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882年Friedlander从肺炎患者的组织中分离出一种具有荚膜的杆菌,命名为Friedlander杆菌,1886年更名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1986年,我国台湾首次报道了一种可引起多部位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定义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1]。此后,由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PLA)已成为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感染类型,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须引起足够重视[2-4]。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KPN)主要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的分布特点和细菌耐药特征,并初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9月该院临床分离的KPN,由DL-96Ⅱ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黏液丝试验检测黏液表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扩增6种主要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和K57型)和6种毒力基因(rmpA、magA、wcaG、fimH、kfu和Aero)。结果 93株KPN中6种荚膜血清型均有检出,分别为K2型(21.50%)、K1型(13.98%)、K57型(8.60%)、K54型(3.23%)、K20型(3.23%)和K5型(1.08%)。毒力基因中fimH构成比最高(96.80%),其次是rmpA(64.52%)和Aero(64.52%);6种毒力基因在13株K1型菌中全部都有检出;rmpA+fimH+Aero的基因组合最为多见(33.33%)。高黏液表型菌(HvKP)检出率为54.84%,非高黏液表型菌(cKP)为45.16%;6种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rmpA、Aero、wcaG在HvKP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KP的检出率。细菌耐药方面,cKP的耐药情况较HvKP严重;多重耐药菌在黏液表型、荚膜血清型、rmpA、magA、wcaG、Aero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敏感菌株。结论 K2、K1、K57型是KPN常见的荚膜血清型,K1型携带的毒力基因最多;HvKP携带的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明显高于cKP,但其耐药率低于cKP;多重耐药菌携带的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明显低于敏感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及主要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并分析菌株的同源性。方法收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12株;所有菌株进行黏液丝试验,PCR方法检测高毒力相关荚膜血清型及主要毒力基因;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12株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黏液丝试验阳性率为75%;检出K1(6株)、K54(1株)和K57(5株)3种高毒力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wca G、rmp A、ure A、fim H、mrk D、uge、Aer和iro NB检出率均为100%;iuc B检出率为83.3%;未检出cf29a基因;mag A、all S和kfu BC基因仅在K1血清型菌株中检出。MLST发现ST23(4株)和ST25(3株)为主要检出型,其次为ST412(2株)以及ST1660、ST1049和ST11各1株;PFGE结果显示12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8个型,其中3株K1型菌株属于同一克隆型。结论分离的肝脓肿相关肺炎克雷伯菌均为高毒力菌株,ST23和ST25为主要检出ST型别,ST1049型为首次报道。PFGE结果呈现出遗传多样性,K1型肺炎克雷伯菌存在一定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肝脓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和治疗转归等.结果 该11例患者分离的菌株全部为拉丝试验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常见临床表现有发热、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等,多数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分型、毒力基因和血清型特点。方法收集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肺炎克雷伯菌菌株75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DNA测序以确定其表型和基因型)和同期分离的敏感株97株,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PCR检测9种毒力基因all S、rmp A、mrk D、kfu BC、cf29a、fim H、uge、wab G、ure A和K1、K2、K5、K54、K57、K206种血清型。比较产KPC-2和非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和血清型差异。结果 75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中,有61株细菌经改良Hodge试验初筛为产碳青霉烯酶菌株,PCR扩增及DNA测序确定其为产KPC-2酶。PFGE结果显示,依据相似度80%的折点,产KPC-2酶组的61株细菌来源于30个克隆菌株,不产KPC-2酶组的111株肺炎克雷伯菌来源于96个克隆菌株。all S基因在不产KPC-2组中的阳性率(21.9%)高于在产KPC-2组的阳性率(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型K1、K2和K54在产KPC-2组与不产KPC-2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种血清型未检测到。结论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携带的尿素酶基因all S减少,且大多不属于高致病性血清型,但作为高度耐药菌,应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侵袭性综合征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提高对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认识。方法:对2015-06—2019-07期间北京医院经血培养或肝脓肿脓液培养检测阳性、合并存在其他部位影像学明确存在转移感染的10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侵袭性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43~88岁。均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其中糖尿病8例,糖耐量异常1例,均无肝胆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寒颤、纳差为主,不具特异性。糖化血红蛋白及肝脓肿大小与患者是否存在侵袭性感染无明显相关性,患者血小板下降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死亡患者的血乳酸水平较存活患者明显升高。病原学检查可见10例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均为敏感菌。本研究收集的10例侵袭性感染中,累及肺部8例,眼内炎3例,脑脓肿1例,感染性休克4例,坏死性筋膜炎1例,累及泌尿系1例,其中肝脓肿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较差。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侵袭性感染多合并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一旦怀疑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应尽早行影像学及病原学检查进一步明确并尽早抗感染治疗,还应注意筛选肝外表现。  相似文献   

