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清理术与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55例中老年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关节镜组(28例)和单髁组(27例)。关节镜组给予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单髁组给予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膝关节肿胀程度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关节炎病变严重程度。结果单髁组总有效率96.30%与关节镜组的9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住院时间(7.37±2.01)d明显短于单髁组的(18.26±3.8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WOMAC评分(24.01±7.63)分明显低于单髁组的(36.54±9.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关节镜组AKS评分(86.89±15.54)分高于单髁组的(74.27±12.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膝关节镜清理术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均有显著疗效,但膝关节镜清理术在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及降低骨性关节炎评分上有更高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用关节镜来清理膝骨性关节炎的术后康复水平加以评价,对实施康复计划的效果加以观察和研究,为各种临床治疗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针对我院患有膝骨性关节炎的83例患者给予关节镜清理术的康复训练进行指导和观察,采用了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LKSS),对膝关节的弯曲程度、疼痛程度加以评价以及对恢复程度和关节的活动程度加以测量(ROM)。结果我院的这些83例患者中都没有出现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状况。各项指标,包括LKSS、ROM的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对患者用Lysholm系统来评价,结果有95.26%的优良恢复率。结论关节镜用来康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具有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的功能,缩短恢复时间,大大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是针对膝骨性关节炎术后康复治疗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不同分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的KOA患者157例随机分为A组78例和B组79例,A组采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B组采用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KOA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均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K-L分级为Ⅰ级、Ⅱ级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A、B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K-L分级为Ⅲ级的患者,B组末次随访的Lysholm评分显著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51.28%)与B组(56.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 P <0.05)。结论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与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治疗KOA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效果,有限清理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的特点,广泛清理术对K-L分级Ⅲ级的患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128例膝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SH)关节内腔注射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内注射SH治疗,治疗组采用注射SH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整体情况按照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作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第5周和治疗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显示,两组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治疗组的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P<0.01).结论 关节内注射SH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注射SH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治疗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某院收治的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在关节镜清理基础上给予采用罗哌卡因+透明质酸钠注射和罗哌卡因+透明质酸钠+激素注射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学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吕斯霍尔姆膝关节评分(lysholm)、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GQOLI-74),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WOMAC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液MMP1和MMP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治疗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缓解关节疼痛,提高肢体活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且有助于下调MMPs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加味阳和汤辅助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关节镜冲洗,加味阳和汤后续治疗)和对照组(关节镜冲洗加安慰剂治疗)。