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熊延青  卢水华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818-1819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9岁,因"发热、头痛1月余"2008年5月17日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体温最高达39℃,无发热前寒战,无意识障碍,无明显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无心悸。乏力较明显。自认为感冒,到当地诊所观察治疗6 d后病情无好转,行腰穿发现压力及蛋白等异常(未见化验单),遂于2008年4月15日转至温州市第二医院住院,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农民,既往体健。7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0℃,伴头痛、四肢乏力,无畏寒、寒战,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药物不详),发热有所控制。5d前,多食后出现腹痛、恶心,无呕吐,伴腹胀,停止排气、排便,于当地医院治疗(药物不详),无明显好转。1d前,于当地医院经X线立位腹平片检查,诊断为肠梗阻,为进一步治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34岁,农民,汉源县三郊乡永河村人,因寒战、发热7d。昏迷12h于2006年5月5日入院。7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寒战、发热(39.5℃)(为不规则发热,4~5h后热退,无出汗)伴头昏、呕吐、乏力、腹胀、纳差,在当地诊所治疗无好转,12h前出现昏迷,四肢强直,口吐泡沫,送入本院。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艾滋病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75岁,因"纳差、乏力、消瘦5月,咳嗽、发热10余天"入院.患者于5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纳差、乏力,明显消瘦,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胃镜示"十二指肠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上腹部MRI示"肝左右囊肿、左肾囊肿",肝肾功能基本正常,甲状腺功能、CA199、CA724、CEA等均正常,未进一步治疗.10余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9℃,发热前有畏寒、寒战,伴咳嗽,无痰,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片示:支气管炎,予"氯唑西林针"抗感染治疗及其它营养支持对症等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7岁.因间歇性寒战、发热伴皮肤发黄10 d入院.患者于10 d前无诱因出现寒战、发热,体温达40.3℃,持续1-2 h后体温降至正常,但无汗出.  相似文献   

6.
孙海峰  朱红  金翠香  张成秋 《山东医药》2011,51(11):105-105
患者男,20岁。因"发热、乏力、纳差1周",于2008年11月28日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 38~39.6℃,伴全身乏力、尿黄,饮食差。无咳嗽、咳血、吐泻及呼吸困难。门诊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治疗3 d效果不佳,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9岁。因间断寒战、发热15d于2004年6月22日入院。患者1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寒战、发热,通常于下午2~3点出现,最高体温达39℃,每次持续约1h,自服解热镇痛药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伴大汗淋漓,每日发作1次。无头痛、头昏、肌肉酸痛。自服伯安奎宁4d疗效不佳。于4d前在当地医院予以抗炎对症治疗,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每日仍发热,体温波动在37.6~38.5℃,伴咳嗽,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 患者男,69岁.因间断寒战、发热15 d于2004年6月22日入院.患者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寒战、发热,通常于下午2~3点出现,最高体温达39℃,每次持续约1 h,自服解热镇痛药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伴大汗淋漓,每日发作1次.无头痛、头昏、肌肉酸痛.自服伯安奎宁4 d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9.
张海霞  陈乃耀  王英曼 《山东医药》2011,51(12):115-116
病历摘要患者男,44岁,主因"发热、间断意识障碍4 d,加重伴晕厥10 h"于2010年11月4日收住我院神经内科。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5℃,伴食欲减退、乏力。同时家人发现其间断性反应迟钝,言语不利,一过性神智恍惚,持续约1 min,无肢体活动障碍。10 h前突然出现晕厥,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2岁.因发热2个月,胸前区不适15 d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无寒战,稍有咳嗽,无咯痰.外院查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脾功能亢进;腹部彩超:脾脏肿大.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一度正常,后又复升,达38.0℃,伴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5kg.近15 d来患者感心前区不适,性质无法描述,无胸闷、气急.近1年来患者脱发明显,无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无双手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吉林省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吉林省1993~1999年性病专报系统上报的梅毒疫情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吉林省梅毒发病率从1993年0.03/10万上升到1999年的15.80/10万,年平均增长284.2%.梅毒在报告的8种性病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x2=4 358.86,P<0.001).女性病例构成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x2=14.54,P=0.0094).结论 1993~1999年吉林省的梅毒发病率逐年显著增加,必须尽快研制防治对策,控制梅毒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吉林地区蜱种感染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的情况。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特异引物进行半套式PCR,检测吉林省部分林区蜱中人粒细胞埃立克体DNA,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与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从采集于吉林地区的全沟硬蜱中检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的特异性DNA片段,阳性率为1.98%。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发现吉林地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扩增片段与美国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分离株(GenBank注册号为U02521)16SrRNA基因序列相对应片段相差2个核苷酸,同源性为99.7%。