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从HIV-1B’亚型感染的长期存活者分离HIV-1病毒,观察HIV-1病毒分离与CD4淋巴细胞水平和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培养法,从感染者外周血分离HIV-1毒株,测定其复制动力学,并比较HIV分离率与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从190例HIV感染者中分离到101株HIV-1病毒,平均病毒分离率为53%;载量为<103、103~104、104~105和>105拷贝/ml时,病毒分离率分别为3.7%、36%、68%和73%;CD4细胞计数为<200、200~500和≥500个/μl时,病毒分离率分别为66%、59%和28%。结论HIV病毒培养阳性率与CD4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HIV体外复制力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例艾滋病患者(与河南籍男友通过性途径感染)HIV-1病毒进行了分离。通过收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后样品——患者的静脉血,分离其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与健康人来源的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共培养以增殖HIV-1病毒。通过逆转录酶活性确定培养体系中是否有HIV-1病毒的扩增。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河北省2008年新确认的HIV-1感染者不同人群的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08年新确认的HIV-1感染者,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分型后,对不同人群的亚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探讨不同HIV-1感染者人群的亚型分布比例有无差异.结果 在58例已确定亚型的HIV-1感染者中,来源于性传播、吸毒、血液和不详4种不同的人群,包含了B、CRF01_AE、CRF07-BC、CRF08-BC和C 5种亚型.在这4种人群中,性传播途径的人群以B亚型(42.1%)和CRF01_AE(34 2%)为主,但是5种亚型的毒株均存在;血液传播途径中,均为B亚型;在吸毒人群中,均为CRF07_BC亚型;不详人群中亚型相对较复杂,包含了C亚型除外4种亚型.结论 河北省HIV感染者亚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人群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患者是否由窗口期输血感染HIV-1。方法采集献血者存留样品及患者阳性样品,进行核酸提取、病毒载量检测、PCR及基因测序,对所得结果进行pol基因鉴定,同时用软件MEGA4.1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2名献血者中,有1名献血者存留样病毒载量结果为37 000 IU/ml,与患者HIV-1毒株均为CRF07_BC重组亚型,其相似性为100%。结论患者体内的HIV-1毒株为窗口期输血感染。在采供血机构推广核酸检测将更有利于临床输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IV-1 B’亚型毒株感染者Nef蛋白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变异及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从137例HIV-1 B’亚型毒株感染者的血浆样本中提取病毒RNA,经逆转录及巢式PCR扩增获得Nef基因并测序,将获得的Nef基因序列翻译为蛋白序列,然后与HIV免疫学数据库中经过实验证实的CTL表位进行比对,分析Nef蛋白CTL表位变异与感染者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与HIV免疫学数据库中CTL表位的比较发现,本研究137例HIV-1 B’亚型毒株感染者病毒Nef蛋白大部分CTL表位相对保守,只有5个表位的变异频率超过10%,CTL表位旁序列的变异程度较锚着位点变异大,表位旁上下游第一位氨基酸的突变频率较高,表位氨基酸总变异频率、锚着位点和表位旁序列的氨基酸变异频率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非锚着位点氨基酸的变异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结论 HIV-1 B’亚型毒株感染者Nef蛋白大部分CTL表位较保守,CTL表位旁序列变异程度较锚着位点大,表位旁上下游第一位氨基酸的突变频率较高,推测表位旁序列氨基酸的变异可能是Nef蛋白CTL逃逸突变的主要方式,Nef蛋白CTL表位变异与病毒适应性损伤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HIV-1整合酶与细胞蛋白Importinα1(Impα1)的相互作用及其对HIV-1复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共沉淀系统定量检测细胞内HIV-1整合酶与Impα1蛋白的相互作用,同时利用基因沉默技术下调CD4+C8166 T细胞中Impα1的表达,以研究Impα/β入核转运途径对HIV-1复制的影响。结果当T细胞内Impα1表达下降时,HIV-1对其感染性显著减弱。Real-time PCR分析结果显示,尽管病毒逆转录未受到影响,但其2-LTR DNA(入核指标)及整合DNA的形成受到了抑制,提示Impα1的下调明显影响HIV-1入核转运过程。结论该研究为HIV-1整合酶与Impα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病毒感染中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目前针对病毒载量检测在I型艾滋病病毒(HIV-1)抗体不确定及阴性个体中诊断意义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通过分析HIV-1抗体不确定和HIV抗体阴性病例的蛋白印迹试验(WB)带型及随访情况,探索病毒载量检测在鉴别HIV-1抗体不确定不同带型和HIV抗体阴性个案中的作用,评价核酸检测对于WB中HIV-1抗体不确定或HI...  相似文献   

