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105例拟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1例),分别进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中收缩压(SBP)、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的记忆功能、脑电图,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再次支气管镜检查的接受程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中,观察组患者Sp O2最低值显著低于术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两组患者HR、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中,对照组患者HR、SBP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观察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长、短时记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脑电图无异常。观察组患者再次支气管镜检查的接受率(98. 04%)显著高于对照组(22. 22%)。结论与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比较,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具有安全性高、患者无痛苦容易接受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80岁以上高龄总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5-2007年进行EST治疗的总胆管结石患者,选择其中≥80岁的148例作为高龄组; ≤60岁的7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后的并发症.结果 ①高龄组和对照组伴随疾病发生率为29.3%和8.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前期胆道手术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史者分别为45.18%和2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高龄组EST成功率为95.6%,对照组为96.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共16例(10.8%),其中EST本身并发症13例(占8.8%);3例并发症与EST有关(占2%),1例死于吸入性肺炎.对照组术后发生EST本身并发症共41例(5.5%),未发生EST相关并发症.两组间EST本身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EST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高龄组为(7.2±2.2)d,对照组为(5.1±1.4)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80岁以上高龄总胆管结石患者,EST仍然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对高龄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8例高龄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年随访资料。将早期气管切开者(术前气管插管时间≤7 d)50例作为观察组;延迟气管切开者(术前气管插管时间≥8 d)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预后情况及不同年龄的两组患者死亡率、不同科室收治住院的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及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真菌感染率为2.00%,较对照组的12.50%明显降低(P0.05)。不同年龄的两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收治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外科收治住院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高龄危重患者预后往往较差,早期实施气管切开能够减少高龄危重患者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及ICU留滞时间,且能够降低真菌性感染率,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高龄冠心病(CAD)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CAD年龄≥70岁173例(高龄组)和年龄<70岁134例(非高龄组)行PCI患者的临床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近中期临床疗效。结果高龄组行PCI的总成功率与非高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9%vs 98%,P>0.05);高龄组死亡率(0.00%)与非高龄组死亡率(1.4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高龄组冠状动脉病变较非高龄组重,支架置入率高于非高龄组(92.6%vs 90.1%)。随访24月,两组间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龄CAD患者行PCI是安全的,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及近中期疗效与非高龄患者比较无差异。PCI同样是高龄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A组40例患者在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后行支气管镜检查,B组40例患者常规局部麻醉在清醒状态下行支气管镜检查,两组同时监测记录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及指脉氧的变化,并观察其不适反应和调查痛苦记忆。结果A组40例均顺利完成检查,与术前比较,术中各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呼吸略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术中各期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上升,心率和呼吸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后不能回忆当时情景,无不适感。B组8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性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痛苦记忆。结论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运用于支气管镜检查中具有安全,无痛苦,心肺抑制等副作用少等特点,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支气管镜检查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对高龄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患者年龄段分为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高龄组出现14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5.9%,非高龄组出现15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0.5%;高龄组出现8例心血管病并发症,发生率20.5%,非高龄组出现1例,发生率1.4%.