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使用个人版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过程中对其饮食、运动的影响,并分析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对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门诊患者30例.患者入组时采集基本资料,并持续佩戴个人版FGM.佩戴期间原降糖...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评价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在重症胰腺炎患者血糖监测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外科ICU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1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均接受重症胰腺炎常规治疗与护理,遵医嘱每4小时进行1次血糖监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ICU责任护士分别对患者进行毛细血管血糖、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血糖检测。比较2种血糖检测手段的血糖数值、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结果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与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疼痛程度得分低于毛细血管血糖检测(P0.05);使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缩短(P0.05)。结论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与传统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且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瞬感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脆性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脆性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末梢血糖监测+皮下胰岛素注射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瞬感扫描式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方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组间对比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22h血糖,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胰岛素使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瞬感扫描式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方案可持续、准确地反映和改善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提高胰岛素用量合理性,提升血糖控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治疗脆性糖尿病方案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lash glucose monitoring sistem FGMS)在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5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对照组采用拜安易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自我监测行为、血糖控制效果、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漂移幅度及血糖达标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糖自我监测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漂移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是常规检测手段的有效补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测行为依从性,便于及早发现血糖演变趋势,避免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的可用性、安全性及满意度。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5月某三级甲等医院118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在晨起空腹、三餐后2 h同时测量患者自我血糖检测(SMBG)和FGMS值,记录与传感器相关不良事件,比较两种血糖监测方式数值一致性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2046对SMBG-FGMS数值中符合ISO标准的FGMS数值所占百分比较高(分别为94.7%,95.3%),SMBG与FGMS呈强正相关(r=0.887,P<0.001),与SMBG相比,FGMS能有效识别潜在低血糖且疼痛程度评分低,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较高(均P<0.05)。结论 FGMS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安全、可行,可辅助SMBG进行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在临床使用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12月本科入院治疗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试验组采取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对照组采取罗氏卓越精采型血糖仪监测血糖。比较两组血糖监测依从性、血糖监测舒适率、低血糖率及干预前、干预4周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血糖监测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糖监测舒适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4周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效果良好,且可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快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在14岁及以下1型糖尿病(T1DM)患儿中应用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满意度。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于多家医院门诊治疗的14岁及以下T1DM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同时进行FGMS监测血糖及自我血糖监测(SMBG),分析FGMS的准确性。试验结束后填写使用感受及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共收集FGMS与SMBG配对数据1 568对。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两者正相关(r=0.942,P0.001)。总体FGMS与SMBG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RD)为14.23%[95%置信区间(CI) 13.64~14.89]。共识误差栅格分析显示,FGMS与SMBG的配对数据在A区和B区共占99.49%。有3例患儿的传感器提前脱落。FGMS使用满意度综合评分为4.43分。结论:FGMS在本地区T1DM儿童中应用的准确性、安全性及用户可接受性均较高,使用便捷,可减少患儿疼痛,且准确性不受受试者的特征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比较瞬感扫描式血糖监测系统与传统指尖血糖监测对超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模式建立及代谢指标的差异。方法将102例超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口服二甲双胍联合瞬感扫描式血糖仪监测系统进行血糖管理及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采用口服二甲双胍联合指尖血糖监测仪定时监测。记录2组患者不同时点血糖值。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体质量、腰围、血糖、血脂、胰岛功能等代谢指标以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14 d后,2组患者SDSC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体质量差值(△BW)、体质量指数差值(△BMI)、腰围差值(△WC),甘油三酯差值(△TG)、空腹血糖差值(△FPG)、胰岛素差值(△Ins)、尿酸差值(△UA)、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差值(△SDSC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总胆固醇差值(△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值(△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值(△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期间,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瞬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相对于传统指尖血糖监测,能够促进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模式,有益于超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的控制,有助于血糖、血脂达标,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联合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以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模式,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血糖监测联合传统方法降糖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FGM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 相似文献
15.
无症状低血糖由于发病症状及时间的隐匿性,一直是临床血糖监测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对比传统血糖检测技术(静脉血和指尖血、回顾性CGMS监测技术)基础上,总结了FGMS在监测无症状低血糖中的优势,并且凝练了FGMS佩戴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便为医护人员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新型扫描式葡萄糖监测技术(FGM)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及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FGM应用于271例在科室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用前科室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培训合格的护士对病人进行知识宣教及心理护理.在病人摘除传感器后调查病人的治疗满意度、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71例糖尿病病人满意度为98.49%,96.68%的病人表示无疼痛感,病人在FGM临床应用过程中共发生不良反应16例(5.90%),其中传感器无法读取血糖值6例(2.21%),传感器意外脱落5例(1.85%),植入时穿刺口出血3例(1.11%),传感器周围皮肤刺激、红斑2例(0.73%).结论:病人在FGM临床应用中满意度高,几乎无疼痛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护士应掌握准确的安装技术及护理要点,以便应对临床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18.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血糖监测工具,可连续监测14天葡萄糖水平并提供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葡萄糖管理水平、平均葡萄糖水平等多个重要指标,并安全有效的替代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它具有增加血糖达标时间,避免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帮助患者改善代谢和生活质量等临床获益.通过认识FGM的...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CSⅡ治疗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30例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泵治疗2~7 d,平均4.5 d,血糖达到强化治疗标准后,继续应用胰岛素泵7 d,观察血糖、C肽、血胆固醇指标。结果28例经过胰岛素泵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餐后1、2、3 h C肽明显增加。结论CSII是目前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较理想的方法。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可使血糖平稳达标,且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用量少,能有效缓解高血糖所致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