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 研究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55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病人(170处病变 )接受了支架成形术。结果 支架成功率 92. 4% ( 157 /170 ),操作相关并发症率 11.8% ( 20 /170 ), 30d的卒中和死亡率 6. 5% ( 10 /155例 )。临床随访 150例(443d± 271 3d), 30d后的卒中和死亡率为 2 0% (2 /150)。造影随访 44例、49条支架血管,再狭窄率 16% (8 /49)。结论 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可行的方法,但有较高的并发症。为了减少卒中与死亡,需要严格的手术和围手术期措施。尚需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2.
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本组颅内支架成形术的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情况,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6年5月本院应用支架成形术治疗的18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情况。结果:18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共19处病变,手术成功率94.7%;术前平均狭窄率69.2±8.4%;术后残余狭窄平均6.9±1.4%;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1.1%;平均随访10.8±6.7月,TCD复查显示2例发生再狭窄,但无脑梗塞、TIA、眩晕等脑血管事件发生。结论:本研究显示,颅内支架成形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初步总结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及其治疗经验。方法 18例患者计19处颅内动脉狭窄(前循环11处、后循环8处)行球囊膨胀支架血管内成形术,术前平均狭窄(80.3±7.92)%,平均狭窄长度(5.89±1.82)mm。结果 19处动脉狭窄均成功支架植入,狭窄降至(4.68±9.53)%,无颅内出血、支架内急性闭塞手术并发症。短期随访(5~24个月)脑缺血症状均未再发作;脑血管造影随访15例,1例见支架内内膜增生但无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与内科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比较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与内科药物治疗对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96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根据其经济承受能力及自愿原则,分为支架成形术(SAA)组30例和内科药物治疗组66例.每半年临床随访一次,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9个月.详细记录(1)随访期间的卒中复发率及病死率;(2)MMSE评分;(3)mRS(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以mRS 2分以下为生存质量高,3分以上为生存质量差.结果SAA组有2例(6.7%)发生原狭窄动脉供血区的轻微卒中,内科治疗组10例(15.2%)再发卒中(P<0.01);MMSE评分提示SAA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优于内科治疗组(P<0.05);两组mRS评分比较提示SAA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内科治疗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安全的、可行的,其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5.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观察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通过临床症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经颅多普勒(TCD)评价其疗效,并随访7~10个月。结果4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狭窄程度明显改善,平均狭窄程度从术前的75%下降到8.0%。术中发生短暂性抽搐1例,无脑栓塞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7~10个月,未见新的TIA或脑梗死,TCD复查未见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一个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106例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狭窄率≥50%)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3例成功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3例失败。21例(20.8%)出现脑血管并发症:无症状性动脉夹层1例;脑过度灌注损伤6例,其中死亡1例;缺血性卒中3例;靶病变部位急性血栓形成3例,经动脉内溶栓后即刻再通,均无后遗症;植入支架的血管发生再狭窄1例;脑血管痉挛4例。100例患者术后随访1~12个月,1例出现消化道大出血,1例出现再狭窄,2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2例发生小卒中,1例肺部感染,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症状性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并发症形式多样,规范抗血小板治疗及严格控制血压是防止围手术期靶病变部位急性血栓形成及出现高灌注综合征的关键;严格术前评估、规范操作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相关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本研究纳入对象为2013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行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治疗的122例AS相关MCA狭窄患者,术后随访2年; 根据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术后再狭窄发生情况,分别设为再狭窄组与正常组,调查疾病史、狭窄情况、支架植入等病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2例AS相关MCA狭窄术后动脉再狭窄25例,再狭窄率20.49%; 2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术前动脉狭窄程度、饮酒史、动脉狭窄Moil分型、年龄有明显差异(P<0.05); 2组病变血管长度、支架种类、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3.443,95%CI=1.125~11.254)、合并高血压病(OR=4.827,95%CI=1.432~16.763)、合并糖尿病(OR=3.644,95%CI=1.243~12.043)、合并高脂血症(OR=3.923,95%CI=1.443~13.652)、术前动脉狭窄程度>75%(OR=2.787,95%CI=1.032~9.691)是AS相关MCA狭窄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S相关MCA狭窄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后容易出现动脉再狭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术前动脉狭窄程度>75%均会增加其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9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根据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分为前循环组[26例,11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5例为脑梗死(CI)]和后循环组(13例,3例为TIA,10例为CI),并给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动脉狭窄改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12个月,复查DSA;比较手术前、后CI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的变化。结果前后循环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2.3%和100%,术后动脉狭窄改善率均>7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2%和7.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前循环组10例、后循环组5例复查DSA,两组各有1例出现动脉再狭窄50%;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CI患者mRS评分、B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均无TIA及CI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明显改善颅内动脉狭窄,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近期,我们对1例一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另一侧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病人实施了大脑中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随访4个月,效果良好。1病历摘要男性,32岁。因反复抽搐发作、言语不清、肢体无力8个月于2001年3月20日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清醒,不全混合性失语,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右Barbinski征阳性。头颅CT示左额颞顶低密度改变,DSA示左侧颈内动脉升段闭塞,左侧大脑后动脉狭窄。左侧大脑半球通过侧支循环供血。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狭窄程度达83%。未见明显的粥样斑块。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尤其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52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前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改变、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及P300的变化。