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目的探讨探究性眼动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评价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2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随机抽取40例正常健康者设为对照组。于研究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测评两组探究性眼动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眼球凝视点数与反应性探索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事件相关电位的P300及N4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1),波幅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治疗前后眼球凝视点数与反应性探索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事件相关电位的P300及N400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P〈0.01),波幅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探究性跟动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测评可作为评价慢性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和疗效判定的客观依据,但可能受药物治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对帕金森病患者脑认知功能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将64例帕金森病患者设为研究组,随机抽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日本产KeyPoint诱发电位仪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将N2与P3的潜伏期和波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N2与P3的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P3的波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13例患者2a后进行Cz点P3的潜伏期和波幅复测,潜伏期较初测时延长,波幅较初测时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是测定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及高压氧联合应用对康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关联性负变的影响,以判断此联合治疗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临床疗效已达显著进步以上的4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在吡拉西坦及高压氧联合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CNV)检查和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CNV检查和PANSS评定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CNV波形较发病期稳定,潜伏期M1点缩短,波幅M2点增高,命令信号后负变化(PINV)出现率下降(P均〈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PANSS反应缺乏和阴性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吡拉西坦及高压氧联合应用改善了康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部分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阴性、阳性精神分裂症异质性的关系。方法对首次发作未用药或复发但停药半年以上的36例阴性精神分裂症、35例阳性精神分裂症进行阳性、阴性临床症状量表(PANSS)评定和Fz、Cz、Pz位点事件相关电位P300各指标检测,对36例正常对照也同样进行P300各指标的检测。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阴性精神分裂症组Fz、Cz、Pz三点靶刺激P3波幅降低(P〈0.01),Cz、Pz位点靶刺激P3潜伏期延长(P〈0.01),P2-N2峰间潜伏期延长(P〈0.05~0.01),P2点P2-N2峰间波幅增高(P〈0.05),Cz点N2-P3峰间波幅降低(P〈0.01),非靶刺激P2波幅降低(P〈0.01),而阳性精神分裂症组Fz、Cz、Pz三点靶刺激P3波幅降低(P〈0.05~0.01),P2-N2峰间波幅增高(P〈0.05~0.01),F,、C。位点靶刺激P,潜伏期延长(P〈0.05),P2-N2峰间潜伏期延长(P〈0.05~0.01),N2-P3峰间波幅降低(P〈0.05),阴性与阳性精神分裂症组相比,F2点P3波幅有降低趋势(P=0.05)。(2)阴性精神分裂症组内Fz、Cz、Pz三点P2-N2峰间潜伏期与抑郁分成正相关(r=0.500,0.370,0.429,P〈0.05~0.01),C2点非靶刺激P2波幅与抑郁分成负相关(r=-0.361,P〈0.05);阳性精神分裂症组内Fz点靶刺激P3潜伏期、非靶刺激P2潜伏期与偏执分成正相关(r=0.344,0.381,P〈0.05)。结论提示两组患者脑电异常有不同的脑功能异常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元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NICOLETSPRIRIT脑诱发电位检查仪进行检查,观察3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多元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前、后各脑区(Cz、C3、C4、Pz)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征变化,并与32例正常人(正常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患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正常组比较,靶刺激N2(Cz、C3、C4、Pz)、P,(Cz、C3、C4、Pz)、P4(Cz、C4)潜伏期延迟(P〈0.01),N1(Cz、C3、C4、Pz)、P2(C4)潜伏期缩短(P〈0.01);靶刺激P、波幅和非靶刺激P2波幅在各个脑区均降低(P〈0.01),靶刺激P4(Cz)波幅升高(P〈0.01)。患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术前比较,靶刺激N1(Cz、Pz)、P2(C3、Pz)、N2(Pz)、P3(Cz、C3、C4、Pz)、P4(Pz)和非靶刺激P2(Cz、C3)潜伏期均缩短(P〈0.01~0、05),而靶刺激N1(C3)、P2(C4)潜伏期延迟(P〈0.01);靶刺激P2(Cz、C3、C4、Pz)、P3(Cz、C3、C4、Pz)波幅和非靶刺激P2(Cz、Pz)波幅均降低(P〈0.01),靶刺激P4(Cz、C3)波幅升高(P〈0.01~0.05)。结论 多元立体定向手术可对各个脑区事件相关电位P。产生广泛影响,主要体现为潜伏期的缩短和波幅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状况及其临床症状与P300的相关性。方法将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评分分为完全缓解组和未完全缓解组,同期选取65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韦氏智力测验和韦氏记忆量表对入组患者进行测评,同时对3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测定。结果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靶刺激P2、N2及P3的潜伏期显著短于未完全缓解组(P〈O.01),P2、P3波幅升高较未完全缓解组明显(P〈0.01);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各项靶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完全缓解组韦氏智力测验、韦氏记忆量表各评分均显著高于未完全缓解组(P〈0.05或0.01)。完全缓解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与P300各指标均无显著相关(P〉0.05);未完全缓解组阳性症状量表评分与P300潜伏期和P300波幅呈显著负相关(P〈0.05),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与P300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P300潜伏期和波幅可以作为其认知功能评估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抑郁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对46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42例正常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SSR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抑郁症组患者中SSR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的异常率分别为84.8%(39/46)和89.1%(41/46),两者间异常吻合率为78.3%(36/46)。