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生素泰能和中药血必净对降低腹腔重症感染血浆内毒素、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腹腔重症感染大鼠模型,分别给予泰能、血必净、泰能加血必净或不予治疗,测定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泰能血必净联合用药组血浆内毒素、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IL-6/IL-10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腹腔重症感染时使用血必净能降低血浆内膏素、TNF-α、IL-6水平,联合应用泰能和血必净两者协同作用,能有效地降低IL-6/IL-10比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尿源性SIRS猪肾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血必净治疗尿源性SIRS的作用机制. 方法 健康实验猪45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3组,每组15只,每组所有动物按时间点又分为术后0、4、6、12和24 h5个时间点亚组.建立尿源性SIRS猪模型.应用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TNF-α、IL-6、IL-10、NF-κB p65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的活性. 结果 模型组猪的SIRS表现最为明显,血必净治疗组SIRS表现明显较轻.模型组猪肾组织TNF-α、IL-6、NF-κB p65mRNA的表达以及NF-κB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血必净治疗组较模型组的TNF-α、IL-6、NF-κB p65mRNA的表达以及NF-κB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IL-10 mRNA的表达情况则与之相反. 结论 血必净通过抑制NF-κB活性、上调IL-10、下调TNF-α,IL-6及NF-κB的表达而达到治疗尿源性SIRS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均使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后,主要评价患者接受治疗后28d病死率,以及APACHEⅡ评分;并在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及TNF-α含量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8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患者中均有明显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细胞因子IL-6及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及联合血必净治疗对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均有明显改善作用,联合血必净治疗作用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可能通过改善以上指标对脓毒症患者28d病死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IL-10区域动脉灌注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浆IL-6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10区域动脉灌注(LAI)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血浆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以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1 ml/kg)制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IL-10(40 000 UI/kg)LAI,以生理盐水为对照,检测大鼠血浆IL-10I、L-6、TNF-α和淀粉酶。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血浆IL-10测不出,IL-6、TNF-α和淀粉酶分别为(17.5±1.3)pg/ml、(71.25±5.75)pg/ml和(885.4±136.3)U/L,AP大鼠血浆IL-6、TNF-α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IL-10 LAI则使AP大鼠血浆3 h和6h的IL-6、TNF-α明显降低,与生理盐水组及AP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12 h时二者明显升高,与生理盐水组及AP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IL-10LAI使大鼠淀粉酶明显下降。结论IL-10 LAI能降低AP大鼠3 h和6 h时的IL-6、TNF-α,但后期(12 h)则使二者升高,同时能降低AP大鼠淀粉酶,IL-10有望成为AP综合治疗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清洁级EB病毒膜抗原BLLF1基因转基因小鼠30只为SLE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周龄和10周龄各5只)、8周龄治疗组(10只)和10周龄治疗组(10只)。两治疗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6.4 ml/kg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14 d。治疗14 d后处死,分离脾脏,提取DC和T淋巴细胞,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细胞孵育上清和脾组织匀浆液IL-2和TNF-α基因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小鼠IL-4、TNF-α含量显著升高,而IL-2、IFN-γ水平明显降低,脾脏组织及T淋巴细胞IL-2的基因表达显著下降,而TNF-α基因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狼疮鼠 IL-4、TNF-α含量显著降低,而 IL-2、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2基因表达显著升高,TNF-α基因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个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治疗能够将脾脏的Th2细胞转化为 Th1细胞,改变Th1/Th2的比例和机体的免疫应答类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静脉复苏辅助腹腔注射高渗液对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感染性休克模型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行单纯静脉复苏(A组)、静脉复苏辅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组)和腹腔注射高渗液(C组).静脉复苏采用复方乳酸钠25 ml/kg快速静脉输注30 min,随后B组腹腔注入生理盐水100 ml/kg,C组腹腔注入等量2.5%葡萄糖低钙腹膜透析液.观测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复苏前后TNF-α与IL-6的含量及复苏后2h动脉血气.复苏后20 h观察大鼠存活情况并解削观察其内脏改变.