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光辉  李航  付天果 《重庆医学》2007,36(18):1870-1871
目的 探讨永久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1996年1月~2006年12月安装起搏器者92例.从左侧锁骨下静脉或头静脉置入起搏电极,术中测试电极导线各参数符合起搏要求.注意围术期观察和护理,术后定期随访或患者有不适症状时门诊或住院,根据情况随时程控和调整起搏参数.结果 92例患者术中100%发生心律失常,2例发生心室颤动.术后常见并发症共12例,其中血肿3例、感染2例、电极移位1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自动夺获功能开启时呈高输出状态1例、起搏器阈值升高2例、心功能减退1例.结论 加深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提高鉴别能力、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知识教育,早期发现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常见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本组285例,男168例,女117例,年龄22岁~85岁。其中单腔起搏器84例,双腔起搏器201例,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共发生起搏器相关并发症25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分别是囊袋血肿7例,电极导线脱位4例,囊袋破溃及感染9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囊袋血肿的发生与术前使用阿司匹林有关,电极导线脱位、囊袋破溃及感染等大部分与手术有关,起搏器综合征与VVI起搏器模式有关.结论加深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提高鉴别能力,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和加强术后随访,可将起搏器并发症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永久起搏器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装起搏器的84例术中、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例(6%);气胸1例(1.2%);发生长间歇4例(4.8%),其中晕厥2例.术后并发囊袋血肿4例(4.8%);电极导线脱位2例(2.4%);感染1例(1.2%);起搏器综合征2例(2.4%);导线断裂1例(1.2%);嚢袋脂肪液化1例(1.2%);起搏器电重设2例(2.4%);起搏器阈值升高1例(1.2%).结论 加深对起搏器置入术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天荣  陆洁  李莹  丁伟  宣蔚 《中外医疗》2008,27(33):175-175
目的:研究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88例患者进行起搏器置入术及电极导线拨出术,随访观察其并发症.结果:起搏器囊袋血肿6例,起搏器囊袋破溃2例, 起搏器电极导线脱位2例,起搏器综合症5例.结论: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术后及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分析.方法 分析35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发生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有囊袋血肿8例,囊袋反复破溃感染1例,电极导线脱位3例,起搏器综合征3例,心脏穿孔1例,导线断裂1例,感知功能障碍5例,起搏功能障碍4例.结论 充分认识植入起搏器的相关并发症,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随访,进行起搏器植入后知识健康教育,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7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和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永久性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起搏器并发症共8例,均为术后并发症,其中囊袋内积血1例,电极导线脱位2例,心外肌肉收缩1例,起搏综合征4例.结论 提高起搏器并发症早期识别能力并及时处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定期随访及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卒.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11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行永久性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囊袋破溃及感染(9.1%)、电极导线脱位(2.7%)、心包填塞(1.8%)、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1.8%)。结论:加强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减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熊宁  陈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76-1578
目的:讨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策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21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室传导阻滞1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或3 s以上长间歇14例.结果:121例中发生并发症15例,其中气胸1例,囊袋内积血及血肿5例,起搏器囊袋感染5例(1例合并囊袋血肿),电极导线脱位2例,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不紧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1例;经相应处理后均治愈或缓解.结论:深入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术前预防及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知识教育,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263例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科林  刘东武  蔡天志  辛宏  刘晔  刘子林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99-1200,1235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安装的263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27例,占10.27%,其中术中严重心律失常1例,术后起搏器囊袋血肿5例,电极移位5例,螺丝松动1例,导线断裂1例,囊袋感染1例,起搏器感知不良6例,起搏综合征4例,肌跳2例,远期心肌阈值升高1例。结论:提高对起搏器并发症的识别能力,手术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重视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及起搏器知识的宣教,可减少并发症,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避免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永久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治疗措施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常见的并发症,总结其并发症发生原因、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等。结果患者出现常见并发症共36例,其中囊袋破溃5例,血气胸2例,电极接反2例,感知障碍3例,电池提前耗尽1例,起搏器综合征3例,起搏器介入的心动过速1例,术后心率失常2例,电极断裂1例,电极脱位3例,囊袋感染5例,囊袋血肿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5%。