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raves病是以甲状腺腺体产生过多甲状腺激素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以各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烟雾病是以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或闭塞,软脑膜动脉、穿通动脉等小血管代偿增生形成脑底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脑血管病,女性多发,病因复杂,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关.Graves病合并烟雾病比较罕见,随着学者的重视,近年来对该合并症的报道逐渐增多,现报道1例女性Graves病合并烟雾病及舒张性心功能不全,并对Graves病合并烟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烟雾病直接血管重建术前应用SPECT脑灌注成像与同机CT影像融合确定脑缺血灶体表位置并以此设计手术入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成年缺血型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将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SPECT)脑灌注成像与同机CT影像融合,将皮质缺血灶在体表定位,以缺血灶为中心设计手术入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术后脑灌注改善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有1例脑高灌注综合征,其余无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时症状改善优秀者4例,良好者5例,一般者为4例,差者为0;随访6~12个月时症状改善优秀者9例,良好者4例,一般者为0,差者为0。术后SPECT脑灌注成像视觉分析提示全部患者脑灌注较术前明显改善;定量分析:目标缺血灶术前术后试验前各病灶/全脑计数比值(F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1.06)%比(4.13±2.09)%,P0.05],术前Fb与试验后各病灶/全脑计数比值(F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1.97)%比(2.13±1.06)%,P0.05]。术后两者差比百分率(BFCR)为(67.57±3.78)%,50%,提示手术疗效显著。患者术后头部CT血管成像均可见颞浅动脉向颅内供血,术后半年复查头部MRI无新增梗死灶。结论 SPECT脑灌注成像与同机CT影像融合的方法用于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入路设计,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3.
血管重建术已被用于治疗moyamoya病,其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直接旁路如STA-MCA旁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间接旁路如EDAS(脑硬膜血管连通术);EDAMS(脑-硬膜动脉-肌血管连通术)及网膜移植术;直接和间接旁路联合手术。这些手术均为神经组织提供了血供,从而减少了缺血发作。但是否能改善moyamoya病患儿包括智能状态、行为方式等总体效果尚无定论。该研究对34名患儿术后再缺血发作,临床症状及最终效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烟雾病的侧支血管,从血流负荷的角度考虑,会产生动脉瘤。在烟雾病中合并的末梢性动脉瘤也会因载瘤血管的血流负荷变化而自然消失。作者报道特发性大脑中动脉闭塞1例,患者以脑缺血发作发病,脑底部异常血管网小动脉瘤在短期内增大,经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后动脉瘤短期内消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对出血型烟雾病的远期作用。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脑硬膜动脉贴敷术的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出血位置(蛛网膜下腔、单纯脑室、脑实质)、出血半球、术前是否反复出血、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头部CT灌注(CTP)检查数据及DSA资料等。术后近期(3~6个月)随访时收集MR血管成像(MRA)资料,评价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性;新近一次远期(术后>12个月)随访时收集是否存在新发卒中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等)、mRS评分、头部CTP数据及DSA资料等。通过头部DSA评价手术侧半球改良铃木分期,铃木分期Ⅰ、Ⅱ期为早期,Ⅲ、Ⅳ期为中期,Ⅴ、Ⅵ期为晚期。根据手术侧的大脑半球DSA对烟雾血管浓集程度分级,大脑半球底部未见烟雾血管定义为无,虽在脑底形成了烟雾血管,但比较稀疏定义为稀疏,脑底部可见大量的烟雾血管在颈内动脉末端吻合,形成烟雾网络,并在脑底向各个方向扩展定义为浓集。通过远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锁骨下动脉血管重建术是否可以避免和治疗冠状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窃取综合征.方法 1985年-2004年40名被诊断患有冠心病伴锁骨下动脉阻塞病,其中在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前被诊断的病人为组1(n=10),冠状-锁骨下动脉窃取综合征发生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被诊断的病人为组2(n=30).组1病人直接接受同侧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同侧乳内动脉被使用为至少冠状动脉旁路当中的一个管道.组2病人接受胸外锁骨下动脉-颈动脉旁路术,20例经皮下穿刺血管成形和支架术,作为冠状-锁骨下动脉窃取综合征的治疗.结果所有病人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一名病人接受了经皮血管成形和支架术后,死于进行性的肾衰竭.随访共计为117病人年(平均3.1年/病人).组1血管旁路移植术后的开放率是100%(平均随访3.7年).组2经过经皮穿刺血管内成形和支架术或旁路移植术后(平均随访2.9年).结论锁骨下动脉血管重建术可以避免冠状-锁骨下动脉窃取综合征,并对其提供有效的治疗,同时降低了手术风险.中期随访显示旁路管道具有良好的开放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1年12月25例出血型烟雾病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25例行双侧EDAS,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和DSA评估手术前后脑代谢和血管重建情况。