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于2010年4月收治1例腱鞘囊肿致腓总神经卡压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外侧胀痛,向远端放射,左拇趾、足趾背伸无力,左踝关节背伸好,未经任何诊治。3个月前自觉左踝、左足趾背伸无力,左足背中内侧麻木,  相似文献   

2.
保守疗法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7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腓总神经在腓骨颈的骨—筋膜和内受压而产生的征候群。自 1988年~ 1994年 ,我们采用保守疗法对在门诊所遇的 7名患者进行了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16~ 37岁。其中长时间屈膝下蹲所致者 4例 ,踝关节急剧内翻损伤所致者 3例。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为 36小时~ 3天。二、症状及诊断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 :小腿及足外侧疼痛或感觉障碍 ,疼痛于行走加快时及足内翻时加剧 ,踝背伸和伸趾无力或受限 ,足外翻力差或消失。腓骨颈处 Tinel征阳性。本组病例均…  相似文献   

3.
男 ,30岁。因左膝外侧刀砍伤后下肢感觉、运动障碍 1个月 ,于 1996年 5月 16日入院。自觉左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 ,左侧踝关节及趾背伸障碍。检查 :左膝外侧长 8cm瘢痕 ,左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消失 ,左胫骨前肌、口止母长伸肌、趾长、短伸肌及腓骨长、短肌肌力 0级 ,神经干叩击试验阳性。手术自左侧股后、腓骨小头上约 8cm处 ,沿股二头肌内缘向下外经腓骨小头后方 ,转向腓骨颈前下 ,长约 15 cm呈S形切口 ,解剖腓总神经。在距腓骨小头下 3cm处 ,见腓深、浅神经完全断裂 ,松解远近神经断端 ,屈膝 90°位用 9/ 0针线吻合腓深浅神经外膜。术后长腿…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农民,汉族。因双膝关节连续屈曲蹲位劳动12h,出现双小腿麻木、足及足趾背伸障碍,逐渐加重,8天入院。体检:患者行走呈跨越步态,双小腿及足背外侧触觉、痛觉减退,双侧腓骨颈部Tinel征阳性,双侧拇长伸肌、趾长伸肌、胫前肌、腓骨长短肌的肌力均为Ⅲ级,双侧屈趾肌及小腿三头肌的肌力正常。临床诊断:双腓总神经急性卡压征。手术探查发现,右腓总神经在腓管内有4cm长明显充血、水肿、灰暗无光泽、柔软性不良,左腓总神经在腓管内有3cm长轻度充血、水肿,伴行血管淤滞、扩张。为证明此病理改变的病因,模拟下蹲的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伤性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踝关节外伤性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进行综合治疗,其中11例保守治疗,5例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腓总神经有不同程度的水肿、黏连,色泽苍白或暗淡,外膜增厚。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6年,平均4年。观察双下肢胫骨前肌、腓骨长短肌、伸足母长肌及伸趾长肌等肌力及小腿外侧、足背皮肤感觉恢复情况。16例患者腓总神经损伤的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优10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对于踝关节损伤引起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予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对于诊断完全性神经损伤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及早行神经松解术,疗效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21岁,体育专业学员,7个月前在一次三级跳远运动后,自觉右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右踝背伸、外翻不能,于当地诊断为“右腓总神经损伤”,行腓骨颈部腓总神经探查松解术,术后半年无明显恢复。于2002年11月入院,检查:右小腿腓骨颈部见陈旧刀口瘢痕,右小腿远端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缺如,右足下垂,不能主动背伸、外翻,小腿前群及外侧群肌力为0级。肌电图:右腓总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7.
胫腓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非常少见的一种疾病 ,合并腓神经麻木者更为罕见。本例患者男性 ,46岁 ,柔道运动员 (10岁开始持续 18年 ) ,左下肢膝关节外侧疼痛、麻木。 4个月前无任何诱因的情况下发生步行时膝关节外侧疼痛 ,以及腓神经分布区域麻木 ,左踝关节自觉背屈无力 ,在附近医院怀疑为腰椎间盘突出 ,拍片体查时诊断为本病。物理检查 :左胫腓关节近端压痛 ,趾背屈无力。腓神经分布区域麻木 ,膝关节活动正常 ,踝关节背屈右2 0° ,左 15° ;屈右 45° ,左 40°。手术所见 腓骨头后内侧 2 7mm× 2 2mm的骨棘 ,胫腓关节无骨性愈合 …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 1 997年 1月~ 1 999年 6月 ,采用改良的胫后肌前置与 口止母长伸肌后置术 (Jones手术 )联合治疗晚期腓总神经损伤 8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8例 ,男 6例 ,女 2例。年龄 6~ 59岁。均为腓总神经开放性损伤。神经损伤未处理 4例 ,不规范吻合 1例 ,自体神经电缆式移植 3例。检查 :均有明显跛行及足下垂 ,足背及小腿外侧感觉障碍。踝关节背伸均小于健侧 1 /2以上 ,跖屈小于健侧 1 5°以上。手术时间 :伤后 2~ 3年 5例 ,3~ 4年 3例。入院后均行神经探查术 ,发现腓总神经陈旧损伤变性 ,不具备再吻合条…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3岁,4个月前因车祸致左股骨下段骨折,伤后2周在当地医院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1个月后发现左足下垂、背伸无力,小腿外侧及足外侧感觉麻木,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2个半月后症状无好转,且足背伸无力加重入我院。检查:左股部下  相似文献   

