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并比较二者对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63例,其中肺功能分级Ⅰ级26例,Ⅱ级47例,Ⅲ级56例,Ⅳ级34例。比较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性别、年龄、肺动脉高压发生情况、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m MRC评分、CAT评分;mMRC评分、CAT评分与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m MRC评分、CAT评分与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mMRC评分、CAT评分对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分级Ⅲ级、Ⅳ级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高于肺功能分级Ⅰ级、Ⅱ级患者,肺功能分级Ⅱ级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高于肺功能分级Ⅰ级患者(P0.05);肺功能分级Ⅳ级患者FEV_1/FVC、mMRC评分、CAT评分高于肺功能分级Ⅰ级、Ⅱ级、Ⅲ级患者,肺功能分级Ⅲ级患者FEV_1/FVC、m MRC评分、CAT评分高于肺功能分级Ⅰ级、Ⅱ级患者,肺功能分级Ⅱ级患者FEV_1/FVC、mMRC评分、CAT评分高于肺功能分级Ⅰ级患者(P0.05)。(2)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MRC评分(r_s=0.906)、CAT评分(r_s=0.847)与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MRC评分与COPD患者FEV_1/FVC(r=-0.71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r=-0.813)呈负相关(P0.05),CAT评分亦与COPD患者FEV_1/FVC(r=-0.801)、FEV_1%pred(r=-0.894)呈负相关(P0.05)。(3)ROC曲线显示,mMRC评分、CAT评分预测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45[95%CI(0.278,0.803)]、0.870[95%CI(0.000,1.00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00分、21.00分,CAT评分预测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AUC大于mMRC(P0.05)。结论 m MRC、CAT评分与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且对肺动脉高压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与mMRC评分相比,CAT评分可更准确地反映COPD患者肺功能,且对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较高,更适用于患者整体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与FEV_1%、FEV_1/FVC及CAT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同期收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慢阻肺稳定期(SCOPD)患者、健康对照者各3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IL-10和TGF-β1的水平且行肺功能(FEV_1%、FEV_1/FVC)检查、CAT评分,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血清IL-10水平:健康组SCOPD组AECOPD组(P0.01);血清TGF-β1水平:AECOPD组SCOPD组健康组(P0.01);2.CAT评分:AECOPD组SCOPD组健康组(P0.01);3.慢阻肺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FEV_1%、FEV_1/FVC呈正相关(P均0.01);血清TGF-β1水平与FEV_1%、FEV_1/FVC呈负相关(P均0.01);4.慢阻肺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CAT评分呈负相关(P均0.01);血清TGF-β1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均0.01);5.慢阻肺组患者CAT评分与肺功能指标FEV_1%、FEV_1/FVC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1、血清IL-10、TGF-β1参与慢阻肺的全身炎症反应且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活动度的参考指标之一,并与患者FEV_1%、FEV_1/FVC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密切相关;(2)CAT评分可反映慢阻肺患者FEV_1%、FEV_1/FVC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和肿瘤放疗科的26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和26例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两组除了常规的对症治疗外,均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治疗12周后分别测定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完成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CAT问卷及评价呼吸困难程度。结果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治疗后,SGRQ中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和影响评分均较前有所降低,呼吸困难程度、CAT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_1、FEV_1%pred、FEV_1/FVC较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阻肺稳定期合并肺癌患者SGRQ中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和影响评分均较前增加,症状评分和活动评分虽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评分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程度和CAT评分较前增加,6min步行距离较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_1、FEV_1%pred、FEV_1/FVC较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可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对于治疗慢阻肺稳定期合并肺癌患者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门诊或病房接受诊治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指数分级、ACT评分、CAT评分、FEV_1%、FEV_1/FVC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指数分级、ACT评分、CAT评分、FEV_1%、FEV_1/FVC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呼吸困难指数4级患者减少,0级患者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CT评分均较前提高,CAT评分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_1%、FEV_1/FVC均较前提高,治疗后两组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可明显改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哮喘和慢阻肺症状,提高肺功能水平,纠正呼吸困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慢阻肺患者80例和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者80例,检测血清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测定FEV_1%pred、FEV_1/FVC。