结果①出血型烟雾病患儿占本院同期收治的儿童烟雾病患儿的5.56%(25/450)。男∶女=1∶1.27(11/14)。17例(68%)以脑出血为首发症状,8例在出血前有脑缺血症状。6例在出血急性期(1周)出现脑缺血症状。脑实质出血5例(20%),单纯脑室出血20例(80%)。合并动脉瘤4例。②50侧半球有30侧存在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扩张。其中脑出血侧占63%(19/30),非出血侧占37%(11/30),P=0.021。术前PET检查显示,出血侧脑代谢降低22例,正常3例;非出血侧脑代谢降低21例,正常4例。③术后随访1~8年,平均为(3.8±2.1)年。25例随访期均未发生再出血。7例原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均未加重,随访期间没有新发缺血症状;6例患儿有间断头痛、肢体无力等缺血症状,其余患儿未诉不适。11例术后6~18个月行DSA及PET检查。DSA示颞浅动脉与颅内血管形成交通,出血侧有10例(10/11),非出血侧有9例(9/11)。PET示出血侧10例脑代谢明显改善,1例无明显变化;非出血侧8例明显改变,3例无明显变化。结论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扩张是儿童烟雾病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EDAS能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脑代谢,重建脑血流;同时有可能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8.
<正>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疾病,其以颅内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并在颅底出现大量代偿性侧支血管为主要病理特点~([1])。烟雾病发病年龄早,症状以脑梗死或脑出血为主,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病情严重~([2])。目前对该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手术及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烟雾病合并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DSA确诊烟雾病10例,MRA确诊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甲亢的诊断标准。8例患者在甲亢稳定后,行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另外3例单纯给予药物控制甲亢。结果①11例患者中8,例为女性,10例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另一例在入院前,甲亢已被控制。基本上都表现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增高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②11例患者中9,例影像学表现为脑梗死,1例表现为脑室内出血,有1例的检查未发现异常(9.1%,1/11)。10例为双侧病变1,例为单侧病变。③对1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1~102个月,除1例遗留智力下降、反应慢等症状外,其余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减轻或消失。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对其中6例患者术后(10~26个月)进行了造影复查,均显示颅外已向颅内大量代偿供血。结论烟雾病合并甲亢以女性患者为多,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脑梗死。二者合并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遗传及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控制甲亢症状后,行手术治疗能够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结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烟雾病患者。采用Matsushima(1990)的分型标准,27例患者中6例为第3期,11例为第4期,7例为第5期,3例为第6期;以缺血首发21例,出血首发6例。27例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与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相结合的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同侧颞浅动脉2个分支吻合,1例行双侧手术。术中采用多普勒超声,术后采用CTA、DSA观察吻合血管通畅情况,并采用TCD、CT灌注评价脑血流改善情况。结果①吻合口通畅情况:27例患者吻合口全部通畅。7例DSA复查显示,与间接手术相关的脑膜动脉和颞中深动脉均与皮质动脉之间形成新生血管吻合。②脑血流改善情况:26例术后1周内复查CT灌注成像,显示吻合侧血流量、血容量及血流峰值时间明显优于对侧。③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缺血患者术后TIA未再发作,原有缺血症状改善或消失;6例出血患者随访至今,未再有出血。④并发症:1例Ⅳ型患者术后第3天CT复查显示,距吻合口约3~4cm的前方左侧额叶出现新发小片梗死灶。全部患者未出现由于破坏原有自发血管吻合、颞肌占位效应及过度灌注等并发症。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直接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对脑烟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效果。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病人30例,其中单纯颅骨钻孔治疗3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10例、经显微镜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结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同时应用17例。分析病人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并对其中15例病人的影像学资料进行随访。