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2008-01~2009-12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收治住院的307例AIDS合并PSM患者,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AIDS合并PSM 307例患者中,生存组226例,死亡组81例,死亡率为26.3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途径、治疗方案、是否接受过高效抗反转录病毒(HAART)治疗、合并细菌或其它真菌性肺炎、合并耶氏肺孢子虫肺炎(PCP)、中毒性肝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白蛋白减少、血尿素氮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等16个因素为死亡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实施氟康唑治疗方案及两性霉素B治疗方案是预后的保护因素,合并PCP、血小板减少、血尿素氮升高、总胆红素升高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对死亡危险因素的研究,可有针对性采取有效治疗和控制措施.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AE-IPF)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AE-IPF的住院患者99例为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期间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的中位数为截点值(Cutoff值)分别分组,计算组间生存率。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E-IPF患者住院期间预后危险因素包括:1年内因AE住院次数(P=0.001)、体温(P=0.005)、血D-二聚体(P=0.012)、血白蛋白(P=0.006)、血乳酸脱氢酶(P=0.001)、氧合指数(P=0.002)与AE-IPF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温(OR=22.158,P=0.042)、1年内因AE住院次数(OR=2.474,P=0.011)、血白蛋白(OR=0.819,P=0.026)、血乳酸脱氢酶(OR=1.011,P=0.049)为AE-IPF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危险因素。以体温、血乳酸脱氢酶中位数为截点值分别分组,绘制Kaplan-Meier曲线,组间生存率比较P<0.05。 结论1年内因AE住院次数、体温、血白蛋白及血乳酸脱氢酶,是AE-IPF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危险因素。体温、血乳酸脱氢酶对AE-IPF患者住院期间预后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以指导该类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3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积极治疗无好转放弃治疗后死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及好转组,通过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及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乳酸、降钙素原等实验室指标,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讨论与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93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65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3.33±20.74)岁。93例患者中死亡66例,好转27例,总体死亡率71.28%。死亡组与好转组比较在ICU住院天数、APACHEⅡ评分、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乳酸、24小时血乳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APACHEⅡ评分(OR=0.84 95%CI:0.74-0.97)、血清白蛋白(OR=1.21 95%CI:1.01-1.45)、血乳酸(OR=44.61 95%CI:5.59-356.01)是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血乳酸是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宿主合并肺孢子菌肺炎(G-PCP)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病房收治的57例G-PCP患者,根据住院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44例)和死亡组(13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症状、疾病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病原学特征、是否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探讨PCP的预后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氧合指数、CD4~+/CD8~+T淋巴细胞、CD5~+CD19~+B细胞比例、肺部CT合并实变或团块、合并空洞、合并蜂窝或胸腔积液、呼吸衰竭、入住ICU、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脓毒性休克、入院后平均每日糖皮质激素应用剂量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氧合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CURB65评分、PSI评分预测G-PCP患者住院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0.634、0.608,0714,以氧合指数160 mmHg(1 mmHg=0.133 kPa)预测患者住院病死率,敏感度为76.3%,特异度为92.3%。Logistic回归提示年龄、气胸或纵隔气肿、休克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氧合指数能评估G-PC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若合并高龄、气胸或纵隔气肿、休克则提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诊断为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入ICU时氧合指数不同分为2组,轻-中度呼吸衰竭组(33例,氧合指数101~300mmHg)及重度呼吸衰竭组(25例,氧合指数≤100mmHg),分析2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结果:AIDS合并PCP患者以发热、干咳、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2组患者降钙素原(PCT)及CD4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轻-中度呼吸衰竭组比较,重度呼吸衰竭组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明显更高,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呼吸衰竭组疗效明显高于重度呼吸衰竭组(87.9% vs 48.0%,P<0.05)。结论:AIDS合并重症PCP患者预后较差,血CRP、ALB及PA水平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抗肺孢子菌、早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等治疗措施对改善AIDS合并PCP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建立近期预后的预测指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9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并发症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建立预后指数方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 CCO)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本院ICU住院的最终纳入本研究的71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n=36)和对照组(n=35),干预组在Pi CCO监测下指导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监测传统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在一定时间(7 d)内血乳酸(LA)、氧合指数(PO2/Fi O2)、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和28天死亡率差异,并分析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在病程中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监测时点的血乳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均改善呈上升趋势,两组患者第2、3、5天的氧合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7天的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28天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Pi CCO监测指标中EVLW与PVPI呈正相关(r=0.827,P=0.007),EVLW与PO2/Fi O2呈负相关(r=-0.622,P=0.001)。