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对患胆囊良性疾病的空勤人员实施胆囊切除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4月~2007年6月对50例空勤人员患急、慢性胆囊良性疾病者行三孔法LC。结果均三孔法LC完成,无中转手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24.5min(20~65min)。全组无胆管损伤、胆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50例三孔法LC术后恢复良好,经康复疗养及地面观察,飞行结论合格。随访30~125个月,无胆管狭窄及残余小胆囊,无胆总管残余结石。结论在熟练掌握四孔法LC的基础上,采用正确的手术操作方法,对空勤人员实施三孔法LC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对患胆囊良性疾病的空勤人员实施胆囊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1999年4月~2007年6月对50例空勤人员患急、慢性胆囊良性疾病者行三孔法LC。结果均三孔法LC完成,无中转手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24.5 min(20~65 min)。全组无胆管损伤、胆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50例三孔法LC术后恢复良好,经康复疗养及地面观察,飞行结论合格。随访30~125个月,无胆管狭窄及残余小胆囊,无胆总管残余结石。结论在熟练掌握四孔法LC的基础上,采用正确的手术操作方法,对空勤人员实施三孔法LC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价值和操作技巧。方法1999年6月—2008年6月,我院所有LC均常规采用三孔法进行,并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结果2 357例LC中,23例因行术中胆道造影而改用四孔法,中转开腹16例,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三孔法安全、方便,即使在开展LC的早期阶段,也可以作为LC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囊三角的处理经验。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行LC4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三孔或四孔法,先处理胆囊三角,用电凝钩薄层解剖Calot三角前、后浆膜,游离胆囊管,胆囊动脉,使Calot三角充分显露后分别上可吸收生物夹后切断,顺行或顺逆结合切除胆囊。结果 410例中,1例因胆囊动脉出血中转开腹,术后并发胆瘘1例,开腹探查为迷走胆管胆瘘,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LC术中仔细辨清解剖Calot三角的结构,可以减少LC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王姗  吴乔  张国强 《西南军医》2008,10(1):75-76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98例急性胆囊炎行LC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行LC成功,11例因致密粘连合并出血中转开腹,1例疑似癌变中转开腹。均痊愈出院。结论只要把握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分清解剖层次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掌握中转开腹指征,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6例分急诊手术、限期手术组与择期手术组,对比分析三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急诊手术组80例,中转开腹5例(6.25%);限期手术组111例,中转开腹13例(11.7%);择期手术组275例,中转开腹8例(2.9%)。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1天、9.1天、6.5天。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5分钟、95分钟、50分钟。并发症率分别为1.25%、0.90%、0.36%。三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胆囊炎在发病早期是行LC的最好时期,择期手术仍切实可行;正确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是LC手术的关键;正确对待中转开腹是手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1993年1月起半年间我科运用Wolf牌电视腹腔镜行胆囊切除(简称LC)60例,现将应用情况及体会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47例;年龄27~70岁。其中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48例、急性胆囊炎7例、胆囊息肉5例。手术时间15~160min。中转开腹手术3例。 我们采用Dudee四孔技术施行胆囊切除,由剑突下孔提出胆囊。术前、术中、术后选用“六不”法治疗,住院3~18d。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有上腹部手术史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6年3月有上腹部手术史的32病人,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开放式建立气腹,按常规4孔法进行LC,术后常规在小网膜孔处置腹腔引流管。结果32例中成功行LC27例,总成功率为84.4%。中转剖腹胆囊切除术5例,中转率为15.6%。同期无腹部手术史的中转开腹率为4.5%。中转原因有因建立气腹困难1例,腹腔内粘连严重无法显露术野1例,胆囊周围粘连包裹、显露胆囊和Calot三角困难3例。全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的病人仍可首先应用LC,但应从宽掌握中转开腹指征,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孔丝线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三孔丝线打结的方法替代经典的四孔钛夹法结扎胆囊管。结果:124例患者中无1例中转开腹,均顺利完成LC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三孔丝线打结结扎胆囊管的方法是可行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118例因胆囊良性疾病在我院行L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由LC治愈116例(98.3%),中转开腹2例(1.7%),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3例(2.5%),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LC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基层医院医师要熟练掌握LC技术,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适时中转开腹手术,LC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 ( 3 4例 )与电刀组( 5 2例 ) ,分别使用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完成手术 ,比较术中及术后的效果。结果  86例手术顺利完成 ,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分别为 ( 4 5±7)min和 ( 62± 9)min(P <0 0 1)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 5± 0 .8)ml和 ( 2 0± 5 )ml(P <0 .0 1)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 ( 2 0± 4)h和 ( 2 4±6)h(P <0 0 1) ,两组均无胆瘘发生。