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勃起功能障碍(ED)是前列腺癌手术后常见并发症.walsh和Donker[1]发现神经血管束(NVB)位于前列腺侧后、Denonvilliers筋膜前、提肛肌筋膜(LF)和前列腺筋膜(PF)间,也有学者将后二者统称前列腺筋膜[2]或侧盆筋膜(LPF)[3],并发展了保留神经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NSRRP).前列腺癌患者行NSRRP后,性功能保留比率明显提高,双侧保留NVB后勃起功能恢复率为13%~86%[4-7].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筋膜内与筋膜间保留神经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纳入前列腺癌患者180例,按照2∶1的比例进行配对研究,分为进行筋膜间组和筋膜内组。筋膜间组采用筋膜间保留神经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筋膜内组采用筋膜内保留神经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两组在年龄、BMI、血清PSA、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及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间控尿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两组间控尿功能、勃起功能(筋膜内组45.0%vs.筋膜间组28.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两组间勃起功能(筋膜内组61.7%vs.筋膜间4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筋膜内组切缘阳性率(18.3%)高于筋膜间组(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前诊断明确,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的前提下,筋膜内组术后控尿和勃起功能恢复优于筋膜间组,对于临床中行LRP的患者,我们建议采用筋膜内保留神经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筋膜间和筋膜内保留神经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86例,均接受保留神经的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随机分成2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经筋膜间施术,观察组经筋膜内施术,比较2组的手术指标,术后6、12个月的勃起功能恢复情况及控尿功能。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Gleason评分、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控尿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控尿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患者总体勃起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2组≤65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65岁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膜内和筋膜间保留神经的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相当,但筋膜内术式对术后勃起功能和控尿功能的恢复效果较好,尤其是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中血管神经束保留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2014年3至7月对42例TNM分期为T1b~T2的前列腺癌患者采用筋膜内剥离血管神经束技术行经腹途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技术要点:经筋膜内沿前列腺包膜锐性分离至前列腺尖部,保留尿道括约肌和尿道直肠肌;正确判断前列腺与膀胱颈交界部,保护膀胱颈环状肌环;横行离断膀胱颈后唇,在狄氏筋膜和膀胱肌外层之间向膀胱颈近端方向适当游离膀胱颈后唇;吻合后尿道与膀胱颈,将吻合口的前壁与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固定。术后随访尿控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2例均手术成功,术中平均失血量80(50~210)ml。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拔出尿管时间平均10d,术后尿漏2例。随访时间平均11(8~12)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tPSA,均0.2 ng/mL。术后3、6个月控尿有效率分别为90%(38/42)和93%(39/42)。术后3、6个月,勃起功能评分:术前21分的31例分别为81%(25/31)、87%(27/31)。结论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经筋膜内保留血管神经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对前列腺周围解剖组织结构的完全性保留可加快患者术后尿控及性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途径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SP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联合电切术(TUVP加TURP)治疗BPH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简化表(IIEF5)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104例接受上述手术的BPH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勃起功能及逆行射精情况进行问卷评分。结果:SPP、TURP、TUVP加TURP三组患者术前IIEF5评分分别为17.4、17.9、18.1分,术后6个月IIEF5评分分别为11.7、13.2、10.2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IIEF5评分降低程度比较TUVP加TURP>SPP>TURP,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逆行射精的发生率分别为23.1%、32.5%、25.0%。结论:三组手术均可导致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其中以TUVP加TURP发生率最高,逆行射精发生率以TURP最高。提高手术操作技巧,避免包膜损伤,作好解释工作,可减少术后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实施个体化神经保留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6月~2018年6月,121例前列腺癌患者经多学科讨论,建议行神经保留手术。临床分期cT1期49例,cT2期72例。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3.3~20(11.3±6.1)μg/L。活检Gleason评分5~8分,平均6.1分。先采用腹腔镜下完全筋膜内技术,再根据术前和术中快速病理结果,改行筋膜间或筋膜外技术。结果完全筋膜内技术101例(83%);由于术中见前列腺与周围筋膜粘连,可能存在肿瘤包膜外局部浸润而行冰冻切片检查20例,切缘阴性改为筋膜间技术13例(11%),切缘阳性转筋膜外技术7例(6%)。术后8例(7%)手术切缘阳性。随访6~71个月,平均33.6月,术后8~41个月生化复发15例(12%)。控尿率:术后拔除尿管即刻控尿85%(103/121),18例尿失禁患者术后6个月全部恢复。术后3个月、6个月勃起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分别为42%(51/121)和57%(69/121)。结论腹腔镜实施个体化保留神经的LRP是安全可行的;根据术前和术中的临床评估,采用渐进式筋膜保留方法,能使肿瘤学和功能达到较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血管阻断技术在腹腔镜保留性神经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3例应用改良血管阻断技术开展腹腔镜保留性神经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64~73(68.8±3.15)岁,13例均为常规体检提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术前PSA 4.71~16.12(9.71±3.50)μg/L。13例均经会阴在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组织Gleason评分6分7例,7分6例。术前磁共振检查均未发现肿瘤突破前列腺包膜及盆腔淋巴结转移。运用改良分束浅表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DVC)联合前列腺外侧蒂血管阻断技术行腹腔镜下保留性神经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结果:1例术中一侧包膜破裂,快速冰冻提示切缘阳性,故该侧改筋膜外切除,术后病理检查13例均未发现切缘阳性。8例术后即刻恢复尿控,5例拔除尿管术后2周内恢复。术后1个月起开始使用小剂量他达拉非片(5 mg qd),术后1、3个月勃起功能恢复IIEF-5评分> 15分分别为31%(4/13)和62%(8/13)。结论:采用改良血管阻断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剜除术和电切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更进一步评估其对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前列腺增生症而行经尿道绿激光汽化剜除术(PVR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TURP)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勃起功能使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来测量,同时评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各组IPSS、QoL、Qmax均有显著改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VRP的术中出血量更少。