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2002-01/2003-06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收治的强迫症患者。采用防御机制问卷评估治疗前50例强迫症患者与50例正常者(对照组)及强迫症组治疗后3个月后与治疗前心理防御机制的差异。结果 两组共100例治疗前进行第1次防御方式问卷评估,强迫症组50例治疗3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①强迫症患者组治疗前防御方式问卷问卷评分中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5.84&;#177;1.23),投射(3.52&;#177;1.02)、被动攻击(4.26&;#177;1.10)、退缩(4.70&;#177;1.86),高于对照组(t=2.75~3.75,P&;lt;0.01)。②强迫症组治疗后不成熟因子分(4.53&;#177;1.33),投射(2.66&;#177;1.44)、退缩(4.14&;#177;1.23),低于治疗前(t=2.40~4.71,P&;lt;0.05~0.01)。治疗后成熟防御机制(5.32&;#177;1.77)明显高于治疗前(t=2.46,P&;lt;0.05)。结论 强迫症患者多应用不成熟防御机制,治疗后不成熟因子降低,成熟因子升高,成熟防御机制应用增多,其心理防御机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庞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5,9(12):212
目的研究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择2002-01/2003-06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收治的强迫症患者。采用防御机制问卷评估治疗前50例强迫症患者与50例正常者(对照组)及强迫症组治疗后3个月后与治疗前心理防御机制的差异。结果两组共100例治疗前进行第1次防御方式问卷评估,强迫症组50例治疗3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①强迫症患者组治疗前防御方式问卷问卷评分中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5.84±1.23),投射(3.52±1.02)、被动攻击(4.26±1.10)、退缩(4.70±1.86),高于对照组(t=2.75~3.75,P<0.01)。②强迫症组治疗后不成熟因子分(4.53±1.33),投射(2.66±1.44)、退缩(4.14±1.23),低于治疗前(t=2.40~4.71,P<0.05~0.01)。治疗后成熟防御机制(5.32±1.77)明显高于治疗前(t=2.46,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应用不成熟防御机制,治疗后不成熟因子降低,成熟因子升高,成熟防御机制应用增多,其心理防御机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首次MECT治疗前心理状况,为临床及时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调查87名行首次MECT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另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予以效果比较。结果MECT治疗心理干预前患者心理状况:40.2%担心疗效,34.4%担心治疗费用,64.3%担心对大脑损伤,57.5%担心留下后遗症,9.2%担心疼痛及麻醉意外,5.7%担心电触死,94.2%因知识缺乏导致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97.7%希望得到帮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心理干预后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因首次MECT治疗,对MECT治疗缺乏科学的认识,而产生一系列担忧、顾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针对此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MECT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MECT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时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探讨镇静数数放松训练对 MECT 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疗前的效果。方法 选取将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需 MECT 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设定为对照组(18 例)。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需 MECT 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设置为观察组(19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 MECT 治疗前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与 MECT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镇静数数放松练习。分析比较两组的血压、心率、治疗停止例数。结果 观察组的 SBP、DBP测量数值以及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因血压增高因素而导致当日治疗停止例数为 0,对照组例数为 2(P<0.01)。结论 镇静数数放松练习可降低 MECT 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有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酸碱失衡分析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61例,治疗前、后评定"抑郁自评量表"(SDS),并抽取股动脉血进行酸碱失衡检测。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和酸碱失衡结果的差异,并对SDS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前后,SDS量表评分为78.41±11.25和36.42±8.23;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O2)分别为7.43±0.13、38.5±5.2、92.8±17.5与7.37±0.08、45.3±4.7、95.6±11.2。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抑郁症治疗后代谢效应偏碱,呼吸效应偏酸,pH值降低;pH值与抑郁症的症状及SDS评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以及与正常人的异同.方法:应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北京回龙观医院强迫症患者50例和正常人50例进行测试,并比较其差异.结果:①强迫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4.12±1.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29±0.7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49,P<0.01).②强迫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更多使用投射、潜意显现、幻想、退缩、解除、伴无能之全能、被动攻击、分裂和期望,较少使用幽默.结论:强迫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以及与正常人的异同。方法:应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北京回龙观医院强迫症患者50例和正常人50例进行测试,并比较其差异。结果:①强迫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4.12&;#177;1.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29&;#177;0.7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49,P&;lt;0.01)。②强迫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更多使用投射、潜意显现、幻想、退缩、解除、伴无能之全能、被动攻击、分裂和期望,较少使用幽默。结论:强迫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抑郁症的单胺假说已得到很多研究证明,但是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与抗抑郁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报道。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的差异,以及抗抑郁治疗与抑郁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脑科研究所和精神科。对象:抑郁症组(n=40)为南京脑科医院住院抑郁症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gt;17。对照组(n=20)为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志愿献血者。干预:抑郁症组均用抗抑郁药治疗4周:氟西汀[20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帕罗西汀(20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万拉法新[20~100mg/d,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氟伏沙明(50~100mg/d,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进行测定,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20.3&;#177;14.6),(124.8&;#177;103.6).(54.7&;#177;32.1)μ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9.5&;#177;28.4),(334.5&;#177;107.3),(88.5&;#177;37.2)μg/L],差异有显著性(P&;lt;0.05)。经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羟吲哚乙酸含量[(37.1&;#177;21.9)μg/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lt;0.05);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和高香草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经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治疗后,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含量[(35.4&;#177;25.2),(291.2&;#177;120.4)μg/L]均比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lt;0.05);高香草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外周的单胺递质代谢产物可反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状态,血浆中单胺类递质的变化可作为抑郁症疗效评定的-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抑郁症的单胺假说已得到很多研究证明,但是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与抗抑郁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报道.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的差异,以及抗抑郁治疗与抑郁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脑科研究所和精神科.对象抑郁症组(n=40)为南京脑科医院住院抑郁症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17.对照组(n=20)为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志愿献血者.干预抑郁症组均用抗抑郁药治疗4周氟西汀[20