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rus,HIV)进入宿主细胞时,除结合CD4分子外,同时结合辅助受体,其中CCR5(CC-chemkine receptor)和CXCR4(CXC-chemkine receptor)最重要.结合CCR5,称为R5病毒株;结合CXCR4,称为X4病毒株[1].目前还没有关于(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有效性与辅助受体利用关系的动态学研究.本研究对76例接受HAART治疗的患者的HIV-1 Env基因V3环进行动态分析,作出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艾滋病新近感染者在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以来HIV-1耐药株的传播水平及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WHO的截断序贯抽样法,连续3年在江苏省部分地区采集16~25岁HIV-1新近感染者的血样本各65?66和49例,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pol区片段并测定pol区编码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基因的序列,提交到斯坦福大学HIV在线耐药数据库中鉴定耐药位点?用MEGA4.0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亚型?结果:根据采样时间对样本排序,2009—2010年前47例未检出耐药样本数,2011年第28个序列出现1例耐药传播相关的耐药突变,后续一直到第44例均未有耐药样本出现,按传播水平判别表,属HIV耐药株的低度传播水平,采集的样本按pol区分型,2009?2010?2011年调查对象成功获得序列的前47例(2011年为44例)的亚型结果看,亚型以CRF01_AE为主,分别占40.40%?46.80%和56.80%,其次为CRF07_BC,分别为29.80%?25.50%?27.30%,其余还有CRF08_BC?C?B?URFA/B?结论:2009—2011年江苏省HIV-1新近感染者中HIV-1耐药株传播水平属低度,主要亚型流行情况与2006年本省调查结果类似,但与2003年前调查的HIV-1流行亚型比还是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8例HIV长期感染不进展(LTNP)及病程进展缓慢(SP)患者的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特征进行研究。方法设立队列研究,从中随机选出8例患者(4例LTNPs,4例SP)。通过采用重叠肽技术组建HIV-1B亚型全序列肽段,组建成三维肽库进行ELISPOT分析8例患者的HIV-1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结果在大多数患者中存在较强的T细胞反应,特别对HIV-1病毒的pol、gag、nef蛋白的免疫反应比其他蛋白强。结论病毒特异性CTL免疫反应在HIV-1 LTNPs有较强并且很广泛的反应,这对于有效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生存有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可能是这些LTNPs及SP病程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梅毒对HIV-1感染者血浆HIV-1病毒载量,CD4 T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于1年前对HIV-1感染者进行梅毒ELISA和RPR检测,对RPR检测阳性者根据其CD4 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进行配对,与1年后重新检测CD4 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比较,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分析梅毒对HIV感染者CD4 T细胞与病毒载量的影响.结果:在271例HIV-1感染者中,共11例梅毒阳性者,占4.1%.本研究中包括HIV-1感染者20例,其中10例梅毒与HIV-1共感染者.在梅毒与HIV共感染者病例中,CD4 T细胞计数明显降低(99个细胞/ml),但病毒载量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梅毒显著地降低HIV-1感染者的CD4 T细胞数量,但病毒载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为了延缓HIV-1感染者进入AIDS阶段的时间,应加强对梅毒的治疗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pecific amino acid variation in Nef that may be related to disease progression after infection with HIV-1 subtype B, a predominant strain circulating in China,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changes in Nef secondary structure may influence different stages of AIDS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oncept that the Nef gene of HIV infection dramatically alter the severity of viral infection and virus replication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that long-term non-progressors (LTNP) of HIV infection are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either a deletion of the Nef gene or the defective Nef alleles. Methods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LTNPI(n=14), LTNP2 (n=16) and slow progressor (SP, n=19) groups for mutational analysis of the Nef sequence. The data were obtained by using Bioedit, MEGA, Anthewin and SAS software. Results Residues in Nef TA48/49 and K151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LTNP group while AA48/49 was mo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the SP group. Of the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comparison using Nef consensus sequences of these three groups, one was roughly corresponding to the Nef48/49 mutation site. Conclusion TA48/49, Kiss, and AA48/49 in the Nef gene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HIV infection, and there may be a link between the Nef secondary structure and the progression of HIV- 1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定量分析HIV、HIV/HBV混合感染者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水平和肝功能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46例HIV感染者,14例HBV/HIV混合感染者及1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CD3 、CD4 、CD8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 /CD8 比值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HIV/HBV混合感染组、HIV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67,F=46.06,F=92.51,P<0.01);CD3 细胞计数呈现为HIV/HBV组<HIV组<正常组(P<0.01),CD4 细胞计数表现为HIV/HBV组<HIV组<正常组(P<0.01),CD8 细胞计数表现为HIV组>正常组(P<0.01).CD4 /CD8 比值降低,HIV/HBV组、HIV组<正常组(P<0.01).