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8):1811-1816
目的研究是否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对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疾病进展、肝癌发生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随访5年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42例,依据随访期间病毒学应答状态分为持续病毒学应答队列(n=496)和非持续病毒学应答队列(n=46),以患者疾病进展为终点事件,收集、整理患者5年随访期间一般资料及检验检查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用危险度测量因素与肝硬化疾病进展的相关程度,用风险比(HR)及95%CI表示。应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1、3、5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542例患者的平均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2.50(95%CI:61.01~63.92)个月,1、3、5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82%、71%。持续病毒学应答队列患者平均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3.10(95%CI:61.65~64.55)个月,较非持续病毒学应答队列[55.95(95%CI:50.19~61.71)个月]延长,两组5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8,P=0.001)。持续病毒学应答队列患者5年累积肝癌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6%vs 34.8%,χ~2=5.759,P=0.016);持续病毒学应答队列患者5年累积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 15.2%,χ~2=8.239,P=0.004)。病毒学应答是影响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2.32(1.45~3.72)]。结论持续病毒学应答可降低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及肝癌发生率,改善长期预后、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肝脏》2016,(7)
目的探究长效与短效干扰素分别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长效组与短效组,每组各60例,长效组给予12个月(52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短效组给予12个月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停药后第3年和第5年的免疫应答率、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长效组持续应答率为63.33%,总应答率为83.33%,短效组持续应答率为40.00%,总应答率为70.00%,长效组持续应答率及总应答率明显高于短效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P0.05;χ~2=5.13,P0.05)。长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短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长效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短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P0.05)。长效组治疗第3年ALT恢复正常率、AST恢复正常率、GGT恢复正常率、远期有效率明显高于短效组(χ~2=4.59,P0.05;χ~2=5.23,P0.05;χ~2=4.78,P0.05;χ~2=4.91,P0.05)。长效组治疗第5年ALT恢复正常率、AST恢复正常率、GGT恢复正常率、远期有效率明显高于短效组(χ~2=4.90,P0.05;χ~2=5.47,P0.05;χ~2=5.42,P0.05;χ~2=4.88,P0.05)。长效组治疗第3年复发率和治疗第5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短效组(χ~2=4.91,P0.05;χ~2=6.14,P0.05)。结论采用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基线HBV DNA水平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2005年-2015年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6例,给予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3年。按治疗前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即HBV DNA105IU/ml组、105~107IU/ml组和107IU/ml组。比较3组患者基线特征、抗病毒治疗疗效及肝脏相关终点事件(LREs)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 Tes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REs发生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各组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HBeAg、生化指标、肝脏硬度及CTP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 DNA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P0.05);3组间比较HBV DNA水平的变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3.95,P0.05)。3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时HBV DNA水平较基线都显著下降,其中HBV DNA105IU/ml组和105~107IU/ml组患者实现中位HBV DNA低于检测限,而HBV DNA107IU/ml组在治疗12个月后实现中位HBV DNA低于检测限。在治疗12个月及24个月时,3组HBV 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7、6.84,P值均0.05),在治疗36个月时,3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95.7%、88.0%和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5,P0.05)。3组LRE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高水平复制的患者病毒学应答速度较慢,但基线HBV DNA水平对抗病毒治疗后3年内LREs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汁淤积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激素治疗转归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住院的AIH、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AIH-LC)、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衰竭(AIH-LF)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胆汁淤积型AI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激素治疗患者的好转率及未应用激素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纳入胆汁淤积型AIH患者181例,其中AIH组15例、AIH-LC组142例,AIH-LF组24例,男女比例1∶11.1,符合抗核抗体阳性和(或)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的1型AIH患者占96.7%(175/181)。胆汁淤积型AIH患者中以肝硬化所占比例最高(78.5%)。3组患者在年龄、Alb、PTA、ALT、AST、GG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36、13.271、41.819;χ~2值分别为29.153、22.759、8.826、26.942,P值均0.05)。181例胆汁淤积型AIH患者总体治疗好转率为36.5%,其中AIH组好转率最高(66.7%)。