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性瘫痪早期诊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早期诊断是指生后6—9个月内的诊断,而脑瘫的临床表现直到1岁左右才明朗化,2岁才固定化,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CT及诱发电位等检查手段的问世,使早期诊断准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耿香菊  孔峰  马彩云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147-147,157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性瘫痪儿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及其敏感性。方法 选择1998-08/2003-12郑州市儿童医院住院和门诊就的脑性瘫痪患儿97例,男67例,女30例。监护人同意参加此项目。通过对97例脑性瘫痪患儿动态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动态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脑性瘫痪患儿早期诊断中的变化。结果 动态脑电图正常35例(36%),异常62例(64%)。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19例(20%),异常78例(8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较动态脑电图异常率高,但无明显差异(χ^2=1.065,P&;gt;0.05)。结论 动态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诊断脑性瘫痪方面具有相同作用,其图型变化表现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3.
付钓钧  李林 《现代康复》2001,5(4):55-55,98
目的:探讨婴幼儿脑性瘫痪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MEB-5304K诱发电位测定6-18月龄婴幼儿脑性瘫痪68例,对照组30例。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随着刺激强度减弱,阳性率增加,且发现脑瘫患儿主要为外周性听路损害,75.34%,为两侧性损害。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有助于早期发现脑瘫患儿存在的听力障碍。  相似文献   

4.
陈星 《浙江临床医学》1999,1(2):126-127
脑性瘫痪(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我国发病率为1.8‰~6‰。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提高康复率有重要意义。本对1995~1998年临床确诊为“脑瘫”的52例患进行了植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和颅脑CT的检查。三项检查的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测定已广泛应用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和听力损害的诊断和随访中,可应用于各年龄期,又因检测客观准确,重复性好,不受镇静药和睡眠影响。本文为探讨 BAEP在小儿脑性瘫痪 (CP)诊断中应用,检测 25例 CP患儿的 BAEP,分析其波形、潜伏期、波间期、波幅等异常和与 CP患儿的病因、影像学之间关系,探讨在小儿 CP诊断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999年 5月~ 2000年 5月来我中心治疗的 CP患儿 25例。根据 1988年第一届全国小儿脑瘫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 12例,女 13例。年龄最小 9个月,最大 9岁。病因:新生儿…  相似文献   

6.
邓韵竹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9):2760-2760
为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中应用价值,将1998一06/200l—06诊治的82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进行了BAEP检测。发现其中有63例BAEP异常,异常率79%。双耳异常53例,单耳异常12例。双侧改变占82%。部分病例多项异常。BAEP可早期检出脑瘫儿的听路损害,对脑瘫患儿的语言功能恢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评估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前后的脑功能状态.方法按家长意愿将0~6个月脑瘫高危儿10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行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门诊随访.干预前和年龄9~12个月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观察声强90dB时各波潜伏期、峰间期变化.结果100例患儿进入结果分析.①潜伏期、峰间期:两组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干预组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②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情况:两组在干预前差异无显著性,而在干预后干预组异常者明显减少,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一种能早期提示脑损伤敏感而客观的指标,早期干预后其恢复正常也是脑功能恢复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智能的关系。方法 对82例用MEB-5304K型诱发电位仪做听觉诱发电位检测(BAEP),用0-3岁盖泽乐发育诊断表做智力测验。结果 BAEP正常组46例,异常组36例,两组与DQ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用来对脑瘫患儿早期智能发育的检查,对BAEP儿及时给予智力康复治疗可减轻或防止出现智力不足。  相似文献   