PVRP组术后IIEF评分增长(0.74±1.7),而TURP组IIEF-5分数术后减少(0.22±2.0),两种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URP和PVRP均可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PVRP在术中止血效果更加出色,PVRP更能有效的保留患者的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PL)的控尿作用.方法前列腺癌患者74例.年龄52~73岁,平均65岁.术前实验室检查PSA 2.0~23.6 ng/ml,平均16.5 ng/ml.其中64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10例行TURP后病理发现前列腺癌.74例均行盆腔MRI及全身骨扫描未见前列腺外转移病灶.A期6例、B期68例.手术方法:常规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锐性切开盆内筋膜至PL侧缘,50例保留PL,在尿道前方紧贴前列腺尖部的弧形缘放置集束血管钳,控制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包括PL与背静脉复合体);对照组24例紧贴耻骨切断PL,在尿道前方紧贴前列腺尖部的弧形缘放置集束血管钳,控制背静脉复合体.在集束钳下方用1-0可吸收线分别贯穿缝扎集束血管钳控制的组织,沿前列腺的弧形切断该束组织达前列腺尖部与尿道连接处.离断尿道.采用"网球拍"式的膀胱颈重建.整形后的膀胱颈与尿道黏膜对黏膜于2、5、7和10点分别吻合4针,将保留在复合体上的1-0缝线于重建膀胱颈的12点、距吻合缘0.5~1.0 cm处浆肌层贯穿缝扎,将其与复合体结扎固定.术后保留尿管2周.结果 74例手术均顺利.随访3~12个月.保留PL组及切断PL组年龄分别为(61.3±2.4)和(60.8±2.1)岁,实验室检查PSA分别为(14.3±1.2)和(14.7±1.3)ng/ml,手术时间为(110.5±10.4)和(109.7±10.6)min,术中出血量为(250.5±23.4)和(253.4±22.3)ml,切缘阳性率为6%(3/50)和8%(2/2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PL组与切断PL组术后拔除尿管不同时间的控尿率分别为:即刻26%(13/50)和0%(0/24),1个月时为50%(25/50)和12%(3/24),3个月时为80%(40/50)和42%(10/24),6个月时为96%(48/50)和67%(16/24),12个月时为100%(50/50)和75%(18/2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L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控尿中发挥较大作用,术中应积极保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光选择性前列腺汽化术(PV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BPH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研究标准的210例患者术前和术后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量表(IEEF-5)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其他临床资料,比较PVP(80例)和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130例)对患者阴茎勃起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①研究结束时PVP组有4例失访,TURP组有7例失访;②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以及术前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③PVP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IIEF-5评分分别为21.88±2.46、16.72±3.17、19.34±2.46、19.29±2.18,除了术后3个月IIEF-5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以外(P=0.042),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PVP组与TURP组组间相比,各时间段之间IIEF-5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术后半年两组勃起功能与术前相比下降率分别为13.7%(TURP)和11.7%(PVP),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可导致患者在术后早期勃起功能有所下降,但在后期可基本恢复;另外,PVP与传统TURP术对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RP)保留前列腺尖尿道黏膜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于保留尿控功能的优势.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2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采用常规的PKERP与保留黏膜的PKERP,各110例.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量、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手术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两组间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最大尿流率均显著改善(P<0.05);对比而言,保留黏膜PKERP组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43.6%vs 28.2%)及拔除尿管后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生率(33.7%vs 18.2%)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前列腺体积分层分析,对于大体积前列腺(≥80 g),保留黏膜PKERP组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常规PKERP组(57.6%vs 28.6%,P<0.05),而<80 g的前列腺,两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尚不能认为有统计学差异(39.3%vs 28.1%,P>0.05).结论 保留黏膜PK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短期疗效与常规的PKERP相同,既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包膜穿孔率,又可有效减少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特别是对于大体积的前列腺,对于保留尿控功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剜除术主动保留尽可能全部的前列腺前括约肌功能对术后尿控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某院泌尿外科经前列腺增生剜除术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保留尽可能全部的前列腺括约肌功能分为未保留组(38例)与保留组(40例),观察两组术后拔管24 d、1周、2周、1个月、3个月尿控情况与术前、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变化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及并发症(感染、尿外渗、性功能障碍)。结果保留组与未保留组拔尿管后24 h尿失禁率为12.5%(5/40)、31.6%(12/38)、拔尿管后1周为7.5%(3/40)、21.1%(8/38)、拔管后2周为5.0%(2/40)、18.4%(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尿管后1个月尿失禁率为2.5%(2/40)、7.9%(3/38)、拔管后3个月为0.0%(0/40)、5.2%(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永久性尿失禁;术后保留组其IPSS、QOL、PVR优于未保留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保留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低于未保留组,且保留组ICI-Q-SF评分显著优于未保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并发症显著低于未保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剜除术主动保留部分前列腺括约肌功能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尿控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比较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或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RP)治疗后性功能情况。方法选择150例接受TURP和110例TUP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差异。结果 TUPRP组患者的术后IIEF-5评分显著高于TURP组患者(23.1 vs.20.1,P0.05)。TUPRP组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TURP组患者(10.7%vs.16.4%,P0.05)。