应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共35例,占19.3%,其治疗好转率显著高于未应用激素治疗患者(57.1%vs31.5%,χ~2=8.009,P=0.005)。感染、腹水和消化道出血是未应用激素治疗的主要原因。结论 AIH出现胆汁淤积以女性、肝硬化以及1型AIH者最为多见,且激素治疗有效,但其应用比例较低,感染、腹水和消化道出血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以黄疸为首发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AIH患者63例,其中以黄疸为首发表现的患者28例和非黄疸患者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免疫学指标及肝活组织病理。结果黄疸组与非黄疸组AIH患者相比,在免疫学指标、自身抗体阳性率、典型组织病理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24、0.318,χ2=0.053、0.237、0.129、0.051,P均0.05),而黄疸组AIH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胆管反应发生率、肝小叶中央区坏死程度明显高于非黄疸组(χ2=12.504、0.026、0.009,Z=-2.213,P均0.05)。对本次试验中接受免疫抑制剂的AIH患者分别进行随访,达到生物化学缓解的患者有43例,用Kaplan-Meier法对生物化学缓解率进行分析,黄疸组患者的累积生物化学缓解率为80.5%,中位缓解时间为25个月(95%CI:22.921~29.349);非黄疸组患者的累积生物化学缓解率为93.2%,中位缓解时间为8个月(95%CI:4.150~9.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39,P=0.008)。结论以黄疸为首发症状的急性AIH患者发生率较低,但肝组织损伤较为严重,治疗后缓解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长期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120例乙肝相关肝硬化抗病毒初治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60例和拉米夫定对照组60例,进行144周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在48周内共死亡7例(5.83%),均为50岁以上的失代偿期Child-Pugh C级患者。治疗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4例,1例患者因肝细胞癌(HCC)接受肝移植。治疗组57例、对照组55例完成144周随访。治疗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 L)、Alb复常率高于拉米夫定对照组,Child-Pugh评分改善优于拉米夫定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毒学应答率高于拉米夫定对照组(100%vs 85.4%,χ~2=4.46,P0.05)。治疗组血清学应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终点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与对照组相近(P0.05)。对照组耐药率高于治疗组(14.5%vs 0%,χ~2=5.72,P0.05)。结论恩替卡韦长期治疗乙肝相关肝硬化比拉米夫定具有更优异的抗病毒效力,其疗效优于拉米夫定;年龄、Child-Pugh评分与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终点不良事件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7.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8):1789-1792
目的对ALT正常肝组织学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探讨其抗病毒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2018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BV感染者181例。入组患者中基线ALT正常者归入研究组(n=61),基线ALT 1~2×ULN归入对照1组(n=62),基线ALT2×ULN归入对照2组(n=58),经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至少1年,对比3组间临床疗效。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病毒学应答、HBeAg血清学应答和病毒学突破的累积进展率以及年发生率。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81例中男性124例(68.5%),HBeAg阳性80例(44.2%),平均随访时间3.63年。3组病毒学应答年均发生率分别为74.37%、71.89%、74.21%(χ~2=2.91,P=0.371),3组病毒学突破年发生率分别为3.48%、5.17%、2.73%(χ~2=1.72,P=0.097)。3组HBeAg阳性患者年均阴转率分别为9.79%、37.16%、38.24%(χ~2=1.37,P=0.01),3组HBeAg年均转换率分别为9.10%、31.35%、36.74%(χ~2=561,P=0.021),研究组HBeAg年均阴转率及HBeAg年均转换率均低于对照1组和2组(P值均0.05)。结论 ALT正常的HBV感染者经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病毒学应答,但免疫学应答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08周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未经过抗病毒治疗的72例CHB患者,其中包括35例肝硬化患者,给予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d,连续治疗10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水平,肝功能及HBV标志物.根据12周和24周时的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3 log_(10)拷贝/ml和≥3 log_(10)拷贝/ml两组,比较其在治疗108周时的疗效.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替比夫定治疗4周时,HBV DNA不可测率及ALT复常率分别为37.5%和33.3%,至108周时达到87.5%和91.7%.46例HBeAg阳性患者治疗108周时HBeAg消失率及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9.1%和23.9%.12周时HBV DNA水平<3 log_(10)拷贝/ml的患者,108周时的HBV DNA不可测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HBV DNA≥3 log_(10)拷贝/ml的患者(χ~2值分别为7.96和3.94,P值均<0.05).24周时HBV DNA<3log_(10)拷贝/ml的患者,108周时的HBV DNA不可测率高于HBVDNA≥3 log_(10)拷贝/ml的患者(χ~2=10.13,P<0.05),耐药发生率低于HBV DNA≥3 log_(10)拷贝/ml的患者(χ~2=4.82,P<0.05).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108周时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Child A级患者比例明显增加(χ~2=5.83,P<0.05).结论 替比夫定可强效、快速抑制HBV DNA复制,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长期治疗可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者的耐药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合并腹腔淋巴结肿大(L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LA在AIL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52例AILD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2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174例,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26例,获得随访病例78例。按照是否合并LA分为LA组70例,无淋巴结肿大(NLA)组182例。