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76例,于患者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测定患者动脉血乳酸,并计算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入院24 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根据患者入院即刻动脉血乳酸水平将患者分为乳酸正常组(血乳酸<2.0 mmol/L,n=26例)、轻度升高组(2.0 mmol/L≤血乳酸<4.0 mmol/L,n=33例)和重度升高者(血乳酸≥4.0 mmol/L,n=17例),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①重度升高组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升高组和正常组(P<0.05)。②76例患者死亡29例,存活47例,死亡组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动脉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动脉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是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乳酸、碱缺失、降钙素原三种生物标记物与肺炎伴脓毒性休克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98例肺炎伴脓毒性休克患者,检测入ICU时、6 h、24 h三种生物标记物浓度,同时入ICU时对其进行APACHEⅡ评分,以6 h乳酸清除率10%为界分为两组,比较两组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同时根据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对两组各时间点三种生物标记物进行比较;分析三种生物标记物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 6 h乳酸清除率≥10%组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比6 h乳酸清除率10%组低(P0.05);存活组血乳酸、降钙素原比死亡组明显低(P0.01),存活组碱缺失比死亡组高(P0.05);血乳酸、降钙素原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P0.05),碱缺失与APACHEⅡ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三种生物标记物可作为评价肺炎伴脓毒性休克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较可靠指标,血乳酸和降钙素原越高,碱缺失越低,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早期血乳酸监测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早期乳酸和乳酸清除率监测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入院时血乳酸升高老年CAP患者55例,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乳酸水平、6 h和24 h乳酸清除率、机械通气、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的区别;把55例乳酸升高CAP患者根据乳酸清除率≥10%和〈10%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病死率和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的区别。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比较,在入院乳酸值、6 h和24 h乳酸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6 h乳酸清除率≤10%的老年CAP患者病死率明显大于乳酸清除率≥10%患者(P〈0.01)。结论入院时乳酸值和6 h乳酸清除率是评价老年CAP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6 h清除率≤10%时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内科》2015,(6)
目的分析动态检测血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转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转归分为存活组(63例)和死亡组(3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乳酸、6 h内乳酸清除率及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疾病评估预后系统(APACHEⅡ)评分。结果存活组患者血乳酸水平在入院治疗12~24 h后迅速降低到正常水平,而死亡组患者血乳酸呈持续高水平状态;死亡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治疗72 h内无明显下降,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呈正相关(r=0.656,P0.05)。结论动态监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血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可以评估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血乳酸水平及24小时乳酸清除率对慢阻肺急性期(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结合APACHEⅡ评分及AECOP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109例AECOPD患者24小时血乳酸及24小时乳酸清除率的变化。结果将AECOPD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合APACHEⅡ评分及AECOP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存活组98例患者24小时乳酸清除率为36.84±17.42%,死亡组11例患者24小时乳酸清除率为14.63±9.42%,死亡组患者24小时血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而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且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呈高水平;24小时乳酸清除率越低,患者住院天数越短。结论 24小时乳酸清除率及血乳酸水平的检测对于评估AECOPD患者预后是一个较好的指标,血乳酸越高,乳酸清除率越低,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56例的APACHEⅡ评分、入ICU 6 h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预后。分别将患者分成存活组(33例)和死亡组(23例),高乳酸清除率组(6 h乳酸清除率≥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6 h乳酸清除率10%),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各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和基础血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29.8±15.0)%vs(9.7±8.6)%,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11.5%vs44.0%,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10%能准确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外ICU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与血乳酸水平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检测心外ICU2340例患者血乳酸水平,所有患者在入ICU 24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评分以各项指标最差值计算,并按APACHEⅡ评分分为<15分、15~24分、25~34分、>34分四组,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 APACHEII评分<15分组与15~24分组间血乳酸浓度无明显差异,15~24分组血乳酸结果明显低于25~34分组,25~34分组血乳酸结果明显低于>34分组。死亡组患者血乳酸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死亡组APACHEⅡ得分24.30±7.95,生存组得分7.68±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显著正相关(r=0.805,P<0.001)。