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燥综合征是以口、眼干燥,大唾液腺及全身多器官、关节受累为临床表现的结缔组织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刘健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根据其临床症候,当属中医"燥痹"范畴,其病因以脾胃虚弱为本,燥邪炽盛为标。脾居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虚无力输布,则津液不能输至肌肤、孔窍,表现为皮肤及口眼干燥;脾虚复感燥邪,则皮肤干燥更甚。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本病易出现兼夹湿阻热郁,表现为阴津受损,全身干燥加重;或久病入络,病情缠绵难愈。临床治疗上以健脾益气,清热养阴,活血通络为治则,辨证施治,合理择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以口、眼干燥及关节痛等为基本表现。当属于中医"燥痹"范畴,一般多称其为"燥证"、"顽痹"、"燥毒证"等。中医药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等方面疗效显著,显示了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治疗SS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但当下关于燥痹论述颇多,分型冗乱,  相似文献   

3.
<正>咳嗽,中医认为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西医则认为既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主症,也是其他系统疾病的一个兼症。其基本机制,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西医则认为每一次非自主性咳嗽均由完整的反射弧构成。中医咳嗽按病因,以外感、内伤为纲:外感咳嗽以《河间六书》中"寒、暑、湿、燥、风、火"六气为因;内伤咳嗽以脏腑为纲,气血、痰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梳理中医学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相关理论,认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更加符合中医"脾瘅"范畴。湿邪是重要病理因素,湿郁化热为发病的关键,根据湿热邪气主要累及的脏腑分为上焦肺卫湿热、中焦脾胃湿热、下焦肝胆湿热和湿热下注三种证型,此外,临床还可见寒湿内蕴证。治疗上主张以清热利湿为原则,再酌情配合芳香化湿、苦燥除湿、温化寒湿和淡渗利湿不同的祛湿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医本无"干燥综合征"病名.根据本病以口眼干燥为主症的临床特点,1989年全国中医痹病委员会将本病明确命名为"燥痹".也有人将其命名为"虚劳"、"痹证"、"燥毒证"、"干燥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西医治疗以对症处理、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疗效欠佳且副作用多,中医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副作用较小,显现了较大优势.现将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积液属中医"鹤膝风"及"着痹"的范畴,本病基本病机为水湿为患,贯穿疾病发展的全过程。膝关节积液患者症状难以完全缓解、病情反复与湿邪致病的特点密切相关。湿邪的产生离不开脏腑功能失常,其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本文从湿邪致病理论讨论膝关节积液患者治则,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肺间质纤维化为西医病名,中医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名称,中医根据该病病机、症状的不同将其归属于"肺痹、肺痿、喘证、肺胀、短气"的范畴,其中"肺痹"与"肺痿"最为常见[1]。该疾病早期当属肺痹为主,晚期当以肺痿为主。各医家目前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多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有一定的疗效,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发现阳虚与肺间质纤维化关系密切,在肺间质纤维化病情演变的多个阶段均可出现阳虚证候。为此,在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方面,温阳  相似文献   

8.
正痹病,也称风湿病,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邪为患,痰浊瘀血留滞,引起经脉气血不通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甚则关节变形、肢体痿废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业师李艳主任根据新安医家提出的正虚、瘀血而导致湿邪留滞发病的理论,从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刘健教授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方法从病名、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综合治疗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刘健教授诊治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特色。结果刘健教授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从中医"燥痹"论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津液不布。治疗原则以滋阴清热,健脾化湿,活血通络。选方用药强调培土制水,培土生金。结论刘健教授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肝与大肠别通"理论首见于李梃的《医学入门》,其区别于"胆属肝"、"大肠属肺"表里脏腑络属关系,揭示脏腑之间另一种联系,故称别通。中医认为肝与大肠生理上都与水谷精微的运化输布、气机升降、腑气传导等功能相关,足厥阴肝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之间存在间接联系。故其病理可相互影响,气机疏泄失常,肠腑传导失职则出现腹泻或便秘或大便溏结不调;肝不藏血,影响肠道血络,故可见便血等病理变化。近代医家杨维杰[1]提出脏腑气化相通为"脏腑别通"理论的实质。而随着现代医学进步,西医亦发现肝与肠可相互影响,提出"肠-肝轴"、"肝肠循环"等概念,为"肝与大肠别通"理论提供解剖生理、微观生物学上的解释。本文从肝与大肠生理、病理及经脉络属等方面探析其相关性,并以"肝与大肠别通"理论为指导思想浅析调肝经治疗肠腑病在针灸临床治疗中的运用,丰富针灸治疗肠腑病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肺结节是早期肺癌病变,多无明显症状,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肺结节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医针对肺部结节的诊断治疗以手术、穿刺活检等为主,但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增加其医疗负担。中医认为肺结节的病因在于外邪侵袭胸肺,气滞瘀痰,肺络痹阻则形成结节。该文深入探讨肺结节的病因病机,对肺结节早期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阐述脏腑相关理论对女性更年期综合诊治的意义,认为该病病机“肾虚为本,脏腑相关”,治疗原则补肾为主,兼以疏肝调脾宁心理肺,临床治疗61例患者并与西药尼尔雌醇33例对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为75.72%,体现中医脏腑相关理论诊治该病实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当前已成为了骨伤科的常见疾病~([1]),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的"腰痛""痹证"范畴,其病因,多为内有亏虚,外受伤损或感受风寒湿邪等,病机多见气滞血瘀、风寒痹阻、湿热痹阻、肝肾亏虚等~([2])。一般认为由于患者素体肝肾亏虚,筋脉不能濡养,不荣则痛所致;或者因为患者生活中外感风寒湿热之邪,跌扑损伤致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不通则痛~([3])。其发病机理与经络、气血、脏腑变化具有密切关  相似文献   

