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峰  董毅 《精神医学杂志》2010,23(2):151-154
病耻感是精神疾病患者所表现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其对患者社会功能康复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病耻感的理论、测量工具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的相关问题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10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症病耻感量表(DSS)》评估患者病耻感现状,调查患者性别、年龄、居住地等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调查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共回收有效问卷92份,回收率92.00%;...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叙事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7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以奇数,偶数随机入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病耻感评分、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生活积极应对评分以及护理...  相似文献   

4.
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病耻感的概念及不同的观点作了阐述,介绍了常用的评价工具,并且对如何解决病耻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瑜君  王立伟 《上海精神医学》2010,22(2):119-122,125
随着社会的开放以及知识的普及,精神疾病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除了精神疾病病因学和药物学等方面研究的不断进展,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当精神疾病患者将外在环境中的负面态度“内化”后,他们对自身疾病标签产生羞耻的感受,会导致忧郁或低自尊。英国社会排斥局(social exclusion unit)在2004年公布的“精神疾病与社会排斥”报告中指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目的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病耻感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降低该群体病耻感水平,为精神卫生工作者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病耻感方面的文献,从相关概念、评定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4个方面对有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总结其局限性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藏族首发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特点,并与汉族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人格因素与 藏族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关联。方法 选择藏、汉族首发抑郁症患者各60 例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 Link 病耻感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在Link 病耻感量表中,藏族患者的退缩因子分 高于汉族患者[(2.45±0.25)分,(2.33±0.24)分;t=-2.082,P< 0.05];在大五人格量表中,藏族患者神经 质因子分低于汉族患者[(3.16±0.51)分,(3.79±0.64)分;t=2.153,P< 0.05],外倾性因子分高于汉族患 者[(2.78±0.63)分,(2.22±0.68)分;t=2.747,P< 0.05]。在藏族患者中,大五人格的开放性因子分与歧 视-感知量表、情感体验量表的得分呈负相关(r=-0.337、-0.311,P< 0.01),而严谨性因子分与两者呈正 相关(r=0.404、0.375,P<0.01),同时神经质因子分与歧视-感知量表的得分呈正相关(r=0.305,P<0.01)。 结论 藏族首发抑郁症患者有异于汉族患者的病耻感特点,并受人格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程度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ISMI)评估1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水平,分析病耻感发生率与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135例患者出现病耻感(70.68%),其中20.41%为中重度病耻感者.在五个维度中,患者对抗病耻感比例最高(79.06%),歧视经历体验比例最低(42.41%);患者学历、工作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病程、发病情况、住院次数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高危因素,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与其无相关性.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帮助患者提高应对病耻感的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在我院住院随访的120名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总平均分为(2.51±0.53)分,处于中度水平;病程、住院次数、有无家属照顾是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现状并不容乐观,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家庭支持和照顾,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高依从性,帮助患者提高应对病耻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病耻感在精神障碍中广泛存在,它是阻碍精神卫生服务发展与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外不少国家已开展了抗病耻感运动,我国在此方面的工作尚显不足。为引起国内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病耻感的重视,本文对近年来与精神障碍有关的病耻感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情况,分析比较城镇与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特点.方法 对本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133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人口学特征、精神病简明评定量表(BPRS)、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严重度( CGI-SI)和病耻感量表进行测量和评估,分析68例城镇患者与65例农村患者的各量表的评定结果.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被歧视、自我感觉的病耻感及对疾病的掩饰性,但城镇患者对病耻感的掩饰性因子和积极效应因子高于农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的心理干预策略对减轻病耻感非常重要,对城镇患者个体化的心理干预、促进其及早回归社会,而对于农村的患者,应重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2月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40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stigma scale for chronic illness,SSC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项)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40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价。结果:408例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平均评分为21.80±7.95,处于中度水平;内在病耻感评分为15.14±6.67,外在病耻感评分为6.65±3.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P=0.003)、婚姻状况(P=0.001)和脑卒中类型(P=0.025)与病耻感水平显著相关。