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治疗肾肿瘤的方法。方法: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脏肿瘤患者12例,其中肾细胞癌6例,肾错构瘤6例。肿瘤直径2.0~3.7 cm,平均2.7 cm。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0~210 min,平均115 min。术中出血25~150 mL,平均106 mL。肾蒂血流阻断时间18~43 min,平均28 min。术后住院4~7 d,平均5.7 d。6例肾细胞癌术后切缘均为阴性。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3个月,复查B超及CT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静脉尿路造影(IVU)提示患侧残肾显影良好。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替代开放手术治疗小的肾肿瘤的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43~61岁,平均(54±1.8)岁;对侧肾脏正常39例,对侧肾脏存在疾患9例;肿瘤直径1.5~4.0cm,平均(2.3±0.6)cm;28例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20例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术后每3个月行腹部CT、肾脏ECT、超声及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结果 4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65~140min,平均(110±15)min;热缺血时间16~40min,平均(25±4)min;出血量50~500ml,平均(150±22)ml;术后留置引流管3~7d,平均(5±0.6)d;术后住院8~12d,平均(10±0.8)d。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3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肾嫌色细胞癌3例。术后无尿漏、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随访10~25个月,平均(16.8±3.5)个月,5例术后1个月双肾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出现轻度下降,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48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  相似文献   

3.
高洋 《中外医疗》2012,31(14):20-21
目的探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85例行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手术,肿瘤直径1.5~5.6 cm,平均3.4 cm;肿瘤位于肾上极37例、中极33例、下极15例。所有病例TNM分期均为T1N0M0。透明细胞癌54例,颗粒细胞癌2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7例,嫌色细胞癌3例。结果 85例均成功手术,随访78例,随访时间10~5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2例术后20个月出现同侧肾上腺肿瘤转移,行肾上腺切除术。余76例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迹象。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可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前提下保留患肾功能,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4.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在早期肾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经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在早期肾细胞癌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53例早期肾细胞癌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前均行CT扫描和彩色超声检查,肿瘤直径最大不超过3 cm,且距离集合系统不小于10 mm。结果: 5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6 (75~110)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为15 (10~21)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0 (40~120) mL。术后平均住院4.2 (3~6) d。术中及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病理检查示1例患者肾透明细胞癌切缘阳性,余切缘均为阴性。平均随访39个月,所有患者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安全可行,并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差异.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诊治的80例局限性肾癌患者分为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组(NSS组)和开放肾癌根治术组(ORN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疗效和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NSS组手术时间、肾蒂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均显著高于ORN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血清肌酐无明显差异(P>0.05),NSS组术后1个月、1年、2年和3年的血清肌酐均显著低于OR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3年提示两组患者在复发、远处转移、复发+转移、肿瘤致死率及3年无瘤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NSS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程度显著高于ORN组(P<0.05).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术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无明显差异,但保留肾单位手术能更好地保留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比较开放性保留肾单位肾切除术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6/2013-10月因肾细胞癌于作者医院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行开放性保留肾单位肾切除术(open partial nephrectomy,OPN)治疗,45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治疗。对两组病例肿瘤大小、手术时间、肾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肌酐及术后复发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OPN组与LPN组的基本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LPN动脉阻断时间较OPN组长(P=0.01),但术时、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少于后者(P〈0.05)。两组术后肌酐较术前均有升高。随访124例病人,平均随访26个月(1~76个月),OPN组有1例术后第4年死于肾癌腹腔转移,1例术后5年死于前列腺癌,1例术后15月中下腹及肾门转移;LPN组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LPN较OPN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能达到OPN的治疗效果。在熟练掌握腹腔镜下操作及缝合等手术技巧的前提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一种更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221例接受NSS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3例为开放手术,18例为腹腔镜手术;115例术中行肾动脉阻断降温,96例未阻断;136例行肿瘤周边肾组织活检;186例术后注射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进行免疫治疗.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3~56个月).结果 手术切除肾组织范围平均距瘤体0.4 cm(0.2~1.0 cm),术中平均出血180 ml(50~1 000 ml).术后病理检查示透明细胞癌195例,嫌色细胞癌1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7例,囊性肾细胞癌6例,透明细胞癌伴肉瘤样变1例;136例肿瘤周边活检组织均为阴性.术后漏尿6例,出血及血尿5例,下肢血栓形成2例.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肿瘤复发4例(1.8%),远处转移3例(1.4%).结论 在适应证选择合适情况下,NSS可安全有效治疗肾细胞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1a期肾细胞癌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3例民期肾细胞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动脉阻断,距肿瘤约0.5cm处,整块剪除肿瘤和部分肾实质及其表面的脂肪组织,分层缝合集合系统和肾实质,解除肾动脉阻断。观察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肾功能、临床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83例患者中2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其他病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90~120min,平均105rain;热缺血时间25~40min,平均30min;术中出血40~120ml,均未输血。随访10~36个月,平均23个月,无继发出血,无漏尿,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肾功能无异常。