结论 CD4 细胞绝对计数减少和CD4 /CD8 比值的改变在评价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进展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HIV/HBV混合感染有可能加重机体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HIV-1感染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91例HIV感染者(北京佑安医院)和91例健康人(北京同仁医院)作为研究对象,用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MBL ExonⅠ第52、54、57三个密码子的点突变和启动子+4、-221、-550三个位点的多态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MBL总浓度及血浆中有活性的MBL浓度,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用bDNA法检测HI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结果等位基因B在HIV-1感染者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18vs0.14)。HIV-1感染者的血浆MBL浓度(0.44)及血浆中活性MBL的浓度(0.61)比健康对照组的浓度要低。携带有A/B、A/C或者B/B基因型的HIV-1感染者与携带有A/A基因型的HIV-1感染者比较,血浆中MBL浓度、血浆中活性MBL浓度以及CD4+T细胞数量均偏低,但病毒载量偏高。结论 MBL与中国汉族人群的HIV-1感染具有关联作用。携带有B等位基因型、低MBL浓度以及低MBL活性浓度的个体,更容易受到HIV-1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抗HIV-1gp120单克隆抗体对细胞感染HIV的拮抗作用研究。方法:制备抗HIV-1gp120单克隆抗体,鉴定其特性;研究抗HIV-1gp120单克隆抗体对细胞感染HIV的拮抗作用。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的外源基因片段经测序与预期HIV-1gp120抗原基因片段大小一致;高浓度时该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HIV病毒的感染,随着抗体浓度的降低,中和实验的抑制率也随之下降;高浓度时该单克隆抗体能够显著抑制病毒的感染,随着抗体浓度的降低,HIVgp120RNA定量增高。结论:获得6株稳定分泌抗HIV-1gp12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抗HIV-1gp120单克隆抗体具有一定的抗HIV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厦门市新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的血浆HIV病毒载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基线情况,探讨病毒载量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罗氏COBAS TaqMan 48病毒载量仪和贝克曼FC500流式细胞仪检测269例新确证HIV-1感染者的血浆HIV病毒载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应用SPSS 20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93.69%(252/269)样本的病毒载量≥103 拷贝/mL,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23~1.76×106 拷贝/mL,对数平均值为(4.43±0.79)log/mL; 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传播途径的新发现HIV-1感染者的病毒载量水平构成情况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浆病毒载量对数值与CD3+T淋巴细胞总数、CD8+细胞计数无显著相关性,但与CD4+细胞数量和CD4+/CD8+比值总体呈负相关[r分别为-0.276(P<0.01)和-0.355(P<0.01)]。 结论 厦门市大部分新发现的HIV-1感染者体内HIV病毒复制活跃,应考虑联合应用病毒载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基线检测结果指导抗病毒治疗和观测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国产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初治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国产抗病毒药物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艾滋病初治患者20例,给予口服奈韦拉平联合2种不同核苷类药物治疗5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52周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浆HIV-RNA病毒载量和血CD4 T淋巴细胞数等。结果20例患者治疗前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06.50±82.37)个/mm3,治疗52周时血CD4淋巴细胞计数为(314.80±149.73)个/mm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20例患者治疗前血浆HIV-RNA病毒载量为(50467.05±46903.89)copies/ml,除1例患者治疗后期病毒载量反弹外,其他19例患者治疗52周时血浆HIV-RNA病毒载量均<50.00copies/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抗病毒药物可使艾滋初治患者的血CD4T淋巴细胞数升高,血浆HIV-RNA病毒载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