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黄连-黄芩药对的UPLC-MS/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整体质量控制与评价、药效物质基础、配伍规律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UPLC-MS/MS法进行指纹图谱研究,使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2%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80 min,流速0.3 m L·min~(-1),柱温40℃,获得12批黄连-黄芩药对的色谱图。利用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黄连-黄芩药对UPLC-MS/MS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定了16个共有峰,通过比较对照品和参考文献,指认了7个共有峰分别为黄连碱、表小檗碱、盐酸药根碱、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汉黄芩苷,对12批不同产地和品种的黄连-黄芩药对相似度进行了考察,其相似度均0.9。结论:建立了黄连-黄芩药对UPLC-MS/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其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RSD3%),该分析方法的建立对于黄连-黄芩药对的质量控制与评价、药效物质基础、配伍规律等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鉴定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4种活性成分及其指纹图谱同时检测的方法。方法:以ACQUITYTM UPLC BEH C18色谱柱(2.1mm×100mm,1.7μm),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1,检测波长275nm,柱温30℃。结果:4种成分色谱显示分离度良好,经质谱得到各成分离子碎片,查阅相关文献均得以证实,并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检测指纹图谱,结果显示相似度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黄芩提取物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马钱子-甘草药对配伍前后及其拆分相态指纹图谱。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54 nm;获得马钱子单煎液、甘草单煎液、二者合煎液及配伍相态的色谱图,建立合煎液的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对配伍后指纹图谱的共有峰进行归属分析,对比各拆分相态的色谱峰。结果:通过马钱子-甘草药对的指纹图谱,标定了25个共有峰,5个来源于马钱子,20个来源于甘草,指认出9个成分,配伍前后峰的数目未发生变化。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准确、可靠,可较全面的反映了马钱子-甘草配伍后指标成分的特征,配伍前后色谱峰无差异,沉积物相态为配伍相态的关键所在,以上结果可为甘草-马钱的配伍应用和减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旋覆花-赭石药对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RRHD StableBond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 μL,建立旋覆花-赭石药对UPLC指纹图谱及同时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槲皮苷、异绿原酸B、1,5-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C共8个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并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及主成分分析(PCA)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UPLC指纹图谱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建立了旋覆花-赭石药对的U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6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8个成分。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90,CA及PCA均可将10批样品聚为3类。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均良好。结论 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及同时测定8个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可用于旋覆花-赭石药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重庆特有药用植物缙云黄芩HPLC指纹图谱,对其根、茎、叶中4种主要的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含量测定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方法进行色谱分离和含量测定,记录10个种群缙云黄芩指纹图谱,采用国家药典委"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结果:建立了同时分离和测定4种活性成分的梯度洗脱程序;缙云黄芩指纹图谱14个共有峰分离度良好、保留时间稳定、重现性好;供试样品间相似度较高;4种活性成分总量多少依次为根>茎>叶,尤其是黄芩苷在根中的积累量达茎中的5倍以上.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稳定、可靠,能为缙云黄芩种源的宏观分析、探明其遗传变异模式及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陕西子洲与其他产区黄芩中黄酮成分的含量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为子洲黄芩的质量评价及道地药材品牌建设提供资料。方法:采用HPLC测定样本中不同产区的黄芩所含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3个主要黄酮成分的含量。色谱条件:Eclipse-YD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系统,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为30℃。