结果慢阻肺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级、Ⅲ级和Ⅳ级肺功能慢阻肺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逐渐升高,肺功能指标中的FEV_1/FVC、FEV_1%pred水平逐渐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阻肺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hs-CRP与肺功能指标中的FEV_1/FVC、FEV_1%pred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均升高,并且与肺功能呈负相关,患者存在气道炎症,可能是导致其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表达水平及三者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及健康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70例吸烟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为慢阻肺组,70例健康吸烟者为健康吸烟对照组,70例健康非吸烟者为健康非吸烟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IL-21、IL-17、TLR4的表达水平;应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检查各组肺功能指标FEV_1%pred;用慢阻肺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评定慢阻肺患者的健康损害程度;分析血清IL-21、IL-17、TLR4表达水平与FEV_1%pred、CA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慢阻肺稳定期组血清IL-21、IL-17、TLR4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吸烟对照组及健康非吸烟对照组,(P均0.05);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清中IL-21、IL-17、TLR4表达水平与FEV_1%pred均呈负相关(r=-0.586、-0.703、-0.638,P均0.05);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清IL-21、IL-17、TLR4表达水平与CAT评分均呈正相关(r=0.718、0.677、0.596,P均0.05)。结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清IL-21、IL-17、TLR4表达水平增高,且三者均与患者肺功能指标FEV_1%pred、健康损害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循环中细胞膜微粒的水平与肺功能进行检测,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106例,包括稳定期患者和急性加重期患者各53例,并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3例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和53例健康志愿者血浆膜微粒水平,包括内皮细胞膜微粒(EMP)、血小板膜微粒(PMP)、组织因子阳性膜微粒(TF+MP),并记录肺功能情况,探讨膜微粒水平与慢阻肺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3组血浆EMP和PM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慢阻肺稳定期组的EMP和PMP水平显著低于AE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EMP和PMP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浆TF+M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阻肺患者EMP水平与肺功能中的FEV_1、FEV_1/FVC均呈负相关(P0.01);PMP水平与肺功能中的FEV_1、FEV_1/FVC均呈负相关(P0.01);TF+MP水平与肺功能中的FEV_1、FEV_1/FV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内皮细胞膜微粒、血小板膜微粒水平变化与慢阻肺及其急性加重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其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eNO及血清IL-32水平在慢阻肺中的改变和意义。方法收集确诊慢阻肺患者87例,其中AECOPD组46例,慢阻肺稳定期组41例并按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Ⅳ级;随机选择同期健康成年人93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L-32、FeNO和FEV_1/FVC、FEV_1%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血清IL-32、FeNO总体水平均呈现AECOPD组高于慢阻肺稳定期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ECOPD组治疗后总体患者血清IL-32、FeN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显著(P0.01;P0.05)。Ⅰ、Ⅱ、Ⅲ、Ⅳ级各级之间血清IL-32、FeNO水平随着级数增加,血清IL-32浓度渐高(P0.01),而FeNO水平渐低(P0.05)。血清IL-32与FEV_1/FVC、FEV_1%在AECOPD治疗前(r=-0.651,-0.621,P0.01)、后(r=-0.711,-0.745,P0.01)及慢阻肺稳定期(r=-0.594,-0.618,P0.01)均呈现显著负相关。FeNO在AECOPD治疗前与FEV_1/FVC呈现正相关(r=0.323,P=0.033)。结论血清IL-32在一定程度上与慢阻肺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有关,血清IL-32和FeNO均与AECOPD炎症加重有关,二者在慢阻肺的诊疗上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收治的ACOS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吸气分数(IC/TLC)、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RV/TLC)]、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急性发作/加重频次,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EV_1、FVC、FEV_1/FVC、DLCO、IC/TLC、RV/T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_1、FVC、FEV_1/FVC、DLCO、IC/TLC高于对照组,RV/TL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CT评分、CAT评分、急性发作/加重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CT评分高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急性发作/加重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口干、心悸、声嘶、排尿困难、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ACOS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阻肺患者,其中急性加重期患者38例,稳定期患者56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D16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使用肺功能仪检测肺通气和弥散功能指标,比较3组间各指标差异性,并分析慢阻肺患者血清sCD163水平与炎性因子及肺通气和弥散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清sCD163、TNF-α及IL-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P0.05),稳定期组患者血清sCD163、TNF-α及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患者FEV_1%预计值、FEV_1/FVC及DLCO%预计值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P0.05),稳定期组患者FEV_1%预计值、FEV_1/FVC及DLCO%预计值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组患者血清sCD163水平与炎性因子TNF-α、IL-6呈正相关(P0.05),与肺通气和弥散功能指标FEV_1%预计值、FEV_1/FVC、DLCO%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血清sCD163水平升高,并与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及肺功能下降有关,可作为评价慢阻肺的潜在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血清白介素33(IL-3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的表达水平及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73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41例,中重度组32例,同期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外周血IL-33、s