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时女性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1000例内科门诊常规体检的45岁-78岁女性,依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分组,进行有危险因素及无危险因素组患病率比较;并将以上1000例按有无冠心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平均血糖、血脂、CRP值。结果 有家族史、绝经、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者均较无以上因素者冠心病患病率高,并且P值均〈0.05。结论 家族史、绝经、肥胖、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吸烟、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均是冠心病危险因素,打鼾、长期口服避孕药、A型性格是否为冠心病危险因素不确定,可能与研究对象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特点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因心前区不适就诊疑似冠心病的660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资料,以确诊冠心病、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冠心病组(262例)和对照组(398例)。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冠脉病变特点及冠脉病变程度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群的吸烟、肥胖、绝经比例、平均年龄、体重指数无差别(P>0.05)。冠心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单支组小于双、三支组,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三支组最高,肥胖的患病率以双支组最高,随着危险因素个数增加单支病变患病率下降,双、三支病变患病率增加,2个以上危险因素组三支病变患病率最高。结论: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中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阳性家族史的更容易患冠心病,而该时期肥胖、绝经、吸烟等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生影响较小,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肥胖危险因素个数影响着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冠脉病变程度(P<0.05),2个以上危险因素增加冠脉三支病变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有家族史高血压病患者特点及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对913例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1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发病特点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根据有无家族史分为两组:家族史阳性者522例(A组)、家族史阴性者391例(B组)。数据采用SAS6.0软件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两组发病年龄、血压分级及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吸烟、超重或肥胖、高钠饮食、高血压家族史及缺乏体育锻炼为两组高血压患者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家族史患者与无家族史患者比较,发病年龄较早,血压水平偏高,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P<0.05)。两组吸烟、高钠饮食及缺乏锻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家族史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早,血压水平较高,更肥胖;吸烟、高钠饮食、超重、肥胖及缺乏体育锻炼是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高血压患者共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年体检者中心血管相关疾病患病率情况及该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700例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进行体检的35~59岁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制订的调查问卷对体检者一般情况、疾病史、生活习惯等进行记录。结果:调查结果显示700例体检者中患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43.00%、2.00%、5.71%、20.00%及58.43%,且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肥胖、高脂高盐饮食等,且男性吸烟、肥胖及高脂饮食的比例均高于女性;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时,危险因素还常有聚集现象,大部分体检者伴有1项以上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组体检者中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患病率高,因此加强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改善生活方式也是防止该类疾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50岁以下绝经与未绝经女性冠心病的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选取2000年4月-2008年6月入住北京友谊医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50岁以下女性患者44例,根据绝经与未绝经分为绝经组14例和未绝经组3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其冠脉病变特点.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绝经组的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于绝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绝经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家族史比例高于绝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不稳定心绞痛者均占60%左右,急性心肌梗死所占的比例也较高,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均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主,临床诊断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变支数、罪犯血管及钙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冠心病家族史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家族史的比例较高,未绝经女性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绝经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对913例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1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发病特点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根据有无家族史分为两组:家族史阳性者522例(A组)、家族史阴性者391例(B组)。数据采用SAS6.0软件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两组发病年龄、血压分级及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吸烟、超重或肥胖、高钠饮食、高血压家族史及缺乏体育锻炼为两组高血压患者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家族史患者与无家族史患者比较,发病年龄较早,血压水平偏高,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P〈0.05)。两组吸烟、高钠饮食及缺乏锻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家族史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早,血压水平较高,更肥胖;吸烟、高钠饮食、超重、肥胖及缺乏体育锻炼是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高血压患者共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苏州市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苏州市姑苏区城北街道50岁以上人口进行整群抽样,并统一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脑卒中患病率为10.4%,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年龄越高患病率越高;非脑卒中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明显低于脑卒中组(P<0.05);年龄、高血压、肥胖、吸烟、饮酒、高血糖、心脏病、脑卒中家族史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防治中应积极调控血糖、血脂、血压等,并积极倡导戒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积极锻炼,以减少脑卒中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及病死率。脑卒中;危险因素;患病率  相似文献   

8.
李秀霞  罗燕  胡燕美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8):1000-1001,1004
目的 了解宾阳县居民慢性病流行状况和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 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00个调查户,采用KISH表法,从600个调查户中抽取600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 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2.2%、3.3%,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盐饮食、缺乏身体活动及超重所占比例分别为32.3%、25.3%、38.0%、72.3%、27.7%和 23.7%. 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及其危险因素处于高水平状态,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盐饮食、缺乏身体活动、超重和肥胖为宾阳县18岁及以上的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为绝经前冠心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绝经前女性患者168例发病特点,找到其发病规律。结果:绝经前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压、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冠心病家族史、人格气质类型及吸烟。结论:高血压、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冠心病家族史、人格气质类型、吸烟是绝经前女性急性心肌梗死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为绝经前冠心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绝经前女性患者168例发病特点,找到其发病规律。结果:绝经前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高血压、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冠心病家族史、人格气质类型及吸烟。结论:高血压、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冠心病家族史、人格气质类型、吸烟是绝经前女性急性心肌梗死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