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帕罗西汀(20 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万拉法新[20~100
mg/d,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氟伏沙明(50~100 mg/d,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进行测定,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20.3±14.6),(124.8±103.6),(54.7±32.1)μ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9.5±28.4),(334.5±107.3),(88.5±37.2)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羟吲哚乙酸含量[(37.1±21.9)μg/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和高香草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治疗后,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含量[(35.4±25.2),(291.2±120.4)μg/L]均比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香草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外周的单胺递质代谢产物可反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状态,血浆中单胺类递质的变化可作为抑郁症疗效评定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马玉红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4):92-94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及心理防御机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强迫症患者(研究组)和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及防御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父母养育方式问卷父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母亲的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其他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防御方式问卷的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成熟型防御机制及掩饰维度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患者父母多采用拒绝否认、严厉惩罚、过分干涉等不良教养方式,应对患者及家属予以有针对性的干预,以利于改善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防御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心理防御机制特点.方法:随机选取在消化内科门诊诊断为FD的患者80例,匹配正常对照组80例,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对其进行测评,将10个临床基本量表和心理防御机制量表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所有FD患者的疑病症(Hs),抑郁症(D),癔症(Hy),精神衰弱(Pt)和偏执狂(Pa),女性的精神分裂(Sc)、精神病态(Pd)量表原始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FD患者组的临床量表T分(不加K校正)高于60的有三个,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Hs、Hy、D;女性FD患者的Pt也高于60,正常对照组各因子T分均低于60.②FD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量表T分高于60的因子有转移和退缩,正常对照组各因子T分均低于60.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较多的疑病、癔症样表现及抑郁焦虑症状;FD患者在遇到困难应激时倾向于使用不成熟及神经症性的心理防御方式,心理防御机制和FD的心身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对急性脑卒中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情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并与常规治疗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人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常规组局限于药物治疗,仅为临床医师查房时口头叮嘱其自行活动,或家属自行帮其活动。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待病情稳定后(脑梗死患者在人院后〈1周内,脑出血患者在人院后2周内)进行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包括患肢康复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针灸)及心理疏导等。两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及出院时心理状况评估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前后干预组患者通过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训练后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通过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主要反映了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的异常。是否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目前报道结论不一致。由于女性性激素水平受月经周期的影响,作者研究男性抑郁症患者性激素的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对门诊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进行测查,选取≥16分者40例入强迫症组,选取与之匹配的33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应用防御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①强迫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②强迫症组在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分裂、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以及解除、假性利他、隔离等中间型防御机制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强迫症组男性在防御机制升华、压抑、消耗倾向上的得分高于组内女性(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较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男性强迫症患者较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升华、压抑、消耗倾向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8.
MECT治疗前后麻醉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不同麻醉药品对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90例MECT治疗适应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均首先静脉注射阿托品,然后分别静脉注射硫喷妥钠、依托咪脂、丙泊酚,再分别静脉注射琥珀酰胆碱,于麻醉前、麻醉后、刺激时、刺激后2min、4rain末分别记录两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平均动脉压除A组麻醉后、C组通电2min末、4min末与麻醉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三组其它各时点测评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1);C组麻醉后显著低于A、B两组(P〈0.01);A组麻醉后显著低于B组(P〈0.05)。心率测评三组麻醉后各时点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1);C组在刺激时显著低于A、B两组(P〈0.01),其它各时点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MECT治疗麻醉诱导时,能有效控制患者应激而导致的心率加快、血压骤升等应激反应,可作为首选麻醉药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特点以及经舍曲林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过程。 方法采用国产Wond 2000C型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1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和33例健康老人入组时的P300、AEP和BAEP,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同时给予舍曲林治疗,于治疗12个月末再次进行ERP检查。 结果与健康老年人比较,老年期抑郁症患者P300/P3靶潜伏期、BAEP/波Ⅲ绝对潜伏期延迟,P300/P3、AEP/P2波幅以及BAEP/波Ⅲ绝对波幅降低(均P<0.05或0.01)。通过随访发现,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经舍曲林治疗12个月后,其P300/P3、AEP/P2以及BAEP/波Ⅲ潜伏期和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有多项ERP指标(如P300/P3、AEP/P2以及BAEP/波Ⅲ)异常,提示这些指标可作为治疗监测及疗效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是应用肌肉松弛剂与麻醉剂,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治疗[1], 一般一个疗程为10~12次,它的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是精神疾病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