结果 静脉复苏结束至复苏后2h,C组MAP无明显变化,A、B组MAP逐渐下降,复苏后2hC组MAP显著高于A、B组(P<0.05).复苏后2h,C组pH、HCO-3、BE、BEcef值明显高于A、B组,乳酸浓度明显低于A、B组(P<0.05或P<0.01).复苏前0.5h、复苏后1、2h三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1).复苏后1、2hC组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低于A、B组(P<0.05或P<0.01).复苏后20 h,A组有7只(58%)大鼠存活,B组有9只(75%),C组有10只(83%),三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复苏辅助腹腔注射高渗液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多项复苏指标的恢复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改善感染性休克大鼠的复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液吸附及经胃灌注大承气冲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家兔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胆胰管内逆行注入牛磺胆酸钠和耳缘静脉注射细菌内毒素造成兔急性胰腺炎合并内毒素血症模型,经胃注大承气冲剂及血液吸附,观察血中淀粉酶、内毒素、TNF-α和IL-6的变化.结果:吸附后,血液吸附组、联合应用组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1 h吸附率为35.39%;而大承气冲剂组、联合应用组血淀粉酶低于对照组(P<0.05及P<0.01);各治疗组血中TNF-α及IL-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A-2吸附剂对内毒素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血中内毒素水平;而大承气冲剂能减轻胰酶血症;两种治疗手段均能有效抑制TNF-α和IL-6的升高.  相似文献   

8.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和肾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细胞因子的监测来探讨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的肾保护作用。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去除病因,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2次/d。结果: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明显下降,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上升缓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降低TNF-α、IL-6水平,具有肾保护作用,可作为脓毒症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血必净的影响。方法 40例中、重度ACM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20例和血必净治疗组(B组)20例,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入院时即刻)、治疗后24h、7d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CMP治疗前两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4h后开始下降,至第7天时降至较低水平(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必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ACMP治疗前两组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4h后开始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明显升高(P〈0.01),常规治疗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 TNF-α、IL-10参与ACMP的病理过程,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对减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甘露糖敏感性绿脓杆菌制剂(pseudomonasaeruginosa mannose sensitive hamemagglutination vaccine,PA-MSHA)诱导肝细胞癌凋亡的机制.方法 将具有肺转移潜能的人MHCC97L肝癌组织块种植于BALB/c nu/nu雄性裸鼠肝脏,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A-MSHA腹腔注射组及皮下注射组.各组均于种植后第3天开始用药,于种植后第6周末处死动物.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4、IL-6、IFN-γ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肿瘤组织裂解液中Cα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的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内Fas和FasL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PA-MSHA皮下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裸鼠血清TNF-α分别为(25.24±3.22) pg/ml、(25.50±4.55)pg/ml(P>0.05)和(34.22±2.42)pg/ml(P<0.01).三组血清IL-4、IL-6及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P>0.01).腹腔注射组肿瘤组织裂解液中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的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上调4.1倍、2.3倍和1.9倍(P<0.01).与对照组比较,PAMSHA皮下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肝癌组织内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PA-MSHA腹腔注射可通过上调TNF-α及Fas/FasL表达诱导肝细胞肝癌的凋亡,从而抑制其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腹腔严重感染时使用不同抗生素对内毒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对内毒素释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造成大鼠腹腔感染,分别给予泰能,复达欣,庆大霉素或不予治疗,动态观察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统计72h死亡率,结果:内毒素水平,庆大霉素组高于不治疗组(P<0.01),泰能组和复达欣组则低于不治疗组(P<0.01),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TNF和IL-6的变化趋势,治疗组好于不治疗组,泰能组,复达欣组,庆大霉素组和不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0.0%,10.0%,50.0%和71.4%,前两组低于不治疗组(P<0.05)。