结论 心外ICU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对判断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急诊科收治的82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平均年龄(78.1±8.1)岁,分别于入院、入院后6h测定动脉血乳酸,计算早期乳酸清除率,记录患者入院时的心率、血压,并在第一个24 h内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患者入院后28 d为研究终点,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9例)和死亡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初始动脉血乳酸、早期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以入院后6h乳酸清除率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59例)和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23例),比较两组患者初始动脉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动脉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及早期乳酸清除率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初始动脉血乳酸分别为(2.4±1.7)mmol/L和(3.9±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和死亡组的早期乳酸清除率+ 300%分别为(339.0±28.0)%和(300.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28 d病死率分别为18.6%(11/59)和52.2%(12/23),高乳酸清除率组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1);早期乳酸清除率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最佳临界点为24.0%,敏感性72.9%,特异性65.2%,其预测价值高于APACHEⅡ评分. 结论 动脉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张玉坤  彭科  王丽娜  陈军  詹英 《山东医药》2010,50(36):89-90
目的探讨预测ICU患者预后的简单有效指标。方法选择2009年入住我科的84例患者,入科24 h内测定血糖、血乳酸,并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APACHEⅡ分值组中血糖、血乳酸的差别,并分析它们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加,血糖、血乳酸值也上升。死亡组中APACHEⅡ值、血糖、血乳酸值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应激性血糖水平、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预测ICU患者预后的独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测量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联合血乳酸清除率,对脓毒血症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筛选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的生化标志物,提高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03月至2019年03月入我院诊断脓毒血症患者共96例,入院24h评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平均(35.6±10.3),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平均(12.3±3.6)。根据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76例和死亡组20例(20.8%),患者均接受指南推荐的救治流程,采用PiCCO测量入院2d、3d和7d的EVLWI水平,常规生化法检测血乳酸水平,计算清除率。结果存活组入院2d、3d和7d的EVLWI水平和血乳酸清除率逐渐降低(P0.05),而死亡组变化不明显(P0.05),各时间点比较,存活组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入院2d、3d和7d的APACHEⅡ和SOFA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EVLWI水平和血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和SOFA评分之间无线性相关(P0.05)。分别以EVLWI水平和血乳酸清除率为预测指标,临床预后(存活或死亡)为终点指标,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发现,EVLWI预测死亡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25,敏感性86.5%,特异性75.9%,截断值9.8mL/kg;血乳酸清除率预测准确性为0.769,敏感性83.2%,特异性70.6%,截断值3.6mmol/L/min。结论联合检测EVLWI和血乳酸清除率对早期准确预测脓毒血症患者临床预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6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测定入院时和治疗6h后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6h乳酸清除率,根据预后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其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存活组、死亡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2.2±1.5mmol/L和2.7±1.8mmol/L,(P〉0.05);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4±6.9及23.9±7.1(P〈0.05)。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结论早期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可用于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血乳酸水平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对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对入住重症医学科106例危重患者在入院0.5 h、12 h、48 h后分别进行血乳酸水平的测定,进行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性与血乳酸浓度有着高度相关性。乳酸高度升高组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病死组患者血乳酸浓度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血乳酸浓度增高,病死率从11.11%增加至45.95%(P0.05),而死亡组患者的血乳酸浓度、APACHEⅡ评分分值较存活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呈正相关(r=0.714,P0.001)。结论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血乳酸水平可作为判断危重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3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测定入院和入院12 h动脉乳酸,计算12 h乳酸清除率。根据24 h内最差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年龄及是否手术计算APACHEⅡ。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动脉乳酸及12h乳酸清除率;据APACHEⅡ分为≤20分组及〉20分组,比较两组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用Pearson相关分析APACHEⅡ与动脉乳酸相关性。结果 APACHEⅡ〉20分组较≤20分组初始动脉乳酸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线性相关分析示初始动脉乳酸与APACHEⅡ呈正相关(r=0.487,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死亡组患者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动脉乳酸也相应增高,且12 h动脉乳酸清除率低者,病情严重预后愈差。早期动态监测甲型H1N1流感患者动脉乳酸及其清除率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黏膜屏障功能在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并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患者53例,根据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35例、死亡组18例;测定给予机械通气治疗0、72 h的静脉血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析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与存活组入组时APACHEⅡ评分、血清D-乳酸、DAO明显升高(P<0.05);入组时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APACHEⅡ评分、血清D-乳酸、DAO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2 h后,存活组与死亡组APACHEⅡ评分、血清D-乳酸、DAO都较治疗前下降,存活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D-乳酸、DAO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明显正相关。