结论 在对高龄患者进行严格心肺功能评估及全面围术期护理的前提下,可应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内科治疗老年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120例急性发病的老年肺脓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支气管镜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支气管镜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结果 120例老年急性肺脓肿中3例自动出院,117例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60例,支气管镜组57例,在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疾病、卧床、意识障碍、近期手术史、抗生素治疗等因素中,支气管镜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痰培养阳性镜检率达到100%,治愈好转率91. 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老年急性肺脓肿早期应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显著提高治愈好转率,进一步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应用情况,分析和探讨ERCP在高龄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进行ERCP操作的患者169例,按年龄分组,其中≥70岁的患者(高龄组)83例,〈70岁的患者(非高龄组)86例。记录患者ASA分级、基础疾病、ERCP操作以及并发症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9例患者进行了181次ERCP操作。例数、性别比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患者ASA分级比非高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胆道系统结石及胰腺或胆道恶性肿瘤显著高于非高龄组(P〈0.05)。结论高龄组进行ERCP操作能够取得和非高龄组一样的疗效,ERCP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经PCI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从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划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试验组(n=38)与参照组(n=38)。参照组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左心室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参照组心肌梗死2例、心肌缺血3例、支架内血栓1例、呼吸障碍2例,总发生8例,占总比21.05%;试验组心肌梗死0例、心肌缺血0例、支架内血栓0例、呼吸障碍1例,总发生1例,占总比2.63%,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21.05%)例高于试验组发生率1(2.63%)例(P0.05);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参照组,其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37(97.37%)例高于参照组30(78.95%)例(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给予采取替格瑞洛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可全面改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临床用药安全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围手术期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46例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通过计算机进行随机性分组,一组7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73例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临床并发症的概率5.48%(4/73)远远大于对照组的16.44%(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使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临床治疗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全程中使用HOL TER监测 ,包括术前、麻醉、活检、刷检、术后等各个环节 ,进行心电动态监护记录并立即回放分析 ,分析各个操作环节的心电变化。结果 两组 2 0 8例检查中发生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分别为 15 %和 18.5 %、ST- T变化分别为 2 6 %和 2 7.7%。但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纤支镜检查一般不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通过 DCG监测分析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者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适应症标准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 3年内收治的AMI 643例中 30 2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1 94例老年 (≥ 60岁 )组与 1 0 8例非老年组之间比较 ,其梗死相关血管 (IRA)再通率 (67.0 % ,73 .1 % )和出血及并发症率 (7.7% ,5 .65 % )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所有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比不溶栓者的病死率 (7 0 % ,1 4 .7% )、中度以上心力衰竭发生率 (1 7.5 % ,30 .5 % )等明显减低 (P <0 .0 1 ) ;高龄 (≥ 80岁 )AMI2 9例中 ,8例溶栓者比不溶栓者的病死率低 1 6 .1 % ,中度以上心力衰竭低 32 .1 %。结论 AMI溶栓治疗在不同年龄组均安全、有效 ,而高龄患者得益更大  相似文献   

13.
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患者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高龄(≥70岁)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治疗组37例,采取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方案;对照组33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静脉完全再通率分别为10.8%(4/37)、 0(0/33),部分再通率为59.5%(22/37)、42.4%(14/33),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下肢水肿改善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明显凝血功能紊乱和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 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疗效高于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两者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肝损害特征,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19日-3月5日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三院区收治的201例COVID-19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非危重组(轻型/普通型,n=173)、危重组(重型/危重型,n=28) 2组,收集ALT、AST、TBil、DBil及Alb等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201例患者中37例(18. 4%)出现肝损害,危重组19例,非危重组18例,2组间肝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 9%vs 10. 4%,χ2=52. 963,P 0. 05)。