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二期翻修重建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经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1997年2月~2004年11月采用二期翻修共治疗15例(16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男9 例(髋),女6 例( 髋).原发疾病:股骨头坏死9 例,股骨颈骨折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髋),髋臼发育不良1例,同侧髋膝关节感染治愈后关节强1例.所有患者一期彻底清创,平均间隔6.7个月(6月~21个月)二期重建.术后定期随访.结果均无感染复发,感染控制率为100%.Harris评分平均85.1分(57~98分),较治疗前改善54.9分.优7例,良6 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 .3例患者的3髋(包括双髋感染患者的1髋)在清创术中发生股骨干穿孔, 1例患者重建时股骨假体柄穿出股骨干, 2例患者的2髋!包括(双髋感染患者的1髋)发生脱位.结论 二期翻修在感染控制和功能结果方面均较满意,应作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常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工膝关节术后感染的诊断和二期翻修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人工膝关节(TKA)术后感染接受二次翻修术的膝关节进行评估。方法:1996年1月~2002年1月实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353膝,其中5个膝关节在术后出现感染,行二期翻修术即一期手术取出原假体,彻底清创,置入抗生素骨水泥间隙垫,术后使用6周以上的敏感抗生素,二期手术作假体翻修术。结果:平均随访2年,无1例翻修的膝关节发生感染或无菌性松动。最近一次随访时平均膝关节功能评分从翻修术前的0分增加到术后的58分(20~100分),平均膝关节疼痛评分从术前的38分(24~50分)增加到术后的93分(87—100分)。结论:应该尽量采用二期翻修术处理TKA术后感染,以彻底的清除感染灶,使病人获得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手术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有效性、第二期翻修时机的选择及抗生素使用的时间。方法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了19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6例采用金属灌注冲洗型占位器,13例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其中2例为非关节型占位器,3例为部分抗生素骨水泥关节型占位器,8例为全抗生素骨水泥关节型占位器。术后定期随访,应用X线片及HS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3—36个月),HSS评分由术前平均42.5分提高到最后复查时的88.6分,患者满意率为89.5%。在最后随访时没有感染复发的病例。结论二期翻修手术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临时占位器起到重要的作用,使用关节型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有控制感染效果好、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及术后不用灌注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述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膝关节感染中间隔器的选择、全身性抗生素使用疗程及预后危险因素评估方面的新进展。结果二期翻修是治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常用方式。第1阶段术中使用的间隔器类型多样,各有优缺点。其中,非关节型间隔器主要用于关节周围软组织条件欠佳、存在严重骨缺损患者,但间隔器植入后关节活动度不佳;关节型间隔器可使受累关节术后恢复运动,改善后期关节活动度。应用抗生素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部分,短期应用抗生素治疗也可获得与长疗程相似疗效。明确影响二期翻修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术前管理以及降低感染复发率。结论目前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过程中间隔器的选择以及抗生素应用疗程等问题仍存在争议,影响二期翻修预后的影响因素有待探究,需要进一步高质量研究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和翻修假体的选择.[方法]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15例(15髋),按二期置入假体的类型分为:A组骨水泥型9例,B组非骨水泥型6例.术后随访9~ 46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15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假体松动和人工关节脱位,治疗前Harris评分A组为38.8分(22 ~ 48分),B组为40.5分(25 ~55分),二期翻修后Harris评分A组为86.9分(68 ~90),B组平均为90.2分(79 ~94分).[结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实验室检查以及髋部骨质和软组织情况等综合因素,选择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翻修假体,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采用可旋转绞链膝假体二期翻修方法 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感染的体会.方法 对1999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12例(14膝)TKA术后感染患者,采用一期清创加自制含抗生索骨水泥植入,可旋转绞链膝假体二期翻修方法 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获6~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其中10例12膝治愈,1例再次行二期置换后治愈,1例因软组织条件太差致感染无法控制截肢.结论 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采用二期翻修方法 治疗,效果确切,采用可旋转绞链膝假体翻修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正>作者回顾性分析了85例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一期翻修的10~11年随访结果,采用带抗生素骨水泥假体翻修。结果发现,10年无感染生存率为94%,无手术干预生存率为75. 9%。Harris评分从43分提高到75分。一期翻修术后再次翻修的指针主要是关节不稳定(10/20)。因此作者认为,髋关节假体周  相似文献   

8.
