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为了探讨蒙古族地区出生缺陷情况和出生缺陷干预的有效方法,我们从2004年开始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并对每年出生缺陷儿发生情况进行登记存档。现将2004—2007年出生缺陷发生及干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出生缺陷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为掌握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缺陷分布及相关情况,及时发现病因线索,制定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从1998年起,淄博市30家医院作为市级出生缺陷监测点,开展了出生缺陷监测工作,9年来共监测围产儿278879例,现将出生缺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0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将落实“四项任务”,推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其中“大力实施优生促进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要内容之一。为配合国家人口计生科技重点工作,使广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管理人员能够全面系统了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规划与实施,提高综合防治出生缺陷的能力,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社拟于2009年6月召开全国出生缺陷干预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重点研讨我国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相关论题,旨在提高出生缺陷干预的宣传教育、防治技术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董琳  唐毅  汪勤  王玲玲  张蕤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8):1024-1024
出生缺陷是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实施综合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出生缺陷重在预防干预,通过开展广泛的群众性生殖健康、遗传咨询、产前检查以及孕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转变就医行为,主动参与产前保健和疾病筛查。为探讨干预实施教育效果,对“建立城市化初期居民出生缺陷干预宣教模式”项目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了解荆门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对全市出生缺陷监测上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近年出生缺陷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吉林省出生缺陷现状,促进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深入开展。方法采取基础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县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及医院2000—2006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干预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全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为74.64/万,为历年最高。本省出生缺陷监测发生率与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出生缺陷预防工作要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协调合作,相互监督,加强出生缺陷的管理力度,为预防出生缺陷千预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和掌握枣庄市薛城区儿童出生缺陷的基础情况,便于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对3190名0-7岁儿童进行出生缺陷调查。发现出生缺陷109例,占被调查儿童的34.16‰,同时提出干预意见。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计生委“三大工程”之一的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已在我国逐步展开。为配合国家计生委科技重点工作,使广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管理人员能够全面系统了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规划与实施,提高综合防治出生缺陷的能力,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社决定于2004年8月上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召开全国出生缺陷干预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重点研讨如何在我国开展  相似文献   

9.
推行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掌握兖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制订和推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缺陷儿的发生和出生。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订的监测方案,对兖州市(1998-2001年)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筛查。对确诊的缺陷儿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调查,对出生缺陷的综合干预通过前瞻性研究评价效果。结果:在22300例围产儿中,缺陷儿165例,出生缺陷发生率7.40‰。实施干预前神经管畸形发生率2.27‰(1998-1999年),实施干预后神经管畸形发生率0.92‰(2000-2001年)。缺陷儿围产期死亡86例,占出生缺陷总数的52.12%。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主要原因与孕早期体内外不良环境影响胎儿有关。提示: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宣传,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加强农村早孕期保健管理,制订有效的行政和医疗干预措施,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新要求,赋予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新的使命。全面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综合干预,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关键。今年5月,吉林省人口计生委同省卫生厅就如何做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研究表明,随着感染性疾病逐渐得到控制,导致出生婴儿死亡的疾病谱也发生重要变化,当婴儿死亡率降到40‰以下时;出生缺陷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成为影响妇幼健康和人口素质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近年来,甘肃省人口计生委按照中央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托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建立预防出生缺陷的社会干预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的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为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以便找出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我们对本地区4年来在儿保门诊检查的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生缺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全面的出生缺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为进一步研究出生缺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方法:文献研究及现场调查.结果:基于各学科理论和多项研究,构建我国出生缺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包括4个一级指标:出生缺陷干预地区社会经济指标、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指标、出生缺陷二级干预指标、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指标,以及16个二级指标.重点介绍了构建框架的思路和依据,及各类指标的评价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研究该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结论:结合我国出生缺陷干预现状,首次对我国出生缺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做了探讨,对于进一步研究该指标体系,继而评估、指导我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出生缺陷干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阐述了出生缺陷干预的重要性,并从病因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我国出生缺陷干预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我国现阶段出生缺陷主要采用出生缺陷监测、单因素干预、多因素干预和诊断学干预,而未来的发展趋向于以人为本、社会化、国际化,以及建立出生缺陷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重视优生优育,预防出生缺阶.不仅对个人和家庭有益.对国家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出生缺陷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三级预防”是出生缺陷干预的关键。几年来,山东省东营市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做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6.
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当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出生缺陷。国际上对出生缺陷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对出生缺陷采取监测手段,期待找出可进行干预的途径。1986年我国成立“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出生缺陷监测。1北京市出生缺...  相似文献   

17.
《青春期健康》2016,(20):90-91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可以说,出生缺陷防控工作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近几年,通过三级综合干预措施的大力实施,我国一些严重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社拟于2010年6月29-7月2日召开“全国出生缺陷干预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重点研讨我国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相关论题,旨在提高出生缺陷干预的宣传教育、防治技术和服务水平,介绍新技术新产品在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届时将邀请政府领导、相关学科领域的项目官员和专家学者到会作专题报告和讲座。  相似文献   

19.
为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最近,四川省人口计生委出台了《关于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全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立足于履行人口计生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充分利用行政管理、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群众队伍等网络优势,围绕宣传、咨询、指导、服务,科学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规划及行动计划,认真做好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作。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在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中,要以孕前和产前预防为重点把出生缺陷干预工作重点放在知识干预之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婚前及新婚期遗传与优生咨询服务和指导,加强已婚待生育或不宜生育者采取适宜的避孕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河南省汝南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和采用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我们对2000-2002年妊娠的3047例孕妇实行了全程监测和出生缺陷干预。监测的孕妇人数占同期孕妇人数的1/3以上,本研究2000年11月1日启动,2002年6月结束,现将结果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