结论:用泰能,复达欣治疗后,内毒素水平低于而不是高于庆大霉素组和不治疗组,病死率也降低,反映了有效抗生素治疗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富甲烷生理盐水(MS)腹腔注射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取40只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其余10只纳入假手术组。40只脊髓损伤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0.5 ml/kg MS组、5 ml/kg MS组、20 ml/kg MS组,每组10只。0.5 ml/kg MS组、5 ml/kg MS组、20 ml/kg MS组大鼠每12 h腹腔内注射相应剂量的MS。造模72 h后处死大鼠,迅速取出以脊髓损伤部位为中心、周围6 mm内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TNF-α、IL-1β和IL-6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脊髓损伤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而SOD活性显著降低,IL-1β、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脊髓损伤组比较,0.5 ml/kg MS组、5 ml/kg MS组、20 ml/kg MS组MDA含量逐渐降低,SOD活性逐渐升高,IL-1β、TNF-α、IL-6含量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鼠腹腔注射MS可以通过抑制脊髓受损节段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起到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剂量与效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D1组、D2组和C组,每组20例.D1组麻醉诱导前0.6μg/kg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D2组麻醉诱导后以0.3μg/(kg·h)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C组为对照组.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20 min(T0),气管插管后10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90 min(T3)及再次双肺通气后10 min(T4)5个时间点血浆中TNF-α和IL-6浓度.结果 3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在T3、T4时点较T0高(P <0.05);D1组和D2组在T3(10.5±2.5,11.1 ±2.6)、T4(11.2±2.4,11.8±2.7)时点较C组增高(P<0.05).3组患者血浆IL-6水平在T4时点较T0高(P <0.05);D1组和D2组在T4时点(23.2±3.3,23.9±3.2)较C组增高(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泵注0.6 μg/kg及术中持续以0.3μg,/(kg·h)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均能抑制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肺癌切除术患者的肺保护效应.方法 选择拟行肺叶切除术的Ⅲ期肺癌患者40例,年龄50~64岁,体重53~7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均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麻醉诱导,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后单肺通气前,U组经30 min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 000 U/kg(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单肺通气0.5 h(T1)、1 h(T2)、术后4 h(T3)、24 h(T4)时采集动脉血样5 ml,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并测定血浆IL-6、IL-10和TNF-α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C组T1~4时血浆TNF-α、IL-6浓度和RI升高,T1-3时血浆IL-10浓度升高(P<0.05),U组T2,3时血浆TNF-α和IL-6浓度升高,T1~4时血浆IL-10浓度和RI升高(P<0.05).与C组比较,U组血浆TNF-α、IL-6浓度和RI降低,血浆IL-10浓度升高(P<0.05).结论 乌司他丁10 000 U/kg可通过减轻全身炎性反应从而对肺癌切除术患者产生肺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正常肺病人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肺功能正常、在全麻下行胃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小潮气量组(A组):潮气量6 ml/kg,频率15次/分;大潮气量组(B组):潮气量11 ml/kg,频率12次/分;治疗组(C组):潮气量11 ml/kg,频率12次/分。机械通气开始前静注地塞米松10 mg。于机械通气前、通气后1 h和3 h分别采集病人外周血3 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IL-6和TNF-α的浓度。结果(1)各组血浆中IL-6的水平在气管插管前差异无显著意义,A组病人各时段IL-6水平差异亦无显著意义;B组血浆中IL-6的水平在通气后3 h时与插管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C组中各时段血浆中IL-6的水平与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与B组通气后3 h时相比IL-6水平有显著降低(P<0.05)。(2)各组病人血浆中TNF-α水平在插管前差异无显著意义,B组通气后3 h时与插管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与C组中通气后3 h时相比同样增高显著(P<0.05)。结论大潮气量机械通气3 h后可引起正常肺病人血浆IL-6和TNF-α水平升高,这可能是造成机械通气性肺损伤的原因之一。而通气前给予地塞米松可能对这种肺损伤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必净、甘露聚糖肽联合抗生素在胆囊癌手术后预防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80例胆囊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联合组于术前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术后给予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及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仅于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术前1 d、术后3 d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术前1 d,联合组与对照组的CD3~+、CD4~+、CD8~+、CD4~+/CD8~+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联合组的CD3~+、CD4~+、CD4~+/CD8~+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CD8~+测定值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联合组与对照组的血清IL-1β、IL-2、IL-6、IL-10、TNF-α、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联合组血清IL-1β、IL-2、IL-6、IL-10、TNF-α、CRP水平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术后感染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甘露聚糖肽联合抗生素在胆囊癌手术后预防感染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及抗炎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供肝保护的机理.