10.
胸腰段椎管内硬脊膜囊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46岁。因双下肢麻木不适2年 ,加重 5个月 ,以“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收入院。 2年来感足底不适、双踝麻木 ,近 5个月来双侧小腿外侧麻木 ,左小腿肌萎缩 ,左踝不能背伸。无外伤史。查体 :一般情况尚好 ,脊柱生理弯曲存在 ,无侧弯及压痛 ,无局部多毛及色素沉着。双下肢等长 ,大腿周径两侧相等 ,小腿周径左侧少 2cm。双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感觉减退。膝腱反射左侧较右侧弱 ,无病理反射。肌力 :左侧股四头肌、腓骨肌、踝关节屈肌群Ⅴ级 ,长伸肌Ⅳ级 ,踝关节伸肌群Ⅲ级 ;右侧下肢肌力正常。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常规正常 ,碱性磷酸…  相似文献   

11.
蹲姿训练致腓总神经麻痹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腓总神经(CPN)损伤,常发生在腓骨小头骨折后骨折片刺伤、夹板、石膏或重病人下肢外旋位长期卧床压伤,也有手术误伤。但是,下蹲姿势训练引起腓总神经麻痹(PCPN),极少报道,近两年来诊治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例,共4条CPN。均为男性战士,平均年龄195岁。地形测绘员。受伤原因,为强化下蹲训练。训练时间:15~2h/次,10~11h/d。PCPN出现时间,当天或第二天。就诊时间为伤后4d。症状,跛行、患肢足下垂、足背伸外翻无力、小腿外侧足背侧皮肤麻木感。查体,患肢小腿外侧区域足背侧感觉迟钝,足腿背伸外翻诸肌肌力High…  相似文献   

12.
1病例介绍男,22岁,学生。膝及小腿创伤后右足趾呈爪形状畸形伴行走疼痛10个月入院。患者入院1 a前,因车祸创伤致右侧髌骨和胫骨中段骨折及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挫裂伤在本院行髌骨张力带和胫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术后石膏托固定2个月。拆除石膏后发现足趾呈爪形状畸形,踝关节背伸时加重,跖屈时消失。穿鞋行走时伴有疼痛。入院查体:小腿手术切口和踝关节上方皮肤挫裂伤已愈合,膝关节活动:屈曲100,°伸0°;踝关节活动:背屈10°,跖屈30°;但踝关节背屈时第1~3足趾屈曲畸形,且随背伸角度增大畸形越明显,以母趾最明显,而跖屈时上述畸形全部消失(图1…  相似文献   

13.
马进 《中国骨伤》1992,5(6):20-20
夏×,男,39岁,农业。因左膝部外伤,肿痛,膝关节功能障碍一天入院。X片示左髌骨横断骨折,两断端分离<1cm,余骨未见异常。入院后,抽取关节腔内淤血,遂以抱膝圈及长腿夹板外固定。第三天患者诉左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麻木,踝背伸及伸趾无力查体:左膝轻度肿胀,足下垂,踝背伸及伸趾肌力几近0°,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触觉迟钝,末梢血运无异。拟诊,抱膝圈系带捆扎不当致腓总神经损伤。经调整抱腿圈系带,肌活VitB1、B12及中药活血化淤、益气通络等综合治疗后,左小腿及足背皮肤麻木消失,踝背伸肌力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66岁。因"下腰痛2个月,出现双侧小腿疼痛无力3周",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L5S1棘突压痛、叩痛,鞍区感觉正常,肛门扩约肌功能正常;胫骨前肌、足母长伸肌、趾长伸肌肌力左侧Ⅲ~Ⅳ级,右侧Ⅳ级,腓骨长、短肌肌力左侧Ⅲ级,右侧Ⅲ~Ⅳ级;双侧小腿外  相似文献   

