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法在治疗5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科治疗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使用西药治疗的组别为对照组,使用补气活血法治疗的组别为观察组。将两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ST段压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显示为72.00%,96.0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χ~2=5.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T段压低持续时间与次数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ST段压低持续时间长于观察组,该组ST段压低次数多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明显,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西药治疗,补气活血法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76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方法,而研究组则采用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ST段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T段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24h ST段压低总次数和24h ST段压低持续总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采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同时可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能力,具有临床推广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尊钙  温小芬  赵恒 《新中医》2017,49(7):20-22
目的:观察温胆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服用温胆汤合四君子汤加味。2组均治疗4周,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7.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照组的全血黏度低切和红细胞比积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ST段压低次数及ST段压低持续总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心肌缺血总负荷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ST段压低次数及ST段压低持续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心肌缺血总负荷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温胆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证,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等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者心肌缺血负荷、ST段压低平均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室间隔厚度、E/A、NT-ProBNP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在心肌缺血负荷、ST段压低平均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室间隔厚度、E/A、NT-ProBNP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注射葛根素,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观察两组临床体征、心肌耗氧量指标(RPP)、ST段压低导联数(NST)和ST段压低之和(∑ST).结果:两组RPP无显著性差异性(P》0.05);两组NST和∑ST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肌耗氧量和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倍他乐克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心活血降压汤。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的SBP、DBP及血清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SBP、DBP、血清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接近,2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E、Ei、E/A、Ei/A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i、D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能够平稳降压,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左室舒张功能,提高高血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心率震荡(HRT)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ST段压低的发生次数与累计持续时间、心率(HR)、心肌耗氧量指数(RPP)及血清NO、ET-1水平,并记录2组治疗后HRT及HRV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ST段压低的发生次数与累计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均0.05),血清NO、ET-1水平及HR、RPP、HRT、HRV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图缺血变化,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HRT及HRV,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实际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取本辖区2014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补气活血法。结果:治疗后,两组ST段压低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1.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中医证属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左心室功能和临床症状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ST、NST和左心室功能改善、心绞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改善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78.38%,高于对照组的4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疗效为89.19%,高于对照组的5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EF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及相关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中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疗效及对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肌力水平、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步行能力评分、S100β及Hcy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及气短乏力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肌力水平、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步行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100β及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气活血中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肌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下调S100β和Hcy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补气活血养股汤结合介入疗法治疗早中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症(ATBD)气虚血瘀兼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80例ATBD气虚血瘀兼肝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介入疗法及中药补气活血养股汤)和对照组(仅给予介入疗法)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中医及西医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Harri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西医疗效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为6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arris评分比较,治疗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气活血养股汤结合介入疗法治疗早中期ATBD气虚血瘀兼肝肾亏虚证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率震荡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率震荡、心率变异性、ST段压低发生次数及累积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TO显著下降(P均<0.05),TS、pNN50、SDNN、rMSDD、LF、LF/HF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TO、TS、pNN50、SDNN、SDANN、LF、HF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ST段压低次数和压低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改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改善心肌缺血状态,缓解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萍  张广金  张虹 《天津中医药》2016,33(4):208-212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孤立性心肌桥伴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孤立性心肌桥伴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西药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观察组)各30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心绞痛症状改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气虚血瘀证积分和动态心电图结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升高,气虚血瘀证积分下降,与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达到P0.05)。观察组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缺血型ST段变化的次数、最长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均下降,与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达到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提高孤立性心肌桥伴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益气活血汤口服,疗程为6周,观察并记录2组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硝酸甘油用量,并行心电图检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SA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ECG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医补气活血法对胸痹气虚血瘀证(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16例给予静脉滴注极化液,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和肠溶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122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补气活血的中药汤剂.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在总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硝酸甘油停减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用补气活血法配合西药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赵元琛  金露  李胜志 《河南中医》2011,31(9):1008-1009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方治疗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补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疗程.观察两组心绞痛临床症状、心电图ST段变化、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段时间变化、血粘度和血脂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65.0%,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分别应用常规西医疗法与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LVEF、LVFS以及E/A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患者,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补气活血畅络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厚英  翁庆忠 《陕西中医》2012,33(5):556-557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畅络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气虚血瘀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气活血畅络法方(生黄芪、当归尾、桃仁、红花、薤白、降香、山药、赤芍、地龙等)。结果:2组均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钠尿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活血畅络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补气活血畅络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4.09%、61.36%,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改善以及气虚血瘀证候改善方面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