危重组肝损害患者与非危重组肝损害患者ALT和(或) AST水平异常时间(入院时和住院期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 906,P 0. 05); 2组肝损害患者ALT和(或) AST水平升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 869,P 0. 05),大部分患者为轻中度肝损害。201例患者中胆红素升高者1例(TBil 2倍正常值上限,且以IBil为主),为非危重肝损害患者。危重组肝损害患者Alb水平明显低于非危重组(t=-8. 002,P 0. 05); 201例患者中Alb水平下降者有75例,其中入院时50例(24. 9%),住院期间25例(12. 4%),2时间段患者Alb水平(t=-4. 967,P 0. 05)和低白蛋白血症情况(χ2=26. 645,P 0. 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VID-19患者肝损害比较常见,以轻中度肝损害为主,胆红素异常发生率较低,Alb浓度下降发生率高,危重患者与非危重患者在肝损害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白蛋白水平能可作为评估及预测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治疗手段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AMI患者共119例,分为高龄组(年龄>80岁)和非高龄组(<70岁),分析2组患者的性别、危险因素、梗死部位、临床经过、不同的治疗手段及并发症,比较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高龄组患者AMI无症状者14例(22.9%),2个部位以上梗塞19例(31.1%),接受介入治疗2例(3.3%),并发症多,病死率16.3%,以上结果均与非高龄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高龄AMI患者危险因素多,发病时症状不典型、治疗时矛盾多、并发症多及病死率高。临床上应能因人而异,以平衡的原则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及早发现并恰当处理并发症,力争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70岁以上老年患者治疗性ERCP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对70岁以上高龄患者进行治疗性ERCP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6年~2008年进行治疗性ERCP的患者,选择其中≥70岁的109例作为高龄组,<60岁的2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日情况.结果 高龄组ERCP成功率为96.3%,对照组为9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术后并发症共11例(10.1%),其中ERCP本身并发症9例(8.3%),1例并发症与ERCP有关(1.8%),1例死于心源性猝死.对照组术后ERCP本身并发症14例(5.7%),未发生ERCP相关并发症.两组间ERCP本身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日,高龄组为(8.2±2.1)d,对照组为(6.3±1.5)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70岁以上老年患者治疗性ERCP仍然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80岁以上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治疗性ERCP对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80例80岁以上ERCP手术患者资料,统计病因及合并症,计算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最高年龄94岁 51例伴随有心血管疾病等合并症(63.8%) 43例为恶性胆管狭窄(53.8%).治疗总有效率96.3%(77/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10/80).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并发症率18.6%(8/43),明显高于胆总管结石的5.6%(2/36,P<0.05) 但是有心肺等系统合并症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不比单纯胆胰疾病患者的高(11.8%比13.8%,P>0.05).结论 80岁以上高龄不应该作为治疗性ERCP的禁忌证 治疗性ERCP对高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肯定的 高龄患者ERCP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与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未必有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围术期:对照组按常规腹部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23.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均在对症治疗24~72 h后改善或痊愈。结论高龄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对于改善高龄患者预后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高龄老人复发性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高龄复发性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以 1 993年 1月~ 2 0 0 2年 6月相继收住解放军总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 80岁以上 1 2 1例 AMI患者为对象 ,对比分析复发性 AMI与首发 AMI(对照组 )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病死率等特点。结果 复发性 AMI组占 37.2 % ,对照组占 62 .8%。复发性 AMI组男性比例较对照组高 (93.3%比 75.0 % ,P<0 .0 5) ,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 (CK- MB)峰值较对照组低 (61 .3± 8.9比 1 1 2 .1± 1 9.5 IU/ L ,P<0 .0 5) ,并发充血性心功能衰竭多 (48.9%比 2 7.6% ,P<0 .0 5) ,病死率较高 (31 .1 %比 1 4 .5,P<0 .0 5)。梗死部位、心电图改变、左室射血分数、肌酸磷酸激酶峰值及治疗情况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高龄复发性 AMI患者近期(30 d内 )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多 ,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高龄人(≥80岁)与青年人(≤30岁)大肠癌临床及内镜特征的差异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遵义学院附属医院既往10年来所有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高龄人与青年人为研究群体,从大肠癌检出率、临床症状、肿瘤部位、病理类型等方面,回顾性分析及总结高龄人与青年人两组病人各自临床及内镜特征。结果高龄组大肠癌83例(3. 90%),男57例,女26例;青年组大肠癌49例(2. 30%),男性23例,女性26例。高龄组的症状中以便血、腹泻、排便困难多见,其中腹泻症状,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青年组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 05)。病理类型上,高龄组高分化腺癌比例明显多于青年组(P0. 05);而青年组印戒细胞癌的比例明显多于高龄组(P0. 05)。结论高龄人大肠癌虽然恶性程度低,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但往往并发症较多,即使手术预后也较差;青年人结肠癌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发展快,生存低。因此,进行大肠癌普查、直肠指诊和结肠镜检查时,这两类人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