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病下治,下病上治”治则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人体脏腑、经络及气机升降的调节机能而确立的法则。上病下治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从四点阐述上病下治的临床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上病下取"是《内经》治疗原则之一,《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耳鼻咽喉急症很多症状表现在上,而病本在下,因而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采取"上病下取"的方法,常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笔者临证时秉持这一原则,屡获奇效,兹录验案3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和鼻痒,属于中医“鼻鼽”范畴,其核心病机是水液的运化和输布异常,其症状主要为水液代谢异常反映在上焦的表现。此文基于“上病下治”的理论指导思想,通过“孔窍相通”理论,从水液代谢异常这一角度论治过敏性鼻炎,治法以通利下焦膀胱水湿、通调水道恢复水液代谢而开宣上窍为至,以经方五苓散、猪苓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良效,并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4.
6.
7.
8.
9.
介绍岳仁宋教授应用上病下治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经验。岳仁宋教授认为甲状腺结节疾病虽病位于上,而根本在于下,治疗当"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于治痰软坚、疏解健脾、精神治疗、先安未受邪之地等方法中加入调节气机升降之法,施以升降散,升阳中之清阳,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通利三焦,则气机调畅,痰行结散,瘿病自消。 相似文献
10.
釜底抽薪,上病下治法的临床应用王智甘肃省宕昌县中医医院(748500)喘咳之证,包括现代医学的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此证有虚实寒热之分,临床上表现为咳嗽气喘,不能平卧,面红口渴,壮热无汗,大便燥结,脉浮洪数,舌黄苔燥之实热证,以釜底抽薪法上... 相似文献
11.
解海宁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7,11(3):1-2
奚凤霖“上病下治”经验介绍江苏省第二中医院(210017)解海宁已故名老中医、原苏州市中医院奚凤霖主任医师,临证六十年,师仲景、法景岳,学验甚丰,尤在治疗心、脑、肺等疾病过程中从肾着手,颇具匠心。作者有幸随奚老师学习数年,多受教诲。补肾气抗病邪奚老师... 相似文献
12.
13.
舌强、虚火喉痹、虚火乳蛾、慢喉瘖等,均为咽喉疾患的常见病、多发病.但是,要临床治愈颇感棘手,用常法难能奏效.笔者遵从〈内经〉"病在上者,下取之……"[1]之意,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而制定的"上病下治" 之法,运用地黄丸(汤)等类方加减以及外用方治疗舌强2例,虚火喉痹8例,虚火乳蛾6例,慢喉瘖5例,均取得明显效果.说明"上病下治" 之法,实乃"治病求本"之法.本文所述的病症,其病位在上(舌、咽、喉),其病根在下.通过求本使问题迎刃而解,说明了中医治病的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14.
15.
16.
笔者在临床上根据中医的理论,找出疾病的根源、特征进行辨证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下病上治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病上治最早见于《灵枢·终始》篇中“病在上者 ,下取之 ;病在下者 ,高取之。”讲的是针灸治疗取穴的方法 ,我们将其应用于内科疾病的治疗中 ,每获奇效。现录验案五则 ,以供参考。 1 癃闭 李某 ,男 ,5 8岁。患前列腺增生 5年 ,素小便不利 ,时常自服竹林胺、前列康治疗 ,效果欠佳。 1周前感冒后小便不利加重 ,为求中医治疗而来诊。症见 :小便不利 ,呼吸短促 ,腹胀 ,烦躁 ,口干 ,鼻干 ,大便干 ,舌质红、苔薄黄 ,脉数。查其脉症 ,辨为肺热气壅 ,水道不利。拟清热利水 ,开泄肺气。处方 :栀子、黄芩、木通、青木香、槟榔各 1 0 g,桑白皮、… 相似文献
18.
顾敏勇主任提出"下病上治"之法,认为小儿遗尿病位在膀胱,与肾、脾、肺密切相关,治疗时应注重宣降肺气以调节水液代谢,控制遗尿。该文浅述顾敏勇主任从"下病上治"角度论治小儿遗尿的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20.
傅青主善于"上病下治",从下焦肝肾的角度论治上焦心肺及头颈诸疾,包括应用交通心肾法治疗心悸不寐,补肾逐痰法治疗痰嗽,补肾纳气法治疗喘证,滋肾清肺法治疗肺痈,平肝法治疗瘰疬、滋肾法治疗猝倒、喑痱等。另外,他还拓展了"下治法"的形式,除了内服,还使用外用药,并扩大了其内涵,指出除了肝肾,凡是作用于人体下部或者引病势下行者均属"下治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