随着初次膝关节置换例数的增加,膝关节翻修术例数也在增加。膝关节翻修术技术复杂,膝关节翻修术例数多的医院有可能因为经验多,所以临床结果好,再翻修率低。作者利用国家登记系统,分析了23644例人工膝关节翻修术患者资料。结果发现,医院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对1年内再翻修率有显著影响,1年内医院人工膝关节翻修术例数少于25例是再翻修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彻底清创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8例人工髋关节感染行二期翻修患者的资料。26例为首次翻修,1例为第2次翻修,1例为第3次翻修。22例全髋翻修,6例半髋翻修。患者均行一期清创,取出人工髋关节假体并植入自制关节型万古霉素骨水泥假体,术中局部及术后全身抗感染治疗,感染控制后二期植入翻修假体。末次随访根据Harris评分、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72个月。22例全髋关节翻修患者除2例自然死亡外,其余20例未出现感染复发;3例单纯髋臼翻修患者中有1例术后感染复发,3例单纯股骨柄假体翻修患者中有1例感染复发。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由术前(31.55±2.71)分提高至(75.54±3.44)分,ESR由术前(36.5±5.4)mm/1h下降至(20.4±3.6)mm/1h,CRP由术前(72.4±20.5)mg/L下降至(12.8±8.4)mg/L。至末次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40.52±1.23)分,ESR较术前下降(15.1±1.6)mm/1h,CRP较术前下降(54.6±9.6)mg/L。除第3次翻修患者术后13个月出现假体松动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假体下沉,松动、骨溶解等。结论人工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时,全髋关节翻修清创彻底,临床效果较好。无明显禁忌时应尽量将假体、骨水泥、感染坏死组织完全取出,必要时可行股骨开窗术,以减少感染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113-2117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手术治疗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有效性、失败原因和骨水泥活动间隔物对二期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而行二期翻修手术的病例21例,分析失败原因,比较术前术后患者膝关节评分(KSS)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2例真菌感染病例1例因一期手术后不能控制感染,1例因二期翻修手术后再次发生感染而最终行膝关节融合术。其余19例患者二期手术后平均随访31个月(19~44个月),二期清创膝关节翻修术获得成功。术后KSS膝关节评分、KSS功能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比术前都有明显提高。[结论]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通过一期清创、带抗生素活动型骨水泥间隔物置入、二期翻修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感染并重建膝关节功能,而真菌引起的感染是造成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体二期翻修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23例(23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感染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43~75岁,平均65.2岁。置换术后至出现感染时间为13~52个月,平均17.3个月;发生感染至入院翻修时间为15 d~7个月,平均2.1个月。一期清创、取出假体,植入含庆大霉素抗生素骨水泥间隔体;8~10周感染控制后二期植入假体。分别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价翻修前后患膝功能,并统计总体感染控制率。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例二期翻修术后发生再感染,余21例感染控制,总体感染控制率91.3%。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6年。HSS评分由术前(60.6±9.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2.3±7.4)分,KSS评分由术前(110.7±9.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134.0±10.5)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片复查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假体周围透亮影等异常表现。结论应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体二期翻修能有效控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感染,并能较好恢复患膝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有研究认为单髁膝关节置换适合所有患者。作者比较了病态肥胖(BMI≥40 kg/m2)病例与非病态肥胖病例的资料。总共152例(190膝),平均随访3. 4年。病态肥胖组翻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 7%vs 3. 0%,P 0. 01)。病态肥胖组翻修的主要原因是关节炎进展到其它间室和活动平台不稳。因此,病态肥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间隔器制作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假体周围感染治疗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间收入院的6例TKA术后慢性深部感染患者,采用二期翻修手术治疗第一阶段彻底清创后使用消毒后的股骨假体、新内衬和抗生素骨水泥作为关节间隔器,确认感染控制后行第二阶段膝关节翻修手术。术后观察感染控制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共5例患者按计划接受新型间隔器的二期翻修术。平均随访时间(24.4±10.5)个月(8—37个月);术前、间隔器安置后、二期翻修后平均HSS评分分别为(40±5.3)分(32-46分),(47±2.6)分(43~50分),(65.4±2.3)分(62~68分)。术前、间隔器安置后、二期翻修后平均关节活动度分别为(75°±3.5°)(70°-80°),(94°±4.2°)(90°~100°),(106。±4.20)(100°-110°)。总体感染消除率为83.3%。结论消毒后假体和抗生素骨水泥组成的间隔器在治疗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上有优良的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2年4月-2006年11月,收治1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47~72岁,平均59.8岁。