结论 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较电刀更快捷 ,出血更少 ,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9年8月住院手术的241例OC(OC组)、231例MC(MC组)、290例LC(L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其残余胆囊发生情况。结果共32例患者术后发生残余胆囊,其中OC组、MC组、LC组各4、13、15例,3组残余胆囊发生率分别为1.7%、5.6%、5.2%。统计学分析显示,OC组术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C组和LC组(P<0.05),而MC组和LC组术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炎症程度、手术方式、术者经验与残余胆囊的发生有关联;32例均通过B超、CT、MRCP、ERCP检查确诊;24例经手术治愈,随访6个月~9年,症状完全消失;8例采用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无肿瘤及恶变。结论残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后一个不容忽视的并发症,有效地控制胆囊炎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方式、由具相当经验的高年资医师主刀,可以减少残余胆囊的发生,而再次手术是治疗残余胆囊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疾病中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疾病实施腹膛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顺利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例,2例因出血而中转开腹。术后出现腹水3例,胆漏1例,经引流、保肝等治疗后痊愈。无腹腔感染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肝功能ChildA、B级的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疾病行LC手术是可行的。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胆管逆行造影/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ERCP/EST)+腹腔镜胆囊切除(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RCP/EST+LC+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30例,ERCP/EST术后0~5d行LC或LC+LCBDE。结果成功完成“三镜”联合治疗219例,成功率95.2%;LC中转开腹11例,EST取石失败6例,其中5例行LCBDE、1例LC中转开腹+胆道镜取治愈石,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均行一期缝合。出现1例严重并发症,经处理后最终顺利出院。结论ERCP/EST+LC+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而且具有微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微创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人的治疗经验。方法 从 2 0 0 2年 2月至今 ,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方式经胆囊管途径对 12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了微创治疗。结果  10例手术获成功 ,2例改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及术中胆道镜取石 ,无中转开腹手术 ,无残留结石及严重并发症 ,手术时间稍长 ,但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二镜联合行胆囊切除经胆囊管途径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对有较高内镜及腹腔镜技术水平的医疗单位是切实可行和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7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行EST+LC(微创组),3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CHTD)(开腹组),记录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手术成功,微创组术后未发现残余结石,开腹组残余结石率为21.9%,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EST+LC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ERCP、EST联合LC治疗肝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石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3~2008-03开展的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36例。其中LC术前发现的胆总管结石134例,LC术后确诊的胆总管残留结石2例。ERCP术后约7 d行LC。结果:LC术前取石成功128例,其中107例采用取石网篮/气囊取出,21例采用碎石器/碎石网篮先碎石后取出。LC术前EST取石失败6例,行LC+术中胆道镜取石成功1例,5例行开腹手术。LC术后发现胆总管残留结石2例,经EST切开取石成功。LC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全部病例术后行B超或MRCP检查,显示胆道内无残留结石。结论:按不同的病情合理选择、分次施行ERCP加EST加LC,使治疗所致的创伤最小,是目前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常见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式。结果胆总管损伤3例行修补术加胆总管T管引流,肝总管损伤1例,外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横断损伤转入1例及1例右侧副肝管行胆肠吻合术,l例为外院胆总管损伤初次修复术后出现胆总管梗阻再次行胆肠RouxY吻合术。结论术中辨认清楚胆囊三角和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胆囊壶腹结构及“三管、一壶”关系极重要,手术时如解剖不清严重粘连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的发展以及迅速安全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6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以来最初200例和最近2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初期200例中有182例成功实施LC手术,手术时间38~150min,18例中转开腹,12例出现并发症;后期200例中有192例成功实施LC手术,手术时间20~170min,8例中转开腹,2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LC的适应证明显扩大,手术简化、手术时间缩短,中转开腹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迅速掌握这一技术除了遵循学习曲线规律还需建立一系列专业技术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