14.
<正>燥证,是由燥邪或机体津液亏损所引起的以干燥失濡润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主要病机以津液减少甚则枯涸为主。历代医家都有对燥证的认识,《内经》曰:"燥胜则干","燥者濡之",~([1])揭示了燥证的病机特点和治疗原则;刘完素以"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2])作为治燥之法;清代何廉臣谓:"盖燥有凉燥、温燥、上燥、下燥之分。凉燥者,燥之胜气也,治以温润;温  相似文献   

15.
“痹”具有痹阻不通之意。痹证是指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闻阻不能畅行,引起肢体、关节等处酸、痛、麻、重及屈仰不利。本病在临床较多见。久居潮湿之地,受风、受寒后多可诱发。痹证的表现,轻者可见某些肢体、关节等处感到酸楚、疼痛、症状时轻时重;重者可见关节疼痛明显,关节肿大,反复发作后出现肢体变形、关节功能障碍等,甚至造成残疾,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能力。痹证可按病因分为“风寒湿痹”、“行痹”、“痛痹”、“着痹”等,按脏腑可分为“五脏痹”,治疗也相应有其方法。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从肝论治是治疗痹证的一…  相似文献   

16.
慢阻肺属于中医学"肺胀"等病的范畴,病位主要在肺,日久则延及他脏,以肾脏为著;其稳定期的病理特点以本虚为著,本虚即脏腑亏虚,尤以肺肾两脏为主;且多兼夹痰、瘀。故调补肺肾当为慢阻肺稳定期治疗之大法,酌加化痰祛瘀之品。单用西医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并不足以控制病情进展,且具有一定副作用。中医药防治慢阻肺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调补肺肾法在诸多研究中已被证实可巩固稳定期患者病情,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延缓病程进展,在临床上值得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绝经期女性,主要以侵犯泪腺和大小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导致腺体的破坏和分泌减少,临床表现主要以口眼干燥为特征,与中医的"燥痹"较为接近。马宝东教授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滋阴降火为其治疗大法,补益肝肾为其根本保障,活血通络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感染后咳嗽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咳嗽之一,探求刘芳教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辨证思路、选方用药规律,总结经验。方法:跟师出诊学习,收集临床病例,分析导师临床用方、用药规律;系统整理导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经验、辨证思路。结果:刘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病机为正气不足、邪气留恋,虚实夹杂;治以扶正祛邪、宣通肺气、降逆止咳。临床常见证型为痰热蕴肺、寒饮伏肺、风邪恋肺、肺脾气虚、阴虚燥咳。结论:选用对证方剂加减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肺结节检出率虽逐年增高,但对于未达到手术指征者,目前西医尚无确切内科治疗手段,需长期随访,故更多患者寻求中医治疗。张念志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结节临床经验丰富,其认为肺结节形成和发展与肺肝脾三脏密切相关,病机复杂,多虚实兼夹,本虚标实,脏腑虚弱,由气滞、痰浊、血瘀搏结,阻塞肺络。故张师独创散结方,临证灵活加减,治以补肺健脾、疏肝解郁、行气活血、软坚散结,临床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20.
介绍姚淮芳教授临床应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经验。姚淮芳教授认为胸痹以阵发性胸部闷痛为主症,主要病位在心,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病核心病机为心脉痹阻。本虚指脏腑阴、阳、气、血亏虚,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等。姚淮芳教授认为胸痹可因虚致实,亦可因实致虚,临床治疗胸痹应标本兼顾,治标实之气滞、血瘀、痰浊、寒凝运用理气行气、活血化瘀、化痰祛浊、温阳通脉之法,久病必瘀活血通脉法应全程应用,治病必求于本,治胸痹本虚应考虑相关脏腑气血阴阳之虚,辨证运用益气、补血、滋阴、养阳等方法。虽然临床胸痹证型繁杂,但以阳气虚为本,以血瘀为标者居多,姚淮芳教授应用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频率较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