9.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小儿脑性瘫痪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胜林  冯玲玲 《现代康复》2001,5(2):114-115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定已广泛应用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和听力损害的诊断和随访中,可应用于各年龄期,又因检测客观准确,重复性好,不受镇静药和睡眠影响,本为探讨BAEP在小儿脑性瘫痪9CP)诊断中应用,检测25例CP患儿的BAEP,分析其波形、潜伏期、波间期、波幅等异常和与CP患儿的病因、影像学之间关系,探讨在小儿CP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脑性瘫痪合并听神经通路损伤的发生率,探讨脑性瘫痪合并听神经通路损伤与性别、脑性瘫痪型别及脑性瘫痪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272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了解脑性瘫痪合并听神经通路损伤的发生率,并对脑性瘫痪合并听神经通路损伤发生与性别、脑性瘫痪型别及脑性瘫痪高危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72例脑性瘫痪合并听神经通路损伤的发生率为29.8%,其发生率与性别无关(P〉0.05),与脑性瘫痪型别有关(P〈0.05),其中以手足徐动型和混合型脑性瘫痪合并听神经通路损伤发生率更高(P〈0.0071),病理性黄疸、宫内感染与脑性瘫痪合并听神经通路损伤显著相关。结论 脑性瘫痪合并听神经通路损伤较普遍,以手足徐动型和混合型脑性瘫痪为著,病理性黄疸、宫内感染是脑性瘫痪合并听神经通路损伤的高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963例脑瘫合并听神经通路损伤患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听神经通路损伤发生率,以及与性别、脑瘫分型及脑瘫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963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了解脑瘫合并听神经通路损伤的发生率,以及与性别、脑瘫分型及脑瘫高危因素的关系。结果963例脑瘫患儿听神经通路损伤发生率为24.5%(236/963),发生率无性别差异(P〉0.05),不同脑瘫分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足徐动型与混合型脑瘫发生率最高(P〈0.01),病理性黄疸是造成脑瘫合并听神经通路损伤的高危因素(OR=2.029,95%CI:1.483~2.774)。结论脑瘫患儿多合并听神经通路损伤,其发生率与性别无关,与脑瘫分型有关,手足徐动型与混合型脑瘫发生率最高,病理性黄疸是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脑瘫高危儿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早期干预对减少残疾的发生十分重要。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应用的脑损伤高危儿童发育与运动评估量表,脑瘫儿童痉挛、运动功能及综合能力评估量表进行综述。推荐不同情况下选择使用一种或多种评价工具来满足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脑瘫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性瘫痪是造成儿童期身体残疾最主要的原因,且终生存在,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经济负担。随着围产科医学的发展,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脑瘫的发病率却呈现上升趋势,因此,脑瘫的治疗已成为世界各国科研机构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国内外治疗脑瘫的方法有药物、手术、康复及其他治疗;脑瘫总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而且及时、长期、正规的康复训练是治疗脑瘫的最主要方法,手术、药物及其他治疗只是为康复训练创造条件或作为补充手段,不能替代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4.
早期物理治疗对改善脑瘫高危儿的远期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将患儿父母作为治疗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的早期物理治疗方案,对于患儿的运动发育有较大影响。脑瘫高危儿的早期治疗主要包括Vojta 法、Bobath 法及Doman-Delecato 法等,而其中Vojta法呈现出决定性优势。目前还缺少一种特定的治疗方案在脑瘫高危儿中应用疗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脑性瘫痪的教育康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脑性瘫痪的医学康复已有20余年,而教育康复刚刚起步。在本文中,笔者对脑瘫儿童教育康复的历史、目的与特点、目标、基本原则、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同脑瘫高危因素制备的脑瘫动物模型的脑组织病理改变和行为学变化,与脑瘫儿童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脑瘫动物模型是进一步研究人类脑瘫的极佳工具。笔者主要综述有关模型动物和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小儿脑性瘫痪并发智力障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综述小儿脑性瘫痪并发智力障碍的发病率、智力水平与智力结构、原因与发病机制、智力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讨论适合国内小儿脑性瘫痪并发智力障碍康复治疗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针刺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针刺治疗脑瘫能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作用机制非常复杂,涉及脑血流量、病理形态学、能量代谢、自由基代谢、细胞凋亡、突触联系、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脑性瘫痪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系统综述脑瘫高危儿标准与监测,早期干预操作模式、措施与效果,探讨适合国内脑性瘫痪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视觉障碍是脑性瘫痪患儿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可见视敏度降低、屈光参差、斜视、视野缺陷、立体视觉障碍、眼底结构异常、眼球震颤等。其中约3/4的脑瘫患者视敏度降低,斜视的发生率为39%~50%,眼球震颤为9.5%。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室内出血、低出生体重等为脑瘫患者视觉障碍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