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模式下的循经雷火灸在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2022年2月28日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Ⅰ期SH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护理、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循经雷火灸;比较两组8周后的疼痛、水肿评分等级,肩关节活动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治疗效果,血清中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缓激肽(BK)。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疼痛、水肿评分等级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肩关节活动度、Fugl-Meyer评分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P物质、BK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CGRP高于治疗前(P<0.01,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护理模式下的循经雷火灸用于脑卒中后Ⅰ期SHS患者中,可减轻疼痛、水肿程度,提高肩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式气压治疗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 syndrome,SHS)Ⅰ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SHSⅠ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改良式气压治疗和传统气压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评价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侧上肢的疼痛评分、手部肿胀程度、上肢简化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lg-Meyer assessment,FMA)及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FMA评分及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FMA评分及ROM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气压治疗有利于减轻SHSⅠ期患者的疼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卒中伴有肩手综合征(SHS)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合并有SHS的脑卒中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患者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水肿程度、上肢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水肿程度、上肢功能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较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疼痛评分、水肿程度、上肢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以促进伴有SHS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减轻SHS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徐胜  张敏  武笑笑  季盼盼 《中国康复》2021,36(3):154-157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疗效,为临床上脑卒中后SHS的康复治疗提供一种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将36例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神经松动术。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FMA-UE)、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患手8字缠绕法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疼痛情况、水肿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UE、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健患手围度差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均P<0.01),且观察组差值更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SHS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情况、水肿以及ADL,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2例脑卒中后SH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神经营养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营养治疗和康复护理。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采用FMA量表评估患者上肢关节被动活动范围、上肢运动能力和腕手关节运动功能;采用Ashworth痉挛评分评定患肢肌群张力,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并对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电位进行测定。结果两组SHS患者干预前FMA、Ashworth、Barthel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FMA、Barthel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增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shworth和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HS患者干预前正中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和波幅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正中神经运动、感觉传导波幅较干预前显著增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水平(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后SHS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增加肩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修复周围神经运动和感觉电位幅度,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Ⅰ型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CRPSⅠ型患者3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还给予镜像治疗,评价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BR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AS)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康复治疗,试验组VAS评分、FIM、FMA腕部、FMA手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BRS手部、BRS上肢、M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治疗联合常规康复措施能有效改善CRPSⅠ型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加红外线照射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湿热敷加红外线照射;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水肿、疼痛等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P0.01),疼痛程度(MPQ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上肢水肿构成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SHS患者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湿热敷加红外线照射,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缓解水肿、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4例脑卒中后SHS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康复心理护理、康复技能训练、康复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Brunnstrom分级评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SHS及时采取正确治疗方法同时进行相应的早期康复护理可加快患者上肢康复进程,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吴华 《大医生》2023,(11):83-85
目的 探究中医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淄川区医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SH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上肢功能状况及上臂周径。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屈曲、外展、外旋及内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简化上肢运动评价量表(Fugl-Meyer)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臂周径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SHS患者给予中药针灸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上肢的活动能力,降低疼痛程度,减轻患肢水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老年脑卒中后早期SHS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淋巴引流。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排水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手部水肿程度、患肢疼痛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患肢水肿程度、VAS评分、FMA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患肢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水肿程度[(146.71±6.22)ml]、VAS[(2.39±1.01)分]、FMA[(59.84±5.99)分]、MBI[(72.04±8.9)分]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显著减轻老年脑卒中后早期SHS患者的水肿、疼痛,并能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摇车训练同步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接受仅有主被动运动功能手摇车训练,试验组患者在进行手摇车训练的同时辅以具有同步性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接受4周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上肢部分(FMA-UE)、简易上肢功能评价(STEF)、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两组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上肢FMA-UE评分、STEF评分、MBI评分及M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除了MAS评分外,试验组患者以上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手摇车训练同步功能性电刺激能更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任平  莫一琨 《现代临床护理》2011,10(8):20-21,66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训练对预防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的效果。