EVLW是ARDS患者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用Pi CCO监测可指导临床ARDS液体管理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乳酸脱氢酶(LD)作为艾滋病(AIDS)和艾滋病相关复合体(ARC)思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临床标志,作者测定3组患者的LD:组1系AIDS 和新证明有活动性PCP 的患者(3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患者机械通气后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气管插管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18例)和存活组(18例)。记录患者气管插管前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呼吸功能(血气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及死亡原因,以60 d为观察终点。结果重症脑梗死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后60 d的病死率为50%。死亡患者气管插管前GCS评分为3.6±1.0;存活患者为6.3±1.2。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表现为氧分压和氧合指数降低。死亡组和存活组氧分压分别为(52±7)和(69±17)mmHg,氧合指数分别为109±34和170±31。单因素分析显示,气管插管前GCS评分降低,氧分压和氧合指数下降是预测死亡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气管插管前的GCS评分(P=0.015)及氧分压(P=0.026)为预测机械通气后脑梗死患者60 d死亡的独立因素。结论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尤其以呼吸系统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者行机械通气支持,有助于降低病死率。综合分析气管插管前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和血液中氧合参数,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内科》2017,(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h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57例)和非VAP组(103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VAP发生率为3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P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非VAP组患者,VAP组患者有基础疾病、有输血史的比例高于非VAP组患者,VAP组患者平均吸烟年限长于非VA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患者留置胃管、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激素、行机械通气前48 h使用抗生素、经鼻插管以及昏迷的比例显著高于非VAP组患者(P0.05);VAP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显著长于非VAP组患者(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行机械通气前48 h使用抗生素是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行机械通气前48 h使用抗生素是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救治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入住呼吸科及综合ICU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8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0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死率为45.3%(49/108)。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基础疾病数量、多器官功能障碍、血浆白蛋白水平、血清降钙素原、低氧合指数及血乳酸浓度等因素,可能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相关(P0.05),而性别、呼吸频率、血白细胞计数、血糖、总胆红素、长期卧床、收缩压等因素可能与预后无关(PO.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83.5岁、血乳酸≥5.06 mmol/L、器官功能损害数量多以及氧合指数200 mm Hg等可能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83.5岁)、多器官功能障碍、低氧合指数(200 mm Hg)及高血乳酸(≥5.06 mmol/L)可能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需上呼吸机老年患者撤机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20例入住该院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均在达到撤机标准后循序渐进进行撤机,根据撤机后48 h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采用回顾性方法记录相关信息,筛选出影响撤机失败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20例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中有10例撤机失败,发生率为8.3%。失败组患者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胸腔内血容量(ITBI)明显高于成功组患者,而白蛋白(ALB)、氧合指数低于成功组患者(P0.05)。COPD病史、并发VAP、机械通气时间延长、ALB降低、APACHE-Ⅱ评分高、氧合指数低、EVLWI高是撤机失败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OPD病史、并发VAP、机械通气时间延长、ALB降低、APACHE-II评分高、氧合指数低、EVLWI高是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181例慢性重型肝炎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慢性重型肝炎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危险因素。方法按急性肺损伤(ALI)的诊断标准将181例患者分为两组,急性肺损伤组(ALI)和非急性肺损伤组(non-ALI),比较两组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年龄、5天总入量、5天出入量差、氧合指数(Pa O2/Fi O2)、无肝期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补液量和机械通气时间,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慢性重型肝炎肝移植术后发生ALI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MELD评分、年龄、5天总入量、5天出入量差、氧合指数(Pa O2/Fi O2)、无肝期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补液量和机械通气时间等8项变量与慢性重型肝炎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肺损伤有统计学差异(P=0.03)。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天总入量、术中输血量、术中补液量和机械通气时间为慢性重型肝炎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术中输血量、术中补液量、机械通气时间和5天总入量为慢性重型肝炎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肺损伤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HFNC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01~2019-12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HFNC组和NIPPV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降钙素原(PCT)、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72 h液体平衡量、非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率和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FNC治疗失败的因素。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HFNC组和NIPPV组的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PCT、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而动脉血氧分压(Pa O2)和氧合指数显著上升(P 0.05)。