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创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创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ICU救治的重症创伤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n=40例)接受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n=40例)接受标准肠内营养支持;两组等氮、等热量供给.所有患者都采用胃管鼻饲喂养10d.血清IL-6、IL-8测定均采用RIA;CD4+和CD8+T细胞测定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免疫学指标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病程中的变化趋势及轻 重症患者各指标的差异。方法 收集12 91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病历数据库,记录轻症及重症患者发病1~5周各周的白细胞(WBC)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D3+ 、CD4 + 及CD8+ T淋巴细胞绝对值,C3、C4、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数据,研究各免疫学及炎性指标在轻重症SARS患者中的不同及意义。结果 SARS患者的淋巴细胞数、CD8+ T细胞绝对值在发病初期即达到最低值,随病程的进展缓慢回升,CRP、C4在发病初期即维持较高水平,随时间的进展缓慢下降,重症患者淋巴细胞水平及CD8+ T细胞绝对值明显低于轻症患者(P <0 .0 1) ,而CRP、C4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者(P <0 .0 1)。结论 淋巴细胞,CD8+ T细胞绝对值及CRP、C4等免疫炎性指标均可作为评价病情轻重及变化的基本指标用于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肠内营养支持符合生理,具有预防黏膜萎缩,维持肠道结构完整性等优点,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遥但对于不 能控制的休克尧严重烧伤尧上消化道出血尧消化功能障碍等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优势及并发症存在争议遥本文就此问题总 结了肠内营养的应用时机,从而为此类患者肠内营养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压监测与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关系。方法将4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给予肠内营养时进行膀胱压监测,根据膀胱压来决定给予肠内营养的时间和量;对照组在给予肠内营养时不进行膀胱压监测。比较两组病人治疗10d后APACHEII评分、血清白蛋白治疗前后变化以及两组病人感染发生率、死亡率、胃肠道反应等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实验组APACHEⅡ评分由(8.21±2.13)下降至(3.35±1.86),对照组APACHEⅡ评分由(8.13±1.98)下降至(3.91±2.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实验组由(27.36±4.68)g/L上升至(34.32±4.40)g/L,对照组由(28.10±4.95)g/L上升至(32.11±5.13)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发生3例感染,2例腹胀,2例腹泻,1例死亡;对照组发生7例感染,11例腹胀,9例腹泻,2例死亡。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在给予肠内营养时进行膀胱压监测可以有效降低APACHEII评分、感染发生率、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5.
冯丽霞  王漫丽  范风江 《医学信息》2010,23(15):2918-2919
目的分析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和肠外营养(PN)对危重病患者治疗及营养代谢状况的影响。方法以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4例在入院24~48h内开始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则给予肠外营养。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营养指标及感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肠外营养组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和臂肌围指标较肠内营养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热量摄入、氮平衡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危重病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更好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代谢效应,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治疗和护理中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并且对于实施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92例患者,对其中134进行早期的肠道内营养支持,记录患者出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便个排气恢复时间和摄入热量,并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次进行统计。结果经过对比后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排气和排便恢复时间(38.3±12.8)h高于对照组(30.2±8.2)h,但是下床活动时间(15.4±7.8)d和出院时间(36.1±4.5)d少于对照组,热量摄入量(1617±271.1)kcal/d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神经外科的危重患者采取早期的肠道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对患者提供营养,并有利于其恢复,但是存在引起不良反应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是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细胞,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功能特性。FoxP3是其特异性表达的转录因子,FoxP3突变或各种原因引起Treg表达FoxP3减少及/或功能下降均会导致Treg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MG)的发生。研究发现,大部分MG患者体内均在FoxP3表达减少或有Treg功能障碍,而这些都与MG的发病密切相关。随着MG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其治疗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内与肠外营养联合支持对重症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和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入院的急危重症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实验组48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首日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待病情稳定48小时后给予肠内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9.
