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小RNA(miRNAs)是一种非编码的内源性RNA分子,miRNAs 的异常表达与疾病,尤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研究证明,miRNAs可以作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新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同时,miRNAs可作为体内CRC治疗的靶点。该文旨在对与CRC相关的miRNAs的表达、功能、作用机制、靶基因等及其在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miRNAs是一类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在肝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很多研究发现miRNAs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各种肝脏疾病患者中表达异常,且与肝脏疾病的病程相关。miRNAs不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在不同肝脏疾病患者不同类型的样本中都能够检测到,因此miRNAs的异常表达可能为肝脏疾病的诊断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肾脏代偿功能强大,肾相关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延误治疗契机导致肾脏不可逆性病变,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在机体的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研究表明,miRNAs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miRNAs在肾相关疾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管重建是血管壁急慢性损伤后发生的适应性或病理性改变,其过程主要涉及内皮细胞(ECs)及平滑肌细胞(SMCs)的增殖、迁移、凋亡与表型转换。研究表明,微小核糖核酸(miRNAs)是血管重建中的重要调节因子。该文就miRNAs在血管重建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主要关注miRNAs如何通过调节ECs及SMCs的功能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肺动脉高压、支架后再狭窄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由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所致,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征。由于其形成机制复杂及现有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有限,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核糖核酸分子,进化上高度保守。在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脑缺血的条件下,miRNAs表达谱发生异常改变,多种miRNAs参与调节脑缺血后的病理过程,是缺血性脑卒中潜在的诊断、病情监测新型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HCC)是现今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肝细胞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作为发生率居恶性肿瘤第五位,病死率排名第三位的恶性肿瘤。人类亟待找到一种新的方式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随着2008年血液中miRNAs的发现,循环miRNAs在疾病检测中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miRNAs普遍存在于血液中,与肝癌、肝硬化等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就国内外关于几种miRNA与肝癌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SLE的发病机制和具体病因迄今不明。现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微小RNA(miRNAs)参与人体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物学进程,部分miRNAs异常表达可诱导自身免疫反应。miRNAs表达变化被发现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因此,有必要研究miRNAs的特性及其参与SLE发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是癌症患者的常见死因,其中食管鳞癌是主要类型。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种非编码的内源性RNA分子。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使miRNA有望成为诊断和治疗食管鳞癌的新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循环miRNAs测定有望成为简便的监测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方法。本文对食管鳞癌相关miRNAs的表达、功能、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它们的发生可能涉及到多重复杂因素,然而,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MicroRNAs(miRNAs)是一系列全新的非编码小分子RNAs,其参与人体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控。新近研究发现,miRNAs在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相关miRNAs也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人血清等体液中检测到稳定性良好的miRNA称之为循环miRNAs。在正常人和肿瘤等疾病患者体内循环miRNAs的表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循环miRNAs很可能成为肿瘤等疾病的非侵人性的、准确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本文对循环miRNAs的发现、产生机制、检测方法等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s(miRNAs)是指一类短链非编码的RNA分子,起着负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他们参与着重要的细胞生理生化过程,包括调控机体生长、发育、分化及代谢等。进一步了解miRNAs的作用及其机制,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都可能提供一个新的方向。本文讨论与肺发育相关的miRNAs.将阐明microRNA在肺发育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新的预防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世界上青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动物模型作为TBI损伤机制的研究载体,对研究TBI发生发展和具体损伤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由于TBI病理机制复杂,目前关于TBI动物模型的建造方案较多,大多从损伤病因及损伤性质进行区别,但尚无统一的TBI模型制备标准,且仍处于不断开发、补充和完善中。本文总结了国内外TBI模型常用的实验动物,并根据局灶性损伤、弥漫性损伤和混合性损伤三种TBI不同损伤性质对常见TBI的造模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TBI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在高转移肝细胞癌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图谱。方法利用Agilent miRNA array芯片技术平台分析比较了4对高转移肝细胞患者的癌组织样本与其相对应的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miRNAs。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这些候选差异 miRNAs。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我们在高转移肝细胞癌中发现了22个失调的miRNAs,其中包括13个上调的miRNAs(miR-200a、miR-425、miR-221和miR-20b等)和9个下调的miRNAs(miR-762、miR-638和miR-1305等)。其中,一些miRNAs已经被报道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相关。靶基因预测分析也表明,这些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结论我们在高转移肝细胞癌中发现了一些表达失调的 miRNAs,生物信息学分析也发现这些 miRNAs 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肝细胞癌在临床治疗上的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细胞内microRNAs (miRNAs)的发现使对疾病研究的重点转向转录后调节机制方面。在心血管系统中发现多种miRNAs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动脉粥样硬化各大学说板块的角度,综述miRNAs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15.
王斯  刘小静  王倩  刘茂东  李英 《临床荟萃》2014,29(4):458-461
微小RNAs(miRNAs)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约21~25个碱基,由具有发夹结构的约70~90个碱基大小的单链 RNA 前体 (pre-miRNA)经过核糖核酸内切酶加工后生成,通过与其目标mRNA 分子结合而发挥调控基因的功能,从而参与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最近miRNAs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逐渐增加,让人们更加了解miRNAs与肾脏疾病发病的相关性.miRNAs在肾病综合征患者尿沉渣中的水平可以预测疾病的不同病理类型,miRNAs还参与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在IgA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性肾病、多囊肾、肾脏肿瘤及肾移植中miRNAs可作为良好的无创标志物并在肾脏疾病的监测、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能极大改善患者的预后。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具有生命调节能力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胃癌患者外周血等体液中存在miRNAs,且表达水平随疾病变化而变化,并且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体液中miRNAs(即循环miRNAs)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应用于胃癌的诊断。该文就循环miRNAs的检测技术及其在胃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脑损伤(TBI)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其治疗除处理颅脑损伤外,还需要关注损伤后出现的一系列继发性损伤和并发症。肠道微生物群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信号通路,称为脑-肠轴。研究证实,在TBI的继发性损伤中,存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脑-肠轴,影响着TBI的进展与预后,但目前关于脑-肠轴在TBI后的功能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综述将对TBI后脑-肠轴的双向调节机理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8.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长约22nt的非蛋白编码的单链RNA,具有转录后基因调控的功能,能够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分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miRNAs与乳腺癌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为此,本文对乳腺癌中相关miRNAs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及耐药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TBI导致损伤区的脑血流量下降,使损伤区神经元发生缺血缺氧性改变,从而激活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HIF-1α作为一种氧敏感性转录调控因子,通过调节其下游一系列蛋白的表达,在TB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关于HIF-1α在TBI中的作用在目前研究中仍存在争议。本篇综述主要围绕HIF-1α的作用机制、在TBI中的作用以及与TBI的关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摘要: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蛋白质编码小RNAs,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负性调控基因表达。miRNAs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许多人类疾病尤其是癌症密切相关。肿瘤干细胞(CSCs)亦称为肿瘤起源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细胞中的一小群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亚群细胞,具有高度致瘤性及耐药性。近年来,miRNAs在CSCs凋亡调控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靶向miRNAs的分子疗法有望成为校正CSCs调节异常的有力工具。了解CSCs凋亡信号系统的分子机制对开发新型癌症疗法尤为重要。本文就miRNAs与CSCs凋亡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