结果:子洲黄芩中黄芩苷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9.3%,明显高于样本包含的其他产地的黄芩;以黄芩苷峰为参照物峰,确定11个共有峰,建立了子洲黄芩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方法。结论:陕西子洲黄芩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优;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作为分析和控制子洲黄芩质量的基础资料。子洲作为黄芩道地药材产区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苍耳子炮制前后对苍耳子-辛夷药对6种指标成分和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将10批不同产地的苍耳子采用砂炒法炮制;将生、炒苍耳子分别与辛夷配伍,得到生、炒苍耳子-辛夷药对各10批,水煎煮法制得各药对的水煎液;采用UPLC法同时测定样品中的新绿原酸等6种指标成分含量,并比较其指纹图谱的差异。结果与生苍耳子-辛夷药对相比,炒苍耳子-辛夷药对水煎液中新绿原酸等4种成分含量均下降,下降范围为5.32%~40.68%;10批生苍耳子-辛夷药对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40~0.996,10批炒苍耳子-辛夷药对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13~0.996;聚类成分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可明显区分样品;VIP得分结果表示有8个峰VIP值大于1,影响较大。结论实验建立的方法快速、稳定、重复性好;炮制和配伍对苍耳子-辛夷药对的指标成分和UPLC指纹图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的指纹图谱,考察不同配伍对药对的化学成分的影响,探讨该药对配伍应用的科学性。方法:以Agilent Zorbax Extend-C18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含0.3%磷酸及0.2%三乙胺)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8 nm;流速0.7 mL/min;柱温20℃。结果:方法学考察表明,所用色谱条件符合定性研究要求;以盐酸小檗碱峰为参照峰,确定了19个共有峰,并初步对各共有峰进行归属判断。结论:从药对的指纹图看出,黄连有利于吴茱萸脂溶性生物碱溶出,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溶剂、不同比例配伍对黄芩柴胡“药对”中主要药效成分黄芩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水和70%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参照临床常用给药方法对不同比例配比(0∶1,1∶1,1∶2,2∶1,1∶0)的黄芩柴胡“药对”进行提取并采用RP-HPLC法考察对“药对”中的主要药效成分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采用水和70%乙醇进行提取对黄芩-柴胡“药对”中的主要药效成分黄芩苷的提出无显著影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对提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影响亦较小,但HPLC图中黄芩苷峰前的一个吸收峰明显增大,提示混合提取能提高其他组分的提出。结论:黄芩-柴胡“药对”不同提取溶剂、不同比例配伍对其主要药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没有太多影响,但混提能明显提高其他药物成分的提出。  相似文献   

10.
黄芩药材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黄芩药材指纹图谱,并测定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来评价药材质量。方法:采用岛津SHIMADZU VP-ODS柱(250mm×4.6mm,5μm),以0.1%枸橼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76nm及200nm-400nm,应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所得不同样品的指纹图谱用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17个共有峰,建立了黄芩药材的指纹图谱。但各主要成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沂源县的扦插黄芩中的黄芩苷含量最高,高达18.32%;东北野生黄芩中的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31%和0.73%。结论:此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峰的分离度较好,可作为黄芩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药对"作为方剂组成的基本要素,是具有密切配伍关系的二味或三味药的并用而有某种特定功用的、相对固定的药物组合。恰当的药对配伍,能加强药物的效能,大大提高方剂的临床疗效,扩大治疗范围。经方诸多名方,均有经典药对镶嵌,灵活多变,立意高妙,乃体现方剂整体疗效的画龙点睛之笔。《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是祖国医学中有关妇人病证的最早记载和专题论述,诚可谓开中医妇科之先河。其中妇人杂病篇共有17首方剂,大部分为至今临床常用经方。拟从此篇6首代表方剂入手,通过分析其药对配伍关系,探讨仲景药物运用规律,以期能够在临床处方用药时加以借鉴,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与三维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当归-红花(GH)补血效应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注射乙酰苯肼+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血虚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红花不同配比(1∶0,4∶1,2∶1,3∶2,1∶1,2∶3,1∶2,1∶4,0∶1)组,按剂量0.01 m L·g~(-1)灌胃给药,连续7 d,观察小鼠血常规和脏器指数(胸腺、脾脏)的变化,建立当归和红花配伍后的三维响应曲面模型。结果:单用当归剂量为7.8 g·kg~(-1)·d~(-1)时,补血效果最好,总效应值5.50;单用红花剂量为0.52 g·kg~(-1)·d~(-1)时,补血效果最好,总效应值4.57。当归和红花配伍后,当归剂量在0.5~1.2 g·kg~(-1)·d~(-1)和红花剂量在0~0.5 g·kg~(-1)·d~(-1)时,表现为协同作用,在大部分剂量配比范围内(约50%)表现为相加作用,其次为拮抗作用。