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及随访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则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矫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 2组在年龄、性别比例、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而诊断的比例及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AIH、PBC及AIH-PBC重叠综合征腹腔LA的发生率分别为21.2%(11/52),26.4%(46/174),50.0%(13/26),AIH-PBC重叠综合征腹腔LA发生率高于AIH和PBC(χ~2=6.771,P=0.009;χ~2=6.039,P=0.014)。LA组ALP、GGT水平高于NL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944、3.169,P=0.003、0.002);PBC患者中,LA组GGT水平高于NLA组(Z=2.136,P=0.033);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中,LA组TBil明显高于NLA组(Z=2.121,P=0.035);AIH患者中,LA组与NLA组各项检查指标改变无明显差异。LA组影像学异常发生率较NLA组高(97.1%vs 81.9%,χ~2=9.863,P=0.002)。获得随访病例78例,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LA组6例获得完全缓解(23.1%),7例不完全应答(26.9%),1例复发(3.8%),12例治疗失败(46.2%);NLA组21例完全缓解(40.4%),17例不完全应答(32.7%),7例复发(13.5%),7例治疗失败(13.5%),LA组与NLA组药物治疗反应组间分布不同(Z=2.406,P=0.016)。结论AIH-PBC重叠综合征伴腹腔LA的发生率高于AIH及PBC,伴有LA的AILD胆汁淤积及肝功能损伤更为明显,药物治疗反应较差,提示合并LA可能为疾病严重程度估计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PVT)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技术成功率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7年1月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因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行TIPS的46例脾切除术后P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IPS是否成功,将患者分为TIPS成功组(38例)和TIPS失败组(8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曲张静脉再出血、支架功能障碍、肝性脑病(HE)及生存状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曲线分析无曲张静脉再出血率、支架通畅率、无HE发生率和生存率。累积无再出血率和累积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TIPS成功率为82.6%。TIPS成功组与失败组6、12、24个月累积无再出血率分别为94.3%、89.8%、89.8%和85.7%、85.7%、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3,P=0.033)。TIPS成功组支架在6、12、24个月累积通畅率分别为79.3%、74.3%、69.0%,TIPS术后累积无HE发生率在6、12、24个月分别为72.1%、55.5%、55.5%。TIPS成功组与失败组6、12、24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0%、94.0%、86.2%和71.4%、71.4%、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8,P=0.026)。结论 TIPS是预防脾切除术后PVT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将TIPS与经皮经肝途径相结合可以促进技术成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一个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基因突变,并初步分析临床表型与其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家系调查收集临床资料,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确定突变基因位点,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结果:此家系3代7人中,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有4例,只有两例临床症状明显且发病较晚,另外两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系谱中每一代均有患者,男女均可患病。家系中明确两例患者MYBPC3基因上第16外显子存在c.1504位置上胞嘧啶到胸腺嘧啶的杂合改变。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此位点突变可能有害。结论:肥厚型心肌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同一家族患者之间其临床表型存在明显的异质性,MYBPC3基因上c.1504C>Tp.(Arg502Trp)的突变可能是该家系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内涵分析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优缺点,为细胞凋亡检测实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_2O_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FITC Annexin V Apoptosis Detection试剂盒及Hoechst探针进行染色后,用高内涵仪器Opretta system进行检测和分析心肌细胞凋亡相关指标,对比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数据,判断心肌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300μmol/L浓度的H_2O_2诱导细胞凋亡模型最为理想,高内涵筛选计算早期凋亡细胞占61.4%,晚期凋亡细胞占38.2%,显微成像图片显示细胞凋亡明显。结论 H_2O_2诱导心肌细胞凋亡造模方法普遍实用,高内涵分析方法直观、简便、有效,单次检测取得的数据丰富,可进行高通量筛选,可以用于大量细胞样品的细胞凋亡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2018年第2期)、EMbase、SinoMed(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相关期刊,收集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2月11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对纳入的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2,95%CI(1.17,1.27),P<0.00001];试验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RR=0.18,95%CI(0.08,0.41),P<0.000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45,95%CI(0.31,0.65),P<0.0001]。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胆石病人群发病率较高,目前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标准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胆石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总结了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胆囊炎、控制胆道感染、调节胆汁代谢、预防胆管术后狭窄及结石再生等方面的显著效果,为将来针对胆囊结石患者制订个体化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30例老年人AMI中合并AVB的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显示老年人AMI合并AVB者下壁组发生率高于前壁组,老年人AMI合并AVB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率均高于不合并AVB者(P<0.05或P相似文献   

16.