用Lysholm评分对术后6个月随访的所有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并根据关节镜下观察的软骨变化,综合给加味阳和汤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Lysholm评分改善情况和关节软骨退变的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膝骨性关节炎应用加味阳和汤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及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清理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3例(122膝),Ⅰ期57膝,Ⅱ期53膝,Ⅲ期12膝,观察膝关节疼痛、肿胀、积液及肿胀等症状的缓解和关节活动度、行走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应用NSAIDs及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Ⅰ期膝骨性关节炎优良率为91.2%;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清理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对Ⅱ期膝骨性关节炎优良率为66.0%,对Ⅲ期患者的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或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清理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对Ⅰ,Ⅱ期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及功能改善是目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9月门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2例(78膝)分为治疗组26例(39膝),行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26例(39膝)行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1、6个月时评估两组疗效,分别采用Lysholm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膝关节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4.8%(37/39),对照组为79.4%(31/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个月,治疗组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69.31±11.57)分和(85.38±11.22)分,对照组分别为(62.36±15.12)分和(71.26±10.61);治疗组的VAS评分分别为(3.82±1.22)分和(1.52±0.52)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明显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76例(84膝)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前后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25个月(10~36个月),HSS评分由术前(40±6.68)分提高为术后(90±7.48)分,其中优67膝,良12膝,可5膝,优良率为94.04%。结论 TKA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盘状半月板的MRI与关节镜表现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盘状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及其指导制定关节镜下手术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将26个膝关节分为两组,骨性关节炎组19例,创伤组7例。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再行关节镜下手术,按半月板损伤MRI诊断标准进行分级诊断,并将结果与关节镜下表现进行对比。结果I级损伤4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均未见破裂,均未做处理;Ⅱ级损伤6膝,关节镜下可见破裂,行部分切除及成形术。Ⅲ级损伤11膝,镜下未见破裂3膝,可见破裂8期,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及成形术;Ⅳ级损伤5膝,镜下均见盘状半月板破裂且失去正常形态,行半月板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在开胸手术前使用是否有超前镇痛的效果,并对比其不良反应。方法我院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Ⅰ、Ⅱ、Ⅲ3组,各20例。Ⅰ组采用术前氟比洛芬酯,术后吗啡的镇痛方法;Ⅱ组采用术后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Ⅲ组采用术后吗啡镇痛。观察各组术后1、2、4、8、1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手术过程中3组患者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术后1、2、4、8hVAS评分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且术后4h内VAS评分Ⅱ组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VAS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Ⅰ组和Ⅱ组无差别,均明显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吗啡复合应用可以增强镇痛效果,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龟鹿地黄汤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脑病科病房和门诊收治帕金森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继续维持原有多巴胺治疗方案及剂量,研究组加用龟鹿地黄汤治疗,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UPDRS Ⅱ、Ⅲ评分、肝肾阴虚症状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10.00%(χ^2=49.09,P<0.05)。两组治疗后2个月、3个月肝肾阴虚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个月、3个月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UPDRS Ⅱ、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龟鹿地黄汤治疗帕金森病不增加不良反应,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带线锚钉缝合与同种异体跟腱重建韧带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近端Ⅲ度近期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近端Ⅲ度近期损伤患者32例(32膝),随机分为A组16膝,采用带线锚钉缝合法;B组16膝,采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术前、术后1年按照Lysholm标准评分及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6~16个月),A组及B组术后Lysholm标准评分分别为(86.4±3.34)分和(88.7±2.26)分,IKDC评分分别为(82.3±2.62)分和(81.5±1.76)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带线锚钉缝合与同种异体跟腱重建韧带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近端Ⅲ度损伤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行急诊内镜下注射治疗与Forrest分级的关系,评估不同Forrest分级溃疡出血患者急诊内镜下注射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选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出血患者285例,溃疡出血按Forrest镜下表现分级,内镜注射止血治疗组145例,内科治疗组140例。结果 内镜组145例,止血成功率95.9%,对照组140例,止血成功率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orrest Ⅰ级、Ⅱa级内镜组止血成功率(29/32、18/21)均高于对照组(13/28、12/19),Ⅱb级、ⅡC级与Ⅲ级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内镜注射止血治疗简单有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镜下表现为ForrestⅠ级和Ⅱa级的溃疡出血患者,内镜下注射治疗是有效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王利  殷剑  哈巴西  赵巍  袁宏 《中国医药》2014,(10):1511-1513
