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C基因启动子变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C基因启动子(BCP)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错配PCR与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分析(RFLP)相结合,检测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及前C区nt1896G→A终止变异。结果:在35例慢性乙型肝炎中检出BCP区T1762A1764变异8例(23%),其中6例血清HBeAg( ),2例抗HBe( ),而7例前C区A1896变异中HBeAg( )2例,抗HBe( )5例,未见T1762A1764变异和A1896变异同时出现者。结论:提示HBV毒株BCP区T1762A1764变异可能与前C区A1896变异不同,它的出现不足以导致HBeAg(—)型的慢性肝炎。  相似文献   

2.
《肝脏》2017,(11)
目的研究HBV前C区G1896A、核心启动子1762/1764变异与HBV自然史、血清HBsAg水平间的相关性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分别各选取40例HBV野生株、前C区G1896A或核心启动子1762/1764变异以及两者联合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HBV前C区G1896A位点、核心启动子1762/1764变异及HBV基因分型。同时检测HBsAg定量、HBeAg、HBV DNA定量、肝脏生化指标等。结果(1)HBV前C区G1896A、核心启动子1762/1764变异患者的年龄、ALT高于野生株感染者(P0.001),Alb低于野生株感染者(P0.001)。(2)HBV自然史免疫耐受期以野生株感染为主(P0.001),免疫清除期、低(非)复制期野生株及PC G1896A或/和BCP1762/1764变异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活动期以PC G1896A或/和BCP1762/1764变异株为主(P0.001)。(3)PC G1896A或/和BCP1762/1764变异株的HBsAg水平(lgIu/mL)、HBeAg阳性率较野生株组降低(P0.001),基因C型、HBV DNA水平(≥6 lg拷贝/mL)较野生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BV PC G1896A或/和BCP1762/1764变异中肝硬化患者多于野生株(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前C区G1896A、核心启动子1762/1764变异与乙型肝炎自然史、HBsAg水平、HBeAg的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慢性HBV感染者中HBV前C(Pre 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基因突变与其病程进展的相关性。方法:165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生化指标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和HBe Ag定性检测,HBV Pre C区/BCP区突变率比较,分析Pre C区l896、BCP区1762/1764变异在HBV携带者(As C)、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CHB-LC)患者中的分布。结果:血清生化指标在慢性HBV感染者病程发展中呈现相关性。与As C组比较:CHB组、CHB-LC组患者血清ALT、AST、AFP、TBA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呈显著正相关,而TP、Alb、A/G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呈负相关。HBe Ag(+)、HBe Ag(-)的标本中,BCP的突变率高于前C区突变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BCP区1762/1764双突变的突变率高于Pre C1896突变率。As C、CHB、CHB-LC 3组患者Pre C A1896、BCP区1762/1764变异率依次升高,与As C组比较,CH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HB-LC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165例慢性HBV感染者观察,HBe Ag(+)/HBe Ag(-)患者及其病程不同发展阶段,Pre C/BCP出现相关联的突变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HBe Ag(-)的慢性HBV感染者BCP区的突变率高于Pre C区的突变率,需要慎防HBV复制的危害性。HBV Pre C区/BCP区突变率可以预测到慢性HBV感染者病情的发展程度,对临床此类患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是导致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目前,根据HBV核苷酸变异>8%,将HBV分为A~H8种基因型[2].有研究结果显示,HBV基因型、HBV基因组前C区(PreC)第1896位核苷酸G→A(G1896A)以及其启动子(BCP) 1762位核苷酸A→T和1764位核苷酸G→A的突变(BCP A1762T/G1764A)与病毒的复制、转录、抗原表达水平以及疾病的临床过程密切相关[3-4].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居民,目前关于海南岛黎族肝硬化及肝癌患者HBV基因型、PreC G1896A基因突变和BCP A1762T/G1764A基因突变流行病学分布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HBV基因型、PreC G1896A基因突变和BCP A1762T/G1764A基因突变与海南岛黎族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发病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HBV反转录酶区(RT)rtM204位点Y(I/V)DD变异与前C及C基因启动子(PC-BCP)变异关系. 方法 应用MEGA4对来自GenBank/EMBL/DDBJ的人类2 849株HBV全基因序列序列重新排列,分析Y(I/V)DD变异与PC-BCP变异及模式相关性. 