方法 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Kamada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随机均分为三组.移植肝再灌注前30 min,P100组和P50组分别腹腔注射丙泊酚100 mg/kg和50 mg/kg;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5 ml/kg作为对照.于肝脏再灌注6 h抽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ELISA法测定肝组织核因子(NF)-κB p65转录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结果 再灌注6 h后,P100组、P50组大鼠血浆ALT、AST活性较C组明显降低(P<0.01);P50组ALT、AST活性较P100组增高(P<0.01).与C组相比,P100组和P50组在再灌注6 h大鼠肝组织NF-κB p65转录因子活化水平、TNF-α、IL-1β、ICAM-1 mRNA明显降低(P<0.01).P100组大鼠在再灌注6 h肝组织NF-κB p65转录因子活化水平、TNF-α、IL-1β、ICAM-1 mRNA表达明显低于P50组(P<0.01).结论 丙泊酚能抑制大鼠局灶性肝缺血-再灌注时NF-κB的活化,进而抑制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肝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及脑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SAP脑损害的发病机理及GBE对脑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 54只Win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3组,每组18只。正常对照组开腹仅翻动胰腺;治疗组及模型组采用胰腺被膜下注射5%牛黄胆酸钠法制作SAP模型,每隔8 h分别于腹腔内注射GBE和生理盐水。制模后6、12及24 h时段各组取材,测定血清淀粉酶值,光镜下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免疫组化法测定胰腺和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清淀粉酶值及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值治疗组较模型组降低(P<0.01)。24 h与6及12 h时段比较,胰腺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在模型组增高(P<0.05或P<0.01),在治疗组无明显变化(P>0.05);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在模型组增高(P<0.05或P<0.01),在治疗组降低(P<0.05或P<0.01)。同时段比较,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治疗组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 SAP时胰腺和脑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明显增加,GBE对SAP时胰腺及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有抑制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用于胆囊切除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机体血浆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22例ASAⅠ~Ⅱ级、在连续硬膜外腔麻醉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行PCIA,氯诺昔康组(L组)用药为氯诺昔康24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 ml,负荷量氯诺昔康0.12 mg/kg;M组为吗啡5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 ml,负荷量为吗啡0.1 mg/kg.PCIA设置:背景输注均为0.5~0.6 ml/h,PCA每次1 ml,锁定时间6 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行术后4、24及48 h静止和活动评分.分别于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2天(T4)和术后第3天(T5)五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Cor、TNF-α和IL-10浓度.结果术后各时点VAS评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M组尿潴留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L组(P<0.01).两组术后即刻血浆Cor均升高,与术前值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第1天M组血浆Cor值仍明显高于术前值(P<0.05),且显著高于L组(P<0.05).L组术后连续3 d血浆TNF-α浓度较术前值明显升高(P<0.01),同时分别高于M组相对应时点值(P<0.05,P<0.01).两组术后第1天、第2天血浆IL-10水平均高于术前值(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病人术后行PCIA,氯诺昔康与吗啡的镇痛效果相似,但不良反应少,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胆囊切除术后机体的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腹腔感染大鼠早期葡萄糖代谢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B组,腹腔脂多糖(LPS)注射组;C组,CLP加LPS注射组;D组,对照组.A,B,C组均为急性腹腔感染模型.检测各组血浆中不同时间点葡萄糖、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HOMA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以此评价胰岛素抵抗(IR)程度.结果 大鼠急性腹腔感染组(A、B、C组)早期血浆中葡萄糖水平及IRI升高,6 h达峰值.IPd变化与TNF-α,IL-6水平的对数值之间呈正相关(r=0.609和0.755).接受LPS注射者(B、C组)IL-6升高较未接受LPS注射组(A组)升高明显.IL-6较TNF-α维持时间延长.结论 急性腹腔感染早期可出现IR;TNF-α和IL-6与IR的程度呈正相关,不同感染模型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存在差异,其作用时间"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