结论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细胞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肾脏平均缺血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复发、生存情况,并比较手术前后尿肌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肾脏平均缺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观察组尿肌酐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出院后随访1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且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肾脏平均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且对肾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65例行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手术,肿瘤直径(2.0~6.5)cm,平均3.9cm;肿瘤位于肾上极19例,肾中部16例,肾下极30例。TNM分期:T1a 42例,T1b 23例。透明细胞癌58例,颗粒细胞癌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结果:肾部分切除术65例,术中阻断肾蒂血管47例。所有病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围手术期无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64例肾细胞癌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1.4个月,5年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8.4%和93.8%。结论: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行肾癌根治术与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疗效分析与随访。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癌根治术160例、保留肾单位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根治组(RN)及保留肾单位组(NSS),评估RN与NSS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RN组平均手术时间(95±22)min,平均住院日(11±3)d,术中出血(220±70)ml,术后输血2例,128例成功随访3-55个月,3例复发并远处转移,死于心脑疾病13例。NSS组平均手术时间(165±38)min,平均住院日(15±4)d,术中出血(658±292)ml,术后输血5例,38例成功随访3-50个月,局部复发1例,死于其它疾病者4例。结论保留肾单位术治疗肾细胞癌远期临床效果与肾细胞癌根治术无明显差别,且具有安全、有效、局部复发率低、更好的保留功能性肾单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方法 4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25例采用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开发组),22例采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腹腔镜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手术顺利,腹腔镜组术中肾蒂阻断时间及手术时间要长于开放组,但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组(〈0.05)。术后病理分期均为PT1N0M0,其中透明细胞癌36例,颗粒细胞癌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3例,透明细胞与颗粒细胞混合癌1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例,切缘均阴性1。例肾透明细胞癌及1例颗粒细胞癌分别于术后18个月及13个月出现复发,均予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仍为肾透明细胞癌及颗粒细胞癌。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中央型肾癌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中央型肾癌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30~165 min,平均140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25~55 min,平均37 min。术中出血量100~550 ml,1例术中输血400 ml。术中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14例,肾嫌色细胞癌2例,切缘均为阴性。术后1例出现尿漏,1例出现继发性出血,分别予以留置双J管和超选择栓塞治愈。随访8~52个月,平均35.5个月,无1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中央型肾癌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有效,细致的术前准备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后腹腔镜下早期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2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对早期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后腹腔镜技术使用超声刀、电凝钩对21例早期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肿瘤平均直径(2.8±0.8) cm (1.5~4.5 cm)。其中肾透明细胞癌17例,肾颗粒细胞癌3例,嗜酸性细胞癌1例。结果:21 例均完成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5±15)min,平均出血量(120±22) ml,4例患者术中平均输血400 ml。1例发生尿漏,引流量200~300 ml,术后15 d负压吸引小于20 ml后拔出。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2) d (7~17 d)。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20±4)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行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手术的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9月至2009年5月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对35例肾脏肿瘤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脏部分切除术.结果 35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5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5min;平均出血量24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d;术后无需要再次手术的并发症.随访1~30个月无局部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脏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对小于4cm的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复杂肾错构瘤的技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术式治疗5例大体积或多发性复杂肾错构瘤,其中4例行肾错构瘤剜除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果:5例患者共切除瘤体7个,直径2.5~14.0 cm,术后无1例发生出血、尿瘘,术后肾功能均稳定,随访3~12个月,无1例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复杂肾错构瘤安全可行,有效地控制出血和保护肾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偶发性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偶发性肾癌施行NSS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临床分期均为T1N0M0期。11例行术中低温下肾动脉阻断,平均阻断时间11 min(6~20 min),5例未阻断肾动脉。手术切缘距肿瘤1.0 cm。术后均注射IFN-α及IL-2进行免疫治疗。结果 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6例肿瘤切缘均阴性;术中平均出血180ml(80~300 m1)。平均随访28个月(6~72个月)。术后继发性血尿3例,1例出现远处转移,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结论在适应证选择合适情况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偶发性肾癌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保留患肾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采取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28例孤立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肾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均为T1a期,其中透明细胞癌22例,嫌色细胞癌3例,乳头状肾癌2例,囊性肾癌1例。术后平均随访46.5个月,肿瘤复发1例,复发率为3.6%。随访期间未出现肾功能衰竭而需透析治疗者。结论: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有效,适合于对侧肾功能正常、一侧局限的偶发肾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9例,肿瘤直径10.5~1.5cm,其中双侧病变4例;肾癌17例,肿瘤直径1.7~4cm,其中双侧病变1例,合并糖尿病4例、高血压5例、对侧肾结石并积水1例.结果 36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12min,肾缺血时间平均17min,出血量平均175mL.术后出现少量出血2例,短暂漏尿1例.术后随访6~18个月,肿瘤无复发,术侧肾功能良好.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术中减少肾缺血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的疗效。方法47例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小肾癌切除术,男31例,女16例,平均年龄48岁。肿瘤直径0.8~3.0cm,平均2.3cm。透明细胞癌38例,嫌色细胞癌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囊性肾癌1例。术后定期行腹部CT、超声、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结果47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45例,失访2例,平均随访17个月,45例肿瘤均无复发。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