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简称务川自治县)2012年-2014年布鲁杆菌病的流行趋势及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布鲁杆菌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2014年务川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动监测和疫情报告信息系统上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2014年务川自治县共检测高危人群702例,血清样本RBPT与SAT阳性32例,阳性率为4.56%,以2013年阳性率为最高,阳性率为8.85%,其次是2014年,阳性率为6.33%。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以4月-7月感染较多,占感染总数的65.63%,以饲养人员感染发病为主。结论务川自治县布鲁杆菌病发病呈散发,发病有上升趋势,应加大对养殖场的管理和养殖人员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养殖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控制布鲁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
母建华  范广杰  于晶华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490-2492
目的掌握四平市人间布鲁杆菌病(布病)疫情动态,为制定布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血清学监测方法,掌握布病疫情现状。结果 2004—2011年血清学检查阳性864人,阳性率12.35%;确诊新发病例633例,隐性感染231例;亚急性、慢性布病病例所占比例近年呈现下降趋势;病例以被动检出为主(79.62%)。结论四平市布鲁杆菌病疫情近年上升,各县(市)均报告新发病例,疫情主要集中在双辽市,相关部门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12年-2013年承德市布鲁菌病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布鲁菌病流行状况及影响流行因素调查研究进行分析,掌握承德市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以后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2013年承德市布鲁菌病病例1 130例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 2012年新发布鲁菌病489例,2013年新发布鲁菌病641例,相比上升31.08%,2012年围场县、丰宁县、隆化县3县占年发病总数的90.38%。2013年除围场县、丰宁县、隆化县外,其他各县的发病人数占年发病总数的比例有所增高。分布的范围由2012年的10个县区96个乡镇,扩大到2013年的11个县区127个乡镇,发病的范围有所扩大。发病以青壮年为主,有向老年发展的趋势,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农民、牧民发病率高,其他职业发病增多。结论承德市布鲁菌病疫情发展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疫情监测,采取有效措施使布鲁菌病疫情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信丰县布鲁菌病发病情况及防控措施.方法 2016-2018年,按信丰县人口比例抽样,收集高危人群血清样本,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鲁菌抗体,分析信丰县3年间布鲁菌病发病情况,提出防护措施.结果 信丰县2016年未发现布鲁菌病,2017年发现3例,2018年l例.4例病例均为羊养殖户,接触畜种为...  相似文献   

5.
杨淑霞  张晓云  刘莉 《现代预防医学》2014,(23):4386-4388,4390
目的探讨淄博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趋势,了解淄博市布病人间感染情况,准确掌握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为指导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及中心主动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血清学与流行病学方法对部分高危人群进行布鲁氏菌病调查和检测,分析其发病情况、发病率、高发原因、防治措施。结果 2011-2012年全市共报告布病病例127例,分布在除高新区之外的8个区县。农民发病最多,40岁以上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80.72%,呈现典型的春季高峰。报告2起布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均为家庭聚集。近两年病例感染模式呈现多元化,可疑患者主动检测阳性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淄博市布病发病地区逐步扩大,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应进一步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加强传染源的管理控制,深入开展对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控制人间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4年济源市人间布鲁杆菌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源市2014年布鲁杆菌病的数据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人间布鲁杆菌病病例105例,所有地区均有病例报告,但病例仍主要集中在传统农牧区,职业以农民为主,发病年龄集中在35-69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每个月份均有发病,2-8月份发病数居多。结论济源市人间布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范围进一步扩大;应采取强化政府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宣传教育、严格依法管理等措施控制畜间疫情,同时应加强人间疫情主动监测、流行病学调查、规范病人诊治等措施,有效降低布病危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分析乌兰察布市各旗县(区)2001-2010年上报的布鲁菌病疫情监测数据以及乌兰察布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布鲁菌病疫情监测资料,旨在了解乌兰察布市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病例诊断均符合《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调查显示,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菌病疫情2001-2010年间呈逐年上升,2010年发病人数发病率虽同比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发病人群是以农民为主,占86.15%,其次是牧民占发病率6.42%。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菌病疫情以畜牧业为主的旗县向其他地区包括城市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陕西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分布特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5年陕西省人间布病监测及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结合专题调查资料分析布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5-2015年陕西省累计报告布病病例9 646例,发病率为2.34/10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调查重点人群824 931人,采集血清121 649份,血清学阳性5 755份,阳性率4.73%,感染率0.70%。病例分布在除杨凌区以外的10个设区市共计84个县(区),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榆林、渭南、延安市,三市占全省总发病数的94.81%;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之间,男女性别比为3.58:1,农民、牧民占总发病数的90.26%,报告病例多集中在4~9月份。结论 陕西省人间布病疫情形势严峻,控制传染源、加强布病监测、加大高危人群筛查及职业人群干预力度、加强布病宣传是预防布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晓慧  李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698-3699