结论:当归和红花配伍后补血效应的协同作用范围较窄,强度也不是很明显,并在一定量比时还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苦参-甘草药对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甘草酸的转移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液料比对苦参-甘草药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利用UPLC-Q-TOF/MS对苦参-甘草药对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在线鉴定。结果:苦参-甘草药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加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提取前浸泡1 h;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总转移率93.92%,甘草酸转移率99.23%。苦参-甘草药对提取物共鉴定出49个成分,其中28个来自于苦参,21个来自于甘草。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苦参-甘草药对配伍提取具有相互促进溶出的作用,为阐明其他药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配伍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葛根-麻黄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对葛根素溶出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葛根素含量,流动相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250 nm,建立葛根-麻黄药对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葛根-麻黄药对不同比例(3∶1,2∶1,4∶3,1∶1,1∶2,1∶3)配伍对葛根素溶出量的影响。结果: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平均加样回收率99.67%,RSD 2.2%。葛根-麻黄按4∶3配伍时葛根素溶出量最多(2.408 g·L-1),与葛根水煎液(2.455 g·L-1)最接近,而葛根-麻黄按2∶1配伍时溶出量最少(2.254 g·L-1)。结论:不同配伍比例的麻黄对葛根中葛根素的溶出量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阐释红参和红景天在化学和药效学层面的配伍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RRLC-Q-TOF-MS)分析了红参和红景天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并通过负重游泳实验及血清尿素、血乳酸、肝糖原的测定考察了红参和红景天配伍前后的抗疲劳活性变化。结果:在红参和红景天配伍合提液中共鉴别了51种化学成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mRg1,mRb1,mRb2,mRb3和mRd等)含量明显降低,人参皂苷(Rb1,Rb2,Rb3,Rd,F2和Rg3等)含量明显升高。药效实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合提液组和合并液组小鼠竭力游泳时间均明显延长(P0. 01);两组小鼠的血清尿素氮(P0. 05,P0. 01)和乳酸(P0. 05,P0. 01)水平明显降低,而肝糖原水平明显升高(P0. 05,P0. 01)。红参和红景天配伍合提液抗疲劳作用较红参和红景天单煎合并液明显增强。结论:该研究在化学成分变化方面揭示了红参和红景天配伍过程中的增效机制,为临床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硫磺熏蒸前后党参红外光谱特征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硫磺熏蒸前后党参红外光谱的特征变化规律,为党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鉴别依据。方法:对党参药材以不同比例的硫磺进行熏蒸,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熏蒸前后的党参药材、党参醇提物和党参水提物进行红外图谱及二阶导数图谱分析。结果:对于党参药材、党参醇提物和党参水提物3种分析对象来说,其各自的未熏党参与硫磺熏蒸党参在红外光谱上的差别并不明显,而通过具有高分辨力的二阶导数光谱分析后,可得到明显的差别变化。二阶导数光谱显示,对于党参药材,硫磺熏蒸前后的吸收峰在1 500~1 600 cm-1峰强变化比较明显,而对于党参醇提物和水提物来说,在1 500~1 600,1 715 cm-1处峰强变化明显,且随熏蒸党参硫磺用量的不同峰强有各自的变化规律。结论:利用硫磺熏蒸前后党参红外光谱的变化规律,可快速、高效地鉴别党参是否经过硫磺熏蒸处理,为党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nano-LC-LTQ/Orbitrap-MS鉴定2型糖尿病KKAy小鼠模型组与给药组的骨骼肌差异表达蛋白,推测黄芩-黄连药对(SC)防治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取20只8~10周龄的雄性KKAy小鼠,给予全价高脂饲料,随机等分为2组,分别为黄芩-黄连药对组(27 g·kg~(-1))和模型组(灌胃等量水)。2组均连续灌胃8周,于最后1次给药后1 h处死小鼠,取骨骼肌在液氮中进行研磨,加裂解液及蛋白酶抑制剂提取蛋白,测定蛋白浓度,再进行蛋白变性、还原、烷基化、酶解及脱盐,利用nano-LC-LTQ/Orbitrap-MS检测,利用Xcalibur 2.2软件和Proteome Discoverer 1.4.0.288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ieve v2.1(×64)进行无标样定量分析寻找相关差异蛋白,筛选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黄芩-黄连药对组与模型组共鉴定出107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经生物学分析筛选出与糖尿病相关的差异蛋白共5个,其中上调4个(5'-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脂联素等),下调1个(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4)。分析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涉及炎症反应、信号通路调节等生物过程。