扁平疣主要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好发于青少年的颜面、手背及前臂,皮损发展及增多较快,慢性病程,其治愈率低、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对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患者应用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SEEN)支持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5月~2019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普外科住院的6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组33例(A组)和早期肠内营养组34例(B组)。A组给予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B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淋巴细胞(CD3+、CD4+)、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胃肠道不耐受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入院第1天,两组PAB、ALB、CD3+、CD4+、PCT、WBC、CRP、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A组PCT、WBC、CRP、TNF-α、IL-6均低于B组,而CD3+、CD4+、PAB、ALB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1天,A组PCT、WBC、CRP、TNF-α、IL-6均低于B组,而CD3+、CD4+、PAB、ALB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胃肠道不耐受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少于B组(P<0.05)。结论 对MSAP患者行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较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更有助于降低胃肠道不耐受的发生率,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减少住院的天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肠外和肠内阶段性营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和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全胃肠外营养组患者应用肠外营养持续至可以进食。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患者在初期应用肠外营养,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步减少肠外营养至全部用肠内营养替代,肠内营养持续至过渡饮食。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早期适时由肠外过渡到肠内营养后一周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钙水平,与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全胃肠外营养组相比均增高(P〈0.01);对肝脏功能的损害减小(P〈0.01)。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血糖平均水平趋于正常且波动度小,与全胃肠外营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加肠内阶段性营养组平均住院天数(29.93±9.30)d,短于全胃肠外营养组平均住院天数(25.47±7.50)d(P〈0.05),且每日营养费用及住院总费用减少。结论肠内营养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对血糖的影响与全胃肠外营养组相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对危重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入住重症医学科治疗超过72h的危重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和普通肠内营养剂进行营养支持。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每4h记录一次即时值,每个患者记录18个值。根据即时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并计算两组患者的平均血糖值、总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波动幅度。结果 72h对照组平均血糖值(7.97±2.95)mmol/L,与治疗组平均血糖值(8.15±3.43)m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胰岛素用量(29.8±15.3)U,低于对照组(77.4±13.3)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波动幅度(2.28±0.97)mmol/L,低于对照组(3.25±1.3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情况下,使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与普通营养剂相比,患者的绝对血糖值无差异,但使用缓释淀粉肠内营养剂可以降低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并可能由此对预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al nutrition discontinuation and outcome in general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All patients admitted to a mixed intensive care unit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from May-August 2009 were screened for an indication for enteral nutritio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until leaving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r a maximum of 28 days. The gastrointestinal failure score was calculated daily by adding values of 0 if the enteral nutrition received was identical to the nutrition prescribed, 1 if the enteral nutrition received was at least 75% of that prescribed, 2 if the enteral nutrition received was between 50-75% of that prescribed, 3 if the enteral nutrition received was between 50-25% of that prescribed, and 4 if the enteral nutrition received was less than 25% of that prescribed.

RESULTS:

The mean, worst, and categorical gastrointestinal failure scores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survival in these patients. Age, categorical gastrointestinal failure score, type of admission, need fo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and Acute Physiologic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scores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with binary regression. In both models, the categorical gastrointestinal failure score was related to mortality.

CONCLUS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escribed and received enteral nutrition seemed to be a useful prognostic marker and is feasible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a gastrointestinal failure sco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13年10月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符合纳入标准的SAP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肠内营养的启动时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23例)和非早期肠内营养组(NEEN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时、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血白蛋白(BAlb)、C反应蛋白(CRP)、血糖(BG)、血钙(BCA)等各项临床指标,以及ICU留治时间和预后.结果 与入ICU时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改善,在治疗第14天,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入ICU时(P值均<0.05);但各项临床指标在EEN组改善较快,在治疗第7天,APACHEⅡ评分、BG、BCA等指标比较,EEN组均优于NEEN组(P值均<0.05);在治疗第14天,APACHEⅡ评分、BAlb、CRP、BG、BCA等各项临床指标比较,EEN组均优于NEEN组(P值均<0.05).EEN组ICU留治时间[(15.87±2.74)d]短于NEEN组[(19.27 ±3.