结果 rtM204(I/V)DD变异株217株(8.0%); PC-BCP变异株1 543株(54.2%),有(1)G1896A、(2)G 1899A、(3) G1896A+G1899A、(4) A1762T/G1764A、(5) A1762T/G1764A+G1896A、(6)A 1762T/G 1764A+G1899A、(7) A1762T/G1764A+G1896A+G1899A 7种变异模式; Y(I/V)DD与PC-BCP联合变异165株.YMDD与PC-BCP双变异率高于单纯YMDD变异率(76%比24.0%,x2=45.283,P=0.000);YIDD与PC-BCP双变异率高于YVDD与PC-BCP双变异率(85%比64.9%,x2=11.836,P=0.000)及使用LAM致YMDD与PC-BCP双变异率高于未使用LAM预存YMDD与PC-BCP双变异率(89.3%比58.9%,x2=27.084,P=0.00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仅对YIDD有影响而对YVDD无影响的PC-BCP变异模式有G1896A-G1899A(P=0.000,OR=7.573)、A1762T/G1764A-G1899A(P=0.000,OR=6.539)和A1762T/G 1764A-G 1896A-G1899A(P=0.000,OR=6.596). 结论 YMDD变异与PC-BCP变异相关;PC-BCP变异模式的差异与YI/VDD变异选择强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BV前-C区G1896A和BCP区A1762T/G1764A变异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于青岛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HBV DNA104拷贝/ml的慢性HBV感染者8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2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27例,HBV相关肝细胞癌(HCC)26例,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其HBV前-C区1896位变异和BCP区1762/1764位变异,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HCC组和LC组前-C区G1896A和BCP区A1762T/G1764A变异率、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HB组,但HCC组和LC组间无显著差异。前-C区G1896A和BCP区A1762T/G1764A变异者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变异组。结论 HBV前-C区G1896A和BCP区A1762T/G1764A变异与HCC形成有关,机制是否与HBV变异和TNF-α水平间的因果关系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亚型与YMDD变异的关系,以及前C基因区终止密码变异(A1896)、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T1762/A1764变异在Ba、C1和C2三种基因亚型中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211例服用拉米夫定后发生YMDD耐药变异的患者HBV进行基因型、基因亚型、A1896及T1762/A1764变异检测.结果 211份标本中B基因型占50.7%(1071211),C基因型占49.3%(104/211),与广东地区对照人群HBV基因型分布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508,P=0.476).进一步亚型分析发现,107份B基因型全部为Ba亚型;C基因型有C1和C2两种亚型,其中C1亚型占64.4%(67/104),C2亚型占35.6%(37/104),与广东地区对照人群C基因亚型分布情况相比也无统计学差异(χ2=0.043,P=0.836).A1896变异在Ba亚型中的分布最高(41/107,38.3%),C2亚型次之(13/39,33.3%),C1亚型最低(9/65,13.8%),变异在不同基因亚型中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11.839,P=0.03).T1762/A1764变异在C1亚型中的分布最高(34/65,52.3%),C2亚型次之(17/39,43.6%),Ba亚型最低(23/107,21.5%),T1762/A1764变异在不同基因亚型中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18.384,P<0.001).结论 HBV基因型及亚型并不影响YMDD变异的发生,但3种基因亚型发生A1896及T1762/A1764变异的模式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及前C(PC)区变异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反弹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引物对巢式PCR法,PCR-序列分析法,检测拉米夫定治疗27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以及19例从未用过抗病毒治疗患者(对照组)的HBV基因型PC区,BCP的突变位点.结果:27例HBV DNA反弹的患者9例检出G1896A变异率高于对照组(33.33% vs 5.26%,P<0.05),4例检出C1856T变异(14.81%).治疗组4份治疗前标本未检出G1896A、C1856T和BCP变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C(G1896A)及BCP(A1762T G1764A)双变异的患者中B基因型的构成比增高,分别为75%和50%,C基因型的构成比下降,分别为25%和50%.其中在BCP(A1762T G1764A)变异患者中B、C基因型构成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例HBV DNA反弹患者治疗前未检出有基因变异,治疗后有2例检出变异,BCP变异1例,BCP PC变异1例.27例HBV DNA反弹患者BCP变异4例,PC变异2例,BCP PC变异8例.结论:BCP(T1762/A1764)变异、PC区(G1896A)变异可能与拉米夫定治疗后HBV DNA反弹有关.病毒变异导致的HBV DNA反弹可以是单基因变异引起,也可以是多个基因联合变异引起,拉米夫定治疗后B基因型患者更易发生A1762T G1764A变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HBV Ba、C1和C2三种基因亚型在临床致病性方面的差异,同时检测并分析三种基因亚型毒株在前C和C基因启动子区发生变异的模式.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来自广东地区151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进行HBV基因亚型分析,同时测定所有标本前C及C基因启动子区的序列.结果 151份样本中Ba亚型占53.0%(80/151),C1亚型占33.8%(51/151),C2亚型占13.2%(20/151).