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肝细胞癌(HC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住院病例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51~86岁,平均77岁.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有近一百万人死于该病。阐明HCC的发病机理和发展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是重要的。Schmitt及其同事题为“肝细胞的紧密连接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所致破裂:肿瘤侵袭的新机理”的章非常有趣,提供了对肝细胞癌侵袭表型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组织蛋白酶-D(Cath-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肝细胞癌标本114例作为观察组,正常肝组织60例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ath-D与VEGF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意义及相互关系。结果Cath-D与VEGF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Cath-D与VEGF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Ki67值及有无转移的比较中差别显著,肝细胞癌中Cath-D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Cath-D与VEGF高表达患者的预后差。结论 Cath-D和VEGF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二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术后联合检测Cath-D与VEGF蛋白和表达可能对判断肝细胞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预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HCV感染相关HCC患者(HCC组)、88例HCV肝硬化患者(LC组)和60名健康体检者(HC组)。通过ELISA评估血清Endocan和VEGF水平。结果 HCC组、LC组、HC组Endocan分别为4 244(3 121~5 875) pg/ml、2 099(1 323~2 809) pg/ml、502(136~879) pg/ml。HCC组、LC组、HC组VEGF水平分别为208(62~513) ng/ml、66 (20~137) ng/ml、25(18~31) ng/ml。三组Endocan和VE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Endocan与WBC、PLT、ALT、ALP、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AFP、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血管癌栓、TNM分期有关(P0.05)。Endocan诊断HCC价值最高。AFP、Endocan、肿瘤大小是HCC死亡相关风险因素。结论 Endocan可能是HCC的诊断标志物,也是HCC患者死亡的良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超顺磁性纳米粒子作为新型材料在临床领域应用广泛,如医学成像及诊断、药物靶向治疗、磁热疗等。它不仅可以在肝细胞癌(HCC)的早期作出特异性诊断,更是一种理想的靶向药物纳米载体。介绍了磁性纳米粒子作为靶向药物载体的性质特点、磁共振成像原理、靶向HCC的作用机制等,重点介绍了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及功能化,及其在主动靶向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认为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必将在HCC的诊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en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肝细胞癌及16例正常肝组织β-catenin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enin在正常组织呈正常表达,在肝细胞癌中异常表达,VEGF在正常细胞呈阴性,肝细胞癌中高表达(P0.0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VEGF的高表达和β-catenin异常表达有相关性(P0.05,r=0.361);β-catenin和VEGF的异常表达与临近组织侵犯、肿瘤直径相关(P0.05).结论:在肝癌组织中,β-catenin和VEGF的表达有关联性;β-catenin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和VEGF的高表达与肿瘤直径、临近组织侵犯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他们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2例癌旁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情况,并对阳性表达VEGFR-3的组织进行染色管腔计数.结果:3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2例癌旁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24%(16/37)和7.69%(1/1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肿瘤组织中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00.P=0.026),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肿瘤分级无明显相关性;VEGF-C阳性组的VEGFR-3染色脉管计数较VEGF-C阴性组高,二者有明显相关性(5.50 1.37/HPF vs 2.81±1.12/HPF.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R-3阳性染色脉管计数较无转移组的计数高(5.60±1.45、HPF vs.2.864±1.04/HPF,P<0.001).结论: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有相关性.VEGF-C和VEGFR-3可能介导食管鳞癌中脉管的生成,并参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二位.肝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与其脉管系统(包括微血管、微淋巴管)密切相关[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家族与血管、淋巴管系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新生血管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基础.肝细胞肝癌是典型的多血管肿瘤,其发生、发展、转移、侵袭都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血管的生成主要依靠血管生长因子和血管生长抑制因子的调控,其中研究最多也是最重要的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VEGFR在机体内作用不同,参与肝癌血管生长的主要是VEGFR-1(flt-1)和VEGFR-2(flk-1).针对VEGFR的抗肿瘤血管治疗在实验室取得了不错的疗效,部分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后者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然后再被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假手术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持续缺血0.5、6、12、24 h组,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及变化。结果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有明显升高(P<0.05),各持续缺血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升高(P<0.05),并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在持续缺血6 h组均达到峰值。结论机体长期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病变对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有正向调控作用,缺血后可随时间变化。本实验结果可为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估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含3种受体酪氨酸激酶(RTK)超家族成员和2种非RTK超家族成员,其与配体以非一一对应形式相互结合,通过细胞表面受体内化作用介导Raf1→MAP2K1/2→ERK1/2等多条信号传导通路,引起肝癌细胞增殖和血管、淋巴管生成。VEGFR在肝癌患者局部癌灶高表达,是介导肝细胞癌恶性增生、侵袭转移的关键因素,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呈负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热休克蛋白90β可上调VEGFR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转移,而miR-203a、miR-378a、miR-199a-3p等可下调VEGFR表达抑制肝癌细胞浸润。基于VEGFR靶向药物治疗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阻断肿瘤血管新生,延缓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2.