7.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微生物学特征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学特征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110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有其他肝胆疾病组和无其他肝胆疾病组进行研究,采用黏液丝试验确定肺炎克雷伯菌的高黏液性状,采用PCR扩增法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及荚膜分型,选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常见于40~80岁的中老年男性,50.00%患者有糖尿病基础。11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86.36%的菌株具有高黏液表型,荚膜分型以K1、K2血清型为主。无其他肝胆疾病组高黏液表型菌株、携毒力基因rmpA及气杆菌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有其他肝胆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克雷伯菌对12种常见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常见于中老年男性,高黏液、携带毒力基因rmpA和气杆菌素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是肝脓肿的主要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杨朋  旷凌寒  罗美  谢静  李新丽 《华西医学》2021,36(8):1037-1043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毒力基因及其高毒株分布状况,并评估用单个基因检测以预测高毒型KP(hypervirulent,HvKP)的性能.方法 搜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分离的376株K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KP的12个毒力相关基因(entB、irp2...  相似文献   

9.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机制中铁载体毒力基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睿辉  杜艳 《华西医学》2020,35(8):991-99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湛江地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分子流行特征,为临床合理防治hvKP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75株肺炎克雷伯菌(KP)临床分离株,根据拉丝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将175株KP分为hvKP组(48株)和经典型肺炎克雷伯菌(CKP)组(127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hvKP组菌株进行荚膜血清分型和ST分子分型。比较2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hvKP组以K1荚膜血清型(62.50%)和ST23型(58.33%)为主。hvKP组抗菌药物敏感性较CKP组强,耐药表型携带率更低(P<0.001)。hvKP组患者以社区感染为主(56.25%),CKP组患者以医院感染为主(61.42%),2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hvKP组患者并发肝脓肿、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肝胆道感染和全身多部位感染者所占比例高于CKP组,CKP组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或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史者所占比例高于hvKP组(P<0.05)。hvKP组白细胞总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CKP组(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院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统计及药敏结果分析。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做改良Hodge试验和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阳性菌株筛查KPC酶及耐药细菌(NDM-1)基因。结果 2009、2010年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仍保持高敏感性,对2010年分离的8株耐亚胺培南的肺炎克雷伯菌做改良Hodge试验均为阴性(2009年菌株未保留)。2011年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显著升高,47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KPC酶阳性;2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所有菌株NDM-1基因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由KPC酶介导的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在临床分离菌株中显著增加。KPC酶基因的出现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广泛应用引起的耐药基因突变,携带KPC酶的质粒存在不同种属细菌间进行转移的可能性,临床应加强监控,防止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在医院环境中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血流感染患者检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CR-HMKP)的临床及分子特征。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从ICU血流感染患者中分离40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通过拉丝试验分为14株CR-HMKP菌和26株CR-非HMKP菌,分析菌株的临床和药敏资料,采用PCR检测菌株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及血清荚膜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析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CR-HMKP在CR-KP中的检出率为35.0%。CR-KP感染患者均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侵袭性操作和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CR-HMKP菌株感染患者60岁以上的占比、糖尿病患病率、死亡率比CR-非HMKP菌株感染患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KP菌株均为多重耐药(MDR)菌,CR-HMKP菌株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比CR-非HMKP菌株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青霉烯酶基因以KPC为主(95.0%),rmtB基因在CR-HMKP菌株的检出率小于CR-非HMKP菌株,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HMKP菌株中仅检出1株K2型菌株,rmpA、iutA、rmpA2三种毒力基因在CR-HMKP菌株的检出率均大于CR-非HMKP菌株,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FGE和MLST显示CR-HMKP分为A、B型,A型(n=13,92.9%)均为ST11型,B型(n=1,7.1%)为ST65型。