目的对唐山市近年来布鲁菌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为布鲁菌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近年来布鲁菌病疫情资料,对全市布鲁菌病病例进行线索调查,对2002~2010年布鲁菌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2002~2010年全市布鲁菌病疫情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共有新发病人237例。结论唐山市疫情以散发为主,疫情回升态势明显,职业特征明确,以男性为主,无明显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方城县布鲁杆菌病的疫情特征及其流行因素,为制定布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3年方城县布病疫情及监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方城县布鲁杆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分布范围相对集中、逐年扩大,每年3~7月份高发,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农牧民占很大比例。结论近年全县布鲁杆菌病疫情严峻,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应根据其流行特征,探讨改进防治策略和措施,加大防治力度和投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甘肃省白银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白银市2013 - 2017年布鲁氏菌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 - 2017年全市共发生布病1 823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1.20/10万,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发病率最高,为36.51/10万;全年均可发病,但4 - 8月较集中,占病例总数的56.39%;发病主要集中在靖远县、景泰县和平川区,占病例总数的88.81%;性别以男性为主,占76.36%,男性发病率(31.40/10万)明显高于女性(10.34/10万);病例集中在50~69岁人群,占病例总数的42.8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3.47%。结论 近年来白银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以男性、50~69岁、农民为主,疫情控制形势十分严峻。应实施布病的零级预防,从畜间入手及时发现病畜,遏制布病在畜间传播,从源头预防危险因素流行,并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相应的防控措施,降低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0-2016年徐州市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徐州市2010-2016年布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徐州市共报告布病179例,年均发病率0.293/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分别为0.454/10万和0.12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差异用统计学意义(χ2=55.388,P<0.001)。发病年龄以20~59岁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7.10%。人群分类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3.24%。布病发病高峰为3-8月份,报告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74.86%。县(市)区布病发病率高于城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06,P=0.001)。结论 徐州市布病疫情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人群、地区特征。应根据布病流行特征,加强布病监测和分析,适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做好布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王波  陆群  仰凤桃 《现代预防医学》2019,(22):4037-4039
目的 分析合肥市2013 - 2018年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趋势,为制定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合肥市2013 - 2018年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相关资料,对时间、地区、人群分布,感染的虫种,就诊情况,感染来源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 - 2018年合肥市共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46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98/10万,其中恶性疟368例,占80.0%。6月份报告的病例数最多,占15.7%;肥东县是发病数最多的地区,占55.4%;发病人群以31~50岁年龄组(75.9%)和男性为主(99.1%);非洲国家(99.6%)是最主要的感染来源地。283例(61.5%)病例在境外有疟疾患病史;346例(75.2%)病例在初诊单位就得到了明确诊断。病例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中位数为2 d。结论 虽然境外输入性疟疾发生数呈现下降趋势,合肥市疟疾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既要保持消除本地感染疟疾的成果,同时做好输入性性疟疾防控,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病情况和特征,分析感染因素,为更好的做好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1-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布病病例25例,监测牛羊养殖等高危人群253人,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和血清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近几年布病发病有逐渐上升趋势,每年3~6月是发病高峰;全区一半以上的街道乡镇均有病例发生,以散发为主,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发病较高;发病集中在50~70岁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和干部职员为主;感染途径主要是羊饲养人员,其次为偶尔接触羊和食用羊肉人员.253名高危人群中,抗体阳性14人,阳性率为5.53%.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人间布病感染来源主要是羊,以多且散的点状流行为主.