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O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35-4536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EH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SBP、DB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水平高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EH,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1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n=90),B组单用氨氯地平治疗(n=44),C组单用缬沙坦治疗(n=50),比较3组降压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86/90)、59.1%(26/44)和68.0%(34/50);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与C组(P均<0.05),而B、C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0/90)、13.6%(6/44)和12.0%(6/5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ACEI治疗后神经内分泌激素活性变化及醛固酮逃逸现象,并探讨加用螺内酯后对心衰患者醛固酮逃逸程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常规心衰治疗;治疗组34例,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rag.d^-1。治疗前、治疗后1、6个月测定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活性,并通过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改善程度。结果1个月时两组血浆醛固酮水平下降,与基线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6个月时两组血浆醛固酮水平均回升。并超过基线水平,与基线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1个月时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时两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与基线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不论是否加用螺内酯均可观察到醛固酮逃逸现象,螺内酯似乎对醛固酮逃逸现象有助长作用。②螺内酯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正>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心管疾病、也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近年来发现炎症反应参与了高血压、AS的发生发展,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 检测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治疗前后血压、血一氧化氮(NO)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应用缬沙坦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显著下降(P<0.05及P<0.01)、N0明显提高(P<0.01),且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下降与NO升高之间具有相关性(r=-0.71,P<0.01).结论 缬沙坦除可有效降压外,还有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大动脉弹性的作用,同时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可用于评估缬沙坦时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缬沙坦是一类新型降压药物 ,它在受体水平选择性、特异性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即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的最后一步[1] ,而达到良好的降压作用。左室肥厚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由于左室肥厚的逆转可能与预后的改善有关 ,所以 ,我们观察应用新型降压药缬沙坦对左室肥厚的作用。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 ,其诊断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确定。其中男 46例 ,年龄在 42~ 74岁 ,平均 5 7岁 ,女 3 4例 ,年龄在 44~ 78岁 ,平均 5 9岁。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明显心衰 ,二、三度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VEF均升高,LVESD、LVEDD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的AngⅡ、PRA、ALD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及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S100B、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6例CHF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口服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对照组口服雷米普利,2组均治疗24周。观察2组治疗后的降压疗效、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7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加明显。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安全有效,更有利于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左室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心肌损伤指标(NT-proBNP、cTnI、sICAM-1、CgA)、左室功能指标(LVEF、LVEDV、LVESV、LAD)、运动耐量指标(6MWT、运动时间、运动代谢当量)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可减轻其心肌损伤,改善左室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及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和试验组(20例,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伊伐布雷定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4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给予伊伐布雷定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功能指标、血清...  相似文献   

18.
姜晓冬  单红英  郝学军  李海涛 《临床荟萃》2011,26(6):482-483,487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4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口服缬沙坦80 mg,每日1次。选择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NO,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42例患者均完成试验,口服缬沙坦治疗8周末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治疗前后比较2 hPG、HOMA-IR和血压明显下降,2 hPG治疗前(9.10±1.10)mmol/L vs治疗后(7.85±1.15)mmol/L(P〈0.01);HOMA-IR治疗前3.90±2.11 vs治疗后2.73±1.71(P〈0.01)。治疗前血压(160.71±13.10/99.10±11.78)mmHg(1 mmHg=0.133 kPa)vs治疗后(132.93±10.7/82.14±9.5)mmHg(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浆MDA显著下降,治疗前MDA(22.98±1.93)μmol/L vs治疗后(19.70±1.09)μmol/L(P〈0.01)、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组治疗后血浆GSH-PX、SOD和NO显著上升,GSH-PX治疗前(0.16±0.04)μmol/L vs治疗后(0.18±0.03)μmol/L(P〈0.05);治疗前SOD(55.06±7.23)mU/L vs治疗后(63.07±6.78)mU/L(P〈0.01);治疗前NO(38.10±7.36)μmol/L vs治疗后(43.38±7.52)μmol/L(P〈0.01)。结论缬沙坦可改善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少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 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n=49,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治疗)与单独治疗组(n=49,左西孟旦单独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联用缬沙坦与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5例DCM心衰患者使用简单随机化方式分为对照组(98例,常规处理+左西孟旦)、研究组(107例,常规处理+左西孟旦+缬沙坦)。比较用药前、后两组左室重构情况、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用药后,两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DCM心衰患者联用缬沙坦与左西孟旦可逆转左室重构,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