但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72 h液体平衡量、非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率和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FNC治疗成功组和HFNC治疗失败组在入院时的RR、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72 h液体平衡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入院RR和72 h液体平衡量是HFNC治疗AECOPD患者失败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HFNC与NIPPV均可有效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RR及血气指标。较高水平的入院RR和72 h液体平衡量是HFNC治疗AECOPD患者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影响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预后的因素.方法 165例经病原学确诊的AIDS合并PSM患者.根据预后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25个可能影响疾病预后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AIDS合并PSM患者中,生存组121例,死亡组44例,病死率为26.7%.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AIDS合并PSM预后的因素包括皮疹、细菌和(或)其他真菌性肺炎、CMV感染、败血症、肾功能损伤、PLT减少、Hb、CD4~+T淋巴细胞计数、Alb、伊曲康唑(ITR)序贯疗法及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多因素分析显示,去除各因素之间相互混杂的影响,筛选出细菌或其他真菌性肺炎(OR=6.539;95%CI 2.312,18.498)、败血症(OR=15.307;95%CI 1.473,42.462)及PLT减少(OR=7.763;95%CI 2.658,22.675)是AIDS合并PSM死亡的危险因素,而ITR序贯疗法((OR=0.088;95%CI 0.013,0.611)与HAART(OR=0.084;95%CI 0.026,0.269)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 合并细菌或其他真菌性肺炎、败血症与PLT减少是AIDS合并PSM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ITR序贯疗法和HAART则可减少死亡风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许晓文 《临床肺科杂志》2016,(11):1990-1992
目的探讨血乳酸清除率在采用无创机械通气(NIPPV)方法治疗Ⅰ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我院呼吸科治疗的74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病情状况将其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并比较两组患者p H值、治疗前后血乳酸水平、PaO_2、PaCO_2、氧合指数(Pa O_2/FiO_2)、6小时乳酸清除率以及APACHE评分等指标;根据血乳酸清除率10%作为界点将所有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10%)组和低乳酸清除率(10%)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以及各项指标之间的区别。结果生存组及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的治疗前pH值、血乳酸水平、PaO_2、PaCO_2、氧合指数、以及APACHE评分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6小时后,生存组及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PaO_2、PaCO_2及氧合指数均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与死亡组患者的6小时血乳酸清除率分别为(28.13%±9.26%)和(12.34%±3.97%),生存组明显高于死亡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4.29%和3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7月海南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ARDS患者69例,采用自制表格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既往史、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情况、肌酐、p H值、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及预后情况,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9例患者病死率为59.4%,ICU住院时间为(14.02±4.92)d。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41)和存活组(n=28)。两组患者性别、肌酐水平及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既往史阳性率、APACHEⅡ评分、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MODS发生率、氧合指数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OR=1.928,95%CI(1.019,3.104)〕、有既往史〔OR=2.831,95%CI(1.943,5.021)〕、APACHEⅡ评分较高〔OR=1.103,95%CI(1.022,1.769)〕、合并MODS〔OR=3.002,95%CI(2.104,4.382)〕及机械通气时间较长〔OR=1.842,95%CI(1.635,5.291)〕是ICU 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中年龄较大、有既往史、APACHEⅡ评分较高、合并MODS及机械通气时间较长的ARDS患者预后多不良,临床上应对此类患者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近2年42例的RHF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乳酸)、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心输出量)、生化指标(氧合指数、B型脑钠肽、C反应蛋白)。结果:患者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乳酸、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B型脑钠肽、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及氧合指数明显增加(P<0.05);且血清B型脑钠肽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749,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机械通气可以通过减轻容量负荷及清除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是抢救RH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近2年42例的RHF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乳酸)、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心输出量)、生化指标(氧合指数、B型脑钠肽、C反应蛋白)。结果:患者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乳酸、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B型脑钠肽、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及氧合指数明显增加(P0.05);且血清B型脑钠肽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749,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机械通气可以通过减轻容量负荷及清除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是抢救RH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男151例,女22例,年龄45.4±10.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组出现术后谵妄共72例,发生率为41.6%。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低温停循环时间(OR=11.17,95%CI为2.61~43.08)、术后最低氧合指数(OR=2.86,95%CI为1.43~5.72)、机械通气时间(OR=4.52,95%CI为1.36~15.59)、高钠血症(OR=3.51,95%CI为1.03~8.37)、咪达唑仑用量(OR=1.48,95%CI为1.07~2.04)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谵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最低氧合指数、咪达唑仑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高钠血症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