结果随访6~24个月,经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所有病人未出现再出血,除3例单纯颅骨钻孔的病例外其余病人均无缺血性症状发生,神经功能受损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随访的15例病人颅外血管参与颅内供血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烟雾病病人,选择合适的病例,经显微镜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结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同时应用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防卒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于2000年10月—2009年10月间因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行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2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术后的血管造影、临床症状等资料及氙CT检测脑血流的改善情况。结果①217例患者平均年龄(42±13)岁,其中男131例(60.4%),女86例(39.6%)。所有患者术前6个月内均存在脑缺血症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7例(53.9%)、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37例(17.1%)、完全性卒中63例(29.0%)。所有患者术前接受血流动力学评价,显示受累血管区局部脑血流量降低。②术前血管造影显示,烟雾病62例(28.6%),一侧颈动脉闭塞72例(33.2%),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57例(26.3%),介入治疗困难的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26例(12.0%)。③术后脑血管造影显示,388个吻合口中,380个通畅,通畅率为98.0%(380/388)。围手术期9例(4.1%)患者出现颅内血肿,1例(0.5%)因颅内血肿引发脑疝死亡。④217例患者中,10例患者失访,失访率4.6%。其中17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18)个月,81例患者于手术后1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⑤共50例患者术后1个月接受氙CT定量检测脑血流,显示患侧局部脑血流量较术前明显改善(t=3.312,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后的中长期临床随访,显示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对血流动力学性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encephalo-duro-myo-synangiosis, EDMS )治疗儿童烟雾病的远期血管造影和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 EDMS 治疗的烟雾病患儿术前、术后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共纳入21例烟雾病患儿,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4~16岁。首发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例,缺血性卒中4例,出血性卒中2例。 Matsushima 临床分型:Ⅰ型8例,Ⅱ型7例,Ⅳ型3例,Ⅴ型1例,Ⅵ型2例。铃木分期:Ⅱ期4例,Ⅲ期11例,Ⅳ期5例,Ⅴ期1例。10例行双侧手术,11例行单侧手术,共计31例侧。随访13~91个月,平均39.8个月。围手术期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侧,脑梗死2例侧,颜面水肿7例侧,无死亡病例。术后1年临床显著改善者14例侧(45.2%),良好者13例侧(41.9%),一般者4例侧(12.9%)。术后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0~2分的患儿比例显著高于术前[95.2%(20/21)对71.4%(15/21);χ2=4.29,P =0.041]。31例侧复查脑血管造影均可见脑膜中动脉、颞中深动脉不同程度地参与脑皮质供血,25例侧(80.6%)代偿良好,6例侧(19.4%)代偿一般。结论应用 EDMS 治疗烟雾病儿童的远期血管造影和临床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例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共22个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动脉瘤位置和治疗方法。对其中11例动脉瘤行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对7例动脉瘤行保守治疗。结果 (1)18例患者中15例表现为颅内出血,3例表现为缺血症状;22个动脉瘤中16个位于Willis环周围,1个位于豆纹动脉,2个位于基底节,1个位于颈外动脉,1个位于脉络膜前动脉,1个位于小脑后下动脉。经诊断责任动脉瘤10个,非责任动脉瘤12个。(2)11例外科手术的患者均有动脉瘤位于Willis环周围,行动脉瘤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术+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术后5例患者无明显并发症,6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或失语。术后复查头部CT血管成像(CTA)或DSA,均未见动脉瘤。术后(10±2)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术前改善,术前、术后评分中位数分别为3.0(1.0,3.0)分和2.0(1.0,3.0)分。其中7例患者随访时间中位数10(6,33)个月,复查DSA显示无动脉瘤复发,且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mRS评分0.0(0.0,2.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保守治疗的患者中,2例动脉瘤位于侧支血管,单纯行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未处理动脉瘤,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10±1)d,mRS评分显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术前、术后分别为3.5(3.0,4.0)分和2.0(2.0,2.0)分。2例合并动脉瘤保守治疗的患者随访10(6,10)个月,示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进一步改善[mRS评分中位数1.5(1.0,2.0)分)],其中1例动脉瘤消失,1例动脉瘤缩小。保守治疗的其余5例患者动脉瘤位于Willis环周围,患者及家属要求保守并出院;该5例患者中1例随访10个月(定期复查DSA)未见动脉瘤破裂或增大。结论根据动脉瘤的位置不同,烟雾病合并动脉瘤主要分为累及Willis环的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和累及侧支或烟雾病血管的外周动脉型动脉瘤。