抑郁症组患者通过SSR测定后发现,其SSR潜伏期和波幅值分别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和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组患者经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后发现,其N2、P3波潜伏期和P3波幅分别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和降低,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与SSR潜伏期间以及P3波波幅与SSR波幅间均呈正相关(P〈0.01),而N2、P3波潜伏期与SSR波幅间以及P3波波幅与SSR潜伏期间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作为抑郁症患者的辅助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设为研究组,48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探究性眼动分析及血脂水平测定,对两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研究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研究组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异常率为92.0%,N2、P3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3波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探究性眼动分析测定异常率为96.0%,凝视点数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D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89,P<0.01),而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血清胆固醇水平与事件相关电位N2、P3波潜伏期及探究性眼动分析D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事件相关电位P3波幅及探究性眼动分析凝视点数和反应性探索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和血清胆固醇水平增高,且血清胆固醇水平越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方法将52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设为研究组,将研究组中18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设为A组,34例无精神病性症状者设为B组;随机抽取5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P3波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A组P3波潜伏期较B组明显延长,P3波幅较B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有显著改变,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有助于其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偏头痛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指标P300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分析偏头痛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 方法:选择2005-01/12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56例,同时选取在本院门诊就诊及进行体检的52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均自愿参加观察。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以上两组观察对象的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记录波型中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偏头痛组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观察有无异常。记录患者平均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强度和头痛发作史,分析以上指标与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的相关性。 结果:偏头痛组56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52名健康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观察对象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比较:偏头痛组患者P300的潜伏期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328.66&;#177;33.06,315.73&;#177;25.19)ms(t=-2.296,P〈0.05)],波幅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1.17&;#177;2.05,11.99&;#177;1.71)μV(t=2.275,P〈0.05)]。②偏头痛组头部MRI检查正常与异常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比较:56例偏头痛患者中25例异常,表现为皮质下脑白质病变,设为MRI检查异常组;其余31例设为MRI检查正常组。MRI检查异常组患者P300的潜伏期显著长于MRI检查正常组[(349.88&;#177;17.07,311.55&;#177;33.06)ms(t=-5.597,P〈0.01)],波幅显著低于MRI检查正常组[(9.61&;#177;1.08,12.42&;#177;2.05)μV(t=7.355,P〈0.01)]。③偏头痛患者病程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呈正相关(P〈0.01),与波幅呈负相关(P〈0.01)。 结论:偏头痛患者存在脑认知功能障碍,且认知障碍程度与病程长短有关,病程越长,程度越重。偏头痛患者可出现脑白质区病变,此病变加重了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患者抑郁的发生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的变化,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IdD)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5例PD患者(PD组)和30例对照组进行测试,检测事件相关电位的潜伏期及P3的波幅,并与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运动功能障碍、脑萎缩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D组抑郁发生率49%,对照组抑郁发生率1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1.01,P&;lt;0.01)。病程&;gt;5年的PD患者抑郁的发生明显高于病程≤5年的患者(x^2=28.96,P&;lt;0.01);运动功能障碍越重的患者越易发生抑郁(x^2=5.17,P&;lt;0.05);有脑萎缩的PD患者中抑郁的发生高于无脑萎缩的PD患者(x^2=13.55,P&;lt;0.01)。PD患者中有27例(60%)N2,P3的潜伏期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9.80,P&;lt;0.01);PD组N2,P3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7.78,P&;lt;0.001),PD组P3的波幅较对照组降低(t=10.69,P&;lt;0.05)。脑萎缩、长时间应用抗胆碱药与N2,P3的潜伏期成正相关(r=0.2839—0.2879,P&;lt;0.05),与P3的波幅成负相关(r=-0.321,P&;lt;0.05),年龄、病程、运动功能障碍、受教育年限与P3的潜伏期及P3的波幅无相关性。结论:P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异常主要表现N2,P3的潜伏期延长和P3波幅降低,脑萎缩和长时间应用抗胆碱药是N2,P3异常的重要因素。PD患者的抑郁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主要为器质性因素,大脑功能及皮质下结构的损害可能是PD发生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WOND2000C脑诱发电位仪对31例VD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6周进行P300检测,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测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VD组有明显的认知功能缺损,其MMSE评分为(17.5±3.8)分,低于正常老人组(NC组)的(26.8±1.4)分,P〈0.01。P300表现为P2、N2、P3靶潜伏期延长,靶P2、P3波幅低,非靶P2波幅低(P〈0.01)。治疗后,随着VD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恢复,其P300主要表现为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增高(P〈0.05)。结论P300有助于反映VD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P3指标的变化较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弱智儿童脑电图和事件相关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弱智儿童脑生物电活动的变化,探讨弱智儿童的认知行为、智能状况与脑的高级神经电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42例弱智儿童(实验组)和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检测,观察其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和潜伏期长短、脑电图各波分化、分布及脑电地形图8.0电波功翠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为355ms,较对照组的316ms明显延长(t=3.143,P&;lt;0.01),波形分化较差,波幅为5.55μV,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8μV(t=2.602,P&;lt;0.05)。脑电图各波分化较差,分布失正常规律,脑电地形图显示实验组0,8等慢波电功率分别为26.85μV^2和2.30μV^2,而对照组分别为18.85μ^2和1.64μV^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748,P&;lt;0.01,t=6.398,P&;lt;0.001)。结论:脑的认知功能与其高级神经的电活动密切相关,事件相关电位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测的结果,可以较客观的反映弱智儿童的脑认知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4.
