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痰涂片镜检和随访证实的5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CT表现.结果:5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肺癌36例,结核瘤6例,炎性假瘤9例,错构瘤4例,支气管囊肿1例,组织来源不明性结节2例.结论:CT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肺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回顾分析 95例直径≤ 2cm的肺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表现 ,以评价HRCT在肺孤立性小结节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95例直径≤ 2cm的孤立性小结节常规CT扫描后结节处加扫 3~ 5层HRCT。对不同病变结节的边缘、形态及内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RCT显示结节边缘有切迹或分叶状 ,毛刺影及偏心小针尖状钙化更倾向于肺癌诊断 ,无一种HRCT征象是小肺癌结节所特有的。结节内发现脂肪是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 ,小结节内含液性密度提示是肺脓肿的可能。胸膜皱缩征对鉴别肺癌或结核瘤无帮助。结论 HRCT对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CT增强薄层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SPN强化程度和强化类型对良、恶性鉴别的意义.结果恶性SPN强化值(⊿CT值)≥25HU,良性强化值<25HU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增强薄层扫描能准确判断SPN的强化程度与类型,可提高SPN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T薄层及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价值。方法经手术或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186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及薄层扫描,并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3种方法诊断肺部疾病的准确率。结果 CT平扫、增强扫描及薄层扫描诊断恶性结节的准确率分别为78.5%,87.1%,88.2%;薄层扫描发现恶性征象结节计数高于CT平扫(z=-5.72,P=0.000);以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增强扫描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537。结论 CT薄层扫描可较清晰显示病灶细微结构,对诊断肺结节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2cm以下的孤立性小肺结节临床上常无症状,或仅表现轻微的或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其发现和诊断主要靠X线和/或CT检查。但由于病灶小,X线与CT表现可能不典型而常致漏诊或误诊。据文献报告,小肺癌的X线误诊率可高达20~50%。现将我们自1970~199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最大径在2cm及2cm以下孤立性小肺结节的X线与CT表现回顾分析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病变情况将79例接受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SPN患者分为恶性组(54例)、炎性组(14例)及结核组(11例);分别测量增强早期及晚期病灶的能谱曲线斜率、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采用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比较各能谱参数间的差异。结果 两期扫描中,3组之间能谱曲线斜率、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均为炎性组最大、结核组最小,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能谱成像有助于定性诊断SPN。  相似文献   

7.
16层螺旋CT高级肺分析软件用于诊断孤立性肺结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GE 16层螺旋CT高级肺分析软件(ALA)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CT扫描50例SPN患者后,经ALAsingle处理获得SPN的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图像.对患者行2次或2次以上随访复查,经ALAmulti计算获得SPN倍增时间(DT).结果 VR图像对SPN形态、棘突的显示优于MPR图像(P<0.05);对毛刺以及与血管关系的显示,MPR图像更清晰(P<0.05).恶性和体积增大的良性SPN,其DT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00天为阈值,其判断良恶性的敏感度为88.24%,特异度为83.33%.结论 ALA软件能够获得病灶的MPR和VR图像,通过计算DT反应SPN生长特点,综合分析SPN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8.