胆管细胞癌(CCA)是源于胆道上皮的恶性肿瘤,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预后不良。研究表明,CCA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血管生成,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为代表的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均可调节CCA血管生成,参与CCA发生发展并影响其预后。因此,以VEGF/VEGFR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小分子抑制剂等,逐渐成为CCA治疗的研究热点。针对VEGF/VEGFR通路在CCA临床特征及预后中的作用、CCA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及耐药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子探针Tf-SPION在肝癌早期磁共振(MR)成像及同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中的20只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10只,A组经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5 mg/kg;B组经尾静脉注入Tf-SPION 5 mg/kg。剩余20只大鼠建立肝癌模型,造模成功随机分为C组与D组各10只,然后进行同步治疗,C组经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5 mg/kg,D组经肝动脉注射Tf-SPION 5 mg/kg。SD大鼠在干预后1、4、24 h后分别行腹部磁共振T2横断位扫描,并且计算肿瘤的T2相对信号强度比(RR)。在干预后1、24 h后取病理标本进行普鲁士蓝染色。结果A组与C组在注射生理盐水前后的肿瘤T2 RR无明显差异(P>0.05),且组间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经尾静脉注入Tf-SPION后T2 RR值有稍微波动,但是无明显差异(P>0.05)。D组在经肝动脉注射Tf-SPION后肿瘤T2 RR值明显下降(P<0.05)。A组肿瘤细胞内均没有蓝染铁粒子,D组在干预后1、24 h的铁粒子含量明显高于B组,C组在干预后第1小时的铁粒子含量,低于同时间点的B组与D组(P<0.05)。结论靶向成像分子探针Tf-SPION在肝癌早期MR成像与同步治疗有很好的高效性与敏感性,可作为一个新途径来评价肝癌同步治疗后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中磷脂酶Cε(PLCE)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59例肝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留取的石蜡标本为观察组,27例正常肝组织的石蜡标本为观察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PLCE1和VEGF的表达。结果两组中PLCE1和VEGF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PLCE1和VEGF的表达与病变最大径、增殖指数密切相关,PLCE1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二者均与神经侵犯无明显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LCE1和VEGF表达无明显相关。结论肝细胞癌术后组织中PLCE1和VEGF表达升高,对促进病变的进展有一定价值。二者之间无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血管靶向药物是临床治疗肝脏肿瘤所取得的重大进步之一,尤其对于不能行手术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其疗效确切.超声造影是一种无创性血流灌注显示方法,能实时动态反映肿瘤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可为临床评估HCC抗血管生成疗效提供血流动力学参考信息.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估HCC抗血管生成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肝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72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2个病灶),随机分为A组(36例)和B组(36例). A组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B组接受TACE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 wk后行超声造影检查,测量病灶血流灌注参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同期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水平作比较分析.结果B组治疗后AUC、PI以及血清VEGF水平分别低于各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治疗后AUC、PI以及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A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定量分析HCC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血流灌注参数变化,有效评估HCC抗血管生成疗效,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内皮特异性分子(ESM)-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宫颈癌组织(n=150)和癌旁宫颈组织(n=30)样本均来源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样本中ESM-1和VEGF mRNA及蛋白阳性强度的表达水平,分析ESM-1和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宫颈组织比较,宫颈癌组织中ESM-1和VEGF mRNA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M-1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明显相关(P0.05);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ESM-1和VEGF在组织中的mRNA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r1=0.529,P1=0.026;r2=0.601,P2=0.035)。结论 ESM-1和VEGF参与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二者在癌组织中的mRNA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升高,提示阻断二者的表达可能成为宫颈癌的有效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8.
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 -Ⅱ )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诊断意义。分别用双抗体夹心法 (ELISA)及放射免疫测定法 (RIA)测定了 35例肝细胞癌 (HCC)、16例肝硬化 (LC)和 16例慢性肝炎 (CH)及 10例正常对照者 (NC)的血清VEGF、IGF -Ⅱ水平。HCC患者血清VEGF、IGF -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其它各病组 (P <0 0 1或P <0 0 5 ) ,二者对于AFP阴性的HCC诊断阳性率分别为 6 3 6 %和 5 4 5 % ,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HCC诊断阳性率达 94 3%。有远处转移的HCC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者 (P <0 0 1)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较困难,治疗方法有限,预后总体较差。近年来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与HCC的关系受到重视,目前研究表明,miRNA在HCC组织或血液循环中的异常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相关,参与HCC的多种生物学行为,可以作为HCC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此外,miRNA还可以作为HCC治疗靶点以及影响HCC对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此文就miRNA在HCC中临床意义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能刺激骨髓血管形成 ,参与恶性血液病 ( MHD)的发生和发展 ,在 MH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为此 ,我们测定了 2 0例MHD患者血清 VEGF水平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科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