ST2 mR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33、sST2蛋白水平;采用肺功能仪检测各研究对象肺功能;分析IL-33、s ST2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阻肺患者外周血IL-33、sST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IL-33、s ST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患者(P0.05)。与对照组比较,慢阻肺患者FEV_1、PEF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显著下降(P0.05);中重度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轻度组患者(P0.05)。IL-33、sST2表达呈正相关(r=0.660,P0.05)。慢阻肺患者外周血IL-33、s ST2表达与FEV_1、PEF、FEV_1/FVC等均呈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BMI和吸烟指数无明显相关。结论 IL-33、sST2在慢阻肺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与各项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推测IL-33、sST2能作为评估慢阻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及呼吸训练对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筛选稳定期中度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噻托溴铵治疗组、噻托溴铵+NAC治疗组和噻托溴铵+NAC+呼吸训练治疗组,各33例。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评定临床症状、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 MRC)、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及肺功能。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m MRC评分、6MWD及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m MRC评分下降,FEV_1%、FEV_1/FVC及6MWD均增加(P0.05),而噻托溴铵+NAC+呼吸训练治疗组临床症状及mMRC评分、FEV_1%、6MWD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NAC和呼吸训练治疗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炎症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65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急性加重期33例和稳定期32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慢阻肺患者血清和EBC中白三烯B4(LTB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分析慢阻肺急性期与缓解期患者肺通气功能参数、血气指标以及临床评分的差异,并与EBC中炎症因子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阻肺稳定期组、AECOPD组患者的FEV_1%、FEV_1/FVC、pH和PaO_2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aCO_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阻肺不同阶段肺通气功能参数(FEV_1%、FEV_1/FVC)、血气相关指标(pH、PaO_2、PaCO_2)及临床评分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阻肺稳定期组患者血清和EBC中LTB4、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ECOPD组患者血清和EBC中LTB4和TNF-α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慢阻肺患者EBC中LTB4、TNF-α水平与FEV_1%、FEV_1/FVC、PH及PaO_2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aCO_2和临床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EBC中LTB4和TNF-α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参数、血气相关指标以及慢阻肺症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估慢阻肺病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慢阻塞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test,6MWT)和肺功能检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社区老年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CAT、6MWT和肺功能的检查。结果老年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CAT、6MWT与肺功能指标显著相关(P0.05),CAT和6MWT指标与中重度慢阻肺分级的符合率较高。结论 CAT和6MWT可作为评估社区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病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k-means聚类方法的分类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242例COPD稳定期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种类、体质指数(BMI)、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情况〔包括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呼吸困难次数〕、营养受损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采用k-means聚类方法确定本组COPD稳定期患者最佳分类为3类,之后在第1类COPD稳定期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A1组、30例作为B1组,在第2类COPD稳定期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A2组、30例作为B2组,在第3类COPD稳定期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A3组、30例作为B3组。A1组、A2组及A3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方案,B1组、B2组及B3组患者给予基于k-means聚类方法的分类肺康复;六组患者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A1组与B1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和6MWD,A2组与B2组患者干预前后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指标、6MWD及mMRC评分,A3组与B3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6MWD、mMRC评分、营养受损评分、CAT评分及SAS评分。结果 (1)A1组与B1组患者干预前FEV_1/FVC、FEV_1%pred、6MWD及干预后FEV_1/FVC、FEV_1%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患者干预后6MWD长于A1组(P0.05)。