结论:通过有效的比较与分析,得到了一些参与胰岛素信号转导等通路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研究黄芩-黄连药对防治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RRLC-DAD-ESI-Q-TOF-MS技术分析和测定金银花中主要化学成分,建立山东金银花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方法:采用RRLC-DAD-ESI-Q-TOF-MS技术对金银花提取物进行快速分析,根据获得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推断化合物分子式,结合数据库和文献对金银花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别,采用RRLC-DAD法分析测定山东金银花、河南金银花和湖南山银花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山东金银花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结果:从山东金银花中检测到51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32种化学成分;对比测定了山东金银花、河南金银花和湖南山银花中10种主要化学成分(马钱酸、绿原酸、咖啡酸、马钱苷、断氧化马钱苷、芦丁、金桃苷、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采用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分析可以实现不同品种金银花和湖南山银花的正确区分,所得结果与含量测定结果一致。结论:RRLC-DAD-ESIQ-TOF-MS技术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能够提供化合物及其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信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和测定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山东道地金银花的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为山东金银花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附子干姜配伍前后的毒效变化规律,揭示二者配伍内涵。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附子组、空白-附子干姜组、模型组、模型-附子组、模型-附子干姜组,后3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前3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对比分析附子单煎液与附子干姜合煎液对正常大鼠与模型大鼠生化指标、心肌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影响;对大鼠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组间差异代谢物,并分析差异代谢通路;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附子干姜配伍前后与增强抗心衰药效、调控心脏毒性相关的代谢物及其关联靶点、通路,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筛选出的代表性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脑钠肽(BNP)、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cTn)-T含量显著升高(P<0.01),空白-附子组CK、LDH、cTn-T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空白-附子干姜组CK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附子组比较,空白-附子干姜组LDH含量明显降低(P<0.05),病理切片显示2种煎液均可导致正常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附子干姜组BNP、CK、LDH、cTn-T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模型-附子组BNP、LDH、cTn-T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附子组比较,模型-附子干姜组CK含量显著降低(P<0.01),2种煎液均可改善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形态。代谢组学结果显示,附子单煎液与附子干姜合煎液分别可回调模型大鼠422种与459种代谢物,附子干姜合煎液对正常大鼠的代谢干扰作用弱于附子单煎液。网络药理学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干姜增强附子抗心衰药效方面,脱氧尿苷酸等3个代谢物关联到56个代谢物,82个靶点,13条通路,包括钙信号通路、肾素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干姜影响附子心脏毒性方面,酪醇等3个代谢物关联到24个代谢物,55个靶点,14条通路,包括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信号转导、碳代谢等。Western blot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附子组、模型-附子干姜组ACE、ACE2、AngⅡ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附子组比较,模型-附子干姜组ACE2、AngⅡ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空白-附子组、空白-附子干姜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激酶B(Akt)、cTn-I3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附子组比较,空白-附子干姜组ERK、Akt、cTn-I3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附子-干姜药对在病理状态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配伍增效关系,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配伍减毒关系,二者的药效特征、配伍实质与机体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浙麦冬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的含量,为浙麦冬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58∶42),流速1.0 m L·min-1,柱温30℃。结果:建立了浙麦冬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检出共有峰7个,各批次药材的相似度均0.9;通过HPLC-MS分析和对照品比对,确定了1号峰和2号峰分别为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浙麦冬中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A的线性范围31.47~786.8 ng,平均回收率101.5%,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的线性范围53.05~1 326.25 ng,平均回收率103.0%。结论:HPLC指纹图谱方法与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浙麦冬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