结果52例患者进行了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其中大脑中动脉水平段24例,椎动脉28例。治疗前责任病变血管的狭窄率为78%±10%,治疗后的狭窄率为7%±5%。在治疗后随访的1、3及6个月,MMSE明显提高而P300明显缩短;而且随随访时间延长P300及MMSE变化越明显;随访期间患者没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经TCD随访,没有发现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能有效缓解颅内动脉狭窄并能改善短期认知功能,且是安全的。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尤其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52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前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改变、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及P300的变化。结果 52例患者进行了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其中大脑中动脉水平段24例,椎动脉28例。治疗前责任病变血管的狭窄率为78%±10%,治疗后的狭窄率为7%±5%。在治疗后随访的1、3及6个月,MMSE明显提高而P300明显缩短;而且随随访时间延长P300及MMSE变化越明显;随访期间患者没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经TCD随访,没有发现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能有效缓解颅内动脉狭窄并能改善短期认知功能,且是安全的。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22例25支颅内大动脉段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大脑中动脉(MCA)15支,椎动脉(VA)5支,基底动脉(BA)3支和颈内动脉(ICA)2支。21支血管(MCA14支,BA2支,VA3支和ICA2支)为症状性重度狭窄、1支(BA)为无症状性重度狭窄;3支血管(MCA1支和VA2支)为症状性中度狭窄。比较评价支架成形术相关性效/损比、总体预后等方面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技术成功率96%(24/25),手术死亡率0%,未发生再灌注损伤,9例随访者(6~27个月)无再狭窄;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性并发症。结论对于具有治疗适应证的颅内动脉狭窄实施支架成形术是有效和安全的,但远期预后还有待于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Solitaire ab型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共发现颅内动脉狭窄16处,其中位于前循环11处,位于后循环5处;均应用Solitaireab支架治疗.结果 术前血管狭窄度为60%~99%,平均(78.2±13.8)%,Gateway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度为(31.1±13.5)%,Solitire ab支架植入后残余狭窄度为(25.2±11.6)%,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 Solitaire ab型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短期临床疗效,但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回顾性对比药物与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 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的疗效。 方法 收集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 ubtraction a ngiography,DSA)证实一侧MCA存在中-重度 狭窄的患者,包括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PTAS)联合药物治疗者10例及单纯药物治疗者13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显示的血流动力情况 进行研究。 结果 (1)单纯药物治疗组平均随访223.00 d后病变血管血流速度改变较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而 PTAS联合药物治疗组平均随访496.10 d后支架治疗血管血流速度较治疗后1周显著增快(P =0.013); (2)最终随访时PTAS联合药物治疗组病变血管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 =0.042);(3) PTAS术后1个月病变血管血流速度下降,但无显著差异,术后3个月、12个月病变血管血流速度与前一 时间段比较显著增快(P =0.002,P =0.020)。 结论 (1)单纯药物治疗可有效阻止血管狭窄的进展;(2)尽管PTAS术后血管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狭 窄,但最终其血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TAS的血管重建作用远期有效。  相似文献   

15.
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MCA狭窄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成形术,并进行随访。结果:25例患者共植入支架25个,手术成功率为100%,狭窄从术前的80%-95%降至术后的0-10%;并发症3例,均为脑梗死。随访6-36个月,均未再次发生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MCA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3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颅内外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的基本方法,总结30例治疗经验体会及并发症的发生与防治。方法30例患者38处颅内外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共置入支架40个,其中颈内动脉开口18枚,颈内动脉C1段7枚、C3-C5段8枚,锁骨下动脉2枚,椎动脉开口5枚;应用保护伞17例。结果技术成功率100%。21处术后残余狭窄率小于10%,11处为10%~20%,6处为20%~30%。17例脑保护装置均成功释放及回收。7例TIA患者和4例表现有明显头昏的患者症状即刻消失或好转;6例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原来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病明显降低。1例术后出现持续低血压;2例术中有轻度脑血管痉挛现象;1例入路困难,手术时间明显延长;1例术后出现轻度的高灌注综合征。随访中出现再狭窄1例、术后抑郁症1例。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下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球扩支架19 例与自膨支架18 例治疗37 例狭窄>50%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结果 球扩支架术前平均狭窄程度78.2%,术后平均狭窄程度7%,技术相关性并发症5 例;自膨支架术前平均狭窄程度79.4%,术后平均狭窄程度22%,技术相关性并发症1 例.结论 自膨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技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Wingspan颅内动脉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应用Wingspan颅内动脉支架系统治疗符合介入治疗标准的11例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于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M1段、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处共置入12枚Wingspan支架,观察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狭窄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手术安全性,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10例患者支架置入顺利,一次性成功,支架定位准确;1例术中出现支架前移,未覆盖斑块,再置入Wingspan支架1枚。术后1例出现TIA发作,其余病例未出现相应供血区域新发缺血事件,无颅内出血并发症。随访12个月,发现2例出现再狭窄,狭窄率>50%。结论 Wingspan颅内动脉支架系统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中短期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Wingspan支架治疗。结果 116例患者均支架置入顺利,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前狭窄率为(72.1±9.4)%,术后即刻残留狭窄率为(21.4±14.8)%;围手术期发生脑血管相关并发症5例(4.3%),死亡1例(0.9%);临床随访6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43.9(19~88)个月,再发缺血性并发症4例(6.0%);影像学随访5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9.1(2~36)个月,发现支架内再狭窄7例(13.7%),其中症状性再狭窄2例(3.9%)。结论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6例,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1例,大脑中动脉M1段3例,椎动脉颅内段2例。狭窄程度60%-95%。在全麻或局麻下,以Seldinger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在微导丝导引下将支架准确定位后释放。结果6例均手术成功,5例患者狭窄血管恢复到正常管径,1例椎动脉狭窄未达到正常管径75%的患者用球囊进行后扩张,达正常管径的90%。结论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即刻效果满意,5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均未出现与术前病灶相关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