三种亚型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构成比无差异的情况下,其HBeAg阳性率以及多项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前C及C基因启动子区的变异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异:Ba亚型易发生A1896终止密码变异,T1762/A1764变异的发生概率较低;C1亚型易发生T1762/A1764变异,A1896变异发生概率较低;C2亚型发生T1762/A1764和A1896变异的概率介于Ba和C1亚型之间.结论 三种HBV基因亚型毒株可能采取不同的变异模式形成HBeAg阴性HBV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基因区A1762T/G1764A双位点变异(BCP区双突变)之间的关系,探讨HCC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40例HCC患者作为研究组,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法进行基因分型及HBV基因多态性芯片检测BCP区A1762T/G1764A双位点变异。结果:40例HCC患者中有30例HBV DNA定量阳性,平均对数值为(6·53±1·31)copy/ml,将30例HBV DNA定量阳性的HCC及40例CHB患者的血清进行HBV基因分型及基因变异检测,结果显示30例HCC中HBV B基因型5例(16·7%),C基因型25例(83·3%);BCP区双突变共有20例(67·7%),其中B基因型1例,C基因型19例,BCP双突变率在B基因型和C基因型中分别为20%(1/5)和76%(19/25);40例CHB患者中B基因型32例(80%),C基因型8例(20%);BCP区双突变共有13例,其中B基因型8例,C基因型5例,BCP双突率在B基因型和C基因型中分别是25%(8/32)和62·5%(5/8)。结论:肝细胞癌的发生与BCP区A1762T/G1764A双位点变异有关,多发生在HBV C基因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BCP区A1762T/G1764A变异与肝脏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和12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CSHB)的血清及临床资料,并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随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 BCP区基因片段,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BCP区T1762/A1764位点变异。结果:CSHB组患者A1762T、G1764A及A1762T+G1764A的变异频率分别为64.0%(80/125)、60.0%(75/125)、60.0%(75/125),CHB患者3种变异的变异频率分别为30.8%(24/78)、28.2%(22/78)、25.6%(20/78),CSHB组3种变异的变异频率均明显高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5例CSHB患者随访48周,死亡组A1762T/G1764A位点变异频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2,P0.001);A1762T/G1764A位点变异组的患者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未变异组(x~2=9.742,P0.01)。结论:HBV BCP区1762/1764位点变异可能会加重HBV感染后肝脏疾病病情,并且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及预后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HBV前C/BCP区基因变异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采用HBV核心抗原表位肽core18-27,流式细胞术胞内细胞因子(CFC)分析法检测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特异性CTL,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54例CHB患者中G1896A突变毒株21例,占38.9%;1762/1764位核苷酸联合突变26例,占48.1%;3位点同时突变毒株13例,占24.1%.3种变异株体外HBV核心抗原表位肽core18-27刺激后,特异性CTL水平[(0.41±0.09)%、(0.36±0.08)%、(0.48±0.08)%]显著高于野毒株[(0.11±0.06)%,P<0.05].结论 G1896A变异及1762/1764位核苷酸联合突变能显著增强特异性CTL水平,在CHB患者病情活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变异与基因型及疾病进展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HBV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炎肝硬化(LC)、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148份,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前C/C基因部分片段,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前C区A1896及BCP区T1762/A1764变异。用S基因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确定HBV基因型。结果 有128份血清能够成功分型和测序,其中B基因型60份,C基因型68份。在B基因型感染者中前C区A1896变异检出率(48.33%)明显高于C基因型感染者(29.41%,X^2=4.83,P〈0.05);而BCP区T1762/A1764变异检出率却明显低于C基因型感染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30.00%:73.54%,X^2=24.25。P〈0.05)。前C区A1896变异在CHB、LC、HCC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88%(15/32)、39.39%(13/33)、51.52%(17/33)。与ASC的13.33%(4/30)相比,P分别〈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P区T1762/A1764变异检出率在HCC、LC组分别为87.88%(29/33)和72.73%(24/33).明显高于CHB组的37.50%(12/32)及ASC组10.00%(3/30)(P〈0.05)。结论 前C区A1896变异常见于B基因型感染者,而BCP区T1762/A1764变异C基因型感染者多见。除ASC外.前C区A1896变异与疾病进展关系不大.而BCP区T1762/A1764变异与乙型肝炎进展及顶后相关。  相似文献   

14.