背景:反应性抑郁症和抑郁性神经症为心因性情绪障碍,临床上均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维迟钝等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诉,患者这种主观体验是否属实,对这类疾病认知功能损害客观的实验室的依据较少。目的:了解反应性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对象:选择1997-09/1998-03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职工为正常对照组40人,男21人,女19人;年龄20~50岁。同期从本院心理咨询门诊选择与正常对照组年龄相匹配的患者80例,其中反应性抑郁症(简称反应症组)40例,男29例,女11例;抑郁性神经症(简称神经症组)40例,男24例,女16例。随机追踪10例P300异常改变患者为随访组,其中反应性抑郁症4例,抑郁性神经症6例。方法:所有入组的首诊患者及正常被试者在本院脑电生理研究室均采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经典方式进行测试,同时由经过心理测评培训过的专业人员对两组患者情绪状态用Zung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主要观察指标:①80例患者首诊和治疗4周、8周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结果及Zung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正常对照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结果。②10例P300异常改变者治疗前、治疗后P300结果及Zung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参加实验的反应性抑郁症患者4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40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各波潜伏期均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两组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各波波幅较正常对照组低,N1,P2,N2三波波幅呈总体下降趋势,接近显著水平:而反应症组P3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39&;#177;4.40),(15.11&;#177;4.16)μV,P〈0.001]。神经症组各波波幅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③10例患者治疗前后随着情绪的改善P3潜伏期及波幅相比,P3潜伏期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14.10&;#177;44、08),(295.4&;#177;20.74)ms,t=1.21,P〉0.05],而P3波幅治疗后明显增大并恢复至正常范围[治疗前:(6.38&;#177;2.50)μV,治疗后:(14.22&;#177;2.51)μV,t=-7.012,P〈0.001]。结论:反应性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以作为反应性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认知功能评定、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事件相关电位在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闫荣  张朝东 《中国临床康复》2003,7(7):1096-1097
目的 尼莫通能有效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BPs)用于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药物疗效评价。方法 57例正常对照组和52例有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例组进行EBPs检查,发现病例组在治疗前有42例P3潜伏期延长和32例N2潜伏期延长,33例P3波幅降低。将病例组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脑复废)和尼莫通治疗组,治疗前后再分别作EBPs检查。治疗后,尼莫通治疗组P3潜伏期缩短34ms,一般治疗组四潜伏期缩短19ms,再将治疗后尼莫通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EBfs的比较。结果 病例组EBPs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异常(t=2.0.P&;lt;0、05),两治疗组均能改善帕金森病认知障碍,但尼莫通治疗组明显优于一般治疗组(t=2.1,P&;lt;0.05)。结论 EBPs能较客观地评价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6.
感觉统合治疗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P300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感觉统合治疗前后P3波(P300)的改变。寻找感觉统合治疗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方法:测试25例感觉统合重度失调儿童与18例正常儿童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对其中经过40次以上感觉统合训练的患儿(n=12)在训练后再做P300复查。结果:①感觉统合失调组P3波的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有显著差异性(t=5.35,P&;lt;0.001),P3波的波幅两者无明显差异(t=0.49,P&;gt;0.05)。②12例患儿治疗后做自身配对比较,其P3波的潜伏期较治疗前明显缩短(t=6.92,P&;lt;0.001),波幅也有明显增高(t=-3.28,P&;lt;0.01)。结论:感觉统合失调组儿童P3波潜伏期长,提示存在认知损害,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波,能够反映感觉统合治疗对儿童认知功能的改善,可以作为临床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信心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自信心训练,观察3mo。于自信心训练前及训练3mo末,采用阳性症状评定量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阳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训练前后及同期两组问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研究组训练3mo末较训练前均有显著下降(t=4.21,2.61,P〈0.01),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训练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信心训练能改善或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方法:对4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对照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检测。结果:糖尿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迟,P300波幅明显降低,反应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糖尿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的异常率为42.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是评价其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简单、客观而又敏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事件相关电位与认知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对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6例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组ERP的N1,P2,N2,P3潜伏期和P3波幅分别为(83&;#177;15)、(155&;#177;18)、(242&;#177;37)、(359&;#177;33)ms和(7&;#177;3)μ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ERP的N2、P3潜伏期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N1、P2潜伏期及P3波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伴有认知功能的损害。事件相关电位检测为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提供了一种敏感、客观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奎的平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奎的平组55例,氯氮平组53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结果:治疗前两组P300电位结果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奎的平组P300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缩短和P3波幅升高较氯氮平组明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奎的平是一种较理想的抗精神病药,在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方面优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