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转移可以更准确地进行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目前NSCLC微转移标志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角蛋白(CK)19、人类肺组织特异性基因(LUNX)、癌胚抗原(CEA)mRNA、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NSCLC微转移部位的研究以淋巴结和骨髓多见,胸膜腔报道较少,外周血的报道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
 生物标志物是近年肺癌研究的热点之一,可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其在临床上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对NSCLC生物标志物的新热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预测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药物基因组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提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疗效差异与肿瘤分子标志物关系密切;现有研究认为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苷酸还原酶(RRM1)、胸苷合成酶(TS)、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 Ⅲ)、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K-r...  相似文献   

4.
30%~5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发生脑转移。NSCLC 脑转移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难点之一,治疗措施有手术、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等。目前推荐采用新的预后评分系统来预判患者的预后,根据预后评分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子标志物的临床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文章就NSCLC领域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叶玉坤  汪栋 《肿瘤学杂志》2011,17(7):481-484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受累患者术后生存期短,NSCLC淋巴结微转移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循证医学的基点上为NSCLC的临床确切分期、科学合理的治疗预案及预后的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全文就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概念及参考诊断标准、临床检测标志物和检测方法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情况,分析影响Ⅰ期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主要因素,了解微转移的规律.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1例Ⅰ期NSCLC清扫的肺门和隆突下淋巴结进行混合性细胞角蛋白(MCK)检测,检测其微转移的表达.另收集45例肺部良性病变手术切除的肺门淋巴结45枚和Ⅱ、Ⅲ期NSCLC常规病理检查阳性的肺门淋巴结45枚进行MCK(AE1/AE3)检测,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 45例肺部良性病变的肺门淋巴结45枚MCK(AE1/AE3)表达均为阴性.Ⅱ、Ⅲ期NSCLC常规病理检查阳性的肺门淋巴结45枚MCK(AE1/AE3)表达均为阳性.91例Ⅰ期NSCLC取其肺门和隆突下淋巴结各91枚进行MCK(AE1/AE3)检测,45例阳性,总的微转移率为49%(45/91).其中,肺门淋巴结39枚阳性,隆突下淋巴结11枚阳性,二者均为阳性5例.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分期和分化是影响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因素,其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8.444、6.946和14.566.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分期和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微转移的主要因素,其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14.509和7.028.结论 Ⅰ期NSCLC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ⅠB期NSCLC微转移率明显高于ⅠA期;有必要对ⅠB期NSCLC进行术后化疗;肿瘤分期和分化程度是影响淋巴结微转移的主要因素;淋巴结微转移遵循肺门到纵隔的途径;腺癌存在跳跃式微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8.
9.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并选定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预防性脑照射目标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14例LA-NSCLC患者资料,选择其中相关病例分析脑转移高危因素及相关特点。结果2年脑转移率31.58%(36/114),脑转移首发的发生率为20.18%(23/114)。孤立脑转移的发生率为9.65%(11/114)。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变量为病理类型(OR=5.892)和治疗方式(OR=2.888),非鳞状细胞癌和单一治疗方式的患者脑转移率高(P〈0.01),模型拟合度好(P〉0.05)。预测脑转移的总正确率为67.7%。脑转移或死亡病例乳酸脱氢酶增高率(17.54%)较无脑转移并生存病例(0)高(P〈0.01),同时显示纵隔淋巴结转移组数与个数呈正相关(r=0.716,P〈0.01),腺癌较鳞状细胞癌脑转移或死亡率高(P〈0.01),且有更多的纵隔淋巴结转移(P〈0.05)。鳞状细胞癌及腺癌肿瘤最大直径均数分别为5.8em和3.9em(P〈0.01)。结论LA-NSCLC患者单一治疗方式脑转移发生率高。原发肿瘤大、乳酸脱氢酶高、非鳞状细胞癌、多站及多个纵隔淋巴结转移可作为脑转移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脑照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文献报道,部分伴有脑、肾上腺、肺等部位同期孤立性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仍可通过手术完全切除获得长期生存.研究表明原发灶局限于Ⅰ、Ⅱ期,没有或仅有单处纵隔淋巴结受累且孤立性转移灶能手术完全切除的病例可能通过手术获益,进一步了解预后相关因素,将更有利于发挥外科治疗的益处.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肿瘤大小、外侵程度、病理类型、肿瘤部位等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45例NSCLC行肺癌切除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清除淋巴结1682个,阳性率33.89%。原发性肿瘤大小及外侵程度(T)因素中T1、T2、T3、T4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2.33%、29.68%、28.77%、51.20%。鳞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9.49%,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为35.57%,腺鳞癌淋巴结转移率为37.65%,大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为70.59%。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28%和33.08%。各区淋巴结10、7、5区转移频率较高,其中7区转移率最高。结论:NSCLC的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外侵程度、病理类型、肿瘤发生部位均有密切关系。肺切除时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其主要病理类型,且易发生脑转移。目前,NSCLC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放疗是脑转移局部治疗的常用方法,随着技术和药物的不断发展更新,放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何联合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本文将对NSCLC脑转移放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工作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其主要病理类型,且易发生脑转移。目前,NSCLC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放疗是脑转移局部治疗的常用方法,随着技术和药物的不断发展更新,放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何联合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本文将对NSCLC脑转移放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工作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繁多,与其预后相关的组织学分子标志物主要有多药耐药基因、生长因子类、黏蛋白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增殖细胞核抗原以及磷酸酶一张力蛋白酶等。这些基因的不同表达或许可以把N2期非小细胞肺癌分成不同的分子亚型,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5.
