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时下,"重口味"经常成为朋友之间互相戏谑的调侃之词,有的是无辣不欢,有的是嗜甜如命,还有些人从不吃苦,殊不知,在任性地满足着自己味蕾的同时,五脏却遭了殃。中医学认为,咸、甘(甜)、酸、苦、辛(辣)分别与人体的肾、脾、肝、心、肺相对应,各有其特殊的作用。五味适量,对五脏有补益作用,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但是如果五味过量,便会打乱人体平衡,损伤脏器,招致疾病。  相似文献   

2.
五味的归经最早见之于《素问·五藏生成篇》谓:“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至真要大论》谓:“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宣明五气篇》明确指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自《素问》提出了五味的归经后,历代医家沿用至今,载于中医院校  相似文献   

3.
张林庆  贾建伟 《河南中医》2012,32(6):777-778
水谷入胃为淡味,上输于脾,化为甘,甘味从足少阴入肾而为肾之体,肾之用苦入心变为心之体,而肾之化:咸,则为心之用;心之用:咸,入肺变为肺之体,而心之化:酸,则为肺之用;肺之用:酸,入肝变为肝之体,而肺之化:辛,则为肝之用;肝之用:辛,入脾变为脾之体,而肝之化:甘,则为脾之用;脾之用:甘,入于肾变为肾之体,而脾之化;苦,则为肾之用.  相似文献   

4.
五味子,因同时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而得名。根据中医“五味入五脏”的基础理论,五味子五味俱全,五行相生,对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能发挥补益、平衡作用,是一味功效奇特的名贵药材。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曾谈到:“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气增,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指出饮食药饵,食入胃中,经过消化吸收,各有归属。若五味有所偏用,则气有所偏盛,常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存在着三种五行配属。心火苦说:肝木酸、心火苦、脾土甘、肺金辛、肾水咸;心土甘说:脾木酸、肺火苦、心土甘、肝金辛、肾水咸;心火咸说:肝木辛、心火咸、脾土甘、肺金酸、肾水苦。这三派学说,虽只有心火苦说保留下来,但其他两派学说也可以在《内经》中找到痕迹。  相似文献   

7.
一中药归经学说的发展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至真要大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神农本草经》中有近似归经的叙述如大黄“荡涤肠胃”;沙参“补中益肺气”;赤苓“益心气、补中”等,可视为归经理论之先声。至  相似文献   

8.
中医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其相对应的颜色分别是青、赤、黄、白、黑五色,相对的脏腑分别是肝、心、脾、肺、肾五脏,相对应的气味分别是酸、苦、甘、辛、咸五味。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存在着三种五行配属.心火苦说:肝木酸、心火苦、脾土甘、肺金辛、肾水成;心土甘说:脾木酸、肺火苦、心土甘、肝金辛、肾水咸;心火咸说:肝木辛、心火咸、脾土甘、肺金酸、肾水苦.这三派学说,虽只有心火苦说保留下来,但其他两派学说也可以在<内经>中找到痕迹.  相似文献   

10.
浅谈《内经》“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中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五味,就是药食物的辛、甘、酸、苦、咸5种味,实际上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把淡附于甘味,把涩附于咸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和功效。五官即五脏,合五行配属关系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相似文献   

11.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中医药学众多典籍之中,早就有关于食物颜色与养生关系的论述与研究。众所周知,食有五性,即寒、热、温、凉、平;食有五味,即酸、甜、苦、辣、咸;食有五诀,即色、香、味、形、养;食有七色,即白、黑、红、黄、蓝、绿、紫。中医学还有食物五色对应人体五脏之说,即红色人心、绿色人肝、黄色人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中华膳食的精髓就在于将食物的五性、五味、五诀和七色食物搭配融合,达到天人合一、随心所欲、食养同济、大快朵颐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2型糖尿病越来越成为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不健康饮食导致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是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由于缺乏健康常识,人们往往嗜甜厌苦,久而久之就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调,引起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五味和脏腑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五味各有所入所养,五味太过有所伤。《内经》中五味所入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所入之味可以滋养本脏,为本脏所喜,但五味太过则造成损害。五味所伤: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  相似文献   

13.
中医理论认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者,酸苦甘辛咸也。其入于口,各有所走,酸入肝走筋,苦入心走骨,甘入脾走肉,辛入肺走气,咸入肾走血。五味攻邪祛病各有所专,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故药物功效是以五味为基础的,不同的药物,因所具性味不同而功效各异。五味之中,辛性走窜,动性最著,为诸味之帅,故在此略论一二。辛味药物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故辛味药多用于治疗邪犯肺卫之表证和气血瘀滞之证,  相似文献   

14.
耿花娥 《国医论坛》2009,24(2):36-37
中药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的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的形成,可追溯到《内经》的脏腑、经络、药理学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相似文献   

15.
中药中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分别依次归属于肺、脾、肝、心、肾五脏,《内经》对此称为“五味所入”。如《素向·宣明五气篇》中就提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也是后来形成药物归经学说的理论依据之一。据此理论,五味对五脏当分别有特定的选择作用,在众多的药物中应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药笼小品     
<正> [红山栀]辨药的方法很多,有从形色气味着手的一种方法。从形状来说,诸根皆升,诸子皆降,诸花与叶皆散;心以治心,筋以治筋,络以治络,皮以治皮。从色泽来说,红色入心,青色入肝,黄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从药气来说,焦气入心,臊气入肝,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从药味来说,苦味入心,酸味入肝,甘(甜)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这是一般的规律。以红山栀为例,形色气味,无一不合。红山栀的形状颇似人心脏,色泽是红的入心,药气颇焦入心,其味甚苦入心。经过炮制炒成焦  相似文献   

17.
晓虹 《家庭中医药》2005,12(6):35-35
我们的日常食物大多具有酸、甘、苦、辛、咸等五种滋味,但你可知道食物的滋味与健康有什么关系吗?中医认为,食物的五味对人体的五脏各有作用。《内经》中有记载:“五味各走其所喜,各味酸,先走肝,各味苦,先走心,各味甘,先走脾,各味辛,先走肺,各味咸,先走肾……”可见五味的脏腑归属和作用,早就为医家所认识。  相似文献   

18.
《内经》指出五味的基本性能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其所以不明言补泻者,盖《内经》认为五味皆可补泻,其补泻之义也远在补虚泻实常理之外,本文愿就此从四个方面探求五味与补泻的关系,谬误之处,恳请同仁斧正。一、五味太过不及定补泻饮食、药物皆秉五味,五味可因脏腑“五欲”之不同而各归所喜,它们分别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无疑在生理状况下,各味总是根据五脏之所欲而编入其相应的脏腑,以养五脏六气,此为“物化之常”(素问·至真要大论)。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不言而喻,在五味不及的情况下,投以五脏所欲之味,即是补。但五味不可太过,过  相似文献   

19.
本题引文原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全文是:“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成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本文的中心意思,是言药食五味—酸、苦、甘、辛、成在人体各有偏入之脏。药物治疗,就是  相似文献   

20.
中医(内、妇、五官、儿科、一针灸)副主任医师考试试题 一、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一)正误题(正误即改正错误,每题正误两处,记1分,共5分) 1.扦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脾之合皮也,其荣唇也;肺之合肉也,其荣毛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 正:; 2.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土,土生甘,甘生心;中央生湿,湿生火,火生苦,苦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 正:;; 3.肝在体为骨,心在体为脉,脾在体为肉,肺在体为皮毛,’肾在体为筋。 正:; 4.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