《肝脏》2016,(1)
目的初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X区基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收集39例HBV感染患者的肝(癌)石蜡组织标本,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14例、肝细胞癌(HCC)25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组织中HBV X区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常见变异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 1.HCC组与CHB组相比,在X区发生插入/缺失变异,联合变异的位点及例数增多,并且A1762T与G1764A常发生双突变。2.HBV X区变异频率较高位点依次是C1655T/G、A1605C/G、A1762T、G1764A、A1772B、A1645C、C1687A、G1776T。结论 HBV X区存在点突变、插入/缺失变异及联合变异,可能在H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前C区G1896A突变和基本核启动子(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以及两者的联合突变对患者血清病毒含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40份HBeAg阴性、60份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40份阴性对照血清,采用竞争分化聚合酶链反应(CD-PCR)检测G1896A突变及A1762T/G1764A双突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中病毒含量。结果 G1896A突变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7.6%和6.7%;A1762T/G1764A双突变的检出率分别为37.9%和31.7%;其中两者联合突变在HBeAg阴性患者中的检出率为13.5%。在HBeAg阴性患者中,G1896A突变主要出现在血清病毒含量低的患者,而A1762T/G1764A双突变与血清病毒含量无关。联合变异株主要见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血清病毒含量无关。结论 G1896A变异株复制能力较低,而A1762T/G1764A变异株对病毒复制能力影响可能较为复杂,对HBeAg合成的影响较G1896A变异株小。联合变异株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其复制能力较单纯G1896A强,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的前C区、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位点变异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8年6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CHB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HBV血清学指标、HBV各位点变异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参照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标准,对各病例进行辨证分型,继而分析HBV前C、C、BCP区位点变异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多组之间及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纳入235例CHB患者中,湿热内结证101例,肝郁脾虚证88例,瘀血阻络证17例,肝肾阴虚证19例,脾肾阳虚证10例。性别、年龄、病程在不同中医证型中存在显著差异(χ2=17.389、H=173.280、H=86.520,P值均<0.01)。CHB患者年龄在HBV前C、C、BCP区位点变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0.150,P<0.001)。HBV前C、C、BCP区变异的CHB患者其中医证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58.117,P<0.001),主要证型为湿热内结证和肝郁脾虚证,两证型所占比例为80.43%。湿热内结证易出现A1762T、G1764A位点变异,肝郁脾虚证易出现G1896A、A1762T、G1764A位点变异,瘀血阻络证和肝肾阴虚证均易出现G1764A位点变异,脾肾阳虚证易出现I97L位点变异。结论CHB患者HBV前C、C、BCP区位点变异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湿热内结证及肝郁脾虚证最常见,脾肾阳虚证易发生I97L位点变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海南汉族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前C区G1896A和BCP区A1762T/G1764A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PCR方法扩增包含C启动子和前C区基因核苷酸(nt1643-nt2112),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基因型C的BCP区A1762T/G1764A突变率(58.82%)显著地高于基因型B(10.53%)(P〈0.05)。基因型CG1896A突变率为29.41%,基因型BG1896A突变率为47.3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基因型HBV致病能力可能与病毒基因组BCP区A1762T/G1764A突变率的不同有关,而与前C区G1896A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18.
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前C/BCP变异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乙型重型肝炎患者HBV前C/BCP区变异与临床病情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载量;PCR扩增前C/BCP区基因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3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BCP变异有18例,HB-VDNA平均水平为2.71×107copies/mL,未发生BCP变异者有12例,HBVDNA平均水平为5.35×106copies/mL,两者间有显著差异。测序结果显示HBV前C区nt1896G→A终止变异和BCP变异(nt1762A→T和1764G→A)在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发生率分别为43.3%(13/30)和60%(18/30),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则分别为40%(12/30)和30%(9/30),两组BCP变异(nt1762A→T和1764G→A)相比有显著差异(P=0.02)。结论BCP变异可影响病毒复制,BCP变异可能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谢新宝  朱启镕  王晓红 《肝脏》2009,14(2):93-9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产妇体内HBV前C区和核心启动子(CP)区热点变异情况。方法82例无症状慢性HBV携带临产孕妇采用HBV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抽提孕妇血清HBVDNA,血清HBsAg、HBeAg采用EIA法检测,半巢式PCR法扩增产妇HBV前C区、CP区核苷酸片段,ABI3730型DNA自动荧光测序仪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82例无症状HBV携带临产孕妇中HBsAg单阳性52例,HBsAg、HBeAg双阳性30例;单阳性孕妇中1896G→A变异的检出率为21.2%(11/52),仅测到1例双阳性孕妇存在1896G→A变异,1899G→A变异仅发生在1例单阳性孕妇,且与1896G→A变异连锁出现。1762A→/1764G→A变异总是连锁出现,且仅发生于单阳性孕妇,单阳性孕妇中双变异的检出率为17.3%(9/52)。结论HBV前C区、CP区1896G→A及1762A→T/1764G→A热点变异在无症状HBV携带单阳性孕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HBV前C区和核心启动子区的热点变异可能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20.
C基因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的T1762/A 1764双突变和前C区的A1896终止变异影响HBeAg的状态,可能与HBV的持续感染和HCC有关[1-2].我们分析了新疆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HBV基因亚型与C区和前C区变异的关系,旨在了解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的HBV共性及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