结论ICU血流感染患者分离的CR-HMKP菌株以ST11型为主,均为MDR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且患者死亡率高,应加强防控。CRHMKP与CR-非HMKP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有差别,临床在治疗过程中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CAK)与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HAK)、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HMVKP)与普通肺炎克雷伯菌(CKP)主要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的差异,并探讨毒力因子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分离于临床血流感染患者肺炎克雷伯菌41株,利用拉丝试验检测高黏液(HMV)表型,PCR方法及基因测序检测主要荚膜型和毒力基因,Vitek 2 Compact系统进行菌株耐药性检测。结果 17株(41.5%)拉丝试验阳性;主要荚膜分型K1型8株(19.5%),K2型5株(12.2%),K57型3株(7.3%),3类荚膜血清型共占39.0%;黏液表型编码基因A(rmp A)阳性19株(46.3%),其中16株HMV表型阳性;20株菌需氧菌素基因aerobactin阳性,其中19株rmp A阳性。CAK与HAK的HMV表型(65%/19%)、rmp A(70%/2.38%)、aerobactin(70%/28.6%)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MVKP与CKP的荚膜血清型K1(35.29%/8.33%)、毒力基因rmp A(94.12%/12.5%)和aerobactin(94.12%/16.67%)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P耐药情况较HMVKP严重。非产ESBL菌株较产ESBL菌株的HMV表型、高毒力荚膜型K1/K2/K57及毒力基因rmp A和aerobactin的阳性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毒力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主要见于CAK,且HMV表型菌株携带更多的毒力因子,这类菌株大多为非产ESBL的敏感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镇江地区2018年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018年食品风险监测中要求的食品和疾病病例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病原学检测,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副溶血性弧菌菌株进行毒力基因tlh、tdh、trh检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15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食品、疾病患者样本的检出率分别为60.00%(21/35)和1.48%(9/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82,P<0.01)。30株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均阳性,食品来源菌株(食品株)tdh基因和trh基因均为阴性;疾病来源菌株(疾病株)tdh基因和trh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88.89%和11.11%。食品株和疾病株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食品株分别为100.00%、66.67%和66.67%,疾病株分别为100.00%、88.89%和88.89%;疾病株和食品株的多重耐药率分别为77.78%和52.38%,多重耐药谱均以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红霉素为主。结论:镇江地区食品和疾病样本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疾病株的毒力基因、耐药率及多重耐药性高于食品株,多重耐药谱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15.
16.
<正>患者男,71岁,头晕、乏力伴腹痛、腹泻及偶发胸痛不适6天,无发热;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查体:体温38.2℃,脉搏114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48/87 mm Hg,左上腹压痛。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31.30μmol/L,直接胆红素21.00μmol/L,γ-谷氨酰转肽酶89.0 U/L,尿素13.07 mmol/L,肌酐165.2μmol/L,尿酸635.0μmol/L。颅脑及胸、腹部平扫CT:桥脑及双侧放射冠区见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大肠埃希氏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状况。方法:对12家医院1998~2003年从各种临床标本收集的1646株大肠埃希氏菌和1175株肺炎克雷伯菌,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这些菌株对21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只发现一株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对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率在10%以下的抗生素分别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6.2%)、头孢他啶(6.6%)、头孢哌酮/舒巴坦(8.4%)和阿米卡星(8.3%),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在10%以下的抗生素只有头孢舭肟(9.8%)和头孢哌酮/舒巴坦(9.3%)。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率在70%左右,而肺炎克雷伯菌只有30%左右,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氏菌,在头孢西丁耐药菌株中这种差异更加突出。结论:5a监测中,两类细菌对临床常用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没有明显改变,但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各有特性,对本地区细菌进行系统、全面的耐药性监测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临床分离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即K-B法)测定51株产AmpC肺炎克雷伯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ampC和氨基糖苛修饰酶基因型。结果51株产AmpC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多重耐药,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奈替米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9.2%、66.7%、58.8%和43.1%,除亚胺培南外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在47.0%-100%;41株(80.3%)检出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携带率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