俞社根  贾忠伟 《中国防痨杂志》2021,43(10):1039-1045
目的 通过建立肺结核动力学模型,对天津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进行预测,为优化肺结核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肺结核传播机制,构建肺结核动力学传播模型,计算模型的基本再生数?0。利用2008—2015年天津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数据,预测天津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变化趋势,并计算2016—2018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预测值与验证数据的相对误差。通过降低易感者的感染率(β1β2),或降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进展率(κ1κ2),或降低治疗成功者的复发率(ω1ω2),评价不同肺结核防控策略效果。结果 天津市肺结核传播的基本再生数?0=0.259<1,模型的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进稳定。模型对2016—2018年报告发病率的预测值与验证数据相对误差分别为0.76%、1.30%和-1.54%,预测较准确。模型预测天津市肺结核的报告发病率在2035年时将下降至18.3/10万。保持其他参数取值不变,β1β2下降50%时,预测2035年天津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7.8/10万;κ1κ2下降50%时,预测2035年天津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9.86/10万;ω1ω2下降50%时,预测2035年天津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7.9/10万。结论 应加强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人群的有效管理,否则天津市难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终止结核病战略在2035年的目标(发病率<10/10万)。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国天津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启动子区-590多态性分布特点及其与Graves病(GD)甲亢发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天津地区汉族人与不同种族和地区人群的IL-4(-590)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天津汉族人群中,GD甲亢与IL-4(-590)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津市东丽区8-10岁儿童与孕妇碘营养水平及动态趋势,为进一步加强地方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东、西、南、北、中地理位置,在东丽区所辖范围内每年抽取5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40名8~10岁儿童以及20名孕妇,监测其尿中碘含量,采用甲状腺B超法监测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每个街道抽取60户居民家中食用盐监测盐碘含量。结果2015~2017年东丽区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61.8μg/L,甲状腺容积合格率为97.04%;2015~2017年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05.5、183.5、132.0μg/L;甲状腺容积合格率分别为97.92%、96.02%、97.00%。2015~2017年东丽区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35.7μg/L;2015~2017年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0.8、152.2、139.7μg/L。结论天津市东丽区儿童碘营养摄入量适宜,2017年孕妇碘营养摄入量不足;儿童和孕妇尿碘营养水平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天津市2007-2009年人群HIV抗体检测数据,确定替代策略应用方案。方法对于接收的天津市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送检的1 636份样品,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规定的检测流程与方法进行HIV抗体确证。结果 2007-2009年共有1 039份样品经确证为HIV抗体阳性,进行艾滋病疫情报告例数为690例。ELISA S/CO≥6且快速检测阳性的1 028份样品,确证结果均为阳性。ELISA与快速检测结果不一致的124份样品,无确证结果为阳性者。结论在HIV低流行区将替代策略引入日常HIV抗体筛查检测,可以提高检测效率。通过身份信息核查,可以有效避免对继往感染者的重复确证。  相似文献   

20.
Lin S  Qu H  Qiu M  Yang X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8):513-516
目的对天津地区汉族人内皮细胞固有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内含子4的插入/缺失多态性(ecNOS 4 b/a)与终末期慢性肾衰竭 (ESCRF)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PCR-小卫星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对67例ESCRF患者(观察组)和7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ecNOS 4 b/a基因型分布进行检测.结果 (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三种基因型bb、ba和aa频率分别为79.1%、19.4%、1.5%、91.4%、8.6% 和0% .(2)两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4.617,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a/(a+b)OR值(95%可信区间)为2.64(1.09, 6.43)(Z=2.14,P<0.05).(3)有a基因的ESCRF患者平均年龄(47.43±11.63)岁,无a基因的ESCRF患者平均年龄(58.08±13.68)岁,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664,P<0.01).(4) 天津汉族正常人群a基因频率(4.3%)低于日本人(10.1%)(χ2=4.898,P=0.027).结论天津地区汉族健康人群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日本人和澳洲白种人;ecNOS 4 b/a多态性与天津地区汉族人ESCRF有关联性,a基因与ESCRF危险性增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