方法将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接受早期运动康复训练。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SHS发生率及上肢运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SH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运动训练能降低脑卒中患者SHS的发生率,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结合患侧上肢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TEAS组43例,运动想象组40例和联合组治疗组41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运动想象组增加运动想象治疗,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增加患侧上肢TEAS治疗,联合组同时给予患侧上肢TEAS治疗和运动想象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8周时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RAT)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 BI)对3组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的FMA、ARAT和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3组的FMA、ARAT和m 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3组的FMA、ARAT和m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较长时间的运动想象结合TEAS治疗能更好的促进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亚急性期脑卒中并发认知障碍的偏瘫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脱落2例)和试验组(n=33,脱落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作业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认知训练,试验组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MMSE、FMA-UE和MBI评分均显著改善(t>22.11,Z>4.79,P<0.001),试验组MoCA总分及部分维度分,MMSE总分及部分维度分,FMA-UE总分及手臂分,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2.06,Z>3.19,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有助于改善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MT)结合上肢双侧运动训练(BMT)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BMT组22例, MT组20例和联合组21例。3组患者均给予良肢位的摆放、向心性加压缠绕、关节的主被动活动训练、物理因子疗法和电针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BMT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BMT训练,MT组增加MT训练,联合组则增加BMT联合MT训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患手肿胀程度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分别对3组患者的患肢疼痛程度和手部肿胀程度进行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U-FMA)对3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2周后,3组的VAS评分和手部肿胀程度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的VAS评分较BMT组治疗2周后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2周后的手部肿胀程度较MT组治疗2周后亦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的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和U-FMA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的VAS评分显著优于BMT组和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的手部肿胀程度与MT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的U-FMA评分为(33.10±15.82)分,显著优于BMT组和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T治疗结合BMT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后SHS患者疼痛程度和水肿的同时,还可促进其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除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外,治疗组增加了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照组增加了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共治疗4周,5次/周,每次30min。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采用完成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难度得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法、Brunnstrom分期评定(上肢和手)、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eoGo得分、MBI评分、Brunnstrom分期、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周后治疗组ReoGo得分、MBI评分和Brunnstrom上肢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Brunnstrom手和FM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机接口技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5)和对照组(n=15),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手法治疗、运动疗法和电子生物反馈等,两组治疗时间均相同。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腕指被动活动系统训练30min/次,每日1次,每周5次,共4周。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脑机接口系统治疗,30min/次,每日1次,每周5次,共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予以FMA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定、改良Ashworth评分(MAS)及上肢徒手肌力评估(MMT),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MBI及MMT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而MAS得分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各量表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MBI、MMT的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脑机接口技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效果更加显著,且能更好地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及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恢复期手及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每日接受40min常规作业治疗和20min智能运动反馈系统训练,对照组每日接受1h常规作业治疗,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予以FMA上肢部分(FMA-UE)、WMFT和MB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UE、WMFT和MBI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UE、WMFT和MBI的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FMA-UE和WMFT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MBI评分及治疗前后MBI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可促进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及上肢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MT)联合远程康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1例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MT联合远程康复,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4、8周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评定量表(STEF)、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BI)评分均优于出院前24 h(P0.05);对照组出院后4、8周STEF、MAS及BI评分均优于出院前24 h(P0.05),但上肢FMA评分较出院前24 h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出院后4、8周上肢FMA、STEF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联合远程康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但手部痉挛改善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干预治疗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SHS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原发病常规治疗及康复干预(包括运动训练、冷热水交替浸浴治疗、空气波压力治疗、良肢位摆放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补阳还五汤。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患肢疼痛及水肿程度;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并于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疼痛VAS评分[(2.64±1.21)分]、水肿VAS评分[(1.47±0.25)分]、上肢FMA评分[(58.68±8.91)分]、MBI评分[(71.00±11.54)分]及对照组疼痛VAS评分[(4.47±1.68)分]、水肿VAS评分[(2.55±0.34)分]、上肢FMA评分[(48.31±8.14)分]、MBI评分[(58.82±9.8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上述指标皆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95.08%)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70.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干预治疗SHS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康复疗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