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与CT计量诊断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CT计量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45例经病理证实的SPN(原发性肺癌86例、良性肿瘤12例、结核球18例、炎性结节29例),采用最大似然法综合分析它们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HRCT或薄层CT征象(边缘形态、密度、周边特征),转化为评分值,判定结节所属类型.结果最大似然判别法对原发性肺癌、良性肿瘤、结核球、炎性结节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9%、83.3%、72.2%、48.3%.平均判断正确率为80.0%.结论结合临床和CT指标的计量诊断法有助于鉴别SP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25例、肺炎结节13例、结核瘤6例的螺旋CT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肺癌和肺炎结节增强扫描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结核瘤(P<0.01).肺炎结节强化峰值的时间较肺癌结节延迟.肺癌结节增强扫描出现点、条状强化征像.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诊断肺孤立性结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的价值。 方法 分析63例直径≤3 cm肺孤立性结节的容积CT灌注成像表现,其中恶性结节组30例,慢性炎性结节组17例,急性炎性结节组7例,良性结节组9例。采用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用体部肿瘤灌注软件得到肺动脉灌注值(PP)、支气管动脉灌注值(BP)、灌注指数(PI)和时间-密度曲线(TDC),评价灌注参数的诊断效能。 结果 恶性结节组、良性结节组、慢性炎性结节组及活动性炎性结节组PP值分别为(67.50±21.78)ml/(100 ml·min)、(30.11±13.24)ml/(100 ml·min)、(81.11±21.11)ml/(100 ml·min)、(106.34±7.80) ml/(100 ml·min),BP分别为(80.40±20.96)ml/(100 ml·min)、(27.00±14.18)ml/(100 ml·min)、(50.75±21.89)ml/(100 ml·min)、(11.06±4.31)ml/(100 ml·min),PI分别为(45.87±7.60)%、(51.13±7.44)%、(48.09±13.12)%、(75.91±10.13)%。4组SPN的TDC类型不同,恶性结节组的TDC A型27例(27/30,90.00%),B型3例(3/30,10.00%);良性结节组的TDC为C型(9/9,100%);慢性炎症结节组的TDC共4种类型,B型7例(7/17,41.18%),C型1例(1/17,5.88%),D型4例(4/17,23.53%),B-型5例(5/17,29.41%);急性炎症结节组的TDC为E型(7/7,100%)。BP在所得参数中鉴别各组最优。以PI>70%作为急性炎性结节的诊断阈值,敏感度100%(7/7),特异度100%(56/56);以PP<45 ml/(100 ml·min)且BP<50 ml/(100 ml·min)作为良性结节的诊断阈值,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9/11)、88.46%(46/52)、60.00%(9/15)、95.83%(46/48)。 结论 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对于在肺孤立性结节中鉴别恶性及良性结节,包括急性炎性、慢性炎性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RCT与PET/CT相结合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 88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SPN接受PET/CT显像和HRCT检查;PET/CT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病灶的良恶性,HRCT根据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判断其良恶性;比较单纯HRCT、PET/CT和联合诊断对SPN的判断结果.结果 88例SPN中,44例良性,44例恶性.HRCT和PET/CT对恶性SPN内部和周围征象的检出率均高于良性SPN(P均<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单独HRCT和PET/CT(P均<0.05).结论 HRCT与PET/CT联合诊断SPN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均较单独诊断为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超级迭代PET/CT定量参数联合癌胚抗原(CEA)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 选取95例SPN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n=75)及良性组(n=20)。比较肺结节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峰值标准摄取值(SUVpeak)、最大瘦体标准摄取值(SULmax)、峰值瘦体标准摄取值(SULpeak)及CEA组间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观察以上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良、恶性SPN的效能。结果 恶性组结节SUVmax、SUVpeak、SULmax、SULpeak及患者CEA均显著大于良性组(P均<0.05)。恶性组TNMⅡ期及存在淋巴结转移肺结节的SUVmax、SUVpeak、SULmax、SULpeak及患者CEA均显著大于TNMⅠ期及无明显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靶扫描定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靶扫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s)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57例肺内孤立性结节,先行常规平扫后即时对结节进行靶扫描,对结节的形态、密度、内部结构、边缘及周围征象进行分析,获得定性诊断,其中7例结合增强扫描.结果恶性肺结节42例(73.7%),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分叶或/和毛刺征,密度不均,有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中征等,4例增强扫描病例明显强化.良性肺结节15例(26.3%),表现结节边缘光滑锐利,密度较高而均匀,部分结节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病例无或轻度强化.结论 MSCT靶扫描技术能够显示常规扫描不能显示的更多的肺结节的影像信息,是提高肺内孤立性结节定性诊断准确性的有效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三代双源CT Sn 100 kVp能谱纯化成像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的效能、安全性及辐射剂量。