15.
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和手术方法。方法:对2例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观测了60侧成人腓骨下端的骨前嵴和30侧尸体小腿标本。结论:“站立性”小腿、足背及踝前疼痛是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特征,是腓浅神经行至腓骨下端骨前嵴时遭受深筋膜或伸肌上支持带卡压所致。治疗方法是切开深筋膜或伸肌上支持带,将腓浅神经远离腓骨前嵴固定于皮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78年—1988年间共收治因腓骨小头处腱鞘囊肿直接压迫致腓总神经麻痹3例.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5、47、32岁,病史分别为6、4、1个月.囊肿大小均在4 X 3 cm左右.主要症状为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感觉减退,(?)趾不能背伸.经囊肿切除后,1例一年复查感觉迟纯,足背伸无力;1例自行手法挤压无效后入院手术,一年后复查仅有部分感觉恢复;另1例发现1个月时手术切除,8个月复查功能基本恢复.术中所见:囊肿压迫腓总神经,近端呈水肿状态,远端萎缩,变细,失去光泽.讨论国内董天华(中华外科杂志1965;13:455.)曾报告1例腕部腱鞘囊肿压迫尺神经深支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上胫腓关节液流注性囊肿致腓总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诊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因上胫腓关节液流注致腓总神经卡压的9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6例神经外囊肿患者经神经松解、囊肿切除术后踝关节及各趾背伸肌力达M4~M5,平均恢复时间约3.5个月;3例神经内囊肿患者经同一术式治疗,背伸肌力达M3~M4,平均恢复时间7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上胫腓关节液流注可形成腓总神经内或外囊肿,神经内囊肿较神经外囊肿恢复时间长、效果差.此类疾病早诊治,早治疗,患肢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8.
腓动脉为蒂的小腿前外侧岛状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腓动脉为蒂的小腿前外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小腿下1/3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解剖观察46侧成人下肢尸体标本的腓动脉前穿支走行及其与外踝前动脉的吻合,腓动、静脉和小腿骨间膜的关系。临床应用经小腿骨间膜前方游离腓动脉为蒂的小腿前外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小腿下1/3皮肤缺损8例,男7例,女1例;年龄7~48岁。皮瓣切取面积7cm×4cm ̄23cm×12cm。结果腓动脉下1/3段发出前穿支,平均3.2支,穿过小腿骨间膜孔,经小腿前肌间隔浅出,营养小腿前外侧皮肤。腓动脉终末前穿支与外踝前动脉吻合形成外踝前动脉弓。切开小腿骨间膜很容易游离腓动、静脉。全部病例随访1~8年,平均3年。1例出现远端1/3坏死,余全部成活。皮瓣无破溃、臃肿,踝关节、足趾活动正常,足部血供佳。4例缝接腓浅神经者皮瓣痛觉恢复。所有病例均出现第三、四趾蹼感觉减退。结论经小腿骨间膜前方游离腓动、静脉,体位舒适,操作容易,皮瓣切取面积大,切取后对足部血供影响较小,是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健侧S1作为动力源神经修复1例骶丛撕脱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2007年11月收治1例骨盆骨折伴左下肢功能障碍3个月患者,男性,10岁.术前检查:左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部皮肤感觉麻木或缺失,左髋外展、左膝屈曲和足踝部活动丧失.X线片示左骶髂关节分离术后、左耻骨上下支骨折.椎管照影显示左侧L4~S1根部假性硬膜囊肿.肌电图检查提示骶丛神经损伤.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骶丛神经探查+健侧S1移位、腓总神经移植修复臀上神经和股二头肌肌支,左侧闭孔神经移位、腓总神经移植修复部分胫神经术.结果 该患者手术时间为5h,术中出血量约2000 mL,输血量为1600 mL.术后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术后4d右侧下肢髋外展、后伸、屈膝与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基本无影响,踝关节外翻稍减弱;足底、足趾外侧部分皮肤感觉减退,面积约4cm×12 cm;术后20 d,皮肤感觉减退面积约为2 cm×6 cm.术后18个月随访,右足底皮肤感觉减退区消失,感觉恢复正常,右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左侧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屈曲肌力达3级,踝关节功能无恢复.结论 利用S1作为新动力源神经移位修复骶丛撕脱伤可能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20.
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症较少见,双侧卡压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罕见。我院曾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郭××,女,27岁,农村妇女,患者4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在肘部难以忍受之疼痛,影响夜间睡眠,疼痛向前臂放射。且渐渐手指运动不灵活,尤其不能伸直、检查,右肘下方外侧明显压痛,右拇指不能背伸,2—5指伸指功能受限。腕关节可背伸。诊断:右侧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