结论医护人员要加深对起搏器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并发症鉴别能力,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做好术中与术后的预防工作,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策略。方法对2000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17例(10.3%),其中气胸1例,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术中严重心律失常3例,起搏器工作不正常2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囊袋感染1例,电极导线脱位2例,脑梗死1例。结论充分认识起搏相关的各种并发症,重视术前准备,严格规范起搏器置入术的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病人,尽量减少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6月42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41例(9.7%)。其中,术中气胸5例,误穿锁骨下动脉10例,术后起搏器囊袋血肿18例,起搏器囊袋破溃1例,电极移位2例,导线断裂1例,起搏综合征3例,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l例。结论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加强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观察随访,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之发挥最佳治疗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在我院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320例,其中309例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植入电极导线,穿刺处同侧皮下制作囊袋包埋起搏器,11例为左锁骨下静脉路径植入起搏器。结果32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术后出现囊袋血肿4例,囊袋破溃5例,囊袋感染1例,起搏器电极移位4例,心衰加重死亡1例。结论术前对患者的综合评估、术中良好的手术手技、术后围术期的密切观察以及院外的定期随访,可及时发现处理或预防并发症发生及发展,可减少患者痛苦,增加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根据体表定位标志结合X线透视经腋静脉穿刺植入起搏器电极导线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中应用的体会.方法对18例患者经皮穿刺腋静脉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结果18例患者均在3分钟内穿刺成功,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体表定位标志结合X线透视经腋静脉穿刺置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可行、实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谢冬梅  张雪梅  张晓军 《西部医学》2011,23(9):1817-1818
目的探讨102例老年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8月在华西医院老年科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例102例,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均成功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中术后发生出血和感染2例(1.9%),1例发生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出现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征5例(4.9%),尿潴留和便秘者各1例。在本组102例病人中发生术后并发症10例(9.8%),经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对症处理大部分均得到满意转归。结论对老年起搏术后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月~2007年5月已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326例临床资料及其并发症。结果:并发症共20例,其中误穿刺3例、气胸1例、冠状静脉窦口夹层1例、冠状静脉注入气泡1例,引流条断裂1例、电极接反1例、感知障碍2例、电池提前耗竭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起搏器介入的心动过速1例、电极脱住3例、囊袋血肿4例。结论:加深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提高鉴别能力、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知识教育,早期发现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广泛应用于临床,电极导线脱位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严重并发症,文中旨在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41例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资料及处理措施。结果电极脱位患者12例,有13根电极导线脱位。其中9根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包括心房主动电极2根及心室主动电极7根;3根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6根发生于术后1个月后。4根被动电极导线脱位,包括心房电极2根及心室电极2根,均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所有脱位主动固定电极均被安全拔除。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发生率与被动电极相似,但远期脱位率呈增多趋势。在起搏器安装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电极脱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方法:对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47例中7例有并发症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护理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囊袋感染1例,气胸1例,肩手关节综合征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结论:加强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术后观察护理及健康指导,可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的125例患者中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和处理措施.结果 共5例患者发生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4.0%,其中气胸1例(0.8%),囊袋出血或血肿2例(1.6%),电极脱位2例(1.6%).结论 预防起搏器术后相关并发症最重要的是术前充分评估及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及随访.  相似文献   

20.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各种缓慢型心律失常比较常见,临时起搏器有助于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患者术后自主心律升高到足以维持正常循环功能后停用起搏器,去除起搏导线,但是去除过程中通常会合并一些并发症。所以需设计一种可降解、无需拔除的临时起搏导线解决以上问题。目前已知镁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逐渐增多,本文对镁合金作为可降解临时起搏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