目的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滑膜组织切除术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PVNS行外科治疗患者30例[行关节镜手术者20例(关节镜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者10例(全膝关节置换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术前及术后随访结果,比较2组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关节镜组绒毛型、结节型和混昆合型分别为6、12和2例;全膝关节置换组分别为3、2和5例.关节镜组术后8个月Lysholm评分和关节屈伸活动度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9±11)分比(60±8)分,t=-7.79,P<0.01;(108±16).比(72±12)°,t=-3.54,P<0.01].全膝关节置换组术后的HSS评分和关节屈伸活动度也明显高与术前[分别为(84±11)分比(64±5)分,t=-5.75,P<0.01;(132±18)°比(69±12)°,t=-3.54,P<0.01],且全膝关节置换组的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明显好于关节镜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关节镜组和全膝关节置换组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分均高于术前[分别为(81 ±11)分比(62±10),(93±13)分比(58±9)分,均P<0.01],且全膝关节置换组术后高于关节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组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同程度PVNS的效果好于关节镜下滑膜组织切除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氨基葡萄糖片、维生素C和美洛昔康片。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总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X线分级Ⅰ级、Ⅱ级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X线分级Ⅰ级、Ⅱ级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呼吸支持治疗的综合诊治,总结并提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呼吸支持治疗的预后措施。方法对本院近2年接收的5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把患儿分为固尔苏治疗组和未使用固尔苏治疗两组。52例患儿均进行了对症呼吸支持治疗,供氧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血气检查进行氧气的供给调整。52例患儿中12例进行头罩吸氧,13例患儿进行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9例因患儿病情严重无法改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7例患儿X线片胸部为Ⅲ、Ⅳ级均直接进行了机械通气治疗,11例患儿应用肺泡表面活性药物(PS)固尔苏进行治疗。结果 5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治疗痊愈的有31例(78.00%),2例患儿因病情严重恶化放弃治疗(5.66%),7例治疗过程中死亡(16.67%)。使用固尔苏治疗的患儿组病死率明显低于未使用固尔苏治疗治疗组(P<0.05),患儿辅助机械通气时间显着缩短(t=2.4252,P<0.01);诊断胸片为Ⅲ、Ⅳ级的改变者较胸片改为Ⅰ、Ⅱ级的机械通气时间长(t=3.7630;P<0.01),病死率高(P<0.01)。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治病病死率高,应加强孕妇围产期保健;应该肺泡活性药物固尔苏(PS)能有效改善肺透明膜的预后;新生儿体质量大于1800g,胸片改变为Ⅰ、Ⅱ级的新生儿肺透明膜临床诊治综合预后较好,Ⅲ、Ⅳ级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王结才  徐斌  徐洪港  王瑞 《安徽医药》2012,16(3):350-35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前根损伤的诊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05年6~2010年1月术中证实明确诊断为半月板前根损伤共60例患者,其中半月板前根退变、破裂40例、囊肿形成8例及合并髁间棘骨折而出现前根移位、撕脱12例,通过运用刨削,消融,局部新鲜化,缝合,固定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指导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3个月(6~24个月),复查膝关节伸直无受限,膝关节伸直无疼痛表现,麦氏征阴性,关节间隙无压痛,X线复查骨折愈合良好,钢丝无断裂,关节无弹响及绞锁,其中一例患者因关节功能锻炼不到位致关节伸直受限,另一例术后下地负重过早关节仍有肿痛。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60例前根损伤患者术前为41(34~48)分,术后末次随访为90(85~96)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半月板前根不同类型的损伤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半月板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提高清醒气管内插管术中患者舒适度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接受清醒气管内插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音乐疗法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无音乐疗法。结果插管前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音乐疗法后插管中心率(82.16±5.59)次/min、收缩压(118.44±6.05)mm Hg均低于对照组(96.64±5.67)次/min、(129.37±6.7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气管插管中焦虑情况比较,患者焦虑评分分别为研究组(27.04±5.16),对照组(40.16±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8,P<0.05)。研究组50例,疼痛程度0级38例(76%),Ⅰ级9例(18%),Ⅱ级3例(6%),Ⅲ级0例;对照组50例,0级13例(26%), I级22例(44%),Ⅱ级6例(12%),Ⅲ级9例(18%)。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应用音乐疗法有助于提高气管插管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沙棘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儿食欲因子神经肽Y( NPY)水平及其胃动力、体脂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FD诊断标准的患儿120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三组,Ⅰ组单纯予以沙棘干乳剂治疗,Ⅱ组予以多潘立酮治疗,Ⅲ组予以沙棘干乳剂加多潘立酮治疗,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血浆NPY水平,并采用B超检查作胃液体排空试验测餐后3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的胃窦残留率,测量患儿皮下脂肪平均值、体脂比、上臂围、体质量、身高。结果Ⅰ组、Ⅱ组、Ⅲ组血浆食欲因子NPY水平治疗前分别是(107.52±24.12)ng/L、(114.63±17.95)ng/L和(114.56±25.10)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07, P>0.05);经治疗后,三组血浆NPY分别是(137.38±29.86) ng/L、(121.43±13.78) ng/L和(149.27±31.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3,P<0.05);Ⅰ组、Ⅲ组NPY水平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t=4.95、5.40,均P<0.05)。Ⅰ组、Ⅲ组餐后60 min、90 min和120 min的胃窦残留率比Ⅱ组同期均明显减少( F=4.93、6.40、4.61,P<0.05);Ⅰ组、Ⅲ组皮下脂肪平均值﹑体脂比、上臂围、体质量增加值显著高于Ⅱ组( F=16.80、46.9、21.06、12.08,均P<0.05)。而Ⅰ组与Ⅲ组两组治疗后食欲因子NPY水平、胃窦残留率及皮下脂肪平均值﹑体脂比、上臂围、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沙棘对FD患儿食欲因子NPY有明显调节作用,促进胃排空,同时患儿体脂明显增加,体格发育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