两组患者术后逆行射精和性欲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TURP,TUPRP对BPH患者术后勃起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尿道括约肌功能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保留尿道括约肌功能分为对照组(未保留)及研究组(保留),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尿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尿控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ICI-Q-SF评分、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尿道括约肌功能可显著提高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尿控效果,改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ICI-Q-SF评分等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尿控目标的实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绿激光各种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本院自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2年内绿激光各种术式,包括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GL-PVP)、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切割术(GL-PVRP)、绿激光前列腺剜除术(GEL-EP)治疗前列腺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等近期临床指标。对于术后3个月随访的尿流动力学数据、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改变值、术后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改变值、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调查表评分(IIEF评分)差值、术后并发症等远期临床指标进行组间分析。结果GL-PVP组、GL-PVRP组、GEL-EP组患者的术前一般数据[年龄、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术前IPSS评分、术前QOL评分、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术前膀胱残余尿(PUR)、IIEF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术前,患者在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术后膀胱残余尿(PUR)、术后IPSS评分、术后QOL评分改善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中,PVP、PVRP、EP三种术式治疗BPH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IPSS改变值、术后QOL改变值、尿流率改变值、膀胱残余尿改变值、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调查表评分差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激光可以有效地、安全地治疗前列腺增生,相比PVRP及GL-EP术,PVP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更短,留置尿管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近端前列腺部尿道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分析该术式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对早期尿控恢复的作用。方法对31例保留部分近端前列腺部尿道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A组)和26例非保留部分近端前列腺部尿道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B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尿控、围术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围术期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拔除导尿管后2周、1个月、3个月时两组尿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留近端前列腺部尿道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对术后早期尿控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免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DVC)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的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对尿控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的32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14例行免缝扎DVC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的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改良组);18例行常规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新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尿道狭窄率、术后尿控功能、勃起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改良组术后的早期日间尿控率和术后半年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输血率、漏尿率、新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尿道狭窄率、血肌酐变化值、远期日间尿控率、夜间尿控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免缝扎DVC保留前列腺尖部包膜技术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术中是安全可行的, 能显著改善术后早期日间尿控功能与勃起功能, 且不增加术中出血风险和...  相似文献   

18.
范宇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2,18(10):953-956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RP)是治疗绝大多数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术式,保留神经的NSRRP术式的广泛采用使得RP的疗效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对RP术后勃起功能的保护仍是泌尿外科的难题。RP术后及早开始阴茎康复可显著改善RP术后勃起功能障碍(ED)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作为唯一的长效选择性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PDE5Is),他达拉非在RP术后阴茎康复中的显著疗效在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中均得到了证实。本文旨在回顾目前RP术后ED的相关进展,及他达拉非在RP术后阴茎康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84例BPH患者分为2组,各42例。A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B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腺功能、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射精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表(IIEF-5)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P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的IIEF-5评分高于A组,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和逆行射精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逆行射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RP治疗BPH,对术后性功能影响小,患者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步法"保留膀胱颈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FSM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例BPH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行FSMPKEP术80例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120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6个月有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FSMPKEP组少于PKRP组,前者切除腺体率多于PKRP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剩余尿(PVR)、尿失禁以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MPKEP组最大尿流率(Qmax)优于PKRP组(P0.05),分别为(19.50±2.32)ml/s和(18.60±2.58)ml/s;FSMPKEP组逆行射精的发生率低于PKRP组(P0.05),分别为22.50%(18/80)和68.33%(82/120)。结论:FSMPKEP在治疗BPH方面与PKRP相比有相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前者具有术后恢复时间短、切除组织多和逆行射精发生率低等优势,是安全、有效和较为理想的BPH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