方法 前瞻性随机将210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患者分入超低剂量CT(ULDCT)组(100例,以Sn 100 kVp、70 mAs超低剂量能谱纯化技术CT引导肺穿刺活检)或常规标准剂量CT(SDCT)组(110例,以110 kVp、50 mAs常规标准剂量CT引导肺穿刺活检),比较2组肺结节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诊断效能、并发症发生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 ULDCT组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为97.00%,与SDCT组(9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取材成功后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SDCT组,ULDCT组用于引导穿刺活检的平均CT扫描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而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总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均有所降低(P均<0.05);且ULDCT组图像质量可满足穿刺活检需要。结论 三代双源CT超低剂量Sn 100 kVp能谱纯化成像用于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可在保证诊断成功率及安全性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肺错构瘤的CT征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肺错构瘤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手术病理或2年以上随访证实的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17~76岁,平均43岁,女性36例,男性17例。健康体检发现48例,因呼吸系统症状就诊发现5例。分别使用单层螺旋CT、4层螺旋CT和16层螺旋CT扫描,层厚和层距2mm-10mm之间,其中平扫7例,平扫+增强46例。观测SPN形态和大小用肺窗(WW-1000--1500HU).测定病灶密度和强化程度用纵隔窗(WC40-50HU)。手术、经皮肺穿刺或胸腔镜活检病理证实17例.随访证实36例。结果均为单发病灶,直径小于20mm者44例,大于20mm者9例;边缘光滑者11例,边缘分叶和(或)长毛刺者42例;密度均匀者15例,不均匀者38例,测得钙化或(和)脂肪密度者15例;注射对比剂后轻度强化者2例,无强化者51例。结论肺错构瘤以周围型孤立性结节居多.直径多在2cm以下,可见边缘分叶或(和)长毛刺,平扫密度高或呈岛状高密度,常见散在性钙化.典型者内见脂肪密度或(和)爆米花样钙化,增强扫描不强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胸部CT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在健康人群中进行肺结节筛查的价值。方法对300例健康体检者肺部CT扫描进行分析,比较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筛查肺结节的图像质量、检出率和辐射剂量。结果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05),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常规剂量组150例检出肺结节22例34个,病理证实早期肺癌2例;低剂量组150例检出肺结节19例30个,病理证实早期肺癌1例,两者在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P>0.05)。而辐射剂量方面,常规剂量组的剂量长度乘积、平均有效管球剂量、总管球剂量和放射容积剂量指数分别为(492.64±43.96)mGy·cm、(110.22±9.76)mAs 、(3110.36±143.34)mAs和(9.53±2.63)mGy,低剂量组分别为(153.22±18.45)mGy·cm、(42.58±3.43)mAs 、(978.45±40.87)mAs和(3.53±1.73)mGy,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78、6.52、10.44、8.16,P均<0.05)。结论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显示及检出与常规剂量相同,辐射剂量更小,更适合健康群体中肺结节的筛查。  相似文献   

17.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病灶直径≤4cm)进行灌注扫描,测定肺内病灶的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的数值和时间-密度曲线(TDC)。并可在时间-密度曲线基础上,测量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结节-动脉强化值比。结果肺恶性结节的灌注参数、强化值和结节-动脉强化值比均高于肺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炎性结节的强化值及结节-动脉强化值比(S/A)与恶性结节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炎性结节、良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结节动态对比增强CT提供了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并可用于无创性的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钙化的CT特点,探讨甲状腺结节的钙化特征对其良恶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277个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钙化结节的CT特点,重点观察结节钙化的大小、边缘、位置及数量。结果纳入259例患者,年龄16~84岁(54.73±12.43岁),男性66例,女性193例。总277个钙化结节,良性钙化结节205个,占总钙化结节74.01%,恶性钙化结节72个,占总钙化结节25.99%。边缘毛糙、微小钙化(直径<2 mm)的恶性率明显高于边缘光滑、粗大结节样的钙化组(χ2=13.669~13.950,P<0.001)。边缘毛糙、细颗粒微钙化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30.56%、59.72%,特异度分别为88.29%、65.36%,准确度分别为73.29%、63.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7.83%、37.7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35%、82.21%。良恶性结节平均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52,P<0.001)。良恶性钙化结节在位置、数量、形状及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检查甲状腺结节钙化特点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有重要指导意义,微钙化、钙化结节边缘毛糙提示恶性结节,临床医生对这类结节应提高警惕并应进一步细针穿刺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