结论吉林地区的全沟硬蜱携带人粒细胞埃立克体,提示吉林地区可能存在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地方性砷中毒的现状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总结吉林省地方性砷中毒的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对吉林省开展地方性砷中毒调查工作以来的资料以及防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截止到2007年,最后确认在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洮南市、大安市、乾安县、长岭县、扶余县、双辽市等7个县(市),共存在饮水高砷区298个;在通榆县、洮南市、双辽市存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41个,均为轻病区。共查出砷中毒患者290人,主要以轻度患者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以掌跖部位的角化为主,少部分患者伴有皮肤色素的沉着和脱失,尚未发现明确诊断的皮肤癌患者。结论吉林省存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及饮水高砷区,需进一步开展病情调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吉林省9个地区,进行莱姆病疫源地地理分布调查。方法按[莱姆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内容进行了人群、动物感染率,媒介蜱带菌率、蜱活动规律消长时间、生存条件等调查。对吉林省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的分布,地理景观进行分析。对山区、半山区、平原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吉林省9个地区35个市县、55个乡镇的3561人群蜱叮咬率为91.00%、2292人群感染率为6.20%。马、牛、羊、狗、野鼠5种动物2499份调查,感染率为22.13%。抓捕的3570媒介蜱带菌率为35.80%。结论调查结果证明,吉林省9个地区及旅游景点存在莱姆病疫源地,莱姆病并非属林业型疾病。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吉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4年吉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吉林省2005~2014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49 00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90/10万,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年龄为3~1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61∶1),病例数最多的职业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66.56%,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为春夏季和冬季),不同年份的发病率呈现波动性,不同地区发病率分布不同,主要集中在与外省交界密集的城市。 结论  吉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应对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吉林省近10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疾病发展态势,为该病预防控制提供建议和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5~2014年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0年间,2005年发病率最高,之后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发病率达到最低。发病时间呈现两个高峰,高发月份为4~6月和11~1月。各市(州)均有病例报告,2005年发病率排名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市、吉林市。2014年为白城市、通化市、辽源市。各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报告,其中男性发病人数均多于女性,主要集中在30~59岁年龄组,职业以农民为主。 结论  吉林省近几年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发病年龄后移,发病地区有从农村向城市、从东向西发展的趋势。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高发地区和发病率上升地区的高危人群的监测工作,并在高发季节来临前做好宣传和环境整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吉林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的成本效益,为卫生行政部门推广此项筛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吉林省新生儿CH筛查结果、调查数据和吉林省经济数据,测算新生儿cH筛查的成本和效益。结果吉林省新生儿cH筛查投入成本为221702元,节约的治疗、康复及增加的工资收入等为I693316元,成本/效益比为1:7.64。结论新生儿筛查在我省体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提高我省的人口素质发挥了很大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进一步查清吉林省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分布情况。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及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洮南市重点砷中毒疑似病区开展了工作。结果 通过对2个县的5个乡(镇)32个行政村的137个自然村的调查,在32个行政村中,有24个行政村有饮水砷含量超标的井存在,占75%;在所调查的137个自然村中,有27个自然村可定为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占19.71%。另有47个自然村可定为高砷区,占34.31%,高砷区总人口为30709人。2县总的砷暴露人口为3779人。结论 根据环境地理及病情调查结果,可确认吉林省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西部平原,致病因子是饮水中砷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吉林省各鼠疫监测县(市、区)分类并探讨管理办法。方法和结果用多元统计的聚类分析等方法把吉林省各鼠疫监测县(市、区)分成3类。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结论使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吉林省各鼠疫监测县(市、区)分成3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查清吉林省饮水高砷区成人砷中毒的病情状况。方法对饮水含砷量、饮高砷水年限、临床症状等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吉林省西部发现有饮水高砷区的通榆县、洮南市、双辽市3个县(市)中,选择8个乡20个自然村的18岁以上成人,进行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调查的2 589人中,砷中毒患者为129人,患病率为4.98%;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手脚掌跖部角化皲裂。、结论吉林省西部地区饮水含砷量超标不严重且饮用时间较短,地方性砷中毒呈轻度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