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头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脑瘫是由于出生前后或出生过程中多种原因造成脑部病变而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多伴神经精神改变,语言、视力、听力和智力障碍,属祖国医学“五迟”“五软”“五硬”范畴。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头皮针对小儿脑瘫确有较明显疗效。现将头皮针治疗脑瘫18例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3月~1997年6月,我们采用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2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20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男88例,女32例;10个月~5岁66例,6~10岁49例,11~15岁5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8个月;因产前因素(... 相似文献
3.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小儿出生前到出生后 1个月内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脑组织缺氧导致发育不全出现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因脑损伤不一定局限于脑的某一部分 ,故多数患儿常伴有语言、视力、听力、智力等方面的神经和精神障碍。笔者自 1996年以来 ,运用头皮针和穴位注射为主治疗 6 1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 1例均来自门诊 ,其中男 4 2例 ,女 19例 ;年龄最小 8个月 ,最大 9岁。发病原因以出生时窒息缺氧为主 ,有 36例 ,此外早产 11例 ,核黄疸 6例 ,病因不明 8例。诊断依据是符合以下 4项中的至少 3项 :… 相似文献
4.
针刺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头针、颞三针、体针配合脑活素、北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6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总有效率85%。结果显示:疾病类型与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类型小儿脑性瘫痪均可采用本法治疗;各发病年龄段治疗结果比较提示1-3岁患儿治疗效果最佳,优于3岁以上患儿(P<0.05),提示小儿脑性瘫痪要及早诊断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头皮针结合关刺,恢刺,毛刺治疗脑瘫32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头皮针结合关刺、恢刺、毛刺治疗脑瘫32例项立敏朱凤仙杜丽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0021)图书分类号R246.4关键词脑性麻痹/针刺疗法头针疗法刺法小儿大脑瘫痪是婴儿和儿童较为多见的综合征,发生原因很多,主要是分娩时产伤所引起颅内出血或颅... 相似文献
6.
下肢瘫痪是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 ,快速提高肢体肌力有助于功能的恢复。笔者通过多年临床 ,发现点刺隐公线较针灸能更快恢复下肢肌力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为住院病人 ,瘫痪下肢肌力均为 0~Ⅰ级。治疗组 150例 ,其中男 98例 ,女 52例 ,平均年龄 ( 4 8.0± 15.6)岁 ,病程 ( 12 .5± 5.16)天 ;脑血管意外 10 6例 ,急性脊髓炎 15例 ,外伤性截瘫 11例 ,格林巴利综合症 18例。对照组 12 8例 ,男 75例 ,女53例 ,平均年龄 ( 4 2 .6± 9.7)岁 ,病程 ( 12 .0 9± 5.2 1)天 ;脑血管意外 10 2例 ,急性脊髓炎 7例 ,外伤性截瘫 9例 ,格林巴利… 相似文献
7.
8.
9.
10.
小儿情感交叉摩擦症又称习惯性擦腿动作 ,是一种小儿行为障碍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睡前、醒后或单独玩耍时双腿夹紧或互相摩擦 ,双眼凝视 ,面赤汗出 ,屏息或气粗 ,每次持续数秒至数 10分钟 ,1日数次至数 10次不等 ,亦有隔日或数日一发者。本病多见于女孩 ,常常被家长误认为不良习惯而延误治疗。笔者 1995~ 2 0 0 0年运用速刺法观察治疗 39例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39例患儿均来自门诊。男 13例 ,女 2 6例 ;年龄 10月~ 2岁 5例 ,2 ~ 5岁 2 6例 ,5 ~ 7岁 8例 ;病程发病后 1个月内就诊 6例 ,1~ 6个月内就诊 8例 ,6 … 相似文献
11.
小儿周围性面瘫,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我科自1993年以来,采用速刺治疗该病3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31例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在1~4岁之间,以1~2岁为多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1周:患儿发病前1~3天均有... 相似文献
12.
小儿瘫痪证以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各种脑炎和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即格林-巴利氏综合征)等后遗症为多,近年来脑性瘫痪有增多的趋势。本文现就近年来有关小儿瘫痪证的中医药治疗综合介绍如下: 一、中药任氏将乙脑后遗症50例分四型论治,①余邪留络型(低热、神蒙或虚烦),用清络饮化裁(鲜芦根、白扁豆花、丝瓜络、西瓜翠衣、青蒿、节菖蒲、郁金、六一散)以化湿通络,清热生津;②痰迷心 相似文献
13.
多针速刺法治疗小儿中枢性瘫痪3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针速刺法治疗小儿中枢性瘫痪320例疗效观察邱泽亮(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515031)主题词脑性麻痹/针灸疗法,刺法由产伤或颅内感染等原因所致的小儿中枢性瘫痪,目前仍是儿童期最常致残的疾病。笔者自1987年开始用多计速刺法治疗该类疾病,并于1991... 相似文献
14.
三位一体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厚法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1):43-44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较棘手的病症。临床上采用针灸、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本病,结果表明疗效确实,且明显优于其它疗法。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对于降低小儿致残率,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病症性瘫痪多发生于青壮年,尤为女性多见,本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因素有关。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针刺治疗癔症性瘫痪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3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其中18~30岁13例,30~4O岁8例,40岁~45岁2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3个月;截瘫Ic例,单瘫7例,偏瘫4例,四肢瘫2例。【治疗方法】取穴:主穴取人中、内关,上肢可配极泉,下肢配三阴交、委中。针法:采用是针,人中进针0.5寸,行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内关直刺1寸,施捻转提插泻法;极泉直刺l~1.5寸,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观察循经催气对缺血性中风肢体瘫痪患者肌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循经催气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50例。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法,取上星、百会、地仓、肩髃、曲池、环跳、足三里等为主穴;循经催气组在常规针刺法基础上加用循经毛刺催气法(毫针循着经络循行快速点刺以催助经气传导),肌力0~1级不易得气者,加用阳经之输穴行动针催气刺法(针刺得气后,边行针边活动肢体以催助经气传导)。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评定肌力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3个疗程后,循经催气组肌力3~5级者分别为20例、24例和36例,而常规针刺组肌力3~5级者分别为6例、10例和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1、2、3个疗程后循经催气组显效率分别为60.0%(30/50)、64.0%(32/50)和70.0%(35/50),常规针刺组分别为38.0%(19/50)、44.0%(22/50)和46.0%(23/50),第1、第3疗程后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经催气针刺法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肢体瘫痪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针刺,循经催气刺法能明显提高肌力、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9.
头脊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脊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刘媛黄委会黄河中心医院(450003主题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针灸疗法头针疗法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又称“脑性麻痹”。系指小儿脑部在发育完成之前,在胎儿期或婴儿早期因某种原因使尚未成熟的大脑受到损伤所留下来的后遗症。也可...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