动物疫情防控是关键,应加强动物免疫并及时发现病畜,遏制布病在畜间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1996-2018年广元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疫情研判及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元市1996-2018年HIV/AIDS(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人)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6-2018年广元市累计报告HIV/AIDS 1 175例,死亡219例,近五年报告病例占76.85%;2018年底存活HIV/AIDS 956例,全人群感染率3.58/万,病死率3.92%;利州区、剑阁县、苍溪县占74.30%,2013年后剑阁县、旺苍县病例构成比呈上升趋势;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3.30∶1,农民占44.00%,20~49岁年龄组占70.21%,2018年50岁以上年龄组占40.99%;异性传播占75.74%,同性传播占20.68%;医疗机构是HIV/AIDS 发现的主要机构,2018年病例晚发现率40.09%。结论 广元市艾滋病疫情呈现低位快速增长模式,职业分布多元化,地区分布不均匀,病例晚发现率较高,以性传播为主,同性传播占比较高。近年来50岁以上老年人群、离退休人员、青年学生人群增长较快,应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宣传干预、促进检测、扩大治疗等措施降低疫情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福建省2011-2015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福建省卫生机构2011-2015年通过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布鲁氏菌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福建省布鲁氏菌病报告数由2011年的15例增加到2015年的115例,五年间共报告249例,发病率为0.13/10万,呈快速上升态势(Z=10.45,P<0.001)。漳州和南平发病率居前,分别为0.42/10万和0.18/10万。区县数由2011年的10个增加到2015年的37个(Z=25.86,P<0.001)。农村和城市发病率分别为0.29/10万和0.03/10万,均呈逐年上升态势。5~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男性发病率(0.19/10万)大于女性(0.07/10万)(χ2=57.27,P<0.001)。60~岁组发病率最高,为0.40/10万。农民和牧民是高发人群,占比65.46%。诊断时间小于7 d的病例占比30.52%,近5年间诊断时间趋势无统计学意义(Z=2.19,P=0.701)。福建省2011-2015年共报告14起布病突发事件,发病23人,无死亡病例。结论 福建省布鲁氏菌病疫情逐年趋于严峻,医疗机构诊断不及时,误诊较多,相关部门应根据流行特征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了解2015年望谟县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12月20日至2015年2月25日望谟县报告的麻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此次麻疹暴发疫情历时68 d,共报告麻疹病例53例,发病率为16.56/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至18岁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疫情呈点多面广的流行;病例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次占13.21%,0剂次占16.98%,免疫史不详占69.81%;麻疹IgM抗体和麻疹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0.00%和96.43%,病毒分离鉴定麻疹病毒阳性率为25.92%。结论 基层防保网络薄弱、常规免疫接种存在薄弱环节及监测系统不敏感延误疫情处置是本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安徽涡阳地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布病监测方案要求,2014-2015年采集涡阳县重点职业人群血样,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并对42例确诊为职业性布病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4-2015年共监测职业人群406人,布病确诊42例,发病率为10.34%。42例确诊病例主要症状为发热,其次为肌肉关节疼痛和乏力,主要并发症为睾丸炎,全年均可发病,未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急性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6月份。患者在性别、年龄、工种间的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职业年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进员工发病率更高。 结论 涡阳地区近年布病感染率有上升趋势,需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10-2018年湖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并追溯该地区布病的感染来源,为该地区人间布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Excel 2016和ArcGIS 10.5等软件对湖南省2010-2018年人间布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例数、构成比和率描述疫情特征。采用常规分型方法对临床分离的2株布鲁氏菌的种型进行鉴定,采用UTS-PCR复核种型鉴定结果,并对菌株的6个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对临床分离布鲁氏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10-2018年湖南省共报告人间布病728例,年均发病率为0.12/10万,郴州市和永州市发病率居前,发病率分别为2.50/10万和1.90/10万。发病县(市、区)从2010年的5个增加到2018年的69个。45~54岁年龄组病例最多(279例),占38.32%(279/728),农民占59.07%(430/728),男女性别比为2.75 ∶ 1。5-7月报告病例最多,占45.33%(330/728),发病呈明显的夏秋季高发特征,发病高峰在5月。常规鉴定表明临床分离的2株布鲁氏菌是羊种1型布鲁氏菌,UTS-PCR鉴定显示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6个毒力基因均被检出,菌株为强毒株。MLVA分析表明2株菌与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从绵羊和骆驼分离的菌株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型。结论 湖南省人间布病趋于严峻,疫情向非疫区和普通人群蔓延。湖南省分离的2株羊种布鲁氏菌起源于内蒙古地区。应加强动物转运的检疫检测,防止布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和分析河南省斑疹伤寒疫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斑疹伤寒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1950-2015年斑疹伤寒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50-2015年河南省共报告斑疹伤寒30 306例,1980年出现流行高峰,不同年代斑疹伤寒发病有显著差异(χ2=26.27,P<0.01),1950-1979年发病呈下降趋势,1980-1989年疫情显著上升,1990年以后至今又呈现下降趋势。夏秋季为斑疹伤寒发病高峰,河南省中部黄河沿岸的开封、新乡、焦作、郑州、洛阳5地区是流行区,病例男略多于女,0~30岁组人群居多,职业以农民和学生为主。结论 河南省上世纪80年代是斑疹伤寒流行期,本世纪以来发病逐年下降且高度散发。应加强重点地区监测,以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