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 vs13.6%,P=0.958).结论 EEN在SAP治疗中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方法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营养支持情况,根据营养支持施行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对照组:伤后6d起鼻饲流质渐过渡为匀浆饮食。对两组患者伤后体重、血清生化指标、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伤后格拉斯哥雷迷评分(GC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伤后28d试验组体重高于对照组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体重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方案实施后,伤后早期(7d)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晚期(28d)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GCS评定,统计试验组预后良好(4~5级)21例,优于对照组14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胃肠道并发症及因严重并发症引起死亡例数统计明显减少。结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显著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颅脑损伤或颅脑手术患者,术后会出现明显高代谢过程,能量消耗大增,又因多数患者进食困难,长期静脉营养风险及并发症较高,故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十分必要。EN给予前需要认真评估患者营养需求及可行的管道给予方式和营养组分,建立个体化的EN给予模式。EN同样存在一定风险或并发症,常见如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误吸导致的感染性病变、管道阻塞及位置变化引起的梗阻症状等,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总之,早期个体化EN给予可以使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明显获益,需要临床医护人员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84例胃癌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肠内营养组(EN组)43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1例,分别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肠内和肠外营养,2组患者基本等氮、等热量;每组患者手术前后和术后第7天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观察术后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感染、营养支持费用等情况。结果术后EN组和PN组的营养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感染发生率低(P0.01)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P0.01),与PN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方案,不良反应少、胃肠道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重度烧伤小儿早期给予胃肠道营养支持治疗进行临床观察,评价其临床效果,探讨更为合理有效的胃肠道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重度烧伤小儿,其中男46例、女30例,平均年龄(3.5±1.3)岁;烧伤总面积为15%~31%TBSA,平均(20.2±1.9)% TBSA;烧伤深度为深Ⅱ度~Ⅲ度;伤后入院时间1~6.5 h,平均(3.8±1.7)h;伤前均无心肺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无胃肠道疾病及消化道出血.应用交替法随机将其分为喂养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喂养组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早期口服自配混合奶,以后根据患儿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喂养量,直至达到氮平衡.对照组休克期禁食,仅给予部分肠外营养,休克期度过且肠蠕动恢复后逐渐添加辅食.观察两组患儿全身营养性生化指标、达到氮平衡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全身性感染发生时间、胃肠道并发症及全身性感染发生率.结果 喂养组患儿血浆白蛋白(Alb) (38.5 ±2.4) g/L、前白蛋白(PALB)(120.6±24.2) mg/L、转铁蛋白(Trf)(138.5±24.1) mg/L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32.1±2.0)g/L、(97.6±27.4) mg/L、(99.8±23.6)mg/L,而C-反应蛋白(CRP)(116.7 ±33.8)m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1.3±12.7)pg/L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208.6±29.4) mg/L、(43.5±13.6)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喂养组氮平衡时间(13.4±4.9)d、创面愈合时间(18.2±5.3)d、全身性感染发生时间(10.2±1.1)d明显短于对照组(20.1±5.8)d、(25.3±4.7)d、(18.9±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组消化不良发生率(18.42%)、消化道出血发生率(5.26%)、全身感染发生率(13.16%)均分别低于对照组(47.37%)、(23.68%)、(34.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喂养组患儿致病细菌均为非肠道致病菌,大多可找到明确的感染病灶,而对照组感染菌种多为肠道致病菌,大多无明确感染灶.结论 小儿重度烧伤早期积极给予胃肠道营养支持,能有效维护胃肠道功能,降低高代谢反应,减少并发症及全身性感染发生,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自制配方的混合奶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配制方法简单、营养价值高、患儿耐受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华  简玉华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3):280-281,28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治疗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老年胃癌术后行EEN支持的患者作为EEN组,同期老年胃癌术后行全肠外营养(TPN)的患者40例为TPN组.比较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口服进食时间、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电解质等变化情况.结果 EEN组出现肛门排气时间较TPN组显著缩短(P<0.01);EEN组消化道症状出现率高于TPN组,经对症处理后消失;EEN组术后较术前体质量下降(1.8±0.2) kg,该下降值显著低于TPN组的(2.6±0.4) kg;EEN组住院时间较TPN组也明显缩短(P<0.05).EEN组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A显著高于TPN组(P<0.01).EEN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EEN营养支持适用于老年胃癌切除术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胃肠动力,缩短住院时间,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但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需要控制输注速度和输入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对老年人糖、脂代谢,肝肾功能的影响,为肠内营养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使用及效果评估寻找有效的临床检测指标。方法 136例老年科收治的患者根据进食情况分为三组,以正常饮食者作为对照(正常饮食组),因疾病导致进食减少者予口服肠内营养剂补充营养(加用肠内营养剂组),因疾病不能进食者,予肠内营养剂经鼻饲提供肠内营养(单用肠内营养剂组)。所有受试者每日提供的总能量约30Kcal/kg。肠内营养十四天后留取血尿标本,检测其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脂代谢指标,肝肾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及尿蛋白系列。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检验。结果与正常饮食组比,单用肠内营养剂组的老年人餐后2h血糖明显降低(P=0.047),糖化血红蛋白更趋于正常。与正常饮食组相比,应用肠内营养剂的两组老人血浆白蛋白水平均降低,球蛋白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前白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尿视黄醛结合蛋白、尿转铁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在三组中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可使老年人的糖脂代谢、肝肾功能不同程度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