建议对主要动脉型动脉瘤行外科手术治疗,而对外周动脉型动脉瘤予以对症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的血管旁路移植术加动脉瘤切除或孤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以远梭形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1月—2010年10月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采用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9例未破裂大脑中动脉分叉部以远梭形动脉瘤,其中8例为单发,1例为多发。中型动脉瘤1例,大型2例,巨大型5例,蛇形1例。颅内局部血管旁路移植术7例,颅内一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2例,同时行动脉瘤切除或孤立术。结果①术后DSA和(或)CT血管成像(CTA)检查显示,9例动脉瘤均不显影;7例移植血管通畅,2例移植血管不通。血管不通的2例中,1例术后10个月CTA显示移植血管再通;1例术后17dDSA显示移植血管不通,动脉瘤远端皮质由侧支血管代偿供血。②术后1例肌力轻度下降,出院前完全恢复;3例有短暂口周抽搐,1例发生静脉出血性梗死。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4分1例,5分8例。③9例获6个月至4.5年随访,GOS均为5分。结论脑血管旁路移植术尤其是颅内局部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以远梭形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和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4月解放军第三○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35例患者行单侧或双侧EDAS,共行64侧EDAS,4例合并动脉瘤的患者先期行血管内栓塞术。另3例患者未行手术治疗。结果 (1)蛛网膜下腔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占同期收治的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10.8%(38/353),其中成人37例,儿童1例,男∶女=1∶3.22(9/29),发病年龄为12~59岁,平均(39±11)岁。4例合并动脉瘤,其余34例未合并动脉瘤患者的铃木分期分布、脉络膜前动脉扩张情况及后交通动脉扩张情况,在出血侧与非出血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术后随访13~125个月,平均(51±27)个月,有2例发生再出血,1例为脑室出血,1例为脑实质出血,35例接受EDAS治疗患者的术后改良Rankin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术后3~19个月复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显示,23侧手术半球中,17侧半球代谢较术前改善,6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13例患者于术后5~30个月复查全脑DSA,示23侧手术半球中,19侧血管重建有效。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型烟雾病好发于成人,女性多见。EDAS可获得良好的血管重建效果及改善患者的脑代谢,从而缓解脑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7.
<正>治疗烟雾病广泛采用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但手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并不明确。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Zeifert等对接受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成人烟雾病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神经认知功能评价的比较研究。他们对84例烟雾病患者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了13项认知功能评价,结果通过变化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联合或不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并探讨烟雾病合并动脉瘤的治疗策略。方法选择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27例(28个动脉瘤)。19例以颅内出血发病8,例以脑缺血发病。对位于主干动脉的动脉瘤(10例,11个),先采用弹簧圈或支架辅助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栓塞后7~10 d,再行一侧EDAS。一侧EDAS术后3个月,再行对侧手术治疗。对位于周围动脉的动脉瘤(17例,17个),若能行栓塞治疗者(9例,9个),采用弹簧圈或ONYX胶栓塞;若微导管无法到位,行同侧EDAS术(8例,8个)。结果①准备行栓塞的20个(19例)动脉瘤中,共成功栓塞18个,未能行栓塞的有2个(豆纹动脉动脉瘤和脉络膜后动脉动脉瘤各1个)。栓塞术后,3例周围型动脉瘤患者出现对侧肢体肌力下降1,周至3个月内恢复正常。②EDAS术后随访10~60个月,无出血及再出血病例;以缺血发病的患者中,2例EDAS术后3个月内短暂性脑缺血再发作,3个月后未再发作。③对21例(21个动脉瘤)一侧EDAS术后3~15个月行造影检查,显示行栓塞治疗的动脉瘤均无复发(12个);9个未行栓塞治疗的周围型动脉瘤,8个动脉瘤消失;1个动脉瘤腔内对比剂明显滞留。造影检查的21例均显示颞浅动脉与颅内血管形成良好的沟通。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烟雾病合并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之一。EDAS手术可能会促进外周型动脉瘤的闭塞。  相似文献   

19.
Moyamoya病是一种累及全脑血管的慢性进展性闭塞性脑血管病。作者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和(或)颞肌脑贴敷术等治疗的一组400例moyamoya病人,大脑中动脉区的脑缺血症状通常有显著改善,但不能解决大脑前动脉区及大脑后动脉区的脑缺血问题.对其中30例儿童moyamoya病人,作者采用将大网膜移植到受累脑区重建血管供血进行治疗。30例病人中17例为大脑前动脉区脑  相似文献   

20.
烟雾病最先由Takeuchi和Shimizu报道。根据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点,形象地称之为烟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有些患者表现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癫痫等症状,有些患者则表现出颅内出血的症状。对缺血型烟雾病的治疗,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为脑血管重建术,手术能在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