结论老年重症COPD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观察疗效和评估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68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49例和死亡组19例.测定入科时与治疗6h后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早期(6 h)乳酸清除率.同时,以早期乳酸清除率10%为临界值分为高、低乳酸清除率2组,比较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治疗前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动脉血乳酸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6h后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早期乳酸清除率、动脉血乳酸水平、PaCO2、PaO2、氧合指数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4.7%,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评估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初始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并指导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选取脓毒症患者133例。收集患者入院24h及72h相关化验指标,并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根据患者入院28d后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92例)和死亡组(41例),比较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试验分析NLR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24h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及降钙素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血pH、血乳酸、APACHEⅡ、SOFA评分及入院72h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72h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APACHEⅡ、SOFA评分预测能力较强,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9、0.728、0.731、0.739、0.7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2hNLR及APACHEⅡ评分是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淋巴细胞及APACHEⅡ评分3个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24h NLR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0.262,0.193,均P<0.05)。结论:入院时NLR可以评估急诊脓毒症患者的病情;72hNLR和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APACHEⅡ评分及72h淋巴细胞计数3个指标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呼吸衰竭患者134例,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炎、解痉平喘、补液、胸腔穿刺抽气等对症和支持治疗。采用血气生化分析仪检测治疗前(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48、72 h动脉血气,计算治疗后6、12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 h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24 h内动脉血乳酸值恢复正常65例、24~72 h动脉血乳酸值恢复正常27例、>72 h动脉血乳酸值恢复正常42例,病死率分别为6.2%(4/65)、33.3%(9/27)、88.1%(37/42),三者相比,P<0.05;前者与后两者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值、Pa O2/Fi O2和APACHEⅡ评分相比,P均<0.05。治疗后存活84例、死亡50例,二者治疗后6、12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治疗前p H值、治疗前Pa O2/Fi O2、APACHEⅡ评分相比,P均<0.05。治疗后12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83例、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51例,病死率分别为25.3%(21/83)、68.6%(35/51)。结论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时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56 例,收集其APACHE II评分、入ICU 6 h 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患者预后。分别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6 h 乳酸清除率>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6 h 乳酸清除率<10%),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各组年龄、性别、APACHEII评分和基础血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 [(29.83±14.96)% vs (9.74±8.61)%,P <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 (11.49% vs44.00%,P <0.01)。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10%能准确评估感染性休克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评估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预后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78例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监测病人血乳酸及血气指标,比较不同治疗结局病人入院72h内血乳酸变化。结果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心排量指数(CI)、氧耗指数(VO_2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血乳酸、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24h后,存活组和死亡组心率、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CI、VO_2I、SvO_2、血乳酸、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入院时至入院72h,存活组和死亡组血乳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乳酸水平在入院2h以后呈下降趋势,但死亡组入院48h时呈现出血乳酸水平升高的趋势。结论对于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应该密切监视病人血乳酸指标,并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有助于对病人的预后效果进行早期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ICU老年病人住院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为ICU老年病人的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ICU时间≥24 h,年龄≥65岁的249名老年病人的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内科、择期或急诊手术)、是否机械通气≥24 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住ICU时间及病人的住院存活情况(6月内)。按病人是否存活,分成存活组及死亡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ICU老年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病人的年龄更大,男性比例、内科及急诊手术病人比例、机械通气≥24 h病人比例更高,APACHEⅡ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的年龄(OR=1.046,95%CI:1.001~1.093)、机械通气≥24 h(OR=4.830,95%CI:1.806~12.914)、高APACHEⅡ评分(OR=1.171,95%CI:1.105~1.240)均为ICU老年病人住院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机械通气≥24 h、高APACHEⅡ评分均为ICU老年病人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以上因素的老年病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