸检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规范、医疗器械的消毒和HBV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12.
HBV感染是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消灭病毒性肝炎对我国人群危害的主要手段之一。最新研究结果证实了妊娠晚期使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进一步减少HBV母婴传播。同时,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于2015年7月25日启动了"乙型肝炎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旨在通过移动医疗工具对乙型肝炎孕妇进行规范化管理,以达到进一步减少甚至消除HBV母婴传播的目的。目前我国抗击乙型肝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信随着这项最新研究的发现以及"小贝壳"项目的启动,终将会实现没有乙型肝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加强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高达10%左右,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发生的。尽管有资料证实,精子可被HBV感染,并可造成HBV父婴传播,但多数资料证实,乙型肝炎母亲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HBV的几率远远高于父亲,母婴垂直传播是婴幼儿HBV感染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因此,阻断HBV的母婴传播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母婴垂直传播包括3种方式:经胎盘宫内感染、围产期感染和哺乳期感染,其中又以围产期感染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HBV DNA高载量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即使接受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阻断预防治疗后仍有10%的HBV感染率。对于HBV DNA高载量孕妇群体临床开始尝试于孕中晚期应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以提高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对HBV DNA高载量孕妇妊娠晚期使用替比夫定的抗病毒治疗策略、抗病毒治疗后母体HBV DNA水平变化情况、是否能继续提高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母婴双方的安全性、最佳服药和停药时间及母乳喂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据J Hepatol2011年12月报道】题:一项前瞻性开放性研究:替比夫定阻断HBV感染妊娠妇女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作者Han GR等)在亚太地区,HBV母婴垂直传播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在母亲患有高病毒血症,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PT)的情况下,仍有10%~30%的婴儿免疫失败。我国东南大学妇产科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版)》扩大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适应证。ALT水平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阳性,年龄>30岁,指南建议开始抗病毒治疗。但对于年龄>30岁的孕妇,是否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尚无统一观点。有观点认为,ALT水平正常的孕妇多为免疫耐受期,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且孕期用药可能影响母婴安全。因此,即使孕妇年龄>30岁,也不主张在孕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也有观点认为,孕期机体的免疫改变可能是HBV免疫清除的特殊时期,若年龄>30岁,即使ALT水平正常,也应该立即抗病毒治疗,孕妇可能获得更好的病毒学甚至血清学应答。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从孕期抗病毒治疗目的、治疗时机和停药时机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HBV传播给世界各国带来极大的困扰,其在世界范围尤其是亚非国家流行甚广.全球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数量庞大,我国更是感染负担较重国家之一,且HBV在育龄期妇女中的流行率较高,因此阻断HBV的母婴传播至关重要,是乙型肝炎防控工作的核心.因此,本文围绕HBV母婴传播的情况以及现行预防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母婴HBV垂直感染及其发生标准预防免疫失败原因、孕期使用替诺福韦酯(TDF)来阻断其母婴垂直感染的策略等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及其防治策略提供指导意见,目的是为了更科学地进行临床管理,真正达到HBV母婴"零"传播。  相似文献   

19.
2016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2016—2021),这一战略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包括到2030年在2015年数据的基础上将新发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降低90%,并将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死亡率减少65%)[1]。其中,消除乙型肝炎(乙肝)对公共卫生威胁需要将5岁儿童的乙肝病毒(HBV)感染率降至0.1%。母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消除乙肝的关键,加强慢性HBV感染的孕妇及其所分娩婴儿的规范化管理是切断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国内外实施的消除病毒性肝炎策略,为消除HBV母婴传播提供了有利时机。为进一步规范我国HBV母婴传播阻断的临床管理,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于2017年组织专家编写并发表了《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2-3](以下简称“流程”)。  相似文献   

20.
正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更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控制慢性HBV感染的关键~([1])。已经发表的《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2,3])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育龄女性临床管理共识》~([4])对孕妇HBV感染的筛查和评估、妊娠期和产后管理、新生儿联合免疫和母乳喂养等各个环节给出了具体原则性和可操作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