1988年在加拿大国家癌肿研究院临床试验组发表对晚期转移的非小细胞癌肺(NSCLC)化疗与最佳营养疗法(BSC)随机对比研究报告。化疗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CAP)方案或长春花碱酰胺、顺铂方案(VP),证明了作为姑息疗法的化疗组,虽然缓解率仅为10%(CAP)到25%(VP),但存活期优于最佳营养疗法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有所提高,但其长期生存率仍较低,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Mountain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旦出现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仅为1.7%。及早、准确地发现肿瘤转移显得十分重要。肿瘤转移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转移和微转移(micrometastases)。CT,MRI,B超等检查一般只能发现重量〉1g或直径〉1cm的癌灶,而HE(h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常规病理检查对淋巴结微转移漏诊率高达10%~30%。  相似文献   

17.
非小细胞肺癌Lunx mRNA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癌Lunx基因表达对淋巴结微转移的作用和在各类型肺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胸手术纵隔淋巴结提取清除以获取原发灶及纵隔淋巴结病理标本,12例非肿瘤肺叶切除作正常对照.荧光定量PCR检测切除肿块和淋巴结的Lunx mRNA表达.结果:1)肺癌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Lunx mRNA表达量分别为1 840(328,7 210)和237.93(148.45,322.70),P=0.002.2)Ⅲ期肺癌组织中Lunx mRNA 表达水平[2 245(280,7 210)]与Ⅰ期的[1 840(1 840,7 210)]和Ⅱ期[328(231,2 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P=0.497.3)Lunx mRNA在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7 210(199,7 210)和1 202.5(328,2 650),P=0.484,该指标与组织类型无关.4)Lunx mRNA为269.5定作界值时,诊断阳性淋巴结的灵敏性为96%,特异度99%.85组淋巴结阳性,57组阴性,42例患者142组区域淋巴结Lunx mRNA阳性59.86%(85/142),HE染色42例患者的50组转移淋巴结阳性35.21%(50/142),明显低于FQ-PCR 85枚,P<0.05.表明Lunx mRNA FQ PCR法比常规病理具有更高的敏感性,P<0.05,Kappa值为0.519.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Lunx mRNA与PET-CT的SUV值关系不大,rs=0.268,P=0.03.结论:FQ-PCR扩增Lunx mRNA是敏感特异地检测肺癌细胞浸润区域淋巴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立体定向精确放射治疗(SRS)近期疗效。方法 46例明确诊断的NSCLC脑转移患者,全部接受单纯SRS。40 %~85 %剂量曲线完全包裹大体肿瘤靶区(GTV)勾画,计划靶区(PTV)紧贴肿瘤外缘,不进行外放(PTV=GTV),PTV边缘处方剂量1200~2500 cGy,放疗后加用保护胃黏膜药物、脱水剂、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降低放射性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结果 46例患者随访3~2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3例随访期内出现新发转移灶,2例出现放射性脑水肿,1例瘤体稳定无进展,随访期内疗效:完全缓解(CR)率60.87 %(28/46),部分缓解(PR)率32.61 %(15/46),有效(CR+PR)率3.48 %,稳定(SD)率13.04 %(6/46),神经功能症状改善率93.48 %(43/46),全组病例1年生存率43.5 %(20/46),2年生存率13.0 %(6/46)。结论 SRS脑转移瘤,放疗不良反应轻微,能有效控制转移病灶,迅速改善脑神经功能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晚期肺癌患者出现脑转移后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血液中微转移癌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液中微转移癌细胞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手术过程中采集肺静脉血,术前或术后采集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癌细胞检测。于手术后定期随访患者,并与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58例NSCLC患者血样进行了检测,共发现20例存在癌细胞,阳性率为34.5%,其中57岁以下年龄组及Ⅲ/Ⅳ期患者的癌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57岁以上年龄组及Ⅰ/Ⅱ期患者(P值分别为0.000和0.006)。随访结果显示,血液中癌细胞检测阳性组的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30.0%和20.0%,癌细胞检测阴性组分别为52.6%和50.0%,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291和0.0092)。结论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可从血液中检测到癌细胞,此类患者的预后差,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 91例NSCLC行根治术,术后病理分期为I期患者,取肺门和隆突下淋巴结进行混合性细胞角蛋白(MCK,AE1/AE3)免疫组化标记(SP法),检测微转移的表达并随访5年,分析微转移和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I期NSCLC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为49 %,总5年生存率为70.3 %,中位生存时间 48.5个月,复发转移率32 %,平均复发转移时间36.6个月。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微转移阳性四个因素与复发转移有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肿瘤分化、分期和微转移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P<0.05),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497、11.196和5.233。结论 I期NSCLC淋巴结存在微转移,肿瘤分化、分期和微转移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