人工股骨头置换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0例。置换术后1~67个月发生感染。感染根据Segawa分型标准:2型1例,3型2例,4型9例。Harris评分为(36.7±6.1)分。9例C反应蛋白增高,10例红细胞沉降率增高。细菌培养提示阳性8例,阴性4例。一期清创术取出假体、彻底清创,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自制占位器或感染治疗型临时假体占位,术后抗感染治疗;3~10个月后行二期翻修术。结果 1例一期清创术后感染未控制,再次清创并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自制占位器治疗后,感染控制。其余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8年,平均5.4年。随访期间患者无感染复发及关节脱位。末次随访时,2例髋关节活动时有隐痛,3例有轻度跛行;Harris评分为(81.6±4.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96,P=0.000);X线片示假体无松动及明显下沉,植骨处愈合。结论 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控制率高,可获较好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人工膝关节翻修术常采用钽Cone修复骨缺损,作者分析了72例人工膝关节感染一期翻修使用钽Cone病例的资料,使用旋转铰链膝或者纯铰链膝与钽Cone组合,随访(49. 9±18. 8)个月。15例进行了再翻修,其中8例为感染,7例为无菌性松动; 12例更换了钽Cone。钽Cone生存率为83%±3. 8%,排除感染后钽Cone生存率为89%±4. 2%。作者认为,人工膝关节感染一期翻修术采用钽Cone修复骨缺损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二期翻修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中期的随访,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本组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22例(22髋)。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入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二期手术植入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假体。以感染复发率、疼痛评分(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评估术后疗效。结果平均随访周期为(6.6±1.8)年(5~8年),22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假体松动和脱位等。治疗前VAS评分平均为7.2分(5—9.1分),一期手术后VAS评分平均为3.8分(1.2~5.3分),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为1.2分(0—3.2分)。治疗前Harris评分平均为36.4分(20~49分),一期手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56.3分(40~66分),最后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为84.2分(72—93分)。结论使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二期翻修术中期随访控制感染效果显著,为全髋置换术后感染提供了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04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40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期望值评分、术前术后SF-36评分、术后Harris评分,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术前Harris评分及术后VAS评分。结果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满意34例,不满意6例。均行单侧人工髋关节翻修术,至末次随访,患髋稳定性良好,主观满意率85%,术后1年Harris评分(81.6±5.54)分,较术前[(40.5±3.76)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满意组术后Harris评分、术前期望评分、术后VAS评分及术前术后RE评分优于不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秩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满意度与术后Harris评分(r=0.347,P=0.028)、术后RE评分(r=0.584,P0.001)、术前RE评分(r=0.443,P=0.004)呈正相关,与术后VAS评分(r=-0.451,P=0.003)、术前期望评分(r=-0.330,P=0.038)呈负相关。结论术后关节疼痛、术前期望、术后髋关节功能状况、术后情感状况与患者满意度有关,术后疼痛缓解、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术后情绪稳定、术前期望值较低的患者易获得较高满意度;术前谈话了解患者期望、帮助其建立合理预期,术后给予情感支持有助于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二期翻修手术治疗微生物培养阳性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治疗过程,评估感染控制效果及临床功能结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二期翻修治疗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微生物培养阳性病例共56例(56膝),对不同微生物感染的治疗过程、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感染控制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感染...  相似文献   

19.
踝关节创伤后关节炎十分常见,其发生率比髋膝关节高得多,而目前对其危险因素评估的长期随访研究报道很少.作者对1988年1月~1997年12月的373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踝关节骨折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ilon骨折、距骨骨折及年龄<18岁者未纳入研究.踝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根据Kellgren&Lawrence标准,疼痛评估按照AOFAS评分.该研究中评估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工作性质、骨折类型、是否合并脱位、内踝是否骨折、后踝是否骨折、伤后时间等.所有患者中有9%为Weber A型骨折,B型58%,C型33%,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42.9岁.其中102例患者获得12.6 ~22.8年随访,平均17.9年,这102例患者随访时影像学有踝关节炎表现者为36.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