(2)A2组与B2组患者干预前急性加重次数、FEV1/FVC、FEV1%pred、6MWD、mMRC评分及干预后FEV_1/FVC、FEV_1%pred、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患者干预后急性加重次数少于A2组,mMRC评分低于A2组(P0.05)。(3)A3组与B3组患者干预前FEV_1/FVC、FEV_1%pred、6MWD、m MRC评分、营养受损评分、CAT评分、SAS评分及干预后FEV_1/FVC、FEV_1%pred、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3组患者干预后mMRC评分、营养受损评分、CAT评分、SAS评分均低于A3组(P0.05)。结论基于k-means聚类方法的分类肺康复能针对性地提高第1类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减少第2类COPD稳定期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减轻其呼吸困难程度,减轻第3类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焦虑情绪、改善其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血清NR4A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2例(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患者55例(稳定期组)、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对比各组NR4A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COPD评估测试呼吸问卷(CAT)评分、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NR4A1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R4A1对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NR4A1、FEV_1%pred、FEV_1/FVC、PEF、FEV_1显著降低(P0.05),而CRP、IL-6显著增高(P0.05);急性加重期组NR4A1、FEV_1%pred、FEV_1/FVC、PEF显著低于稳定期组(P0.05),而CRP、IL-6、mMRC评分、CAT评分显著高于稳定期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血清NR4A1水平均与FEV_1、FEV_1%pred、FEV_1/FVC、PEF呈正相关(P0.05),并与CRP、IL-6、mMRC评分、CAT评分呈负相关(P0.05)。NR4A1诊断COPD稳定期的AUC为0.785(95%CI:0.437~0.762),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74.2%。NR4A1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AUC为0.822(95%CI:0.629~0.977),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80.4%。结论 COPD患者血清NR4A1表达降低,其表达与肺功能及炎症指标密切相关,是COP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并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改变。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4年0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40例,以及健康自愿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患者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与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分析肺功能指标与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相关性。结果慢阻肺组Ⅲ级、IV级各项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慢阻肺组Ⅱ级VC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慢阻肺组IV级心功能EDV、EF、SV指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ESV无显著差异(P0.05);慢阻肺组Ⅱ级、Ⅲ级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EV1指标与FEV1/FVC指标和慢阻肺患者右心室功能指标有相关性(r=0.719,r=0.703)。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评估慢阻肺疾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有一定临床作用,且右心室收缩功能与肺功能指标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综合评估指标在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慢阻肺的患者175例,分析其病情特点、GOLD综合评估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GOLD 2016和GOLD 2017两种综合评估法在入选患者分组中的差异。结果 1.肺功能分级GOLD1级慢阻肺患者呼吸衰竭有14例(45.2%),肺动脉高压有3例(9.7%),6分钟步行距离(6MWD)下降有15例(48.4%),血红蛋白增多有7例(22.6%)。2.GOLD1级至3级CAT评分与FEV_1%pred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3. GOLD 2016评估法中有39例D组的患者分到GOLD 2017评估法中的B组;GOLD 2017推荐使用吸入激素的患者比例(54例,36.5%)显著低于GOLD 2016(94例,63.5%)(P0.05)。结论 1.高原慢阻肺患者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血红蛋白增多及6MWD下降出现的早且重;2.高原慢阻肺患者中CAT评分与FEV_1%pred相关性较弱;3.GOLD 2017综合评估法可能低估高原慢阻肺患者病情,导致治疗的不充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温和灸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以期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8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中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运用温和灸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情况、生活质量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及FEV1/FVC)、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生活质量评分(CAT)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相比对照组,治疗组以上各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和灸能够明显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增强肺功能,改善呼吸困难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每次1吸(160ug/4.5ug),每日2次;中药组另加用百令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变化;采用圣乔治呼吸困难问卷(SGRQ)量表在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例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1中药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3%和74.67%(P0.05);2治疗后中药组第1秒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显著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中药组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中药组Th17%和Th17/Treg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