病耻感水平与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247,P0.001),与年龄(r=-0.140,P=0.005)、主观支持评分(r=-0.241,P0.001)和支持利用度评分(r=-0.286,P=0.012)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抑郁评分、主观支持评分和支持利用度评分与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属于中度水平,年龄、抑郁评分、主观支持评分和支持利用度评分均为其影响因素。通过加强患者的个体化心理干预、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以及尽早执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对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耻感水平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95例住院及152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患者的贬低-歧视感知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分别为(29.53±4.57)分、(26.02±14.16)分;社区患者分别为(28.03±3.48)分、(37.44±13.44)分;住院患者的贬低-歧视感知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总分(r=0.214)、动力与精力因子分(r=0.024)呈正相关(均P<0.05);社区患者贬低-歧视感知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总分(r=-0.255)、动力与精力因子分(r=-0.349)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生活质量越差,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越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越差,病耻感越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对住院态度的调查,分析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的病耻感特点,不同治疗方式和环境对精神分裂症病耻感的影响,为减轻病耻感,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浙江同德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进行人口学特征、BPRS、CGI-SI、SSMI-C、TESS和自制的对住院态度问卷进行测量和评估,分析比较门诊或住院患者缓解期病耻感特点.结果 调查发现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被歧视、自我感觉的病耻感及对疾病的掩饰性,其中与门诊组患者比较,住院组患者的歧视因子较高,积极效应因子评分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组患者对被欺骗、强行住院、强行治疗和被搜身等抵抗态度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门诊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治疗对患者产生病耻感的影响较小,对积极效应影响小.住院患者被强制住院、强制治疗、限制自由均加重患者对住院治疗的抵抗和病耻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模式或改善住院环境可能对减轻病耻感、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的病耻感与自杀观念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康复和自杀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入组的方法入组2010年2月-2014年10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安定医院和北京回龙观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1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以及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进行评定。结果 1与无自杀观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有自杀观念的患者PPD评分更高[(4.21±1.11)分vs.(3.09±1.01)分,t=5.71,P0.01]、自知力评分更低[(3.55±1.34)分vs.(4.83±1.26)分,t=5.41,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观念与PDD评分(r=0.46,P0.01)、自知力(r=-0.44,P0.01)及抑郁症状评分(r=0.30,P0.01)相关;2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DD评分越高(B=1.14,OR=3.13,P0.01,95%CI:1.86~5.25)、抑郁症状评分越高(B=0.11,OR=1.11,P=0.01,95%CI:1.02~1.22)、自知力越完整(B=-0.76,OR=0.47,P0.01,95%CI:0.32~0.70),自杀观念的风险越大(Logistic回归模型R2=0.51,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病耻感的水平越高,可能存在自杀观念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量表(ISMI)对3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其与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80.2%患者有自我病耻感,7.3%为重度。女性患者歧视体验分(2.53±0.62)、价值否定分(2.34±0.47)明显高于男性患者(2.38±0.37,2.07±0.31;P0.01或P0.05);ISMI总分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r=-0.186,P0.01);与年龄(r=0.164,P=0.003)、总病程(r=0.172,P=0.002)、发病次数(r=0.214,P0.001)、症状严重程度(r=0.257,P0.001)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自我病耻感,与一定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因素相关;女性歧视体验、价值否定更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动力与病耻感的分析,为临床上改善患者病耻感,促进康复提供实践参考.方法 以方便取样的方式顺序入组,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辖区10个街镇在社区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各300名.研究采用问卷法,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动力特征及病耻感.结果 住院与社区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慢性失眠(CID)患者的病耻感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安徽某三甲医院睡眠障碍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72例CID患者作为CID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72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评估其病耻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状况以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1年1月至3月间抽取9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量表及内在耻感问卷及病耻感经历问卷进行调查。同时以阳性症状量表(SAP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其评定。结果 (1)内在耻感量表:疏离因子2.29(sd=0.49),刻板因子2.07(sd=0.44),歧视因子2.15(sd=0.45),退缩因子2.19(sd=0.46),总量表分2.17(sd=0.38);内在耻感量表中各因子分超过中点值2.5分的病例比例为:疏离因子44.2%,刻板因子14.7%,歧视因子25.3%,退缩因子32.6%,调整后的内在耻感量表总分20.0%,超过2.5者提示有较强内在病耻感;(2)病耻感经历量表:病耻感体验因子2.50(sd=0.59),介于"很少发生"与"有时发生"之间;歧视经历因子1.71(sd=0.39),介于"从不发生"到"很少发生"之间,总量表分2.08(sd=0.39)介于"很少发生"与"有时发生"之间;病耻感经历量表中各因子分超过中值3分的病例比例为:受试者病耻感经历各因子及总分超过中点值3分的百分比为:病耻感体验因子24.2%(n=23),歧视经历因子1.1%(n=1),病耻感经历总分1.1%(n=1),超过3分者提示病耻经历较多;(3)以内在耻感总分作为因变量回归分析,提示与内在耻感显著相关的因素为学历、病期、职业、社会支持中的对支持的利用度分量表及生活满意度量表中的心理领域等。结论 (1)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较高水平的病耻感;(2)患者文化、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是其内在耻感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